1
世说新语读后感800字
篇一:《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中每则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读起来有如今日读的
极短篇小说,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节。其中所记载的人物言行,
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断,但言记言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如实地
记载当时口语,不加雕饰,因此有些话不很好懂但是言简意赅,很能
传达人人物特征。一般都是很质朴的散文,反映出有时如同口语,但
是意味隽永物的个性特点。
善于抓住人物特征。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主角的
语言、动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如“曹操捉刀”
时的描写。
善用对比突出人物性格。比如淝水之战时谢安的沉着和朝中大臣
们的惊慌。还有,桓温伏甲设宴,广请朝士,想借机除去谢安、王坦
之。王坦之惊恐万分,谢安却“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
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
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
比如“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典故。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
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我认为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原生态地记录了“魏晋风度”。魏晋
是一个喜欢追求美的时代,欣赏形体、神态之美,追求名士风度成为
2
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魏晋时期对男性美的要求和追求超过
任何一个时代
因为政治原因,魏文学智慧、人生智慧晋时期“玄言”成风,名
士彦流多尚清谈,经常雅集,清谈时多手执麈尾,作神姿仙态名士风
流最令人景仰的是他们身上的诗性傲骨。他们纵酒放诞,蔑视礼法,
张扬个性,标举才情,狂放不羁,随性任事,超然物外,笑对生死,
蔑视富贵,不就官职……他们是那个时代身上的龙骨,让我们在千年
之后,仍然怀想起他们:名士本色,独立特行。或体现为山林之志,
或表现为乖时癖行。耿介不阿,傲视万物,不与时务经怀,潇潇洒洒。
我想不愤世嫉俗人的很难成为名士,尤其难成为魏晋时代的名
士。《世说新语》就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这样的社会群体或说是文化群
体。
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
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世笔记影响尤其大。《世
说新语》的影响、魏晋风度的风范已深深地扎根于知识分子心中,它
所体现的理想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成为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追求。
篇二:《世说新语》的读后感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主编的志人小说,分为36门,如《德
行》、《言语》、《政事》等。其中,我觉得最富有哲理性的是记录晋人
谈话的《言语》。那一句句发言遣词,无不毕肖声口,寥寥数语,却
能述说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口吃的邓艾,自称时便经常重复说
3
“艾,艾……”这样难免被人拿来取笑。有一次晋文帝也和他开玩笑
说:“你总是说……艾,……艾,究竟是几个艾啊?”邓艾没生气,也
没尴尬,回答说:“凤兮凤兮,本来只是一只凤。”他用楚国陆通比喻
孔子的名言,来说明自己虽然常常连连说“艾,艾”,但和孔子那样
只有一个“艾”罢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是顾悦和简文帝。顾悦和简文帝同岁,但
顾悦头发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你的头发比我先白了呢?”
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临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资质经过秋
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人的资质是有
差异的,由此也导致了人生的许多不同。
另外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身在庐山的远公,虽然年老,但仍然不停
地给弟子们讲论佛经,他时常告诫弟子,说:“我如黄昏时的落日余
辉,自然不会照得久远了,只愿你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明亮!”
用自己热切的言辞和神态,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和“活到老
学到老”的精神印刻在弟子们的心中。……
邓艾虽口吃,但却不妨碍他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表达:每个人都只
有一个,应该好好的发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才能,做一只凤,做一条
龙。晋文帝的一个玩笑,一个调侃,却引出了顾悦如此富有哲理的回
答:资质禀赋的不同应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远公用桑榆之光来比
喻自己,用朝阳之辉来比喻年轻的弟子,告诫我们学习是一刻也不该
放松的……
古人善用比喻,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深奥的道理说到
4
透彻,又恰到好处;能把人们熟知的平凡事说得不平凡,说得有趣。
这种语言技巧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明代的学者胡应麟评介《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
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古今之绝唱也。”既是绝唱,定
有属于他绝唱的魅力,反复认真诵读这36门学说,定能让我们受益
匪浅。
篇三:世说新语读后感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
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它主要记叙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
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层社会的生
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士人所
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
谈”的风貌。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方正”等三十六类,对我而言,其中最富有哲理的、让我领悟最深
的是“德行”类。如“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
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
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这则小故事把
管宁与华歆对比,赞扬管宁淡泊名利。也教导我们不要被权势所诱惑。
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
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关于德行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情绪这
方面,德行较为不好的人常会以它个人的情绪为中心,心情好时大家
5
没事,心情不好时大家得遭殃,古时就有一位不管快乐或失意,都不
会表现于自己的情绪上,那个人就是稽康,王戎说我和稽康在一起相
处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高兴或者生气的表情。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
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涉
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内。它对人
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
独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王戎有
好李,卖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了十多个字,就写出了王戎
贪婪吝啬的本性。
《世说新语》故事短小,尽管每个故事都只有寥寥数语,但它总
能述说出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它用风趣的语言述说着一个个简单却
又不平凡的故事。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世说新语》总能让我们在
其中找到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
篇四:刘墉《世说新语》1读后感
从我读书时代起,我就很喜欢看书,特别是关于散文类的书,这
方面的作家很多,譬如刘墉就是比较出彩的一位散文作家。如今,我
已经迈入工作的第N个年头,刘墉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从他的书
中我学习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并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中,让
我受益非浅。
最近,我阅读了刘墉的新作—《世说新语》①处世秘笈,这本书
的内容简单易读易懂,实用性很强,很贴近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6
之所以刘墉这么受欢迎,可能就是因为他写的书通俗易懂吧!这次我
想我的介绍准没错的,想必大家看完这本书后一定会拍手称赞的!在
我的大力推荐下,我们部门参加这次学习的员工个个都说这本书好,
具体它的好在哪里呢?请听我一一说来,总结两点如下:一是学习怎
么说;二是学习怎么做。这听起来没什么,但是说话艺术的学问很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如刘墉在书中所列举的例子吧,比如你是职员,
老板问你今天客户一共叫了几箱货。平常一天有一百多箱,那天特别
少,只叫了十箱,你是不是很可能答:“报告老板,今天只叫了十箱
耶!”刘墉告诫说,如果你只是个小职员、小主管,你这么说就错了!
除非你是合伙人、大主管或老板娘,你最好不要说“今天只叫了十箱”
而应该只讲“叫了十箱”。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是老板,你应该先客
观地把实际数字告诉老板,下面他要跳起来或大吼:“什么?才叫十
箱?怎么搞的?”都是他的事,你没有资格用你的主观去影响他。从
这里可以看出,对一个有纪律的公司,对一个领导者,或对一个需要
作出正确判断的领导阶层,做下属的都应该先提供客观的事实。
从一个人的说话可以看出其的素质和水平,从一个人所做的事可
以看出其在工作是否称职,就如刘墉所说的有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内
容,刘墉举了几个很简单的例子,他说每一行都有它的职业道德,如
今天你在旅馆、餐馆工作,不能随便透露顾客的行踪,这是你的职业
道德,就算有人打听,某某人是不是常来啊?你也不应该说;如今天
你在银行工作,为顾客的财务保密,是你当然的职责,虽然在电脑上,
你可以看到顾客的每一笔交易资料,但是绝不能到外面去说半个字。
7
从这里可以看出每一个工作者都有义务替顾客做好保密工作,因为这
是你的职业道德。
通过对刘墉《世说新语》这本书的学习,结合我们自身工作的实
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提高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使整个大家
庭更加和谐美满!
企业员工手册读后感企业员工手册读后感一:企业员工手册读后
感(813字)最近,我们陆续全部抄写完了《员工手册》,记得自己
刚开始抄写时,思想不集中,有点抱怨抄写《员工手...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7:1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91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