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断章》写作背景及赏析
卞之琳: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一首载入中学课本的小诗,论诗者大都把它看作意蕴
艰深的哲理诗。其实这是一首言情诗,一个男孩向一个女孩表达爱意的诗。从写下
这首诗开始,他陷入了一场马拉松式的苦恋,说是苦恋,倒不如说是单相思。他叫卞
之琳,1933年夏天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时年虚岁23。在大学期间,他就是一个很
有名气的诗人了,同年还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当时,闻一多先生曾夸他在年轻人
中间不写情诗,是一个榜样。
其实,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
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事实
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动。”
诗人不写情诗,那是他还没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孩,一旦遇上文字便泉涌般流
出。早在他毕业前夕,就发现过一个女孩,一个常来旁听的女孩。他为女孩的容貌所
吸引,但他不敢和她搭讪,也不知女孩家住何处。
1933年初秋,他做客沈从文家,竟然发现这个女孩也在。
原来,她是“张家四姐妹”的老四,沈从文的小姨子,张兆和
的妹妹张充和。她已被北京大学中文系特招,在文学上颇具才华。
卞之琳和张充和的这次偶遇,让他彻底动了情,他知道了什么是蕙质兰心,什么
是窈窕淑女,楚楚动人。他毕业离校,她刚刚上大一,于是天各一方。他选择鸿雁传
书,他偷偷地给她写信,可是她一封都没有给他回。
多年以后,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这样坦言——“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
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
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
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
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
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
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断章》等这种诗。”他不明白,爱为何是这样,满
腔的热情得不到一丝的回应。1936年10月,他回老家江苏海门办完母亲丧事后,启
程前往苏州探望张充和。张充和对他依然是温和有加,款款待之,这让他心中多少又
增添了一些暖意。
回来后,他继续给她写诗。1937年,他把写给她的23首诗歌,装帧成册,命为
《装饰集》,题献给张充和。伴随着苦
思暗恋,一路写来,连卞之琳身边的朋友们都被感动了。当年在成都时,四川大
学的几位热心教授,给诗人帮腔,定期设宴,邀四姐出席。张充和讨厌这种应酬,一气
之下悄悄离家出走。
直到近年,张充和在一次采访中回应了这段“无中生有的爱情”。她说:“他
给我写过百来封信吧。我从来没有答应过他,更没惹过他。他是另一种人,很收敛,
又很敏感,不能惹,一惹就认真得不得了。我们从来没有单独出去过,连看戏都没有
一起看过。即使出去玩,都是一堆人在一起。”
是啊,你不爱人家,又何苦这样折磨人家呢,也不告诉他。她笑着说:“呵呵,从
来大家都这么说,你为什么不跟他说清楚呢?我说,他没有说‘请客’,我怎么能说
‘不来’?他从来没有认真跟我表白过,写信说的也只是日常普通的事,只是写得有
点啰嗦。”
他知道,她不爱他;他很怕,一旦说出爱,以后连朋友都无法做了。1948年,她
嫁给了汉思;1955年,他娶了一个叫青林的女人为妻。有一种爱叫相遇后念念不忘,
有一种爱叫等你到结婚,只要你幸福,我便满足了。适可而止的爱情,是一首断章的
诗歌,绚烂无比。(穆晓禾)节选四句精巧短小、明白如话,乍一看并不难懂,细思量
却觉得意味无穷。诗人通过简单的几个对象:人、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
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原为诗人一首长诗中的片段,后将其独立成章,因此标
题名之为《断章》。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
名短诗。
李健吾先生曾经认为,这首诗“寓有无限的悲哀,着重在‘装饰'两个字”,而
诗人自己则明确指出“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相对'上”。对于自己和诗人的分歧,
李健吾先生又说:“我的解释并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并不妨害
我的解释。与其看做冲突,不如说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鱼目集〉作
者》)。实际上,无论是诗人所自陈的“相对”,还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装饰”,
都是对于“确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这里的“你”,无疑是在从确
定的主体视角观看“风景”,有着一定的“确定性”或“主体性”;而在“明月装饰
了你的窗子”这一诗句中,“明月”在“向你”或“为你”而存在,这里的“你”,
无疑亦有着明确的“确定性”或“主体性”。很显然,该诗两节中的首句,都显示出
某种确定性的“喜悦”。而每节中的第二句,却又是对“确定性”的消解。“看风
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在首句所获得的“确定性”
与“主体性”,却又被这两个诗句所“相对化”与“客体化”,“确定性”的“喜
悦”演变为“相对性”的“悲哀”。如此种种,却又落入了“诗人”的“观看”之
中,诗作以“你”这样的第二人称写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对”。
从这首诗中,我们无疑能够领略到悲哀、感伤、飘忽、空寂与凄清的复杂情绪。但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从这首诗中领悟到宇宙万物包括现实人生息息相关、互
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却又能够获得某种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诗句,给了我
们相当丰富的感受与启示!
在艺术上,这首诗所表现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复杂的观念与意绪,但是诗人并未
进行直接的陈述与抒情,而是通过客观形象和意象的呈现,将诗意间接地加以表现。
诗作有着突出的画面感与空间感,意境深邃悠远,又有着西方诗歌的暗示性,使得诗
歌含蓄深沉,颇具情调。(南京师范大学何言宏)《断章》的主旨曾引起歧义的理
解。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装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诗
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他说:“‘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
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也是着重在
‘相对'上。”看来,诗的“言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它
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后。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
面上“相对”的哲学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这首短短的四行小诗,所以会在读者中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至今仍给人
一种很强的美感,首先是因为诗人避去了抽象的说明,而创造了象征性的美的画面。
画面的自然美与哲理的深邃美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诗分两段
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图画:“你站在桥
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
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
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这幅画没有
明丽的颜色,画面却配置得错落有致,透明清晰。当你被这单纯朴素的画面所吸引时,
你不会忘记去追寻这图画背后的象征意义,这时才惊讶地发现作者怎样巧妙地传达
了他的哲学沉思: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为
关联的。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你”理所当然的是看风景的主体,
那些美丽的“风景”则是被看的“客体”;到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
里,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
“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
成被看的风景了,主体同时又变成了客体。为了强化这一哲学思想,诗人紧接着又推
出第二节诗,这是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
梦。”这是画面,但已不再是一个构架里,但就大的时间与空间还是一样的。两句诗
里的“装饰”,只是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法,如果写成“照进”,“进入”,就不成
为诗的句子了。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径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
以是“他”,也可
以换成“我”,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换所表现的相对性。
第一句诗,“你”是这幅“窗边月色”图中的主体,照进窗子的“明月”是客体,殊
不知就在此时此夜,你已进入哪一位朋友的好梦之中,成为他梦中的“装饰”了。那
个梦见你的“别人”已成为主体,而变为梦中人的“你”,又扮起客体的角色了。诗
人在隽永的图画里,传达了他智性思考所获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诗人情感的诗的经
验: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
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学的领域里,如诗人布莱克(W·Blake)讲的
“一粒砂石一个世界”,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
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诗人想说,人洞
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被一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斤斤计较于是非有无,一时的得
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得自由与超越。
这首《断章》完全写的是常见物、眼前景,表达的人生哲学也并非诗人的独创,
读了之后却有一种新奇感,除了象征诗的“意寓象外”这一点之外,秘密在哪里呢?
我以为,关键在于诗人以现代意识对人们熟悉的材料(象征寓体),作了适当的巧妙安
排。诗人说过:“旧材料,甚至用烂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用,只要你能自出心裁,
安排得当。只要是新的、聪明的安排,破布头也可以造成白纸。”诗人所说的“新
的、聪明的安排”也就是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断章》中的
事物都是常见的,甚至是古典诗歌中咏得烂熟的:人物、小桥、风景、楼房、窗子、
明月、梦……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调度安排,组织在两幅图景中,就产生了一种内
在的关联性。两节诗分别通过“看”、“装饰”,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在一起,内
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又是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充分发挥
了现代艺术的意象迭加与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艺术功能。一首《断章》实是一个完整
的艺术世界。
《断章》中语言形式的安排与内容的暗示意义有一种协调的不可分离的关
系。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些古典诗歌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
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隐《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对酒君思我,听鼓离城我
访君”。清人陆昆曾在评解后两句用了“对举中之互文”这个说法,这两个人的两
行诗,都有这种“对举互文”的特征,即前后两句主宾语在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却
发生了互换
的倒置。卞之琳《断章》语言安排即用了这样的方法。“你站在桥上看风
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这一动词没有变,而看的主体与客体却发
生了移位;“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同样的句法。这
样做的结果,不单句子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语言的密度,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与客
体意象的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效果,在视觉
与听觉上都产生了一种音义回旋的美感效果,隐喻的相对关联的哲理也得到了
形象的深邃性和具体性。
卞之琳很喜欢晚唐五代诗人、词家李商隐、温庭筠、冯延巳等人的作品。他
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的能力。翻开俞平伯先生的《唐诗选
释》,我们读到冯延巳的《蝶恋花》后半阙:“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
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不禁惊讶地发现,《断章》中的立桥眺望、
月色透窗两幅图画的意境,与冯词的“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之间,有
着多么神似的联系啊!但是,卞之琳毕竟是现代诗人,他的创造性吸收与转化达到了
不露痕迹的程度。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断章》即是冯延巳《蝶恋花》中两句诗的
现代口语的“稀释”,正如不能简单地认为戴望舒的《雨巷》就是李璟的“丁香空
结雨中愁”的现代口语的“稀释”一样。冯词《蝶恋花》写别情愁绪,没有更幽深
的含义,《断章》拓展成意境相联的两幅图,画中的人物、桥头、楼上、风景、明
月、以及想象中的梦境,不仅比原来两句词显得丰富多姿,且都在这些景物的状写之
外寄托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自然景物与人物主体的构图,造成了一种象征暗示境
界。每句诗或每个意象都是在整体的组织中才起到了象征作用,甚至“断章”这个
题目本身都蕴有似断似联的相对性内涵。这种幽深的思考与追求,是现代诗人所特
有的。其次,冯词“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还是以写情为主,友人别后(“平林新月”之时),一种无法排遣的忧愁含于诗
句之中,而卞之琳的《断章》则以传智为主,诗人已将感情“淘洗”与“升华”结晶
为诗的经验,虽然是抒情诗,却表现了极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个人的感情色
彩,增
添了诗的智性化倾向。诗并不去说明哲学观念,《断章》却
于常见的图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学。它包蕴了诗人对宇宙人生整体性思考的哲
学命题,而“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精致、优美,却陷入了个人窄小的
感情天地,不能与《断章》的意境与思想层次相比拟。第三,由于诗人“淘洗”了个
人感情,即实践诗的“非个人化”,而增强了诗的普遍性。如
作者说明的,由于“非个人化”,诗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换成“我”或
“他”(她),就与读者更为亲切,因为用了“你”,又使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距离,诗人
于是跳出了艺术境界的小我,诗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为读者美丽
的想象留下了更开阔的创造空间。一旦读懂了《断章》,哪一个富于
想象的读者不会在自己的精神空间升起一座“灵魂的海市蜃楼”呢?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5:22: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86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