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六年级语文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1 14:57:42 阅读: 评论:0

商丘初中生1v4视频资源-饥寒交迫的意思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精选教案五篇

教案是我们现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在你的教案设计中,如何设

计课堂形成性评价?在你的教案设计中,是否用到学习需求分析?下面

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魅丽、惨重、魄力、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

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

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2、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

科学精神。教学难点:

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质疑引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

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

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启发表达。

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生自

由发言)

3、出示课文题目,质疑问难。

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乘上时空飞船,

一起去追寻数千年的飞天梦。(板书课文题目: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起读

课文题目。说说你从课文题目中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生质疑: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圆”是什么意思?千年的“梦”

是怎么圆的?为什么说千年的“梦”今朝圆了?)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

1、学习提示: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思考提出的问题。

(2)认读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

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2、出示词语:

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

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

(1)指名认读。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自由选一个词语说话。

(3)学生齐读。

3、通过读文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中国人为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进行了不

断努力,最终成功的事。)

三、深入挖掘,研读感悟

(一)出示探究提示:

1、默读课文思考:这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提

示:古人→万户→„„)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2、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好批注。

(二)学生交流汇报:

1、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愿望

2、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1)从万户乘坐火箭飞天的事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开始尝试飞天的梦想了。他勇于实践的探索精

神令人敬佩。)

(2)万户的火箭飞行是以失败告终,那么炎黄子孙放弃了这飞天梦

想了吗?出示句子: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

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这句话有几层意思?

(两层意思,一方面承接上文,用万户火箭飞行的失败说明中华民

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

败和挫折;另一方面开启下文,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

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3、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4、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1)载人航天工程是怎样的工程?

出示句子: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

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三个“最”字可以体会到这项工程难度是非常大的,从中也可以

看出中国人的决心非常坚定。“跨世纪重点工程”可以看出这项工程

是非常重要的。)

(2)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为了完成这跨世纪的重点工程,工作者

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①出示句子: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

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

千多个。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三千多个”这两个庞大的数字可以看出

这项工程是非常复杂的。中国人民是非常团结的。)

②出示句子: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

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夜以继日”这个词语让我们看到了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

军官兵的苦战情景,体现出他们忘我的工作精神。)

③出示句子: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

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

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

便猝然长逝„„

(从“积劳成疾”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出工作人员为了研究,长期劳

累,几次住进医院。可能还没有康复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

从“风华正茂”“华发早生”可以看出他们本应是人生中最好的

时光,却长出了白发,他们付出了太多。

从“猝然长逝”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中国

航天人为了

实现飞天的梦想不惜付出仅有的一次生命,他们太伟大了。

从这个排比句可以体会到为了实现梦想,航天人放弃了优越的生

活条件,忘我地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板书:默默奉献)

5、“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1)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杨利伟)。

(2)孩子们,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

21小时的太空旅行,这三句话你们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

(3)杨利伟在告诉我们什么?

(三)情感升华

1、提升感悟:“神舟五号”的成功航天飞行,向全世界证明了中

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许多单位和工

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么多单位和工作人员要完成同一件事,需要的是什么精神?(勇

于实践、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

2、小结:是啊,为了“神舟五号”,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

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是——生命。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教学目标:

1.学习课后生字,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条理,回答课后问题。

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童真和学诗的乐趣。体会作者与祖父之间的亲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对诗歌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3.学习作者直白而富有童趣的表达,体会作者围绕中心选取典型

材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条理,回答课后思考题,体

会文中流露的童真和学诗的乐趣。激发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体会作者

选取典型材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全文,读准生字。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条理,体会小作

者的童真与可爱,体会作者在学诗过程中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诵文章

一至十段。

一.导入新课:

不管学习什么东西,都要经历一个过程。有时这个过程是非常有

趣的。我们的作家萧红把自己小时候学古诗的故事写了出来。很有趣。

看看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二.指名读全文:

1.听听生字的音发准了没有。

2.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找出来。

3.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三.全班交流:

1、交流有趣的句子。读一读。

2、提出问题。

3.读了这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思考:我是怎样和祖父学诗的?你觉得作者经历了哪些过程?

(跟着祖父念,基本上就是乱叫。然后读的好听的诗就喜欢读,举

了两个例子来说明。最后学诗意也是胡猜乱想,流露出童真非常可爱)

五.细读文章1----10段:

1.最初作者是怎样和祖父学诗的?谁能描绘一下作者学诗的情形呢?

2.体会一下“房盖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

3.请同学分角色有感情的将这部分读一读。也可以讲讲你的体会。

六,课时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文章后半部分,体会作者在学习自己喜欢的诗和学习诗意时

的有趣与天真,感受作者的童真与可爱。学习作者选取典型材料写作

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作者开始学习是出于好奇和好玩,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学的呢?哦,

原来是在祖父口口相传中学习的,她的学习方法就是乱喊乱叫,也不

知道其中的意思。

二,那么作者学习也很挑剔,有喜欢念的也有不喜欢念的,看看

她喜欢念什么诗?为什么喜欢呢?

1.指名读11—17段。

2.作者喜欢什么诗?我们也来念念。(指名读)你们喜欢吗?

3.下面我们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喜欢呢?

(原来是字音好听,还有发音很好玩)你们读到这里有什么感受?

(作者通过这个事例写出了孩童的天真可爱,非常有趣)

4.谁有感情的把这部分读一读?(教师指导朗诵)

三.读到一定的时候,就有新的要求了。祖父开始讲意思。那么小

作者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吗?

指名读最后一部分。你有什么感受?

(小作者完全没有理解意思。只是想着吃的,和凭感觉判断)这一部

分更深入的表现出作者的天真可爱。特别是与爷爷的对话显得非常真

实,非常有趣。谁能读出这种感情呢?

指名分角色朗诵。教师指导,反复朗诵。

四.学完了作者学诗的经历,你觉得真实吗,有趣吗?谈谈你学诗的

体会吧?

(全班交流)

五.作者围绕学古诗选取哪些典型事例呢?总结一下。

小结:文章选取的材料都是为中心服务的,选择的材料要生动,

要准确的表达中心,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集中,表达意思明确。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3

《夏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想像作者在夏日中午

逃避午睡的情景,感受作者对生命世界的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

含的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世界

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自然、对世界、对

生命的热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夏日的午后你们曾经到大自然中去吗?去观察过什么

呢?你们有什么收获吗?(全班交流)

2、师:每个人的心里,都珍藏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罗兰的

心里,夏天的中午会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

1.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

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生字词。

3.同学们,当我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有一幅幅生动活泼

的画面在你眼前出现。请同学们再次走入课文,静静地读一读,在作

者描写的画面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说说你的感受。

(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请把相关的自然段读一读。

三.理清文章条理。

1.同学们,一幅幅画面是那么生动、可爱,让我们印象深刻。同

学们,夏日的午后,人们往往容易困倦,可是作者呢?他对于午睡是一

个什么样的态度?请快速浏览课文,勾画出相关的句子。

2.生反馈:“从小,我就逃避午睡。”

3.作者逃避午睡,相关的句子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了几次,请找出

来。想一想,这种感受分别是作者在什么时候所产生的?

4.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14)“我”逃避午睡,享受那充满生命快乐的后花园

的精彩。

第二部分(15-17)成年后,“我”仍逃避午睡,牵挂窗外的自然。

第三部分(18)逃避午睡,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过渡:罗兰的文字如行云流水,优美流畅;罗兰的童年如美丽的画

卷,赏来心情舒畅。让我们走入作者的童年,去感受作者在午后的快

乐生活吧!

四.指名读文章1—3段:

1.儿时的作者是怎样逃避午睡,跑到园子去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一

读文章的1——3自然段,勾画出相关的词句。

2.学生反馈:

重点句子的赏析:

“母亲总是逼着我午睡,而我,却常常在母亲睡着以后,悄悄地

爬起来,轻轻地迈过那一尺高的门槛,经过开着荷花的院子,打开通

往后花园的小门,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A勾画出这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B注意作者描写的动作的叠词的运用,再现作者逃避午睡时的动作

及神态。

(悄悄爬,轻轻迈,经过,打开,享受)

C指导朗读。

D第三段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是下文的总起)

五、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读书,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理清了

文章的思路,很好!儿时的作者虽然逃避午睡,可也乐趣无穷。当他悄

悄地走到院子里,享受到怎样的快乐?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的作者虽然逃避午睡,可也乐

趣无穷。他到底获得了哪些快乐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抓住情趣,赏析画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4——11自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

什么呢?从作者的文字背后你读到了怎样的情趣?快拿起手中的笔,勾

画一下。

2.学生反馈:(在此部分的反馈时,教师要把握住训练的重点,详

讲“野花图”“戏蚁图”和“菜园趣”,而对于其它的画面则通过以

读带想的方式略处理。)

A“野花图“片断精读:

“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

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树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

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①指名读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引导: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去看……如果用我们的鼻子去闻……如果

用我们的耳朵去听……)

②你们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能够将优美的文字还原到具体的生

活情境之中。

③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读书的能力又上了一

层。请大家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和拟人的句子体会作者快乐的心

情。

④如果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读表现出来,

读书的能力更上了一层。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B“戏蚁图”片断精读:

“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细瘦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

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

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

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

①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我”观看地上的蚂蚁。)

②根据上个片断的学习方法,想像地上一群蚂蚁的忙碌和“我”

与之亲近的情景。

③读出作者看蚂蚁时的那种专注和逗蚂蚁的乐趣。

C“菜园趣“片断精读:

“花园的左边是菜园,种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葱和被一个无

形的嘴吹得

越来越肥胖的茄子。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

园中这一片宁静”①你读诗,眼前出现了什么画卷?

②你爱这宁静的菜园吗?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③作者呢?他爱吗?那个词让你深切的感受到了这种情感?(板书:

享受)

④让我一起享受宁静的夏午吧!全班齐读。

3.重点朗读,体会情感。

歌德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

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出示句子:“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

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生命快乐的花园。”

①联系上文理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

②用相近的词语来替换“总是”、“从不厌倦”,说说能从中体

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③联系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④读句子,读出童年的“我”对快乐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三、品读文章15——18自然段,感受作者成年后对午睡的态度。

1.成年后的作者仍不放弃对午后风光的享受。此时的作者又是看

到怎样的情景?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指名读15段。

2.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体会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美妙感受)能读出

来吗?

3.是啊,在这样的午后,作者在享受着这样美丽的景致,难怪他

会说出这样的句子:(出示句子:“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

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①读句子,说说这个句子中你最喜欢哪个字?(醒)

②说说喜欢的理由。

③你们对这三个“醒”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命快乐的画面,

那么“我也醒着”又是什么意思呢?

④“我也醒着”,这个“醒”的意思是说作者不仅“人”醒着,

他的“心”也醒着。你们看,一个看似普通的“醒”字,在罗兰的笔

下竟然运用得这么神奇,把她的情感表达得如此真切,多么让人赞叹!

来,让我们读读这个充满夏日诗意的句子。

4.有感情的自由读最后三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看到作者和大自

然都睁大眼睛,共享这美妙时刻。他们似乎心灵相通,他们彼此欣

赏。)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吧。齐读最后一段。指名有感情的读最后

一段。

四.全文小结:

夏日午后,也许会让你感到疲倦,可是作者却在这午后感受到了

别样的美丽。真好。我想,只要有一颗平静的心,你也会享受到生命

的美丽!

五.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的优美文字,积累几个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夏午》的原文,你对罗兰写这篇文章一定会有更深的

感受。利用班级读书会的时间,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感悟。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4

《离别的礼物》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线索和四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3.学习彼得从小就具有尊敬老人的美德;

课前准备:借助“自读引导”,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当别人赠送你有意义的礼物时,你会作永恒的纪念;当友

人作别时,赠送的礼物常常是由物想起人。但也有一种特殊的礼物,

往往会引起人的伤心。今天我们来学习弗·达尔写的一篇小说,题目是

《离别的礼物》,看看这其中的礼物属于哪一种。

二、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一)生字词:(展示投影片,要求学生注音、释义)

1、悭吝()

2、喋喋不休()

3、尴尬()()

4、戛然而止()

(二)根据小说的三要素,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展示投影片中的

思考题)

1、小说中写了几个人?(彼得、爷爷、爸爸、那个女人)

2、根据故事情节,课文应分为几个部分?

(1)1-8节:写离别的前夜,彼得和爷爷在一起;

(2)9-21节:写彼得的爸爸和那个女人回来,彼得巧妙地教训了那

个女人。

3、构成全文故事情节的线索是什么?(一条毛毯)

三、新授:

1、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学生指出课文的具体内容)

彼得:敬老、懂事、聪明(5、15、16、18节)

人物爷爷:宽厚、慈爱(2、4、8、17节)

爸爸:孝顺、软弱(12、21节)

那个女人:悭吝、刻薄(12、21节)

2、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求举例、说明)

语言、心理、神态、肖像、动作

3、归纳全文的主题:

本文围绕彼得的为什么要送走爷爷的问题,通过不同人物对一条

毛毯的态度,展开了善良与邪恶的冲突,提出了一个敬老的社会问题,

对不敬老人的行为作了无情的谴责。

四、质疑:

若学生在质疑中没有涉及下列问题,则老师补充提出:

1.第1节中写月色很好,为什么彼得和爷爷无心欣赏月色?

2.彼得的第二次心理活动交待了什么信息?

3.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用意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持怎样的态度?

五、积累感悟:

重点突出要孝敬老人,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对长辈的态度,

谈谈如何尊敬长辈?

六、课堂训练(附课堂练习)

七、总结(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

八、布置作业:完成书后的作业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5

《藏戏》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

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课

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

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黑格尔的话: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

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

——黑格尔

2.中华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

种。你知道哪些剧种呢?下面我们来听几段戏曲,看看你能不能说出他

们分别是什么剧种?(课件播放,学生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剧种。)

3.你能说说戏曲表演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4.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了解的这个剧种啊,有着600多年的历史,

比国粹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

(板书课题,齐读),跟其他剧种相比,藏戏有着怎样的表演特色呢?让

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5.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我们先来读读学习提示,想一想这段话

告诉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藏戏?(根据回答板书:形成、特色)

二、读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

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3.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

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20段讲的是藏戏

的艺术特色。

4.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5.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

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指名读前三自然段。

2.这三个都是什么句?回忆一下反问句的作用,那么作者连用三个

排比式的反问句,想强调什么?又想表达强烈的什么感情呢?再读读句

子,看谁能读出

问号背后的东西?

(强调藏戏的特点,表达强烈的民族的自豪感。)

3、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课文哪几段具体描写了这三个特点?

2.默读8—20小节,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

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

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

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体会藏戏

的面具不但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象征意义,颜色和形状还非常地夸张。

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这在戏曲表演中是多么独特的现象啊,

难怪作者一开始就这么赞叹——齐读课文第1句。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想想不需要舞台的藏戏简陋到什么程

度?从那里体会到?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

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和那些以精美的舞台与华丽的灯光做背景的其他戏曲比起来,以

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为背景,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

一鼓、一钹为伴奏,在观众团团围坐下席地而唱的藏戏显得多么质朴、

多么大气、多么豪迈啊!齐读17、18小节。难怪作者会这么赞叹—齐

读课文第二句话。

5.自由读19、20小节,你还了解到藏戏的什么特点?

6.没有舞台,席地而唱,演出时戴着面具,一部戏一唱就是三五

天,这在戏曲表演中是多么独特、多么稀有啊,难怪作者开篇就用了

三个排比反问句来表达心中强烈的赞叹和自豪之情(齐读1—3小节)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这么独具特色的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美丽感人的

传说故事呢,(板书:传说)请大家自由读读4—7小节。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精选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4:57: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85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教师年度小结
下一篇:初三家长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