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重阳节手抄报简单易画

更新时间:2023-01-21 14:27:40 阅读: 评论:0

初中几何好的教辅书-关于积累的作文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2012感动中国颁奖词)

初二重阳节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

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

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

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

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

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

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

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

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

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

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

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

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

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

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

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附带点评:

时逢深秋,人在战场;西风萧瑟,万里飘霜。

那是一个愁煞人的季节,那是一个令人容易意志消沉的场景。

然而,对一个壮志凌云的战士,肃杀的秋风、泠洌的霜天,却能益增其奋发的气概;

一如盛开的秋菊,在无情的战火中,所吐露的芬芳,益显浓烈。

九九重阳本是一个与家人团聚,登高郊游,煮酒促膝的好时节。如今却身在战地,烽

火连天,生死于旦夕之间,思亲之情皆须割绝。国事当前,个人的一切皆须放下。社稷之

不保,何以家园?唯有化亲情为国情,融个人于全体;视绊脚石为梯阶,化阻力为助力,方

为大丈夫。

毛泽东在出生入死的战地,犹有停下来赏菊赞花香的闲情逸兴;在秋风霜天的季节里,

还能把它看如春光,胜似春光!红军最终能战胜军备与人数皆比它更强大的国民党军,最

主要的关键便在其具有更高昂的斗志。

这应当是一种积极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一个大无畏的革命者的开朗胸襟与豪

情,是一个壮志凌云的战士,敢于面对无情残酷的革命斗争在肃杀的秋风、泠洌的霜天,

却能益增其奋发的气概;一如盛开的秋菊,在无情的战火中,所吐露的芬芳,益显浓烈正

是他人格的写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4:27: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84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国庆快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