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悲情诗句

更新时间:2023-01-21 14:02:17 阅读: 评论:0

看初高中生的资源-发烧的拼音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小快乐)

语壮声自远,悲情恸古今——辛词悲壮词风的微探

摘要:悲惨的人生遭际;真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成就了辛弃疾的豪放悲壮的

醇正词风。毋庸置疑,在文学的长河中稼轩的词风堪称是快意人生的大悲壮。当我们在赏析

一些诗词而又不知如何界定悲壮词风的时候,何谓悲壮?怎样的诗词才配得上悲壮?我想辛

词中的这些悲壮内质已经给我们许多启示。

关键词:悲壮悲剧爱国信念

悲壮即悲哀雄壮。《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唐代杜甫《阁

夜》诗:“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宋代刘克庄《贺新郎•再用前韵》词:“欲

托朱弦写悲壮,这琴心脉脉谁堪许?君按拍,我调柱。”可见,悲壮的实质是壮语述悲情。

正像刘克庄、王士祯所评,“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

苍生以来所无。”(《辛稼轩集序》)辛弃疾词最显著的艺术成就在于充实、巩固、发展了

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正是由于辛弃疾创作了大量的“英雄语”、“豪杰词”,至此豪放风

格才蔚为大国,正式成派,辛弃疾的创作也成为这一派的杰出代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东

坡所处的年代和他创作歌词的态度与稼轩明显不同,苏轼是“以文章余事作诗,溢而作词曲”,

故东坡豪气横放洒脱,用语自然流畅而少顾忌。稼轩则不同,他“锐意恢复,所志不行,乃

悲歌慷慨,一于词发之”,(陈匪石《宋词举》)对南宋王朝的不思进取持批判态度,故其用

语曲折多变,难于直言,并常常反复用典,借古喻今。东坡是豪放中见超脱,这是东坡的当

行;稼轩则是豪放中见悲壮,这是稼轩的本色。表情方式的不同,因而也就造成了艺术风格

的差异。我认为辛词的悲壮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启示。

悲壮源于悲剧人生

从理论上讲,造成悲剧的是宿命论,是个人无法抵抗的毁灭,是自由意志无法避免的必

然。很多伟大的理想说到底是对必然性的无知,是自以为是、自以为无所不能的人道主义对

人类脆弱性的视而不见。悲剧是理想与命运的搏斗。但当我们感受着主人公在历尽艰辛后还

坚持自己最初的爱和理想永不放弃,当我们从悲剧中获得哀伤悲伧的感觉时,那种快意人生

的悲剧又变成了命运的胜利,悲剧的震撼力告诉我们无论多少世代,命运依然存在,悬在命

运头上的,却是一种冷漠的公正。

从悲剧审美意义上看,辛弃疾的人生属于社会悲剧、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三种类型悲剧

的共同产物。而其中,社会悲剧起着主导作用。

辛弃疾是南宋时代一位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爱国词人。他出生时,正是民族英雄

岳飞被赵构、秦桧一伙杀害的前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一举攻取开封,徽、钦二帝被俘,

北宋灭亡,愤怒的中原百姓终于在1161年纷纷起义抗金。年仅22岁的辛弃疾聚集2000人

投入抗金义军,并立下赫赫战功。辛弃疾率军南归后,向宋孝宗进《美芹十论》,对南宋王

朝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抓住时机进军收复中原失地等等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由于投

降派的极力反对,英明果断的《十论》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辛弃疾毫不气馁,不久

又向宰相虞允文进呈《九议》,内容和《十论》基本一致,但他这次却尖锐地指出:打击敌人,

恢复国土,是关系到国家、生民的大业,不是皇帝或宰相的私事,应当上下一心共同参加。

《九议》和《十论》的命运一样,辛弃疾的爱国热情、战斗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没有得到

理解和重视。1181年,主和派对辛弃疾的抗金行动和要求予以诽谤与弹劾,于是辛弃疾被

逐出朝廷,弃置不用达20年之久。直到辛弃疾64岁时,南宋大臣韩氏想进军中原建功立业,

曾起用辛弃疾做镇江知府。辛弃疾也想借机会实现抗金夙愿,却终因良言献策未能如愿,1207

年10月3日,辛弃疾便含恨去世,死时68岁。据《济南府志》载,他临死时还大呼“杀贼!

杀贼!”抗金决心至死不渝!

生平遭际是词人进行文学创作时笼罩于心境的主色调。不论是命运悲剧、社会悲剧还是

性格悲剧在辛弃疾的人生以及他的悲剧作品中都是不可截然区分的。造成悲剧的苦难根源在

于人生存的有限性。人生有限却追求无限;人追求无限却依旧有限,受限于形而下之肉身与

有限的外在现实。这种人生存的悖论性就是一种普遍的悲剧性。而这种悲剧人生带给文学殿

堂的却是一股醇正的悲壮词风。

爱国是悲情的内驱

悲壮之悲情不能以狭窄的一己情感为内驱,应该有更广阔的社会内容并上升到国家的高

度。辛词的内容比苏词更为广阔,真正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的地步。但辛词中思想内容最集中、最进步的当属爱国词。辛弃疾具有一般作家

所不具备的戎马生涯,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因而他的爱国词最自然

真切,“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徐釚《词苑丛谈》卷4)

爱国是中华民族许多文人至死不渝的情感,但不同的是,辛弃疾具有一般作家所不具备

的戎马生涯,他首先是一个爱国斗士,然后才是一个词人,所以他的爱国词更加自然真切,

“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其词。”(徐釚《词苑丛谈》卷4)因此,在爱国词中

最值得重视的是那些表现自我经历、自我形象、自我感触的作品。那些记录自己戎马生涯,

或借助追念自己战斗生活而抒发感慨的词,当属词史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如:《鹧鸪天》(壮岁

旌旗拥万夫)等。辛弃疾的爱国词是通过各种题材加以表现的,最主要的一是酬唱词。辛在

酬唱词中很少写一己相思的陈词,而多以北伐恢复大业共勉,使酬唱词内容为之一新。如: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

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二是登临写景词。辛词中有许多爱国的名作,如《念奴娇•我

来吊古》、《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永遇乐•千古江山》、《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等都是这类作品。三是怀古词。如被杨慎评为

辛词第一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上阕“意在恢复,故追述孙刘”(宋翔凤《乐府

余论》);追述孙刘,即是批判“三国两晋形势与今日不同”,“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中原”,

“天下无事,须南自南,北自北”的苟和派论调。下阕意在慎兵,故感慨宋文帝;感慨宋文

帝即是提醒当局不要重蹈草率用兵而失败的覆辙。最后感伤廉颇,感伤廉颇即是感伤自己生

不逢时,不得重用。由于借助了咏古,使讽今具有了更深沉的内含,辛弃疾的爱国之情至死

不渝、至真至纯。

可见,悲壮之悲情不是一己之私怨,而是铅刀一割的爱国真情。

信念是壮语的内核

罗曼•.罗兰曾说过,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是真正无谓的勇士。

当年燕太子丹在易水河边送别荆轲去刺秦王,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的几个朋友,全体穿戴

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直送到易水旁边,今河北易县附近,挥泪诀别;高渐离击筑,荆轲

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送行者无比悲愤

慷慨的心情。荆轲唱着,头也不回地走了。给后人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

复还”的悲壮诗句。而这种摄人心魄的悲壮其内核是荆轲忠于国家的必死信念。

众所周知,辛弃疾南归以后的痛苦时期正是这他词作的盛期,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

造成了他豪放而深沉的词风。他的词绝大部分是反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意志和对投降派偏

安误国的痛恨,这就集中地表现了当时人民反抗民族压迫、渴求统一的愿望和要求,成为几

百年来一直振奋鼓舞人民爱国精神的壮词名作。坚定的信念不是从来就有的。信念总是徘徊

于坚持与动摇之中,总是彷徨于前进与退缩之中。信念的失去固然有外在的迫力,固然有种

种的无力与无奈,但主要还在于自己。外因永远靠内因才起作用。正如信念的重塑需要外在

的推动力,但最终还要靠自己去完成,任何人也不可能把信念深种于你的心中。

前面已经说过辛弃疾的悲惨遭际,在人生最郁郁不得志的时期,辛弃疾痛苦悲愤,却不

消沉,在苦闷时依然能保有昂扬奋进的精神,如在与另一爱国志士陈亮的酬唱中,他既道出

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悲愤心情,又道出了他的坚定信念。这又不得不让我们想起忧国忧民的诗

人杜甫,当繁华已尽的李唐王朝“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时候,正是由于诗人多国家的挚爱和

不死的信念,才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情壮语,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

可见,正是的壮语是源于坚定忠贞的信念。

悲惨的人生遭际;真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成就了辛弃疾的大悲壮。当我们

在赏析一些诗词而又不知如何界定悲壮词风的时候,何谓悲壮?怎样的诗词才配得上悲壮?

我想辛词的这些悲壮内质已经给我们阅读和写作方面带来了许多许多启示。

参考书目:

1.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齐鲁书社,1990年5月版。

2.袁行需:《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4:0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82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小乌龟历险记
标签:悲情诗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