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过渡语的设计原则
1.过渡语应体现自然顺畅的上下联系
一堂课中,如果所教学的内容是几个段落或几个层次所组成,
教者在段与段,层与层间的过渡可以根据各段各层间的内在联系或
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进行过渡。这样前后一贯的过渡方式,有如裁
缝师穿针引线。
2.过渡语应巧妙体现评价的价值尺度
按理说,评价的功能应由评价语来实现,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过
渡语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评价的功能。
3.过渡语应适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过渡语不单纯是对文本
自然属性的自然衔接,引发对下文的学习的功能,还有对学生状态
的评价引导功能。只有将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文本学习的过渡需要结
合起来,过渡的效益才是最佳的。这种价值还在于生成。
4.过渡语应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载体。这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提
法。过渡语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包含着大量有益的语言学习信息。
教师优优美得体是语言是学生语言文字训练,提升语文能力不可多
得的媒介。因此,教师在设计过渡语时,应充分考虑文本的特点和
学生语言文字学习的需要。
5.过渡语应时刻紧扣课文的重难点。过渡语是为教学服务的,
而不是只成教师展现自己语言设计能力的载体。因此,我们要求在
过渡语设计过程中指导思想要明确,过渡语一定要为文章重难点的
解决服务。
(三)从文章类型进行导入语研究
1.拼音识字类
拼音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在母语学习
和掌握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教材编
写者在拼音部分的设计中,已经注重从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出
发,用将字母的音与形进行了有效结合,下降了学习难度。但是拼
音仍存着学相对音调,过于抽象,难于掌握的现实等情况,针对课
针对这样的实际,我们在导入语和过渡语的设计上进行了有效探
索。
在拼音教学中,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
间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
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从而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
备。如何设计妙趣横生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导入方式呢我们主要采
取了以下方式:由图导入、故事导入、儿歌(或谜语)导入、演示法
导入、游戏表演法导入、绘画导入、情景导入等。
2.儿歌诗歌类
儿歌节奏明快,语言浅显,富有韵味。一般来说,这样的课文
在低年级占的篇幅比较少。根据课文特点,我们一般采用:谈话
式、谜语式、故事式、悬念式、表演式等形式导入。
3.记叙故事类。
这类课文在小学阶段占了大多数,在低年级中也占了一半以上
的幅度。这类文章同样比较简短,有着比较完整的情节,有一定的
思想主题。对于这类课文,我们在导入语设计中重点进行了如下研
究:
一是破题式。课题都是经过编者们反复推敲而确定的。透过题
目,往往能抓住课文的主题和脉络。因此,从破题入手导课,能顺
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中心,抓住重点。破题导课运用是否巧
妙,关键在于对题目领略是否深刻,是否与课文内容相互呼应。好
的导语既要说到点子上,又要不代替对课文本身的分析,它只是将
破题作为手段,创设讲授课文的契机和情境。
如严丽老师在北师大版第四册语文《杨树之歌》就设计了这样的
导入语:学生齐读课题后,老师问: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歌组词
吗杨树之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学完以后就知道
了。
二是开门见山式。开门见山的导入就是引导学生迅速而顺利地
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它好比一座桥梁,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思维引
入正轨,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这种导入需要教师根据既定的
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不可为了使学生产生兴趣而离题万里。无的
放矢的导入,只能是画蛇添足,最终必然弄巧成拙。吴彤老师执教
《称象》一课,就采用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称象》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的生字词我们已经熟悉了,现在老师来
考考大家,看谁记得好,读得准。
这种直奔主题的方法,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
生求知的欲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教师在导入时叙述过多,
内容过长,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兴趣的转移,最终会失去导入
的固有目的。这与我们设计导语的初衷相悖。
三是质疑设问式。古人云:“学贵有疑”。利用问题来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可以使学生更加投入地,更加积极主动地,更加有效
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如本组的黎春燕老师在执教《儿子们》就采用了
质疑问难式。“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这篇文章想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四是创设情境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音乐、录像、卡通画
等,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
共鸣,更好地进入新的教学情境。吴彤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是
设计这样的导入语。
师:小时候,也就是和大家一般大的时候,老师曾经学过一篇
课文。现在这篇课文呀又出现在大家面前了,它讲的是一个小英雄
的故事,同学们猜猜是哪篇课文。
生:《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这篇课文呀,还是一首久唱不衰的歌,同学们想听吗
生:想听
师:那老师就给大家轻唱一下。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这首歌为
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结束语
虽然经过了一年的研究,我们对课题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
是尚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导入语和过渡语同时研究有较大
的难度,实践中不易操作;草根式的研究,需要强有力的专家指
导;导入语过渡研究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的支撑,目前还缺少这方面
的积淀。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11:44: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8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