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士杜柴扉
叙府长宁,一直文风传承,弦歌不绝。特别是明朝正统十
年(1455年),周洪谟以殿试第二名进士及第,更是名扬天下。
及至清末,又出了一位代表人物——杜柴扉。杜柴扉
(1864~1929),长宁县上西乡人,原名德舆,后更名关,字若
洲,晚年自号柴扉野老,幼丧父母,由祖父抚养长大。柴扉天资
过人,8岁能文,12岁应童子试时,其文章已有可观之处;16
岁在城厢古圣祠设馆教书,由于训教有方,受到乡党赞誉。光绪
十年(1884年),他应叙州府府试,中秀才第一名入县学。光
绪二十年(1894年),他卖掉田产作路费应顺天府乡试,得中
举人,次年居上海。甲午海战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
国的《马关条约》。杜柴扉极其愤慨,沉痛地写了《沪上感咏》
诗十二首,又以委婉博丽之词发表悲壮激昂的《哀辽东赋》,一
时广传京、津、沪。其《沪上感咏》中吟道:
东北尚多难,悲秋剧苦辛。天涯犹故我,海外有孤臣(笔者
注:指刘永福孤守台南)。板荡中原局,安危百战身。辽阳余痛
在,首恶竟何人。
不战师先溃,仓皇去若飞。天王自明圣,大帅忍依违。身败
名俱裂,兵穷将独肥。谁怜宋卿子,坚垒失戎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杜柴扉中进士,授户部主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柴扉在汉口结识黄铭训。黄铭训(1879~
1929),字君仪,湖北汉口人。父亲黄光奎,进士出身,做过同
知。铭训系其长女,幼承父训,聪慧好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皆能,且不拘礼教,善于与人交往。她自结识杜柴扉后,往来频
繁,谈诗文,论时事,志同道合,甚为投契。其父也赏识柴扉才
华。其时,柴扉原配早丧,因此将铭训娶为继室。婚后,铭训改
名杜黄。
八国联军入京之年(1900年),杜柴扉回家扫墓。而此时,
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向陕西逃跑,国事糜烂如此,柴扉感慨良多,
于次年春节,写春联一副,贴于大门两侧。其联云:
托足遍天下,居然车马归来。出门一措大,入门一朝官,惟
祖宗实式凭之,岂有文章惊海内;
低头思故乡,又是干戈未已。中国多乱民,外国多强寇,念
君父于行在所,每依南斗望京华。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杜柴扉偕妻赴京,巧遇同住丞
相胡同的秋瑾(时名秋闺瑾,东渡日本后改名瑾)。他(她)们
常在一起纵谈天下时事,谈到列强蹂躏神州,朝政日非等事时,
无不慷慨激昂,潸然泪下。在愤慨之余,他们共谋救国大计,经
商定,由杜氏出资,在住宅办杜氏女子家塾,由杜黄任塾长,秋
瑾赞助并任课,另聘3名日本女教师,学生入学均免费。次年,
柴扉争取到四川旅京同乡会的拨款,在明末秦良玉进京驻师故地
“四川营”创办四川女子学堂,鼓励女生们效仿秦良玉成为女中
丈夫。据有关资料,北京女学自此开始。
光绪三十年(1904年),秋瑾为寻求救国之道东渡日本,
次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随即致函杜黄,介绍其加入。杜黄
欣然接受,成为北京第一位女同盟会员。杜柴扉目睹清廷腐朽不
可寄托,朝野上下醉生梦死,于是继夫人加入同盟会后,毅然弃
官,更名杜关,也加入同盟会。孙中山先生甚为欣慰,称“这是
继蔡元培之后,又一位有进士功名的士大夫投身革命阵营,难能
可贵。”杜柴扉后来也回忆说:“以八股进士而言革命者,蔡孑
民(即蔡元培)先生而外,唯杜关而已。”
宣统三年(1911年),杜柴扉以自己在帮会中的影响,利
用帮会为革命相机行事,邀请湘、鄂、豫、鲁、晋、川、滇、黔
和东三省的帮会首领在北京陶然亭聚会,成立哥老会式的“乾元
公”秘密组织,以“乾乃天德,元为善良”做信条。他被公推为
驻京首领;其妻杜黄为副首领,负责革命党的交通联络、购买和
运输军火等工作。清末民初,柴扉夫妇与北京革命党人一道,为
救国教民,进行过几起暗杀清廷政界要人的行动,如炸摄政王载
沣(事败),炸袁世凯(未遂),炸清军干将良弼(成功)。
宣统三年,四川保路事起,杜柴扉原打算回川配合保路
军共举义旗,讨伐总督赵尔丰。但当从天津坐船到上海时,正值
武昌起义爆发,于是就在上海与同盟会员一起行动。辛亥鼎革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杜柴扉被任命为内务部礼教司司
长。1912年4月,柴扉随民国临时政府迁北京,任内务部礼俗
司司长;在此任上,成立古文物保存所收藏历史文化遗产,并联
络时任农林总长的宋教仁等,把之前炸袁世凯、良弼时壮烈牺牲
的彭家珍、黄之萌、张先培、杨禹昌4烈士遗骨安葬于北京万牲
园。杜黄亲自为彭家珍烈士撰写挽联:“霹雳应手神珠驰,亏君
戎马书生,尽抖擞神威,当十万横魔剑;子规夜啼山竹裂,怅我
弓刀侍婢,认模糊战血,留千秋堕泪碑”。
袁世凯窃国后,柴扉不愿为袁氏效劳,愤而辞职;1914年4
月回成都,联络哥老会首领反袁。1919年,柴扉被选为四川省
议会议员。他力主裁兵减税,因此与专事掠夺的军阀相悖而被排
斥。
面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局面,杜柴扉有感于中原动乱,
川乱不止,失望至极,于1922年与杜黄移居成都,自号“柴扉
野老”,闭门不问世事,唯与朋友以诗酒琴书相娱。1924年,
杜柴扉虚岁60。军中一二故旧,资助他一些银钱,在成都小南
街(今金河宾馆对面)北口,修建了几间房子,号“甲花楼”,
门额题“柴扉”二字,两侧挂楠竹楹联一副:“小桥流水樊川宅,
茅屋秋风工部家。”世事苍茫,感慨系之,杜柴扉题诗云:
六十年来亦自豪,肯将身世付牢骚。
天开甲第登春榜,星应郎官到部曹。
湖海浪游浑梦觉,河山草创也心劳。
但余少小思亲泪,老大犹悲屺岵高。
即使住在简陋的甲花楼,杜柴扉名士气息依然,如建“俪
黄”、“妃白”二草阁,分别安置妻、妾(妻即杜黄,妾即杜白)。
柴扉晚年穷困潦倒,以至于常借鬻字卖文为生,却能清贫自守。
他虽然无力回天,但也用自己的怪诞行为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愤
懑。他曾在自己65岁生日时,披戴着用棕叶做的蓑衣斗笠大模
大样地在闹市行走,全然不顾周围人称他为“杜疯子”;还去照
了张像,并于其后自题小曲,算作像赞:
这老儿,有些古怪,有些执拗,不僧不道,不渔不樵,打扮
也蹊跷,算如今六十五岁了,穷骨头总不发烧。纵能做几首歪诗,
打几篇胡说,写几行怪字,翻几曲滥调,也值不得识者一瞧,也
卖不出几个钱钞,生活程度又高,看你如何得了!
我替你计较,叵倒脸皮不要,趁浑水把鱼虾捞,破工夫侍候
权豪,把膀子掉,把尾儿摇,要养成上诌下骄,天壳子冲得真热
闹,要逗上他们心窍,一朝权到手,赶紧抓钱为妙,在人前自充
表表,归家还把妻儿傲,这是何等荣耀,何苦自煎熬,关着门甘
饿莩!而今世道稀糟,还讲什么清气操,讲什么高蹈!
看你这腐样儿,头戴千叶笠,怎比海龙帽,身穿千叶衣,怎
比锦缎袍,走到街上,漫道众人要笑,连狗都要咬,都说你是乞
丐张灵,我却认得你是柴扉野老。
“像赞”通过自嘲方式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由于其诙谐生
动,朗朗上口,再加上名人效应,遂不胫而走,流行全川甚至全
国。
杜柴扉在书法方面也颇负盛名。其书出自汉隶、魏碑、爨宝
子等,楷隶兼有,独创一格,还著有《书法指南》《示及门弟子
论书法》等著作。据说,他去世后,1940年,其家属为抗日募
捐,仅一张小单条就卖到10块银元。现宜宾真武山博物馆还存
有其亲书对联。其诗文皆为感时忧世之作,部分收入《柴扉诗草》
和《柴扉文存》。
1928年7月20日,杜柴扉病逝成都。同年8月1日,其妻
杜黄亦香消玉殒,夫妇二人均葬成都郊区。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3:42: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82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