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由来
中华民族是⼀个很伟⼤的民族,中华⽂明也是最独特的⽂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只有我们中国的⽂化是始终没有间
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的古代⼀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字形式。从⼤约是在公元前14
世纪,殷商后期的"甲⾻⽂"被认为是"汉字"的第⼀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
在中国⽂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书静中有动,富有装
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整秀丽,⾏书易识好写,实⽤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但是在秦统⼀⽂
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度⽽⾔,还是混乱的。古⽂⼴义⽽⾔,其包括⼤篆在内的⼩篆以前的⽂字;狭义
的讲,指中国⽂字史上⼤篆以前的⽂字。这⾥采⽤狭义的古⽂概念。古⽂包含甲⾻⽂与⾦⽂;其中,前者被⼈们视为中国
最早的定型⽂字。
甲⾻⽂字:为商朝后期⽤写或刻的⽅式,在龟甲、兽⾻上所留下的⽂字,其内容多为"⼘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
⽂⼤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字有⼑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
字多为图画⽂字中演变⽽成的,象形程度⾼,且⼀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
殷代图像⾦⽂:先秦称铜为⾦,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字叫做⾦⽂,⼜叫钟⿍⽂、彝器款识。与甲⾻⽂相⽐,⾦⽂象形程
度更⾼,显⽰了更古的⽂字⾯貌。⾦⽂填实的写法,使形象⽣动逼真,浑厚⾃然。
在中国⽂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字学的贡献⽽⾔,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
简便。⼤篆⼜有籀⽂、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篆散见于《说⽂解字》和后⼈所收
集的各种钟⿍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最为著名。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的过程。⼩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固定下来;⾪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
统,字形渐成扁⽅形;楷书诞⽣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确定了"横、竖、撇、点、捺、挑、折"的基本笔画,
笔形得到了进⼀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了。⼀千多年来,楷书⼀直是汉字的标准字。汉字是以象形
字为基础,以形声字为主体的表意⽂字体系,总数约有⼀万个,其中最常⽤的是三千个左右。这三千余个汉字可以组成
⽆穷多的词组,进⽽组成各种各样的句⼦。汉字产⽣以后,对周边国家产⽣了深刻影响。⽬前,考古学者共发掘甲⾻16
万余⽚。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没有⽂字记载的碎块。据统计,所有这些甲⾻上的各种⽂字总计为四千多个,其中经
过学者们考证研究的约有三千个,在三千余字⾥⾯,学者们释读⼀致的是⼀千多字。其余的或者不可释读,或者学者们
分歧严重。尽管如此,通过这⼀千多字,⼈们已经可以⼤致了解有关商朝政治、经济、⽂化等各个⽅⾯的情况了。甲⾻
⽂是⼀种成熟⽽系统的⽂字,为后世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汉字⼜经历了铜铭⽂(⾦⽂)、⼩篆、⾪书、楷书等
形式,并⼀直沿⽤⾄今。⽇本、越南、朝鲜等国家的⽂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最早的⽂字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出现的,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字,即甲⾻⽂。甲⾻⽂既是象形字⼜是表
⾳字,⾄今汉字中仍有⼀些和图画⼀样的象形⽂字,⼗分⽣动。
表意字是中国汉语形成历史中最早的⼀种⽂字,汉字经历了表意字,表⾳兼表意,变⾳字,三个历程。其中表意字是指
根据所概括内容的意义所创造的字,在汉字的初始阶段,没有笔画,没有字母,从画图和实物记事慢慢发展,很⾃然的
把依靠最多的意义⾸先融⼊字体。
象形字来⾃于图画⽂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种最原始的造字⽅法。它的局限性很⼤,因为有些
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法,例如六
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然⽽,这些新的造字⽅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
删象征性符号⽽
中国⾃古就有"书画同源"⼀说,这是因为最早的⽂字来源就是图画,书与画好⽐是兄弟,同根⽣,有很多内在的联系。
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在⽣活中⽤来表达⾃⼰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种"表意符号"。
它们整齐规范,并且有⼀定的规律性,具备了简单⽂字的特征,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
最初的甲⾻⽂,已经具有很⼤程度的抽象意义。⽽埃及等⽂明古国均⽆此程度,这是为什么呢?许多科学家认为:1.还有
更早的⽂字没有被发现;2.甲⾻⽂⼀开始就是有抽象意义的。如果是后者,那么为什么埃及等⽂明古国均⽆此⾼度?
⼤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较定型的"甲⾻⽂"。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种形式。被刻
在动物的⾻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字,从殷墟中发现的⽂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点就可以证明中
华⽂明的连续性,⼏千年以来,中东⼈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只有中国现代⼈能读懂⼀些殷商时期的"甲⾻
⽂"。这些龟板上的⽂字,最先是⽤来起占⼘吉凶的作⽤,古代的⼈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些疑问
刻在龟板上,然后⽤⽕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头,其产⽣的裂缝,占⼘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向来判断所
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现代汉字的祖先。⾄今为⽌发现的"甲⾻⽂"有五千多种。⽽可以解读的有⼀千多个。汉
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现代汉字的祖先。⾄今为⽌发现的"甲⾻⽂"有五千多种。⽽可以解读的有⼀千多个。汉
字形成为系统的⽂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甲⾻⽂的出现。甲⾻⽂是刻在龟甲和兽⾻上的古⽼⽂字。甲⾻在使⽤之
前,要先经过加⼯。⾸先把甲⾻上的⾎⾁除净,接着锯削磨平。然后,在甲的内⾯或兽⾻的反⾯⽤⼑具钻凿凹缺。这些
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的⼈或者叫巫师,把⾃⼰的名字、占⼘的⽇期、要问的问题都刻在甲⾻上,然后⽤⽕炷烧甲
⾻上的凹缺。这些凹缺受热出现的裂纹就称为"兆"。巫师对这些裂纹的⾛向加以分析,得出占⼘的结果,并把占⼘是否
应验也刻到甲⾻上。经过占⼘应验之后,这些刻有⼘辞的甲⾻就成为⼀种官⽅档案保存下来。
甲⾻⽂是商代书写的俗体,⾦⽂才是正体,显⽰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后来如秦时的⼩篆与秦⾪也很好地证明
了这⼀点。青铜器的⼤量使⽤,⽽被刻在青铜的钟⿍和⽯⿎上的⽂字即--"⾦⽂"。亦有钟⿍⽂和⽯⿎⽂之称。相传是周
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今故宫博物院内存有⼗个周代的⽯⿎,上刻有⼗⾸四⾔诗⽂。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为
政,⽂字也不尽相同。⼀直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中国。才把⽂字统⼀起来。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篆。⼤篆的发展结果产⽣了两个特点:⼀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
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分简练⽣动;⼆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块字的基
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当时的⽂字进⾏收集整理然后进⾏删繁就简美化加⼯后,将⽂字统⼀。这种统⼀后的⽂字被称为--
"⼩篆",亦称为"秦篆"。⼩篆除了把⼤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这个时候的⽂字⼏
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字的痕迹了。成为整齐和谐、⼗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形的⽅块字体。
但是秦朝时期的"⼩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所以⼏乎在同时也产⽣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形的⾪书
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篆"的圆为⽅。改"⼩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些偏旁部⾸,被
称之为--"秦⾪"。
⾪书⼗分盛⾏,"秦⾪"并没有完全摆脱"⼩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形。⾄汉代,⾪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字的易
读性和书写速度都⼤⼤提⾼称之为--"汉⾪。汉⾪"就完全发挥了⽑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
松⾃如。西汉⾪书之后⼜演变为章草,⽽后今草,⾄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
书和草书⽽⾃成⼀体的楷书(⼜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我们今天所⽤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来。介于楷书与草书
之间的是⾏书汉朝流⾏"汉⾪"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
⽗⼦是楷书的真正创始⼈,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书的⽅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
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楷书"尤为盛⾏,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今仍被⼈们学习作为范例。
"草书"的起源,亦如⾏书,或其他书体,⽆法确指始于何时。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
⽒见⽽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
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然不能⼯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
(当时使⽤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汉初,其演变过程,⾃应是先有"章草",⽽后⼜有"今草",再⼜
有"狂草"等草体了。由于楷书的⼯整,为了书写快捷的需要,和书者为了抒发⾃⼰的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产⽣了
⼀种流动顺畅,⼀⽓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的字体--"草书"。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书",⾏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是优雅欢畅的运
笔,字体书写灵活贯通。也是最受⼤众喜欢最常⽤的⼀种字体。它书写流畅,⽤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
今⽇,仍是我们⽇常书写所习惯使⽤的字体。
中华四⼤伟⼤发明之⼀,雕版印刷被毕升改进为活字印刷术产⽣了⼀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
⽤的雕刻⼑对汉字的形体发⽣了深刻的影响,产⽣了⼀种横细竖粗、醒⽬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宋体为什么
有这些特点?当然是因为印刷的需要了。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雕刻制版⼤多⽤⽊版,也就是说⽤长⽅形的⽊板雕刻
制版。⽊板上都有纹路,制版⼀般都是横向,这样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纹⼀致,⽐较结实;⽽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
纹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
粗。横平竖直,当然为为了雕刻制版的⼑⼯⽅便刻制了。雕刻制版是⼀个⾮常费事的⼯作,如果要表现⼿写体的那些特
点,则刻字必然⽐横平竖直要⼤得多,这点⼤家做个简单的实验就知道,windows的记事本中输⼊或粘贴⼀段汉字,分
别把字体设置为宋体9号和楷体9号,看看哪个更容易看就知道了。由于⽊板的纹路,要雕刻变化多端的曲线难度也会更
⼤。⽽且每张⽊板只能印刷两页,⼀本书就要雕刻很多⽊板。如果字刻得太⼤,不但雕⼯费事费⼒,⽊板也会⽤得更
多,所以在⽊板上雕刻的字不会太⼤。⽽要在这么⼩的反刻字上表现出⼿写体那些变化多端,圆润细腻的特点难度⼤家
可想⽽知,横平竖直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由上可以看出,宋体的这些特点⽆⼀不是因印刷⽽产⽣,适应了印刷的需要,
跟⽑笔的⼿写体是⼤不相同。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可⽆论肥瘦,都是
横细竖粗,⽅⽅正正。显得古朴端庄。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
历年间,⼜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种横划很细⽽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
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私⼈的地界勒⽯、祠堂⾥的神主牌等都采⽤这种字体。以后,⼀些刻书⼯⼈在
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私⼈的地界勒⽯、祠堂⾥的神主牌等都采⽤这种字体。以后,⼀些刻书⼯⼈在
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种⾮颜⾮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
易,它与篆、⾪、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格,读起来清新悦⽬,因此被⽇益⼴泛地使⽤,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
天⾮常流⾏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后来⼈们⼜模仿宋体字的结构、笔意,改成笔画粗细⼀致、秀丽狭长的印刷字体,这就是仿宋体"仿宋体"也是模仿"宋
体"⽽产⽣⼀种字体,其发展⼗分迅速。是⼈们最喜欢使⽤的⼀种规范字体,在印刷品还有各种不同场合得到了⼴泛的
应⽤。
与此同时,"⿊体"也诞⽣了,这种字体醒⽬⼤⽅,笔迹全部⼀样粗细,结构醒⽬严密,笔划粗壮有⼒,撇捺等笔画不
尖,使⼈易于阅读。由于其醒⽬的特点,常⽤于标题,导语,标志等等。丰富了汉字的表现形式。⿊体字⼜称⽅体或等
线体,没有衬线装饰,字形端庄,笔画横平竖直,笔迹全部⼀样粗细。汉字的⿊体是在现代印刷术传⼊东⽅后依据西⽂
⽆衬线体中的⿊体所创造的。由于汉字笔划多,⼩字⿊体清晰度较差,所以⼀开始主要⽤于⽂章标题。但随著制字技术
的精进,已有许多适⽤于正⽂的⿊体字型。在中⽂中,没有衬线的字体通常称为⿊体,这时这个词的范畴和⽆衬线字体
(Sans-rif)是类似的。所以在中⽂字体中常⽤"⿊体",在西⽂中常⽤"⽆衬线体"的称呼。⽽宋体就可以被称作衬线字
体。"⿊体"在⽇⽂中被称为Goshikku-tai(直译即"哥特体")。汉字的演变:甲⾻⽂-->⾦⽂-->⼩篆-->⾪书-->楷书-->草书-->⾏
书。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1:54: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77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