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更新时间:2023-01-21 11:36:17 阅读: 评论:0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登录-千方百计的近义词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五言律诗及对仗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律诗物征是律句八句,组成四联,依次名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或

称首、颈、腹、尾联),中间两联上下句(出句、对句)要对仗。对仗即对偶,形同古代仪仗,

两两相对。

依据“对”、“粘”规则,五律的平仄格式有以下四种:

A、仄起,首句不入韵(等于五绝A式两首相加):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其中“两”字不依平仄

又如,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北归去,淮上对秋山。

其中“别”字系入声字

B、平起,首句不入韵(等于五绝B式两首相加):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石:入声字

C、仄起,首句入韵(等于五绝C式加A式):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如,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访频。平生原有分,况是蔡家亲!

*白:入声字

D、平起,首句入韵(等于五绝D式加B式):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如,李商隐: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泊、薄、俗、隔:皆入声字

注意:

注释:

1、括号()内的字宜仄可平:(仄);

2、括号()内的字宜平可仄:(平);

3、括号《》偏格时宜平可仄:《平》;

4、括号《》偏格时宜仄可平:《仄》。

初学者不必学习偏格句型,尊重《》内用字平仄。

五言律诗常例是仄起,首句不用韵。

*五、七言律句各有一种常用的变格句型、

1、五言律句仄仄脚:(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平平仄平仄。变格后,仄仄脚变成了平仄脚。

如“移舟泊烟渚”(梦浩然《宿建德江》)

2、七言律句仄仄脚:(仄)仄(平)平平仄仄,可变格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如“羌笛何

须怨杨柳”“笛”:入声字(王之焕《凉州词》)。

此变格句型多为唐宋诗人所用。律诗多用在尾联出句,绝句则用于第三句,使通篇严整而有

变化,如锦鲤翻波。

运用变格时,须注意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应用平声。

对仗,是我国诗歌独有的最有魅力的格律元素。它会聚了结构形式美和声韵音乐美,使表现

的内容鲜明精美,富有张力。对仗,通常是律诗的闪光部分,往往决定一首律诗的优劣成败,所

以学诗者要学好对仗。

律诗对仗有三项要求:

1、平仄声相对。即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

2、词性词义相对。上下句对应的词一般是同类词相对,即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

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但仅了解这一点还不够,有的词类,主要是名词

还分若干小项,往往需要按照这些小项对仗。例如:

(1)天文对:“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

(2)时令对:“海日生蚕夜,江春入旧年。”

(3)地理对:“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4)地名对:“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5)宫室对:“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6)植物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动物对:“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

(8)形体对:“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

(9)人事对:“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春。”

(10)人名对:“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11)方位对;“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12)数目对:“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13)颜色对:“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间。”

(14)虚字对:“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此外,还有器物对、衣饰对、饮食对、史事对、人伦对、代名对、干支对、叠字对、连绵对,

等等。

词类同小项的词相对,叫做工对;不同小项的词相对,叫做宽对。但有的词虽不同小项或类

别,用作对仗,习惯认为也是工对,如“天”对“地”,“兵”对“马”,“诗”对“酒”,“无”(动

词)对“不”(副词)等。

有种对仗叫借对。一是借义,如“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五维),因“玄”另有玄黑之

义,所以借来对“白”;二是借音,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孟浩然),因“杨”与“羊”

同音,所以借来对“鸡”。

句中自对而又相对,也属于工对。如“笛声喧汉沔,歌曲上云霄”(李白),“汉、沔”自对,

“云、霄”自对,“汉沔”(地名)与“云霄”(天文)相对,应视为工对。再如“人稀地僻巫医

少,夏早秋霖瘴疟多”(白居易),句中一二与三四自对,五与六自对,两句再相对,虽词类小项

不同,仍为工对。自对又称当句对,词类相对,平仄声不一定相对。

3、语法句式相对。即上下句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

状语等,句子结构和节奏形式两句相同。如“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上下句均为“主--

谓--宾--补”,主语“树色”、“河声”又都是偏正结构,前一名词修饰后一名词,上下句

节奏形式均为“二二一”式。

律诗对仗有二忌:

一忌“合掌”。即一联上下句以同义词相对,以致两句意思完全或基本相同。如“群贤共谱

箴时调,众彦齐讴警世声”。

二忌两联对仗方式雷同。两联句式要有所变化,以免重复呆板。如前联是“二二一”式,后

联宜换用“二一二”式;如果节奏形式不能改换,也要改变一下语法结构,比如前联动词在第二

字,后联就应换在其它位置,前联第三字是实词,后联第三字就不妨用虚词。

另外,对仗不要一味求工。否则束缚思想,容易造成合掌,或流于纤巧。可以工对与宽对相

结合。如李益诗,“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前四字是工对,末字“见”(动词)却与“容”

(名词)相对。

对仗总以天然、工整、流畅为佳。

诗人常使用颜色对、数目对、方位对,容易形成工对能给读者以鲜明印象,或增加气势。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1:36: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76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