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
佛教经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文
《》一卷,说尽了《大品般若》六百卷的义理。具体内容的看下
文!
观自在菩萨[注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注四],照见五蕴皆空[注
五],度一切苦厄[注六]。舍利子[注七],色不异空[注八],空不异色[注
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注十]。舍利子,是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十一]。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注十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注十三],无
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注十四],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
无老死尽[注十五]。无苦集灭道[注十六],无智亦无得[注十七],以无
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
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注十八]。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
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十九]。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注二十]。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注二十一]。
[注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
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
种汉译本。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
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
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
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本处所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
经》则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可谓言简而
义丰,词寡而旨深。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此处的"般若",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
指佛教的"妙智妙慧"。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见,无色
也能见;有声能闻,无声也能闻。它能产生一切善法。至于凡夫的"智
慧",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色与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若无
色与声,即不能见不能闻,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我们说,凡
夫的"智慧",在佛家看来,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灯,
能照亮一切,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波罗蜜多”,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到彼岸"。亦即
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
的。生死便喻"此岸"。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因而
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永住于烦恼苦海中。只有修行才能摆脱
轮回,永超生死地。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重天。下面六重
为欲界。所谓"欲",指的是男女、饮食、睡眠三者。中间的十八重为
色界,居于此界当中者已经离于三欲,但又保存了"质碍色身",仍然
离不开物质元素。是中众生,虽然有色欲等,但已经不必非有"物质
基础"了。至于那上面的四层属于无色界。居于此界的众生则没有形
色,他们已经修成了"空"与"定"。较之此一境界更高的则是所谓"涅槃
"。就佛教说,可以认为涅槃境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仅指超出生
死轮回世间,摆脱人生有限性和相对性。以传统说法,指的是因修道
而超出三界的圣人,他已经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获得了不受垢
染,永远安乐的寂灭之体。
凡任何修习佛教的人,按照经往的讲法,只要依法受持,就可以
度脱生死苦恼,到达涅槃彼岸。一般认为,修习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属
于六种"到彼岸"的法门之一,又称为"六度",具体说,这也就是大乘
佛教修习的基本内容。它包括:一、布施(檀那);二、持戒(尸罗);三、
忍(羼提);四、精进(毗梨耶);五、定(禅那);六、智慧(般若)。《大品般
若经》卷一说:"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
具足檀那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
足尸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禅那波罗蜜;于一切法不著故,
应具足般若波罗蜜。"法相宗将六波罗蜜的"智慧"扩展为"方便善巧"、"
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称"十波罗蜜",作为菩萨"胜行",以
配合菩萨十地,说明修行的次第。这是题外的话了。总之,这六法
门又可以喻之为船筏,它们运载修善众生过渡到彼岸去。六度之中,
又特别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最上法门。即是说,一旦深入般若甚深法门,
便可以随机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诸度功德。
"心经"的"心",意为"核心"、"纲要"、"精华",言下之意是说,
此经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经的"精要"而成。
[注二]三藏法师玄奘,所谓"三藏",即指经藏、律藏、论藏三者。
经与律记录了释迦牟尼所说的大法,经为佛教真理的显示,律为佛教
的禁则及规矩,而论藏是佛和弟子们讲论其教义的记录,三藏的内容
包含了戒、定、慧三学。"三藏法师",意谓其通晓三藏教法,自己修
法而得利益,又令人修行而得实在受用,所以堪为人师。玄奘为唐代
僧人,俗姓陈祎,河南洛阳偃师人,幼年家贫,十三岁出家,十五
岁已因聪慧而闻名,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此前已经博通经论。唐太宗
贞观三年(629)长安因发生饥荒,朝廷许百姓出城就食,他就趁机潜
往西域,传说到羪宾国是道路更为险恶,虎豹横行,他只得在一洞内
打坐,天快亮时,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被脓血,盘脚静坐。玄
奘上前施礼求问,老僧即授之以此心经一卷,说一旦朗诵则山川平易,
虎豹不能为害,鬼魅不能作祟,于是玄奘继续往西前行,最终到达中
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当时东方最负胜名的那烂陀寺广学佛教经
论,成为了中外称誉的"大乘天"。玄奘回国时,带回了大小乘经律论
共500多帙,600余部。其中便有这部《心经》。他晚年主要住持长
安宏福寺,主要从事译经。65岁时寂化,葬于白鹿原。若无玄奘法
师,作为末世众生的我们,如何能够沫浴佛祖的法恩呢?!回心经正文
[注三]观自在菩萨,"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此处并非指
用眼作观察,而是以心去"审视",以心去调动眼、耳、鼻、舌、身、
意六根,取其妙用。"自",作"自己"讲;"在",即"存在"。"菩萨"是
bodhisattva的音译。意为"觉有情"、"道众生",汉译又作"开士"、"
大"、"觉士"等。有自觉觉他,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据大乘佛教,
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法
性生身。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
身者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位。
菩萨又有的称为"菩萨摩诃萨",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
",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
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大智
度论》说,此种人心能为大事,其智能得大理;因勤修六度大行及一
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经三大阿僧祗劫而行愿不
退;唯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
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
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自
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观自在菩萨,
又称作"观世音菩萨",梵文则为avalokiteshvara。
[注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此处作"功行"解;"深",则释
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说到这种功夫,是一步一步
由浅而深地达到的;先是初发心,行观照审察,这就要求自心常在,
要扫除妄念,专住佛境,眼只见佛色;耳只闻佛声;身只对佛境,这样
才能发见真心。但这也只是浅近功夫,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
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不为外界所牵动。知道所谓心想,无非是
妄想攀缘影子。无论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从其本性
来说,它们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无,又非有非无。若
能到此,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但犹未达到"空心";再进一步扫除
妄情,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
浮光掠影,也如镜中像,如水中月,一切声响,如风之过树,一切
境界,如云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实的。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内心
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
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
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两忘,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更进一
步,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
弃,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而转深,再勇猛精进,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
为的妄念消除,生出妙智妙慧,达于涅槃彼岸。"处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注五]照见五蕴皆空,"照",光明所到,照耀;"五蕴",梵文
pancaskandha的意译,也称为"五众"、"五阴",实指色蕴、受蕴、
想蕴、行蕴、识蕴五者。"蕴"的意思是指"蕴集"、"积聚"。"色"指有
形有相的事物。对于人的感觉来说,形质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
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人的身体称为"色身"。"受"作为"领纳"
义解。即领纳感受种种境界;"想"是思想,由六根感触种种境界,心
中思想种种相貌形状,这叫"想蕴";"行",即行为;"识",指对所感觉
的对象分别所起的认识作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修习了般若法门,
功夫深久,生出了妙智妙慧,于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因则能够洞见
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均为虚假。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
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
[注六]苦厄,逼恼身心的苦恼灾厄。苦厄起于生死。生死因结聚
五蕴而有,因之不能返观五蕴的虚假不真。由于认识有如是的错乱,
难免受到痛苦烦恼。痛苦烦恼不得清醒的认识,不免要起惑造业,结
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因而轮回生死,现世执有五蕴,未来招致生
死苦厄。如果能够了达,连五蕴都是虚假幻化的妄想,扫除一切魔缘,
自然心中清净,生出智慧,也就可以度脱一切苦厄。这便是修行般若
法所能达到的境界。
[注七]舍利子,即舍利弗,梵语shariputra(舍利弗怛罗)的音译
略称。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其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
解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此处称呼他的名字,因般若法门是大乘
的真空妙理,最深最上,非具足大智大慧者不能享用。而舍利弗是智
慧的象征,故佛在此称呼他,意在告示: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非有深
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入之。
[注八]色不异空,"色"即形色,色身等。也可以说就是前面说到
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西,简言之,一切物质形态。"空"指虚
空,真空。"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为空",
不能说除掉了世间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空,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
不是虚无。"空"是实相,实然之相,实然本体。空是绝对的相待性。
而相待性是世界的真相,是它的依止。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具有相待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不依止于相待性,离却相待,也就是离却了"空
",事物就会堕入虚无,堕入真正的无根无据无着落。正是从此意义
上,才说"空即是色",意思是: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
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自体就是空,本来就含有相对性。不仅如此,
世间的什么事物又不是假借因缘而成的呢?就其相待性,依赖性而言,
本来就是假,就是幻。而只是因为凡夫迷昧真性,以假为实,执色
身为我所有,于是起惑造业,违背真心,贪恋物质利养,以为自己
的一切可以安享百年而不坏,殊不知人生犹如风中的烛,犹如深秋枯
树上的一片叶,不定何时就会熄灭,何时就会飘落,哪里能够自恃呢?
我们由四大所成的身体,不过是假缘暂住,给人一种虚幻的实在性而
已。究其实,物质之色先天性地包含着不稳定,包含着"短命",所
以说"色即是空"。此句既是佛祖广释般若法真谛的开端,更是佛教八
万四千法门的要义。
[注九]空不异色,真空与形色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样说呢?
以色执著为实有的,固然不应该;而将空执著为虚无的,同样也背离
了释迦牟尼的教导。要知道,那怕凡夫的五蕴之身,也是业力所成,
也是由于过去世的业力习气熏染才凝集而成。从因缘的角度,它不是
无端呈现的,人生的内在依据便是佛所教诲的缘生之法院,世间一切
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系列当中。一切色质均是因缘凑合而成。
这因缘凑合就是相待性,就是空性,因此才说空不异色。空不异色是
要强调世间因果的实在性,是想说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是要说人类
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所赖以成立的基础,是不可以用空的理论来取消的。
简而言之,身由业力所造,业力由妄心所造,人若造业便会感受
人生的苦果,以致受身出世而偿还果报的苦恼,今生受过去世的业报,
未来世感受现世的苦果。三世之中,轮回流转周而复始,除非修善根
而超越,否则不会有了结之时。外道中人因为不了正因至理,远离妙
智妙慧,错认为色若灭了便是空,落于顽空,认为人若死后,清气
归天,浊气归地,一灵真性归于太虚空,于是追求清心寡欲,一味
修持苦行。还有的人坚持断灭空的见解,认为人生既然终归是五蕴分
离,便没有现世的道德可言,也没有未来的解脱可言,因而进一步便
胡作非为,结果种下恶因,将来自己遭受恶果。
只有二乘声闻缘觉罗汉,依佛法修持,知见能够超出凡夫之外,得阿
罗汉果位。他们知道三世因果道理,因而了解以色为实有是一种妄想,
但仍未了解三界也是心中的幻现之法,不懂得万法无非识情变化而有,
生死也是一种幻化,因而有的惧怕三界厌离生死,以为只要离开色就
是真空,于是闭门独修,或在深山,或在坟冢,殚精竭虑,一定要
离一切相,只为了求得解脱。结果忘了舍己救人一说,失却了众生同
一本性,救他即是救己的真谛。他们把解脱也执为一种相,把空也执
成一种相。所以仍然陷于幻妄之中。小乘得道果者难免执相。相是什
么呢?我们不妨称为"相分"之"相"。所谓相分,就是心中所生起的关于
事物或者观念的心中之想,犹如人们所说的心念等。这种相分其实是
心中幻化出来的。心中不著相,就不会有相分,一切境界也就了了可
明,不会拘于形色而生惑。从而起心动念,无不符合自心本性,无
不符合真空实相。这就是大乘菩萨的境地了。所以说,真空不是空,
真有不是有。空不是色灭亡之后才有的,空与色本来无异,空是色的
规定和依据。因而真空即是妙有。虚空是华藏的虚空。
[注十]色即是空,此处菩萨又反复再说了达色性是空,真空即是
色的道理。空性并不是兀突突的空,它是要落实在色的相对性中间的。
色也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荒谬的世间事物,它们自身就包含了作为世界
本质的真性,也即是空性。没有空,也就没有安立色的去处。诸佛
菩萨,在时说空,有时说色说有,这是因为在一切诸法当中,色与
空是相互通达的圆融而同一的。就空性至极言,世间无一色不空;就
空性也要发用流行言,无有一色不显真性。空与色是两极,但又是包
含着对方的两极。世间无一物不空,世间也无一物不有。修佛的人,
关键是不要执迷于任何一工侧面,不要偏于任何一极,既不执于空相,
也不执于色相。
由此可以引出"受想行识亦步亦趋复如是"的进一步推论。五蕴当
中,色蕴为首,色蕴如果能够安立到本性是空又因空而相待假,而因
缘有的立场上,则其它的四者,即"受"、"想"、"行"、"识"也就不难理
解其一方面因缘而有,因空性而生;另一方面,也就因缘而无,也就
是因缘相待而不可依恃,从而归为空的道理。总而言之,一切形色之
有,无不是假,因为它们要依缘才能存在;又无不是真,因为它们无
不包含着那绝对的相待性,无不包含着空性。所以我们才有充分的理
由说"色即是空"。华藏是虚空的华藏。
[注十一]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诸法
",指世间一切法,亦即天地间的一切事事物物。此处指五蕴诸法,
即因五蕴而生的一切相待而有者。"空相",指"真空实相"。人的真心
本来是常住不动的,只因五蕴集聚心中生出私欲遮蔽真性,才会有种
种执著,才会妄执外境为有,才会视所见、所闻、所嗅、所触为真,
才会以五蕴为实有。只有般若慧才能如同利剑断除诸多迷惑,只有在
缘起性空的立场上才能把握"空相"。
"不生不灭",五蕴真空,便无法可生,若法不生,自无可灭。
一旦明了般若妙法,无妄想心,就不会有生有灭,也就无需乎求离苦,
也就没有度脱苦厄一说了。"不垢不净",污垢与清净本来是两相对立
而存在的。凡夫未破烦恼,未除贪嗔,生出了我执与法执的偏见,
这就是垢秽;二乘修习者已断烦恼,无离贪嗔,能证人空,名为清净;
凡夫染于有漏的恶缘,名为垢;圣人熏修无漏的善缘,名为净。然而
他们的垢净只有其名,究其本体言,根本无所谓垢与净,所存在的只
是空而已。空是既不可谓净,也不可谓垢的。凡夫若一念头不觉,
生出妄心便是垢;圣人了达空性实相,不受拘于五蕴,不受诸法色相
影响,则是净。从诸法的本然之相上说,垢也没有,净也没有,这
叫"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世人的本来心量,如大海一样宽广博大,含容万物,
蕴育万机。但只有圣人才能把本来的心显示出来,不为事事物物所遮
掩。从极的角度看,本有的心量并非修行而有,而是修行而显,所
以说心量不会因为觉悟而增另加一分,也不会因为迷妄而减去一分。
凡夫似乎心量狭小,但那只是因为五蕴蔽障,六尘牵缠束缚,不能修
行观照,所以才会有真心隐没不显。无论凡夫,无论圣人,佛性本
有,真心俱在,人为地增一分或减一分都是不可能的。生灭垢净增减,
都是从生的情见妄分别所致,这也就是苦厄,所以佛在此教诫,只有
了达心性本来是空,一切善恶凡圣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其体性原
本寂然,没有任何分别想量的必要。回心经正文[注十二]是故,空中
无色,无受想行识。真空实相中的五蕴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虚妄
而生,不可以用生灭垢净的心去追求。彻底了悟真空实相的圣人,连
因缘本身也视为空,其中自然没有挂碍之色法,没有受想行识诸蕴的
心法。只有勘破般若甚深法,才能无幽不洞,无暗不除。佛祖告诫
说,修般若慧的人要时时观照,不可迷于色心二者。从根本的究极的
角度来看,一切存在的根本相是空,是相对,是依赖,它并非磐石
不可动摇,所以才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色心二法都因为
空性而丧失一切实在。
[注十三]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称"六根",梵文为
sadindriya。也称为"六情",为"十二处"的"内六处","十八界"的"六
根界"。"六根"能够摄取相应的"六境",即色、声、香、味、触、法;
生长出相应的"六识",亦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根有着向外的取著倾向,众生由于外务,所以易于不知所归,因而
真性蒙蔽,起惑造业,丧失本有佛性。
色、声、香、味、触、法六者,称为"六境",它们是六根作用时
不可少的境界,即眼能视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
有所触,意有所思所念。总之,六境包含了一切可认知的对象。"六
境"有众生心思向外的可能,即说它们易于蒙蔽众生本有的真心,
由于有污染性,所以又称为"六尘",因而"六境"又叫"六尘"。"六根"
与"六尘"的相互作用使众生生出了种种虚妄分别心,造作种种业因,
感受种种果报。
佛告舍利弗说,六根六尘都是由真空实相上幻化出来的虚妄法,
本来并非实有,如果能够了解引理,虽有六根对待诸尘,但仍可以不
受诸尘所染。最终能够做到眼见色尘而平等一如,由不起分别而视天
界地狱相等;耳闻声尘而不作分别,无论他人是毁是誉,终归不起欣
喜心、沮丧心;鼻闻香尘而不作分别,能使厕室化作香殿;舌尝味尘而
不拣择甘苦;身感触尘而无意于涩滑软硬,以至能够令刀箭化为天华;
意触法尘,而不随逐诸法,由不随虚假打转,心中自定,陶冶涵养,
终归显出真心本性。[注十四]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此处所说
无非是"十八界",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
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
界。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六尘作为认识对象;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
与观念。总说起来,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
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鼻识界、舌
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里的"乃至"是举十八界的首尾,将中间的
各界省去了。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
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
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
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注十五]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
指痴暗的意思。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生"。是
佛教"三世轮回"中的基本理论。这十二支为:无明、行、识、名色、
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称"十二支"。据《俱舍论》卷
九说,十二支的关系是:
1.无明缘行,"谓诸愚夫于缘生法不知唯行"。由于不懂得佛教缘
生法,所以起惑造业。
2.行缘识,"由引业力,识相续流,如火焰行,往彼彼趣,凭附中
有,驰赴所生结生有身。"前支的思想行为,作为引导力量,使识凭附
中有,而向与其相应的投生处转生。
3.识缘名色,"于此趣中有名色生。"此"趣"指六趣中的诸"趣",善
恶一共六道。此"趣",亦即"结生"一刹那之"有身",谓此"有身"于母胎
中之心(名)、身(色)得到发育。
4.名色缘六入,"如是名色渐至成熟时,具眼等根,说为六处。"
即胎儿由心身之混沌状态发育至有认识器官的分工。
5.六入缘识,"次与境合便有识生,三和故有顺乐等触。"六入,
或六处与外境相合而生识,称为三和,触觉由此发生,此相当于幼儿
的阶段。
6.触缘受,"依此便生乐等之受。"由有触觉便生苦乐及不苦不乐
等受,此相当于所谓童年阶段。
7.受缘爱,"从此三受,引受三受。"由有感受,引生贪爱。三爱,
指对世俗世界的执爱,这相当于所谓青年阶段。
8.爱缘取,"从欣受爱,起欲等取。"由有贪爱,便生出狂热的对
世俗种种享受的追求,此相当于成年阶段。
9.取缘有,"由取为缘,积聚种种招后有业,说名为有。"由贪爱
执取等思想行为,必然招致后世果报,就此能招后世果报言,这些思
想行为总称为"有"。
10.有缘生,"有为缘故,识相续流,趣未来生。"由"有"产生后世
之果报的思想行为,必然导致"来世"之再生。
11.生缘老死,"以生为缘,便有老死。"此下二支为一个总的因果
循环链条,每两支间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而配合过去、现在、未
来三世;又可以概括为两重因果:由无明、行两支作为过去因,识、名
色、六入、触、受五支则成为现在果;由爱、取、有三支作为现在因,
行、老死则为未来果。此称三世两重因果。佛教认为,任一有情生命
个体,在未来得到解脱之前,均依此因果链条的力量在三世和六趣中
间流转,永无终时;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不平等现状,也都可以从这一
因果系列得到根源性的说明。
总之,十二因缘中的各个环节,是互为因果的,人类之所以陷于
悲剧,人类的痛苦所以没有终了之时,都由于它的桎梏。缘觉罗汉悟
得生死转回的苦趣能够逆观老死苦的境界以生为因,生以有为因,有
以取为因,取以爱为因,爱以受为因,受以触为因,触以六处为因,
六处以名色为因,名色以识为因,识以行为因,行以无明为因,而无
明以真空妙性为体,本来是虚妄。若能返妄归真,返本还灭,便无明
灭,由无明灭,便有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
老死也都随之而灭。这是缘觉罗汉修行观照的境界,叫做"还灭门"。
缘觉罗汉认为十二因缘为实有,便用功去消灭它;而大乘菩萨以般若妙
慧观照这一境界,以为其未必是实在之体,应视同大虚空一般,因此
说到底,凡夫流转于十二因缘中也属一种假说,从根本上看,仍是虚
妄。只要达到了悟真实,扫除一切执著,把握因缘起而性空的谛义,
也就空除了十二因缘。这才是大乘法门。达此境界,也便不再追求一
己之私的解脱,不至于在"个人"的道德完善上下功夫,不会只追求了
悟生死。因此才会悲心大振,无意于摆脱个人的十二因缘桎梏,而是
投入世间,上行下化。不度空地狱,誓不成佛。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1:3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76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