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优秀读后感2000字左右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柴静《看见》优秀读后感2000字,下面
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柴静《看见》优秀读后感2000字
知道柴静是在高中时候看的一个《认识的人,了解的事》的五分
钟视频里,短短五分钟里让我感觉她的不一样。而后出版的《看见》
粗读一遍,细读两遍。有关视频也去看了。谈谈这本书和她这个人给
我带来的感受吧,也许会有欠缺不足的地方,但也正像柴静说的,谁
都有过年轻时候认识的局限。
对她影响很深的领导陈虻问过她如果做新闻最关心的是什么,她
说关心新闻中的人。是的,关心新闻中的人,在《看见》这本书的二
十章里,四百多页,二十几万的文字中都连着这个点。写她十年新闻
里发生的事,给她生命落下强烈印象的人,不是什么标志性的新闻事
件,但因为做到人的“记着”,这本书让我们深爱。你我也是嵌在这
个世界秩序里的人。在这本书上,没有什么华丽的文字,没有过多的
形容词和副词,但字字却扣人心弦。写东西的人不用带感情写,写得
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藏的感情。这本书就是这样的。
看的时候能让我原本浮躁不安的心跟着她的认识走并且平静下来。
在第二章的《非典》着实触动到了,2003年我还在读小学二年级,
对非典没什么概念,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就感觉政府挺重视,都免
费给我们每个学生按期的打预防针了。大人们叮嘱我们不能感冒发烧。
这就是我小孩时代对非典的全部印象了,对外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少
不知道2003年春夏之交的北京有过这么一段恐慌的时光,工作停了,
学校停了,商店关了,娱乐业关了,一片“空城”的境况。直至看了
这一章的描述。有着八十五年的历史,三级甲等的北京人民医院在接
收了一批确诊的市民,连最基本的隔离服都没有,没有接诊和隔离的
条件也在开放着,污染区和清洁区也没有明确的划分。一个卫生系统
的官员在这里感染了,回家又把妻子和儿子感染了,我们都会想到:
你们怎么这么不负责任。柴静在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导致的原因有很
多吧。二月份的时候在广州已出现抢购板蓝根了,在四五月份就爆发
在了北京。政府也许是有意无意的想通过隐瞒平息,显然,信息的透
明是有助于恐慌的消失和加强防范的。柴静在描述病房里的救护人员,
病人以及家属时,触动了心灵里的深处。让我感受到的是人人在生命
面前都是一样的。会沉痛,会脆弱,也会坚强。在她的文字间滑行时,
有一种自然的画面与情感浮出水面,戳中心口。在《看见》新书的发
布会上,她也说到了,她以前不知道什么叫“准确”,“非典”的这
一事件让她明白报道准确的重要性,在当时还有媒体报道说:“市民
可以不戴口罩上街”。她深入一线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的,事情的严重
性也许超乎我们的想象,也使她丝毫不敢轻慢,因为准确二字关乎到
人的生命。她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对每一个生命的珍重。让我们这
些没有与这个城市,这个剧场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时光也知道在那一年
里有着这样的一件事。
在下来的三,四,五,六,七等等这些章节中了,都看到她对一
个人心灵的理解超越了对道德的判断,对生活在此侧和彼侧的都投入
感受,就都公正地呈现本来的面目,她也做到了。就像她说的:我也
像你这样活一遍,就知道什么是因果了。在这些的倾诉时,也看到她
在不断的内省与反思,认识自己的同时认识了他人。在这边本书当中,
有很多次的机会看到,她在蜕变,蜕了又蜕,你以为这样已经很OK了,
但还继续蜕。没有完的时候。这些人构成了她,她也在不断的完善自
己,不在体制中扰乱自己。有读者也曾指出从知识方面讲,她还有很
对的不足。说她在涉及的制度采访时,因缺乏足够的经济,政治,历
史等知识,因此提供不了有价值的信息。是的。所以她也在前言时说
到她会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
建的因与果。她的这种内省也让我们敬佩了。
在第十七章,卢安克。我在看完这一章时最大的感触是:卢安克,
你在颠覆。一切原本是被认为是“常识”的在他这里被否定。而否定
得让人也在深思。我们在面对命运时我们反抗,奋斗,努力,原来不
一定对,还有卢安克的一种活法,把自己生命交付出去,才能活在生
命里的必然与自由。我现在,也许以后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得到卢安克,
而阅读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无法到达某一处并不可怕。可怕你还在
无知里过着,没有拓展,没有延长。
在十八章说到当时受人争议的药家鑫事件,在当时药家鑫也是受
到巨大的唾骂,在微博里是人人喊杀的恶魔。杀人偿命原本也是法制
应该采取的措施,可我们通常会忽略掉发生这些恶果的背后。看过此
新闻的人也许都会有愤愤的感触,然后表达。而柴静带给我的是感触,
追寻,最后表达。最重要的一环追寻。也是她在做记者时执着的事,
不被表面现象蒙蔽掉,而是去深入探寻事情的缘由。然后报道。如果
只是感触完就去表达我们也许永远都抵达不了事情的原本的面目,也
更不用说防止悲剧的再次发生了。
······
这本书,一个是看见,另一个是思想。生命是一个体验,体验的
时光才不会虚度,柴静用文字告诉我们她的体验,以及体验的认识与
内省。在这一本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中,希望自己也能像个人一样能
温热的跳动着。
以上言论如有不妥之处,请说出您的批评与建议!感谢!
柴静《看见》读后感
因着喜欢硬朗真实,敢想敢说的人,所以喜欢上了《看见》的柴
静、《行走中的玫瑰》的闾丘露薇、《虚实之间》的芮成钢、白岩松、
张绍刚……并把这些好书一并收入囊中。
今天先说说柴静的《看见》,几个月以前,我读过她写的一篇博
客《日暮乡关何处是》,写的是作家野夫,一个孤怀激愤、大山一般
的男人。我读完几乎不能安静下来,印象里写得出这样文字的女子,
似乎只有章诒和,那种满纸淡墨中的丰厚,有些唐传奇的味道,令我
悠然神往。《看见》这本书我用了不到八小时浏览了第一遍,又用了
三天时间细细品读了第二遍,感想很多,趁着冷却之前决定捋一捋。
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
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我知道,在农村能让老人
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摄像机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是
柴静的简介,寥寥几句写完了她的工作简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会
在简介一栏写满各类获奖信息或头衔。
书名《看见》,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仔细揣摩,其实大不简单,
因为这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看?看什么?如何看?我将这本书粗
读了一篇,又细读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静整本书都是在回答这几个
问题。她在那么多的采访手记里,留下了许多片段式的思考,这些思
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迹、自然而然地“长”了出来,而实际上
它们是有一根线串在一起的。
首先说说为什么看和看什么。如果说早期柴静是出于一个新闻人
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话,那后期则完全是出于一个“人”
的内心呼唤。在许多作品获奖之后,她却说:“我心里清清楚楚,这
些不是我打心眼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她评价自己是个
不爱扎堆的人,似乎与新闻人的要求背道而驰。但是,她清楚自己想
做什么,当看到一个老师带着艾滋病孤儿的事,了解到那么多女子会
杀夫入狱,她知道,这些都是她想“看见”的;后来报道“两会”的时
候,她也决定告别惯例,从采访自己家的小区居民入手。可以说,看
什么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柴静后继采访的成功,有内心的
驱动力,你才会穷根溯源,不辞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觉得,柴静对于这些超出她经验和认识范围之
外的事情,从开始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期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
这个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早期柴静的问题,其实是所有未经过生活
摔打的理想主义者的通病;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拒绝对复
杂性的体认,追求捷径或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不讲逻辑,不追求
精确性。说到底是一种惰性,毕竟追求准确是一件耗时耗神的事情。
所幸,柴静迅速成长起来了,她越来越精准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
就是去理解,去呈现,不要预设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带着道德优越感,
不要自命正直(因为这只会带来冷酷),不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而给自己很
多“为民请命”的由头,不要为了感动自己或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
去真相,这一切都没必要,观众自会做是非对错的判断,要做的只是
准确地呈现,按照事物发展本身的逻辑去步步为营地呈现,就像一首
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够了,“你”不必成为“我”的心和“我”
的脑。进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么多“形容词”,“真实自有千钧
之力”,“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这一切成长靠的是
什么?是经验。就像她尊敬的钱刚说的: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
水里滚滚。只有在长天大地尽情摔打过,只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
了切身体会,你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
做最准确的判断。也许这么说不够形象,还是用钱刚的话吧,他说:
你只管用力把一个人一件事吃透了,后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来,柴静写的是一个新闻人的进阶之路,实际上,她写的
是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状态的过程,或者更简
单地说,就是回归“寻常”,就像她的同事评价她的那句“你就是平
常说话”。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
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
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它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正是基于这种回
归,她会拥抱失去妻子的孤独走在奥运村的德国奥运冠军,她也会被
听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拥抱。无他,唯诚而已,一种基于理解
而不是任何其他东西的真诚而已。这种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认
识到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恶深藏了、抑
制了,而有的人的恶却机缘巧合迸发出来了(这就是我曾经为“相似的
你我”这个网名深深激赏的原因),所以采访就是“病友间的相互探
问”,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我认为,所有的章节里,《无能的力量》是核心,读明白了这一
篇,能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我读完这一章只有两个感受:第一,为
什么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适的人读到合适的书才会
形成的一些观念,在一个德国人卢安克的世界里竟是如此稀松平常和
理所当然。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样想,也那样做
了,他们觉得寻常的事情,到了我们这里为何如此之难?看来,我们对
于“寻常”的理解,早就错位到一种离谱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
是共通的,就像新闻和教育。既不可为了印证自己想好的主题去采访,
也不要想象孩子应该怎么样就拿这个去“规范”孩子的发展;新闻归根
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为了让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泼
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做的那样“让心死去”。
现实有些残酷,中国的事情就像柴静引用的里尔克的诗:哪有什
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么办?柴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
给出了一些答案:要么像钱刚说的“让问题浮出水面,自会一步步解
决”;要么像卢安克说的,不带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变
什么,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陈丹青
说的那样从内心深处“认了”,觉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劳。柴静
举出的例子很多,美国民权之母帕克斯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中国
的胡适说“要独立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
而眼下她的采访对象、为一瓶矿泉水要发票的郝劲松说:我要宪法赋
予我的那个世界。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
的,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
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
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
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
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最后要说的是,柴静和她的同事们(也是朋友)的故事也非常感人,
也直接从侧面说明柴静能做到这样的成绩绝不是偶然,因为根本上,
镜头前和镜头下的她是同样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陈虻表面精明、尖锐,
时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可内心却憨厚、寂寞;崔永元曾经的心如死灰和
再一次的死灰复燃,让人心痛也让人心折;她,老范和老郝组成的三驾
马车,彼此观察打量,彼此默默扶持,彼此理解和爱。老范中途出事
离开,柴静第一次感到决定自己悲欢的人就是身边的几个人,在难得
的重聚后,三人喝醉了把脑袋堆在一起说:以后哪儿也不去了,好歹
在一块吧。可惜离别还是会发生,柴静告别了新闻调查,老郝自此再
没和别的出镜记者合作,宁愿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这似乎也违背了职业精神,但管它呢,谁让她们相互之间如此眷
恋,谁让她们有过这样一段无与伦比的骄傲的旅程。
柴静的《看见》读后感1500字及心得
深蓝色的封装,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围坐在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女子
身旁,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惬意祥和的笑容,中间大大的“看见”两个
字,署名柴静。这本讲述她本人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从2001
年进入央视到陈虻之死,十年看见,记录了她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中
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成长经历,也记录了一
位尖锐、激进的少女逐渐磨平棱角,温和圆润,破茧成蝶的过程。
在读《看见》这本书之前,我对有关她的新闻接触甚少,只知道
是一位央视的记者、主持人。2013年这本书出版后,着实火了一阵,
适逢我大学毕业只身前往陌生的城市工作,正闹着书荒,打算再添置
一些新书,爱看书的好友们热情荐书,五个人里有四个人推荐了,很
自然的,一周后这本书就躺在了我的手心。当时看完这本书,给予我
很大的震撼和触动,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纪实类节目《新闻调查》
和访谈类节目《看见》。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
人物和事件,她的语言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直入
人心。
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以前震撼我
们的事,有一些事当时我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轮廓,
有个模糊的了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随着当时主流媒体的看法。时隔多
日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让我有了新的认知,修正了一些
对当事人的偏见,对事件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看法。《看见》
一共405页,厚厚的一叠纸张中叙述了十多件柴静亲身经历过的事件,
整本书内容人物鲜活,故事真实,一字一句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很
平静的不带偏见的表述着新闻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刺整件事
的心脏,带我们见到最深入最本质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总能在某
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心高高抛起,揪成一团纸,拧巴巴的抚不平整,又
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信息获取更加便捷,许多新闻事件
通过各大主流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肆传播和发酵,变的众人
皆知,成为热搜榜首。可是许多的公众号作者写文章时总是带着浓重
的个人主义色彩,以理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不追求事件的
本质和始末,传递出的观念、思想都是片面的,不经推敲的,这样很
容易给不明真相的群众造成错误的舆论导向。正如柴静所说,“人有
时被忽略,被概念,被格式化,这些思维是在无意识之下。”每一个
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不该随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上妄加评判。就算是最权威的媒体也会有偏颇失实之处,盲目跟风并
随意评论是对当事人最大的不负责和伤害。《看见》让我学会理解并
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不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对
他人的处事态度随意做出评判。
新闻里到底是应该关注人还是关注事件本身,这并不是一个悖论
题,两者本就融合为一体,我们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里非典期间随时面临着生命风险的第一
线从医人员;“双城的创伤”里连续服毒自杀的孩子们;“沉默在尖叫”
里长期遭受家暴后杀夫入狱的女人们;“无能的力量”里默默无闻地为
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卢安克...勇于质疑、尽力挖掘真相,带着理
解与尊重的将之呈现在我们面前,正是柴静在她的采访中所散发的独
特魅力。在这个信息爆炸又繁杂的时代,她的新闻既保持着新闻人应
有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也不会带有任何八卦心理,纯粹是出于一个
“人”内心的呼唤,不带任何偏见的报道,没添加任何的个人主义色
彩进去,却又偏偏充满了人味。
最后,借用柴静在文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我就生活在这里,
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
也不需要通过和谁的比较才能判断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
就是此身。”作者:石海云
作文读后感1600字柴静看见读后感
很喜欢柴静的《看见》,读此书,就好像看见一个女子的成长过
程,从无知无畏的年少轻狂,到理解了解后的从容淡定;从初出茅庐的
锋芒毕露到而立岁月的内敛恬静;从自以为是、过于用力的自我到冷静
自省、客观自然的大我,没有华丽和自我标榜,没有夸大和说教,只
是娓娓道来,只是不带偏见的表述,却自有动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
凡丰富,如此深刻。
读书的过程中,看见很多感同身受的段落和情绪、很多不约而同
的体会和表达,还有一些我自己心里有但是却被她说出来的通透。
比如她说“最练人的都是遭遇战”,从我自己走过的路来说,这
一点感同身受。刚刚毕业到第一个工作单位,强手如云,分配给我一
个师傅,甩一个任务过来:要用我从来没有用过的C在UNIX下写一
个财务报表程序,要求带界面操作,C/S结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包
括TCP/IP通信都自己搞定,甚至师傅带我见过一次用户以后需求也自
己去和用户讨论确定,需要什么资料能够列清单请师傅帮忙,但教你
怎样写,没门。就这样明白了自己不懂的如此之多,明白了数据库理
论、操作系统理论、网络理论但联系实际如此之难,明白了现场应对
用户说出“不”字有多么需要智慧和勇气,初生牛犊不怕虎,反正一
个人在北京无牵无挂,辛苦也不怕,下班了不回宿舍,憋了一口气,
所有工作时间、业余时间都在机房里读程序、写程序,也没有啥文档,
只能从师傅写过的程序里寻找思路和套用函数,把不明白的写下来,
第二天上班赶紧去问,有的问题师傅告诉你,有的估计太幼稚的问题
师傅没时间搭理,自己再琢磨。期间,在加班到很晚从公司下楼回宿
舍时,在公司全体大会上置身于遍地程序高手甚至自己写网络元语的
无敌高手中无所适从时,很多次想退缩,就好像她说:“我看着电梯
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我强烈地羡
慕她。”我也是这样羡慕着物业的保洁员与看大门的大爷。就这样在2
个月内完成了工作中的第一场遭遇战,比我4年在大学所学到的所有
还要多,但也找回了自信,得到了认可,之后的工作任务,因为明白,
因为懂得,所以敢于应对,敢于负责,渐入工作佳境,一飘过关斩将,
顺利选入金税工程核心团队。回头看看,没啥捷径可走,碰上了,就
全力以赴应对,全部心思都在事上,就会忘记了自己的小我。
比如她在书里说到非典中,在北海听琴的感受,“琴声有千灾万
劫里的一点从容”,比较自己的经历亦心有戚戚。毕业后初到北京,
除了加班,闲来就喜欢一个人骑车到处游荡,在西单的一个地下通道,
一个全身灰色包裹的只剩眼睛露出来的年轻孩子,畅快淋漓的拉二胡
“二泉映月”,悲而不怨,哀而不伤,一遍又一遍,我推着自行车停
在他身边就那样听,一遍又一遍,但觉得:琴声中全然忘了这个世俗
的世界,好像千百年来的轮回中流淌在骨血中的声音。这是我此生目
前为止听到的最美的琴声,与技巧无关,是音乐里说出话让人心弦脉
动。好像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意料之外的惊
喜,让人心怀感激。
比如她说:“解,不是一扯两断,是需要找到线头,以柔和手势
轻轻一抽,让一切归于本来就应。”这一点我亦深以为然:太用力了,
反而无力。凡是需要解题不能急于求成,一味用蛮力,适得其反;需先
仔细看,不带任何成见偏见看,不断探索找到根本所在,然后四两拨
千斤,一击命中。
比如她说:“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
秩序当中。”只有当不只是关注自己并且认为“别人可能是对的”,
才可能去看见,看见自己的位置,看见别人的亮点。如果太在乎自己,
太有我了,就会伪,就会刻意,就会不自然,就会产生抱怨,就会蒙
上偏见的面纱看别人、看组织、看社会,而其实:了解他人越多,个
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只有一个人归属于一件事,一群人,
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和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如此,能够释
然而自然的与别人相处、生活,反而能够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
置,做最好的自己。
已过不惑之年,人生除了不断的加法之外,开始要有减法。人贵
自知,做不到或实在不想做的事情,要开始学会说不,我更愿意把我
手里已经接下来的事情尽自己的所能做到最好。就像柴静在书里说的:
“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进步就是幸福。我的起点太低,所以用不
着发愁别的,接下来几十年要做的,只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
出来,这是一个穷尽一生也完不成的工作,想到这点就踏实了。”从
此而后,人生在世最大的事就是看,不是听说,不是辩白,是看,是
看见,是理解,是宽容,然后伸展成长。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7:3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64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