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新春春节手抄报内容
2016喜迎新春春节手抄报内容(精选)
万年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
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
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
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
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
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
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
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
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
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
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
乙说:“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据说这就
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
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
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
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除夕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
29日),称之为“除夕”。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日
子。由于农历大月有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除夕的日期也就有廿九、三
十的不同了。但是这一天常常不论是二十九还是三十,习惯上都被称为“大年三
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的习俗、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
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置天地桌
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接神习俗。天地桌是一个临时
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主要为接神使用。一般无大祠堂之家特别重视,因为平
时对祖宗神仙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要对先祖神仙大酬劳一次。天地桌的内容与
常年祠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还要挂画像,与拜偶像
不同,大都是表达对先祖敬意,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
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
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
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
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
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
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
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
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
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
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
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
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
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
少喝一点。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
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是取新
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
“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
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
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
是预祝寿长百年。
春节饮食
腊八粥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
年历史,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在远
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
“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
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
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据史料记
载,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
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
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
调和千灵之意。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
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
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
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
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原名“元旦”,“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这
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
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
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年、月、
日三者的开始。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
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贴
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
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
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
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
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
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6:59: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6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