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心率在制定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中的应用
靶心率在制定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用靶心率制定健身运动处方,有利于提高大学公体体
育教学效率。本文从衡水学院公体学生中选取了30名学生进行运动
处方教学实验,结果显示依据心率的测量监控负荷强度的安排,将
使大学生的运动训练更科学化,运动前后实验组学生的安静心率下
降明显P
关键词:靶心率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
在运动中,运动处方被广泛采用,但关于运动处方中的运动强度
检测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1.靶心率
靶心率范围是最大心率的60%到80%,它是判断有氧运动的重要
依据。健康而体质较好的人群:靶心率可以控制在110~180次/每
分钟、110~130次/每分钟、130~150次/每分钟和151~180次/每
分钟。为了安全和简便,靶心率应大致控制在(170-年龄)~
(180-年龄)。研究靶心率在运动处方中的作用可以为衡水学院学
生科学制定健身运动处方提供借鉴。
2.靶心率与运动处方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指标的高低能较直接地反应学生运动强度的
大小,心率指标监测对运动强度的评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
由于学生的体质差别而导致的个体心率的差异性还是较大的,其最
高心率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心率对运动强度进
行监控时,应考虑个体因素的差异,采用纵向比较更为合理。如用
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表明运动强度不如用最大心率的百分比表示运
动强度。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衡水学院公体的学生,共计30名男生,其中15名为
实验组,另外15名为对照组。
3.2实验法
3.2.1实验对象:从衡水学院公体学生中选取30名男大学生进
行运动处方教学。
3.2.2实验分组:根据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随机选取身体素质
等各方面身体技能水平一致的为一组。
3.2.3实验过程:对30名大学生进行最大心率的测定,并运用
靶心率公式计算出其各自的靶心率。选取15名男生为对照组,剩下
15名男生为实验组,然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健身运动处方实验,对
照组则不进行运动处方锻炼,而进行采用常规上课或课下自由安排
活动。两个月后测试两组学生身体机能的变化。
3.2.4实验步骤:对30名实验对象的心率进行测定。对照组和
实验组的学生分别进行50米跑、1000米跑和肺活量测试。通过安
静心率和最大心率计算出15名实验组学生的靶心率范围,最高心率
为(220-年龄),健身运动靶心率宜为最高心率的60%~70%,并通
过靶心率范围制定出健身运动处方。15名实验组学生按照制定的健
美和促进心肺健康的跑步健身运动处方进行两个月的锻炼。小运动
量110~130次/每分钟,中运动量130~150次/每分钟,大运动量
151~180次/每分钟。一个月后,可以微调运动强度和时间。
3.2.4.1慢跑60%~70%的靶心率(小运动量110~130次/每分钟)
跑10分钟;
3.2.4.2中速跑60%~70%的靶心率(中运动量130~150次/每分
钟)跑30分钟;
3.2.4.3极速跑法先以60%靶心率慢跑50M*3,然后以60%-75%的
靶心率跑100M*3;跑10分钟或增加力量练习(蹲起50*2、俯卧撑
30*2、引体向上10*2)10分钟;
3.2.4.4高强度长跑60%~70%的靶心率(大运动量151~180次/
每分钟)跑15分钟;
3.2.4.5做慢节奏的放松操5分钟;
3.2.4.6运动时间:实验组学生的`锻炼时间为每天下午四点半
到六点半,期限为2012年10月10日至2012年12月10日。
两个月后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安静心率、50米跑、1000
米跑和肺活量进行测试。
3.3数据统计法
运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13.0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4.结果与分析
表1实验前1000米和50米运动测试表
由表1可见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1000米和50米成绩无明
显差异。
表2实验后1000米和50米测试表
由表2可见,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1000米跑及50米跑的成绩
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所提高。由此可知,按照以靶心率制定的运动处
方进行锻炼的效果比较显著。
表3实验前心肺功能比较
由表3可见,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安静心率和肺活量无明
显差异,P>0.05。
表4试验后心肺功能比较
由表4可见,运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安静心率和肺活量出现
明显差异,P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均没有明显差别。
实验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有了明显变化。可
见靶心率可以检测运动强度,并且简单易行。
5.2建议
靶心率在运动处方中可以有效体现运动强度,在实际应用中合理
利用靶心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运动中的心率应在靶
心率范围内变化,每次有氧运动中维持适宜心率时间应超过60分钟,
而且至少隔天运动1次,每周最好3~5次,这样对健身有极好的效
果。根据运动中心率的变化特点,在健身者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教
师和营养师要掌握一定的营养保健和医疗监督手段,因为每个人的
体质健康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当在健身过程中机体受到运
动强度的刺激之后(特别是在大运动量、大运动强度和超负荷以
后),要注意安静心率和身体机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高峰,董东.靶心率在制定健美运动处方中的应用[J].河北师
范大学学报,2002,26(1):103-105.
[2]罗曦娟.心肺适能运动处方强度计算方法的比较和应用[J].广
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2):95-99.
2011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编号:201103197)。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10:5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6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