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课程作业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典籍文化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院系:
学号: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期中作业
古人名与字的关系
1、王泽宏,字涓来。
泽,《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泽,光润也”;再取《康熙字典》中“雨泽”意,理解
为润泽。
宏,《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宏,屋响也”,延伸为宏大、恢宏之意。
涓,《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涓,小流也”
综上,此名与字为相互解释的关系。即宏大的润泽,必来自于小流。可能出自于“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
2.贾逵,字梁道。
逵,《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馗,九达道也。似龟背。”而“逵”字是“馗”的变体,
意义相同,即向多方通达的道路,好似龟背中间凸起,可以向四下通达。
而贾逵本名“衢”,《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衢,通道也”,亦指四通八达的道路。
梁、道,《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梁,水桥也”,“道,所行道也”,都是道路、通
道之意。
综上,此名与字意义相似,都与道路、通道相关。
3.史既济,字若川。
济,《说文解字》:“济,水。”《说文》中解释为水名,所指即“济水”,今天叫做
“济河”。
川,《说文解字》:“川,贯通流水也。”,《康熙字典》解释为“穿地而流也”。
综上,此名与字同义,皆指河流。
4.赵丽华,字燕如。
赵丽华与南朝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同名。之所以字燕如,有两种可能。
第一,燕如即如燕,指人像燕子一样聪慧灵巧。《南史》中云张丽华“性聪慧,甚被宠
遇。”
第二,恰好其人姓赵,“如燕”二字意在将其比作赵飞燕。张丽华、赵飞燕,均是古代
美女。
第三,可能出自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所题诗: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5.李己,字子复。
出自《论语》:“克己复礼”。
6.李益,字君虞。
益,取《康熙字典》解释“进也、加也”。
虞,《说文解字》:“虞,驺虞也。白虎黑文,尾长于身。仁兽,食自死之肉”。
综上,名是对字的解释。
7.年羹尧,字亮工。
《尚书·舜典》曰:“钦哉,惟是亮天工”,“亮工”便是来源于此,
而《今文尚书》把《舜典》归于《尧典》之中。其名中“尧”字来源于此。
据《清史稿》记载,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那么年羹尧可谓出生于官宦世
家。其父给他取字“亮工”亦是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辅佐圣上。
8.严嵩,字惟中。
中岳嵩山。
9.查岐昌,字药师。
第一,岐,指岐伯,黄帝时期的名医。后人曰岐黄之术,指中医医术。
第二,《康熙字典》:“路岐也,《释名》:物两为岐”,可见岐本指分岔路,亦可延
伸为分歧。
第三,药师:佛教中有消灾延寿药师佛。另,唐初李靖亦字药师。
综上,取字“药师”是希望孩子无病无灾,“岐昌”也可理解为逢凶化吉之意。
10.曹植,字子建。
《说文解字》:“植,户植也”,指门上的中立植木。
《康熙字典》:“植,又树立也”。
《康熙字典》:“建,竖立也”。
综上,名字同义。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汤可敬撰.说文解字[M].长沙:岳麓书社,1997.
2.(清)张玉书等编撰.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3.(唐)姚思廉撰.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4.李民,王建撰.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课程感悟
20xx年夏学期,我选修了许建平老师的《中国古代典籍文化》一课。在上课过程中,
我不仅学习到关于古代典籍文化的新的知识,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了修正和拓展,提升了自己
的古典文化素养,也在课堂上收获了探索古代文化的乐趣。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名即将跨
入历史系大门的年轻学子,这门课帮助我奠定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典籍文化的知识基础。在
此,谨对许建平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古代典籍在记载历史、传承文化
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而言,了解古代典籍的版本、装帧以及内容的相关知识,对
提高我的的古籍阅读能力,提升其古代典籍文化素养,促进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意义深远而
重大。下面,我将从一个历史学系学生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古代典籍文化》这一门课对于
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性。
首先是古代典籍的装帧、版本的知识。书籍的装帧方式有着具体的时间特点,这就为历
史研究对历史真伪的辨别提供了重要依据。比如一本古籍,声称为宋刻本,然而其装帧方式
是线装的,那么基本上便可以认定此书为后代伪造的。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实际上,有
关版本学、校勘学、目录学等相关知识,在历史研究中往往发挥着基础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讲,关于姓名与避讳。中国古人的姓、氏、名、字,再加上号,包括皇帝的庙号、
谥号、年号、尊号,等等,十分复杂。这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造成不小的麻烦,稍不注意便
可能弄错。比如某电视剧中以谥号称呼当今皇帝,显然是有违历史事实的。这种贻笑大方的
现象是我们历史学习者以及研究者必须避免的。再如避讳,也是历史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
如果缺少对避讳知识的了解,会在学习中遇到很大的问题。比如,如果不知道太平天国把天
干中的“丑”改为“好”,那么在阅读史料时读到“太平天国好亥年”时,便会不知所以。
第三讲,关于古代历法和纪元。对于历史研究来讲,历法与纪元就是生命线。历史所研
究的是一定时间范畴中的人及人类社会,而时间线则决定了历史的前因后果,因此对历法纪
元的掌握可谓是基础中的基础、重中之重。历史时间在历史叙述中扮演着支架的作用,因此
历史学习者和研究者必修了解对古代历法和纪元有关知识,否则极其容易贻笑大方。
第四讲,关于楹联的相关知识。楹联涵盖范围甚广,既具极强的审美性,又集中反映了
历史、宗教、民俗、地理、名胜等。许多对联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背景材料,为历史研
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并一定程度地揭示了历史事实的真相,对于认识历史现象有极大
的裨益。因此楹联逐渐成为历史研究者所关心的史料之一。比如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
记载南宋都城临安有一联曰:“钤辖诸道进奏院,详定一司敕令所。”其中钤辖、进奏院、
敕令所,均为南宋官名,借此联可对宋朝政治制度研究加以补充。
其实,除了从这些理性的角度分析这门课的具体作用之外,我们更应该从诗性、从审美
的角度去感受中国古代典籍和传统文化。在上课过程中,我真正感受到古代文化之美,并为
这种美所感动。这种美是利益至上的现代社会极其缺乏的,也是囿于专业学习,特别是理工
科的同学难以感受到的。而这种美,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之魂,因此这种美
不应该在我们的手上终结。无论是从个人审美享受角度还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角度,去认真了
解、切切体会这种美,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做的。
古代书籍的装帧,从卷轴到线装,无不体现出古人智慧之美。再如蝴蝶装、旋风装,形
制各异,妙趣横生。这是处于印刷品粗糙、泛滥以及电子化阅读时代的我们难以感受到的书
籍本身的的美。不禁想起苏轼的一句词:“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
云。”若此时再卧一竹椅、持一旧书,则享人间清福之至!然而这般良辰好景,现代人已是
无福消受,只能于梦中相会了。
姓名和避讳,其中所蕴含的对儿女的希冀、对长辈的尊崇,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中国人
独有的生存方式,亦是极美的。杜甫,字子美、钱谦益,字受之、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
文忠公、宋太宗淳化年间,等等。这些简单的几个名、字、号,区区几个字,便把文人的情
怀、皇威的大气彰显地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感叹方寸之间所蕴含的无穷的智慧和美。
古代历法,带我们感受古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活节奏。与自然一齐律动,最终达到“天
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中国历法是美的,无论是“黄昏”“人定”还是“清
明”“小满”,简单词汇由于带上了时间的维度,独具美感。
中国人始终与自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界一些细微的变化亦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微妙
而美好的感觉。正如宋朝无门禅师吟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
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节气,来自中国人对时间、对自然规律的独特体会。节气指导着中国
人的农业生产,在古代中国占有重要地位。今天,当我们再次念到“清明、小满、霜降”这
些词,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古人把握时间规律的智慧,更多的是古人诗意地栖居,以及一
种对时间、对生命、对生活的温情和热爱。也许在农人眼里,节气只是农业生产的指导,但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节气是充满诗性的。几千年来,物转星移,沧海桑田。然而不变的,
是节气的循坏,以及这片土地上的诗意。
再论楹联。发展到明清,楹联达到其鼎盛时期,几乎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足以
与小说、散文、诗歌分庭抗礼。春联中,我们读到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期望;挽联中,我
们读到对逝者的崇高敬意;而风景名胜处之联,已经俨然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蕴含着浓厚的
人文积淀。诸如岳阳楼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
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
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
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煌煌百零二字,把洞庭湖岳阳楼之蔚为大观以及浓厚
的人文氛围描绘地淋漓尽致。再如一些趣联、绝对,读之令人惊叹称绝,如写诸葛亮的一联:
“取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明灯四十九盞,一心只为酬三顾
平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变卦土木金爻,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联则对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华
文化之博大精深以及古人文思之妙尽璇玑。
中华文化之美,以我拙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每每心有神会,往往欲辩忘言。
最后再为《中国古代典籍文化》课程提出一点刍荛之见。中国古代典籍文化广博而宏大,
一个短学期显然难以包含太多知识。因此我建议学校将这门课程开为长学期课程,这样不仅
可以增添课程内容,亦可以丰富课程形式,如加入讨论环节、展示环节甚至还可以举办一些
诸如“古代典籍文化知识竞答”“对联大赛”等趣味性的竞赛活动。这对我们同学更加深入
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4:3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57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