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阅读答案
【篇一:第一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t>21《论语》
一、填空。
1、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喜迎客人,能表达这种心
情的句子是,。当别人误解自己时,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2、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3、孔子教育学生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4、最能体现孔子谦逊品质的句子是,,。
5、说明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值得我们学习的句子是,。说明一
个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又要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
。
6、孔文子的谥号为“文”的原因是,。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
的依据
是,。
8、a、敏而好学b、温故而知新c、学而不思则罔d、学而不厌e、
诲人不倦f、择善而从g、不耻下问
有同学错误的认为(b)是“炒冷饭”,(e)是老师的事,
(d)的人现在不多了,(g)的人现在更难找。孔子不仅(a),
还能做到(c),孔子说“(c)”,古人尚且如此,今人难道就不能
(f)么?
二、词句理解
1、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人不知而不愠(怨恨)b、不耻下问(羞耻)..
c、不亦说乎(通“悦”,高兴)d、默而识之(记)..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a、可以为师矣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学而不思则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思而不学则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必先苦其心志..
三、翻译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学
而不厌,诲人不倦。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22《世说新语》二则
(一)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
入门不顾。.
一、解释加点的词
不:期:舍:去:乃:
委:引:顾:
二、翻译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三、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
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主动表示歉意,想获得元方的好感。
3、你怎样看待元方的行为?
(二)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所托,宁可以急
相.......
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优劣。...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俱:________辄:_________难:_________幸:_______尚:
_________
舍:________本: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纳:________托:
_______
宁:________以:_________邪:__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幸尚宽,何为不可?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所托,宁可以
急相弃邪?三、回答问题。
1、华歆与王朗你更喜欢谁?谈谈你的看法。
。
2、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3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
【篇二: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xt>21《论语》
一、填空。
1、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喜迎客人,能表达这种心
情的句子
是,。当别人误解自己时,我们应该采取的
态度是,。
2、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3、孔子教育学生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4、最能体现孔子谦逊品质的句子是,,。
5、说明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值得我们学习的句子
是,。说明一个人既要善于从正面学习,又要善
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是,。
6、孔文子的谥号为“文”的原因是,。作者
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
是,。
书。
8、a、敏而好学b、温故而知新c、学而不思则罔d、学而不厌e、
诲人不倦f、
择善而从g、不耻下问
有同学错误的认为(b)是“炒冷饭”,(e)是老师的事,(d)的
人现在不多
了,(g)的人现在更难找。孔子不仅(a),还能做到(c),孔
子说“(c)”,古人
尚且如此,今人难道就不能(f)么?
二、词句理解
1、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人不知而不愠(怨恨)b、不耻下问(羞耻)..
c、不亦说乎(通“悦”,高兴)d、默而识之(记)..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a、可以为师矣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学而不思则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思而不学则殆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必先苦其心志..
三、翻译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世说新语》二则
(一)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
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顾。..
一、解释加点的词
期:舍:去:乃:不:
委:引:顾:
二、翻译句子。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三、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
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主动表示歉意,想获得元方的好感。
3、你怎样看待元方的行为?
(二)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
何为.....
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所.....
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优
劣。......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俱:________辄:_________难:_________幸:_______尚:
_________
舍:________本: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纳:________托:
_______
宁:________以:_________邪:__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幸尚宽,何为不可?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所托,宁可以急相弃邪?三、回答
问题。
1、华歆与王朗你更喜欢谁?谈谈你的看法。。
2、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3伤仲永.
1父异焉,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
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
有可观者。○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观之。○4父利其然也,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或以钱币丐之。○余闻之也久。明道中,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5“泯然众人矣。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隶:未尝:书:为:
自是:就:或:丐:扳:环谒:余:从:称:
自:泯然:众人:伤:
异:奇:稍稍:宾客:利:书具: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三、填空
1、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
想家、文
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寓深刻的道理于故事中,说明了天赋与后天成才的关系。
四、选择
1、选出“之”字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c)
a、借旁近与之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下车引之
2、下列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是(c)
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b、以我酌油知之c、有某友以千金寄之
d、徐以
杓酌油沥之
五、解释下列词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表判断,是)未尝识书具()
是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默而识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采纳,听从)()
从与
从先人还家(跟随)陈太丘与友期行
()
六、翻译划线句
1、○
2、○
3、○
4、○
5、6、○
七、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其原因是什么?这个故事
给你怎样的
启示?
八、有人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家的努力,你怎样看
待这个问题?
你认为自己能成才吗?
24、木兰诗
一、填空
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民
歌,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诗中的“双璧”。
2、叙写木兰从军的原因的句子昨夜,。军
书,。阿,。3、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
是:,,,。
4、写木兰奔赴前线时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旦,,,。,,,。
5、描写军旅生活的艰苦的句子是:朔
气,。
6、表现战斗激烈而持久的句子是将
军,。
7、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策,。
8表现木兰不慕富贵的句子是:可汗,;,。
9、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其原话
是:,;,!
10、面对可汉点兵,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
是:,。
11、面对可汉点兵,木兰做出的决定是:
愿,。
二、阅读
(一)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
父名在军中,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木兰易男装,市鞍马,代父
从军。溯黄河没,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
男子可以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1、写出《木兰诗》中与划线句表达一致的句子。
东
3、选择解释错误的一项(d)
a、少习骑(小时候)b、与同里少年皆次当行(依次)c、木兰易
男...
装(改换)d、溯黄河(顺水而下).
4、《木兰诗》与本文中“数建奇功”类似的句子是:少习骑,长而
益精。
与“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类似的句子是:双兔,安。
26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
油翁释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而立,倪之,久而不去。
○..2“无他,但手熟耳。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3“尔安敢轻吾射?”翁曰:○4“以我酌油知之。康肃忿然曰:○”乃取
一葫芦置....
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
惟手熟耳。”康肃笑而遣之。.
一、解释加点的词
善:自矜:尝:释:倪:去:矢:但:颔:汝:尔:忿然:
乃:置:覆:徐:沥:因:耳:
二、与“徐以杓酌油沥之”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以我酌油知之b、以钱覆其口c、何以知之d、有友谋以千金
寄之
【篇三:2015语文3试卷八年级4页】
试题卷
(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字词积累——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2.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0分)
①《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④《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
⑥《论语六则》:,其不善者而改之。
⑦《春》:高兴起来了,,,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⑧《游山西村》中蕴含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3.篇段积累——默写刘禹锡的《陋室铭》片段。(4分)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文化积累——根据下面内容完成题目。(4分)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
娥流。??罗刹无知抡剑砍,
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
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
休。
①以上内容出自《》(1分)
②“裙钗”指的是谁?(1分)
③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2分)
5.语言运用——在下面句中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到底去不去呀
是赶快啊
6.语言运用——仿照划线句续写两个句子。(4分)
人生中,正因为有坎坷、挫折之难,才激起了我们百折不挠的勇气
和信心;正因为有痛苦、不幸之难,才激起了我们追求幸福的热情
和渴望;;。□□我的姑奶奶□妈妈狠狠地捶打着我的房门□人家来
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
二、阅读(50分)
(一)坚强地担当(12分)
①那一年,我在省城打工。弟弟从家里坐半天的车,来给我送冬天
的衣服。这是他头一次出远门,如我刚来时一样,对这个繁华城市
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好奇,看着他,想起我,突然想流泪,我们这
些打工者在城市里卑微地生活着,不知道明天会怎样。
②弟弟第一次到省城,第一顿饭我不会带他在我3平米的小房里吃
煮白菜,我要带着他去饭馆,尽管前天我把钱都寄回家兜里只剩80
元,除了留给弟弟30元车费,还可以消费50元。当时也想着不去
了,
但毕竟我在这个城市里已生活了两年,用我们农村的话说,我要有
个样儿。弟弟虽然只有16岁,但非常懂事,他说就在家里吃一些。
我知道,弟弟对这顿饭很向往,只是我们拮据的家庭让他提前知道
节俭对于生活的意义。
③我们进了一家饭馆,照着50元点了两个菜。这是弟弟第一次进饭
馆吃饭,比起山村里每天的土豆、白菜和萝卜,这次应该给弟弟留
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我想的没错,弟弟吃着可口的菜,嘴角偷偷泛
起微微的笑容,那一刻,我心酸无比。我只是浅浅地动了几下筷子,
看着弟弟吃着。可他吃着吃着我才感觉到,这两个菜对于他来说是
那样的少。此刻,我多想再给弟弟要一个菜,让他吃得再美一些,
可那一个菜钱从哪里来?我突然看到了自己的手表,想了想,轻轻
地站起来,告诉弟弟接着吃,我去付钱。
④走到柜台那里,老板娘冲我笑了一下,看出我想说什么,可我却
红着脸说不出。“啥事,孩子?”老板娘问我。“嗯?嗯?我是那边加工
点的,这次我的钱没带够,我弟弟还没吃饱??我先把表押在这里,
过几天开工资送钱拿表??”我终于鼓足勇气说出想法。令我没想到的
是,老板娘根本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并告诉我,这不算什么事。
那一刻,我的心无比感动,要不是旁边有个蓝衣服中年人也在那里
结账,恐怕我的泪就流出来了。我回到座位上,服务员不一会儿便
把热气腾腾的一盘肉端了上来,看着弟弟狼吞虎咽地吃着,我既虚
荣又满足,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做哥哥的担当与自豪??
⑤外面的风很冷,但我的心很暖。我和弟弟走出饭馆,路边一辆车
看似打不着火,车里的人向这边张望。这时,我立即叫上弟弟,跑
上前开始推车,不一会儿,车打着了火,一个中年男人探出头大声
地对我说:“兄弟,上车,你们往哪儿,送你们回去。”我急忙摇头,
说就在这不远,走几分钟就到了,可男人非让我们上车,说天冷。
我们推辞不过,上了车,这时我才看清,开车的男子,就是刚才我
到柜台时那个结账的蓝衣男子。
⑥我们到了,一边道谢一边下车,男人叫住了我,塞给我一个信封,
告诉我考虑一下,我有些迷茫。⑦回到了出租屋,我迫不及待地打
开信封,里面是我的手表,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弟,刚才
在柜台时,你让我很感动,看到了我的当年??你将来会很好,因为
你坚强,有做哥哥的担当,我的车打不着火其实是在等你,看你有
没有善心??那个菜钱本来我想付,老板娘却说免了,说这一件事就
能看出你是个好孩子??我诚挚地邀请你到我工厂来,工资在你现在
的基础上加六百,我的电话??”
⑧那一刻,我迅速地跑向门外,让泪水恣意地流下??
7.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8.请发挥想象,写出第③段中划线句处“我”当时的心理活动。(3
分)
9.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0.读了本文后,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分)
(二)不比为贵(12分)
①生活中要有不攀比的心态,学会接受自己,这很重要。有些人总
感到这不如意、那不满意,有些并不是客观条件太差,而是由于攀
比不当引起的。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要想享受人生的欢悦,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比为贵”的心态。
②著名文史作家郑逸梅先生的长寿秘诀,便是“不比为贵”。郑老常
对人说:“不与富交,我不贫;不与贵交,我不贱。自感不贫不贱。
就能常处乐境,于身心有益。”郑老尽管一生坎坷,却能始终保持乐
观、淡定的精神,他一生办报,著述颇丰,还被誉为“补白大王”,
而且活到了九十九岁的高寿。
③生活中,尤其不要动辄与那些俊男美女比相貌,与能人强人比财
富、比成就。聪明的人应懂得欣赏自己,不为自己的平凡而烦恼。
④科学家霍金的命运是悲惨的:口不能说,腿不能站,身不能动。
霍金却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
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这些让他感到满足、充实
而快乐,使他成为当今最具传奇色彩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脚踏实
地、实事求是的人,往往比那些好高骛远的人快乐。因此,要想生
活快乐,就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奋斗目标,适当压制
心底的欲望。一旦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每一元财富的增
加,对幸福本身而言,都不再具有任何特殊意义。另外,幸福的人
总是不断为自己树立一些目标。通常,我们会重视短期目标而轻视
长期目标,而长期目标的实现,更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受。
⑤22岁的美国华裔数学家王章程,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后,
他的同学多数去了大财团、大公司,只有王章程一头扎进了加州私
人研究室,一干就是10年。10年中,他的生活收入非常低,30岁
了还买不起房子。而他的同学已经是月收入几十万美元、上百万美
元的老板。他们开着高档车子,住着大房子,带着漂亮的妻子,而
王章程从来不羡慕别人,只对自己的事业感兴趣。虽然他的生活比
别人差了几个等级,但是,他本人似乎全然不知。王章程默默地做
着自己的研究。在35岁的时候,他攻克了两道世界
级数学难题,从此成果迭现,美国几十家大学先后聘请他前去任教。
正因为他有不比为贵的心态,从来不羡慕别人的生活,才能不受外
界的干扰,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⑥生活中常常打扰我们、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往往是别人的生活和
别人的模式。在心中总是比来比去,羡慕别人的生活,就会给自己
造成混乱和迷茫,甚至使自己不得安宁。与别人比的代价,常常是
失..去自我。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2.简要概括出第四、五中的两个事实论据。(4分)
13.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试分析文章最后段中加点词“常常”的表达效果。(3分)
(三)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12分)
【事件回放】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
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
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
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
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摘自孟莎美的博客)
【调查统计】
(摘自互联网)
【网友声音】
囧:读正版书恨书价宰人,读盗版书恨错漏太多,读多卷书恨淋漓
注水??
朱莉:作为学生,我知道也希望多读些书,但每天那十几节课和山
一般高的作业真的让我想读也读不了啊!
巴山:现在去书店,你会发现成堆的教辅资料,满架子的言情、励
志、玄幻小说。人们要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确实不容易。
终结者:读书?当今社会还有几个人读书?我们都只想多挣点钱,
好好享受生活。反正我的朋友中现在没有一个还读书的!
小桂子:小时候,因为多种原因,我小学都没能读完,字都不认识
几个,还读啥书啊。
自由女神:我估计在中国写书的人比读书的人还要多。
(摘自互联网)
【他山之石】
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与地铁合作,将车厢布置如同图书馆,墙身的
书本图案可用智能手机下载数十页内容,供乘客在乘车时阅读。
“亲近读书”是日本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2001年,日本制定了针对
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儿童读书活动推进法》,真正以国家战略高
度抓阅读。
为了方便儿童借书,韩国首尔市西大门区设置了15辆流动图书馆车,
定期到各居民小区送书上门。首尔市其他图书馆也是千方百计吸引
孩子进入图书馆,例如,首尔图书馆为小朋友提供特制的小型书架
和座椅,自助还书机也被设计成机器人的形状。
英国很多家长都有睡前给孩子念书、讲故事的习惯,而家长自身的
读书习惯,更是对孩子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英国公共图书馆之
多,令人印象深刻。就拿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区来说,面积不
大,却有着大小12个图书馆。走在英国各地的小城市,每城必备的
设施,除了教堂,一定就是图书馆了。
(摘自互联网)
15.造成中国人不阅读的原因有哪些?(3分)
16.写出你从【调查统计】中得出的有价值的结论。(3分)
17.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国的纽约市将公共图书馆建在地铁上。
b.为推动全民阅读,日本制定了《儿童读书活动推进法》。
c.韩国的各座城市为了方便居民借书,均设置了流动图书馆车。
d.英国民众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社会两方面的推动密切
相关。
18.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让中国人多阅读。(3分)
(四)戴震难师(10分)
段玉裁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
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
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师
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
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
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
“此非常儿也。”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先生是年乃能言乃:.②就傅读书就:.③周朝、宋朝相去几
何时矣去:.④几二千年矣几:.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日数千言不肯休。
②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21.你从戴震身上学到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2分)
(五)过故人庄(4分)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2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在“举办中外戏剧知识竞赛”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校准备开展“中
外戏剧知识竞赛”活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主持人,请你完成下列
问题。
24.请你确定一个含有“戏剧“一词的活动主题。(3分)
25.请你写出本次竞赛活动的三个主要步骤。(3分)
26.请你用排比句向获奖者写一段祝贺语。(4分)
四、作文(60分)
27.根据下面的材料和要求写一篇文章。(书写5分,作文55分)
一群孩子在公园放风筝,其中一个孩子却怎么也不能把风筝放飞起
来,放着、放着,风筝就
掉了下来。这时,一个大一点的孩子走过去,对那个孩子说:“风筝
往往是在顺风时掉下来的,逆着风放,就不会这样了。”果然,这个
孩子按照指点,很快就把风筝放飞起来了。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③不少于600字。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4:0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55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