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济南中考

更新时间:2023-01-21 03:37:39 阅读: 评论:0

2019年陕西英语中考真题解析-盲人摸象的意思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识字教学)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

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心有灵犀(xī)

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

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羸弱先驱者惊心动魄就地取材

B.禁锢辨论赛察言观色络绎不绝

C.要诀消火栓截然不同振耳欲聋

D.浮燥纪传体心旷神怡广袤无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排演话剧《屈原》时,同学们全心投入,将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

B.自从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后,玫瑰花饼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C.2021年3月31日“中国天眼”正式对全球开放,这个消息真是大

快人心。

D.春天,济南五龙潭公园的樱花开放了,如云似雪,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学习汉语。

B.故宫文创之所以成为“网红”,是因为其挖掘了文创的日常实用价值

的缘故。

C.大学生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

记。

D.在书香文化浸润下,学校逐渐营造了善思善行的校风和求实求是的精

神。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红色成为青春底色,,。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

危急关头,革命先辈早在青年时期就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将报国之

心融入人生追求。可以说,鲜红底色一旦铺就,将始终流淌在青年血脉

里,帮助青年在广阔天地中找到建功立业的舞台。

A.青年方能明辨是非曲直,体会成长快乐

B.青年方能找准人生方向,树立一生之志

C.青年方能明辨是非曲直,认清真伪善恶

D.青年方能找准人生方向,增长丰富学识

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

称。

B.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谦辞和敬辞,“令堂”是谦辞,“高见”是敬

辞。

C.“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D.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断人初静”中的“漏断”指深夜。

二、(33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共9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

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

B.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亲人

C.女有归归:女子出嫁

D.是故谋闭而不兴兴:兴起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大道之行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吴广者,阳夏人也

C.不必藏于己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其如土石何

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五经”之一。

B.文中“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可以理解为治理社

会的最高准则。

C.本文描绘了一个普遍仁爱、安定和谐的太平盛世,是当时社会现实的

真实反映。

D.本文使用了对偶和排比的手法,形式上比较整齐,也能增强表意效果。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共8分)

陈霁岩赈①灾

陈霁岩知开州,时万历初,大水,有赈。府下有司议,公倡议:极贫谷

一石,次贫五斗,务沾实惠。放赈时公编号。贫者鱼贯而进虽万人无敢

哗者。公自坐仓门小棚,执笔点名,视其衣服容貌,于极贫者暗记之。

庚午春,上司行牒②再赈极贫者,书吏禀出示另报。公曰:“不必也!”

第③出前点名册中暗记极贫者,径开唤领,乡民咸以为神。盖前领赈时

不暇妆点,公尽见真态故也。(节选自冯梦龙《智囊•经务卷八》)

【注释】①赈:救济。②牒(dié):文书。行牒:发布文书。③第:

只管,只。

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2分)

贫者鱼贯而进虽万人无敢哗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盖前领赈时不暇妆点,公尽见真态故也。

12.请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陈霁岩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诗,完成13题。(共7分)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②,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释】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

贬滁州时所建。②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

13.(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景自然流畅,于景物描绘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精

神面貌。

B.“野菊开时酒正浓”描绘了深秋时节野菊竞相开放、诗人与郡僚举

杯畅饮的画面。

C.颈联中“青松”意象耐人寻味,在斜日映照下,给人苍翠挺拔之感。

D.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悲愤之情。

(2)赏析“霜林落后山争出”中“争”的妙处。(4分)

14.根据原文默写。(共9分)

(1)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2)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5),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笔墨描绘奇美壮丽塞外风光的诗

句是:

“,。”

(7)在《过零丁洋》中,表现了文天祥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的

诗句是:“,。”

三、(7分)

15.阅读名著,可以根据作品的不同特点采用相应的阅读策略。如《骆

驼祥子》,我们可以借助两种策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策略一:借助作者自述。老舍先生在《我怎样写<骆驼祥子>》中

说,要让祥子“活”起来,要“以他为主,以其他人物为宾”,通过写

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①,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②,

诈骗祥子的③,对祥子进行烘托,突出祥子形象特征。

要求:请在空格处填入相关人物的名字。(3分)

(2)策略二:借助作者评论。老舍先生在小说结尾评论祥子“他为自

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

要求: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共11分)

中药名称的丰富意趣

①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西药的名称往往比较生涩拗口,不便记忆,

比如阿奇霉素、诺氟沙星。相比较而言,中药名称特征鲜明,耐人寻味,

易读易记,比如望月砂、车前草、白丁香。即使是不了解中医的人,也

不能不敬佩我们祖先的智慧与文采,惊叹中药名称的典雅与恰切。

②事实上,中药的名称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给中药命名的,既

有本草专家,也有民间医生、文人墨客与普通百姓。受中医学、哲学、

文学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药的命名方式也极其多元。

③根据药物功效和性能命名是中药命名的主要方式。许多中药,人们观

其名就知其功效。例如防风,具有防风祛风的功效;续断,具有接骨、

续断骨的功效。还有五味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中药名师当作强身妙

药。这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果实,正好能对人体五脏发挥平衡作用。

④其次,根据植物生长特点和药材采集的时节命名。气候特点不同,植

物生长自然就有很大区别。如夏枯草,因生长到夏至果穗干枯而得名。

款冬花,因冬至才开花而得名。中药材采集是确保药物质量和有效成分

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掌握采收时间至关重要。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的桑叶称“霜桑叶”,天麻在冬季至第二年清明前茎苗未出时称“冬麻”。

⑤再次,自然界五彩斑斓、形态万千,为中药命名提供了广阔的审美想

象空间。有根据药物颜色命名的。例如玄参,玄是黑色,它的茎和人参

相像,根乌黑,故称玄参;六月雪、满山白等,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名

称。根据药物形态命名的也很常见。如牛膝,因它的茎节和牛的膝关节

相似而得名;白头翁则是因为它靠近根部的地方长有白茸,形状似白头

老翁而得名。

⑥此外,还可以根据文献传说和传统理念命名。例如,中药刘寄奴,相

传是宋武帝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此药便以他的小名“刘寄奴”命名。

在传统理念中,远志、合欢、万年青、知母等药名往往语义双关,既有

药物的功效,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和情感。

⑦当然,中药的命名方式远不止以上几种。作为我国一项丰富而珍贵的

科学文化遗产,中药名称的丰富意趣,不仅体现了汉语言的精妙深邃,

更是充分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

(根据相关文章删改)

16.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将中西药名称进行比较,目的是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B.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第③—⑥自然段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C.文章是从药物功效和性能、植物生长特点和药物采集时节、颜色和形

态、文献传说和传统理念等四个方面来说明中药的命名方式。

D.中药命名方式多元,有丰富的意趣。“续断”是根据传统理念命名的。

17.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根据药物功效和性能命名,是中药命名的主要方式。

18.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如夏枯草,因生长到夏至果穗干枯而得名。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21分)

红条绒布衫

①“妈,一周不到,买了三件长袖衬衣了,都还没穿呢,咋又要买呢?”

我话没说完,患小脑萎缩症的妈,就说我没良心,又提起花婶的红条绒

布衫。

②听着妈欠逻辑的话,我真真切切地又回到了那遥远的岁月。

③那年我上小学五年级,妈是妇女队长兼棉花专业队队长。一天下午,

我放学路过棉花田,妈正在地头把苦楝豆儿往冒着热气的大铁锅里倒,

她是在试验用土法熬制棉田专用农药。妈高挽着袖子,利索地添水、加

柴、搅锅、验药。两条大辫子交叉绑在身后,汗水浸润的脸庞更显得白

里透红。爹担着水桶来帮忙,对妈说:“刚才碰见村长,说让你带着花

婶明天去公社开棉花技术培训会。”

④第二天一大早,花婶来家找妈一起去开会。花婶穿着一件红条绒布衫,

上面三颗包金边的大黑绒扣,要多好看有多好看。妈凑近了仔细端详花

婶的红条绒布衫,一脸的羡慕。“这是我结婚时的衣服,一直没舍得穿。

今天这不是到公社开会嘛,就拿出来穿了。你长得好看,穿上肯定更好

看。你试试。”花婶边说边脱下红条绒布衫给妈试穿。

⑤我忍不住惊呼:“妈,你穿真的比花婶穿还好看!”妈脱下了布衫,

叹口气说:“我啥时候也能有件红条绒布衫呀!”爹说:“是啊,你经

常去外面开会学习,应该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啊。今年你又被评为‘劳模’

了,过几天队里给你发了奖励籽棉,你拿到县城卖了,也买一件她花婶

那样的布衫吧。”妈说:“妮儿说了多回了,要买钢笔,还得给她做个

新书包。布衫,我就先别想了。

⑥秋收之后的一个星期天,生产队的牛车去县城拉化肥,妈把两个装满

东西的大口袋搬到了牛车上。我知道妈这是要搭车上县城哩,就也爬上

牛车,想跟妈一起上县城。妈说卖东西赶集带着我耽误事,赶我下车。

爹对妈说:“这一袋儿红薯皮是你捡的,那一袋儿红薯干儿也是你拾的

红薯切的,卖了钱你就也买一件她花婶那样的布衫吧。也带妮儿逛逛县

城。”“呵呵!我还怕你把我的‘私有财产’充了家庭的公哩。”妈开

心地笑着,没再赶我下车。

⑦妈把我领到新华书店门口的书摊儿前,对摆书摊儿的大爷说:“能不

能先让妮儿在这儿看书,一会儿我卖完东西,再来给你付钱?”大爷满

口答应。妈回来的时候,胳膊夹着空口袋,我知道她已经把东西卖掉了。

我想把这本《少年文艺》看完再走。妈看我拿着手里的书实在不想放下,

就坐在一旁等我。过了一会儿妈说:“再不赶紧,赶不上拉化肥的牛车

了,得步行回家哩。”我急得眼泪下来了,求妈再让我看一会儿。妈问

大爷:“这书本哪儿能买到?”大爷说:“这样的书得事先向邮局订。

一订一年的,得一块多钱。”妈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⑧回家的路上,妈在一家商店的柜台上看到了那件红条绒布衫,她看着

摸着,犹豫不决的样子。

⑨那天妈到底还是没买红条绒布衫,我们也没赶上生产队拉化肥的牛车,

步行回了家。到家时天已经快黑了,妈进门就对爹说:“等邮局送信的

再来村儿上,你打听一下啥时候订《少年文艺》,给妮儿订一份。”后

来我听老师说可以通过学校订刊,妈就把订刊的钱给了我。听老师说,

我是学校唯一一个订报刊的学生。

⑩后来家里每顿都能吃上白面馍了。有一次,我提起妈一直想也没想到

手的红条绒布衫,妈说:“那样的布衫早过时了,即使不过时,也不适

合我这岁数的人了。”

⑪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关于红条绒布衫的往事又被头脑不清楚的妈反复

说起,我才意识到,红条绒布衫大概是妈心底里深藏的一个遗憾,虽经

岁月洗涤,却依然真切地存在于潜意识里。

⑫我想到可以到网店上撞撞运气。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件复古款的红色条

绒布衫!又另外淘到了几颗包金边的黑绒布扣。

⑬我把红色条绒布衫拿给妈的时候,妈摸着上面的包金边黑绒扣,惊喜

的神情像个孩子。银发驼背的妈穿上红色的条绒布衫,仔细端详着:“这

布衫多难看!”她又把柜子里自己的衣服拿出来一件件试穿着:“看看,

我哪一件衣服都比这红条绒布衫好看!”

⑭我的鼻子酸酸的,妈妈身上的红条绒布衫模糊成了一片红色云影。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海峡,文章有删改)

19.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按照文章顺序概括围绕“红条绒布衫”讲述

的事情。(4分)

(1)妈提起花婶的红条绒布衫,唤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2)①;

(3)妈自己攒钱要买红条绒布衫,为了给我订书再次放弃;

(4)②;

(5)妈反复说起红条绒布衫,我为妈买来复古款红条绒布衫。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妈高挽着袖子,利索地添水、加柴、搅锅、验药。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3分)

妈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2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⑭段画线句“我的鼻子酸酸的,妈妈身

上的红条绒布衫模糊成了一片红色云影”的理解。(6分)

22.结合全文,说说妈对红条绒布衫的情感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在文章

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5分)

五、(60分)

23.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不是每一段历程都可以闪烁光芒,个人如此,国家亦然。无

论在低谷还是在高处,山水草木、亲朋师长、家国社会……我们都能从

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为自己赋能,让生命拔节生长。

请以“为自己赋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

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1C2A3D4C5B6B7B8A9C

10.贫者鱼贯而进/虽万人无敢哗者

11.原来是(是因为)贫民上次领救济品时没有时间装扮,陈霁岩完全

可以看出贫民的真实面貌的缘故。

评分意见:本题3分。关键词“盖”“暇”“故”,翻译正确,语句通

顺,即可得分。

12.示例1:陈霁岩倡议根据贫困程度发放救济品,让贫民得到真正的救

济,从中可以看出陈霁岩是一个关心百姓、恪尽职守的人。

示例2:陈霁岩根据百姓的衣服容貌记下最贫困的人,救济极贫者时直

接根据名册发放,从中可以看出陈霁岩是一个富有智慧、治理有方的人。

评分意见:本题3分。结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1分,人物形象特点2

分。

13.(1)D

(2)示例1:“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群山人的情态,

生动描绘出深秋霜林木落、景象萧疏,而群山仿佛争先恐后出现的画面,

表现了诗人昂扬向上、傲岸不屈的精神。

示例2:“争”,化静为动,把静止的群山写活了,生动描绘出深秋霜

林木落、景象萧疏,而群山仿佛争先恐后出现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昂扬

向上、傲岸不屈的精神。

评分意见:本题4分。手法占1分,内容占2分,主题思想占1分。

意思对即可。

14.(1)江入大荒流(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雪拥蓝关马不前(4)苔痕上阶绿

(5)黄梅时节家家雨(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1)①刘四(或刘四爷)②虎妞③孙侦探

(2)示例1:这句话是小说主人公祥子一生的写照。祥子为了实现梦

想拼命拉车,在现实的苦难中慢慢沉沦,最后堕落成“野兽”。祥子来

到北平一无所有,他凭着勤劳努力,两三个星期就成了高等车夫。后来,

个人主义让他贪图金钱享受,变得自私狡猾恶劣,为了60块钱出卖了

阮明。

示例2:这句话是小说主人公祥子一生的写照。祥子为了实现梦想拼命

拉车,在现实的苦难中慢慢沉沦,最后堕落成“野兽”。祥子拉车三年,

为了买车省吃俭用,凑足100块钱,买了第一辆车。他在虎妞、小福子

死后变得自私懒惰,不肯吃一点亏,为了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只

能在仪式上抢轻活,与老人妇孺抢旗和挽联。

评分意见:本题4分。情节占2分,理解占2分。情节选准、理解到位

即可。

16D

17.“主要”是“最重要的”意思,表程度上的限制,说明了药物的功

效和性能是中药命名最重要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命名方式,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评分意见:本题4分。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3

分。

18.示例: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夏枯草生长到夏至果穗干枯

的命名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有些中药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命名的,

举例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评分意见:本题4分。说明方法及分析占2分,表达作用占2分。

19.示例:①妈渴望买件红条绒布衫,但为了给我买文具放弃

②我提起那件红条绒布衫,妈觉得不适合她了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点概括2分,意思对即可。

20.(1)示例:动作描写。通过写“添水、加柴、搅锅、验药”一连串

的动作,表现妈做事利落、能干。

评分意见:本题3分。人物描写方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2

分。

(2)示例:“若有所思”是好像在思考的意思。形象地写出妈在思考

手中的钱是否同时够给孩子订书、自己买红条绒布衫时,内心的矛盾迟

疑心理。

评分意见:本题3分。解释词语1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2分。

21.示例:面对患病的妈一见到复古款红条绒布衫,先是惊喜得像孩子

转而嫌弃不已的情景,我内心百感交集,潸然泪下。泪水中包含:妈当

年艰难的生活中为了支持我学习放弃了自己心爱的红条绒布衫,我对妈

感恩和愧疚的心情;泪水中也包含:妈健康时,有机会满足妈深藏心底

的愿望,却因自己的原因错失了,成为我一生永久的遗憾。这句话作为

文章结尾,收束全文,耐人寻味,深化中心。

评分意见:本题6分。浅层含义2分,深层含义3分。结构作用1分。

22.(1)情感态度变化:喜爱——淡漠——惊喜——嫌弃

(2)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示例1:对比。妈的前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给人强烈情感冲击。突出

文章主旨,表现了妈为孩子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我对妈失去健康、永久

错失心愿的辛酸、愧疚、疼惜之情。

示例2:线索。对红条绒布衫情感态度变化,构成全文情感线索。文章

脉络清晰浑然一体,富有层次感,情感层次推进,突出文章主题,表现

了妈为孩子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我对妈失去健康、永久错失心愿的辛酸、

愧疚、疼惜之情。

示例3:铺垫。文章第④段极力刻画妈端详花婶红条绒布衫,表现妈喜

爱之情,为下文情感淡漠做铺垫。第⑩段年老后对红条绒布衫情感淡漠,

为下文妈情感巨大变化惊喜,嫌弃做铺垫。文章层层铺垫,感情不断升

华,最后情感变化出乎意料,给人强烈的感情冲击,表现了妈为孩子无

私奉献精神,以及我对妈失去健康、永久错失心愿的辛酸、愧疚、疼惜

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5分。情感态度变化2分,答对2点得1分。结构内

容作用3分。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3:37: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54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会计实习小结
下一篇:酒店管理论文
标签:济南中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