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41期57
评价考试
“项目式学评”带动学校评价方式变革
——以杭州市小学低段非纸笔测评实践为例
●朱秋蓉*
摘要:非纸笔测评作为一种观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任务解决中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表
现性评价,不仅仅只是一场期末的评价活动,更应成为学生阶段学习成长的加油站。本文阐述了杭州市着
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非纸笔测评作为小学低段考试评价的重要方式,将学习与实践、知识与能力、
思想与行为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非纸笔测评小学低段表现性评价考试评价研究
*朱秋蓉,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评价部主任,中学历史与社会教研员。
什么是素质?素质就是我们将学习和实
践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等内
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综合性品质。传统的
纸笔测评往往只能测量学生已经知道了什
么,却不能测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做什
么”[1]。因此评价改革必须研究“素质如
何测量”的问题,思考如何通过评价使学生
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小学学业评价改革的实
践中,我们将非纸笔测评作为小学低段考试
评价的重要方式,将学习与实践、知识与能
力、思想与行为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学生的
素养。
杭州市小学低段非纸笔测评实践大致经
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2010年1.0版本的“模
块过关”,发展到2015年2.0版本的“游园乐
考”,直到今天已是3.0版本的“项目式学
582019.1(上)
评”。“项目式学评”的实践研究引领各学
校开展以校为本的非纸笔测评顶层设计。
一、基于学科整合的“项目式学评”
所谓“项目式学评”是指利用项目式学
习的方式来开展非纸笔测评,即以学生为中
心,围绕学校育人主题,根据课程标准和学
情创设真实的情境任务,制定等级化、描述
性的评分标准,观察并描述学生个体及团队
在任务解决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解决问题的
策略和表现,以此来评价学生的不同水平,
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下面以2018年
初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开展的“喜看杭城新
变化,我为祖国点赞”非纸笔测评活动为
例,来展现“项目式学评”活动开展的设计
思路。
2017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展了“我为
祖国点赞”系列活动。孩子们围绕这个主题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体验、有感受、
有心得。学期初始,学校在设计期末非纸笔
测评的活动主题时,就把测评主题与学校整
个学期的教育主题紧密衔接;确立主题后,
学校组织教师反复研读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
准,将小学低段各学科中无法用纸笔测评的
内容(各学科的知识理解点、技能应用点以
及能力表现点等)进行了梳理,并制定出等
级化、描述性的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根
据测评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些无法
进行纸笔测评的内容整合起来,创设真实的
任务情境,以考查学生在情境任务完成过程
中所体现出来的公共空间文明礼仪、口语交
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运动协调能力、艺
术表现能力等综合性品质;同时根据不同学
生所呈现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评语,以
此来肯定鼓励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并为其
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在测评活动中,我们看到孩子们自由组
成4人合作小队,组队完成各项情境任务。
每一项情境任务(游览美景、诵读美文、创
意绘景、表演歌唱等),都指向学生的学科
核心素养和学生的社会性能力(同伴交往、
合作分享、公共空间意识等)的培养。学生
不仅需要调用平时所学和所积累的知识、技
能、方法等,而且还需调用自己的生活经验
和生活常识,更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与老
师、同龄小伙伴、家长志愿者、高年级学生
志愿者等交往与沟通,在团队交流中学会
设计方案,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配合来
共同完成情境任务。整个测评过程既是一
场非纸笔形式的考试,更是一次项目式学
习的体验。测评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
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能力,还真切感受
到家乡杭州的巨大变化、家乡的秀美风景
和丰厚历史文化底蕴。整个测评过程将学
生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结合起来,不仅关
注学生个体以及团队在各项情境任务完成
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而且重在培
总第241期59
评价考试
养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生发出来的社会性情
感,激发其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对祖国繁
荣昌盛的无比自豪。而这些内容都是在传
统的纸笔测评中无法实现的,这也正是非
纸笔测评的教育价值之所在。
从以长寿桥小学为代表的诸多学校非纸
笔测评实践经验中,我们梳理出“项目式学
评”的实施路径:解读核心素养,明晰学段
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开发评价量规;凸显
立德树人,创设真实情境;注重深度学习,
培养团队合作;完善结果运用,关注个体成
长。整个测评活动循着“解读素养—研读课
标—创设情境—实施评价—反馈改进”的实
践路径,与学校的学期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衔
接,实现了评价活动、教学活动与德育活
动的统一,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一体
化,从而把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教育润化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赋
予测评活动鲜活而深远的教育意义。
二、融入智慧教育的测评实施
怎样才能更高效、便捷地开展非纸笔测
评呢?杭州市众多小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智慧教育平台,为每一位学生组建了成
长数据库。每位新生入学伊始,就拥有一个
独一无二的二维码,陪伴他度过小学六年的
学习时光。只要扫描该学生的二维码就可以
实时录入过程性评价,而系统的后台数据会
自动与该生信息保持同步。智慧教育平台的
实时性和便捷性,提高了非纸笔测试的信度
和效度,减轻了学校教师的负担。
如对朗读能力的考查。传统纸笔考试只
能测试学生对读音规则的掌握,却无法评价
学生发音是否标准、语言表达是否流利等。
杭州市求知小学针对低段学生语言学习特
点,开发了基于人机对话的“悦读”测评平
台,利用教育APP为学生提供朗读示范,智
慧教育平台会根据学生的朗读进行自动语音
识别,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校正,供学生自主
练习、自我测评。学生朗读的题目是教师根
据学生已掌握的情况,结合课程标准和测评
活动的主题,在“APP教师端”精心编制录
入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朗读作答,
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借助朗读示范,多次练
习,不断纠正并巩固自己的发音,在规定的
测评时间内反复测试,直到获得自己满意的
评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智慧教育平台的使
用,不仅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发音瓶颈,提
供针对性的练习和矫正帮助,而且极大减轻
了教师组织非纸笔测评的压力,完善了仅凭
直觉评定朗读水平的测评方式。除此之外,
平台还在测评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
处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测评结束后每位
学生都能拿到一幅反映自己测评情况的数
据雷达图和分析诊断报告,直观了解自己
的进步,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
展。教师可以通过“APP教师端”收到学
生的得分情况和朗读的录音,家长也可以
602019.1(上)
通过“APP家长端”看到自己孩子的测试
结果。同时,平台还自动生成班级和年级的
测评数据雷达图,提供历年学生的测评数据
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以诊断学生个体、班
级和年级在整个测评活动中的表现,为教学
改进的诊断和归因提供实证支持,为教学研
究提供第一手的实证资料。这个智慧教育平
台不仅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个体的微观表现,
而且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全年级、全班学生
的发展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真正实
现技术为教育服务的目的。
融入智慧教育的非纸笔测评,弥补了传
统纸笔测评只能测评学习结果的不足,真实
记录并展现了学生的过程思考,利用可观测
数据的采集、整理、加工,构建起学生的认
知图谱,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为
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方案。
随着实践的推进,教师的评价观念悄悄发生
着改变,评价即学习的理念正深入人心。非纸
笔测评不是终结性的评价,而是一次项目式学
习,它真正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不断通过
与评价标准的对照实现自我校正,明确自己的
改进方向,积极地向更高标准迈进,在反思
和改进中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三、开启学习新知的测评反馈
和以往的考试不同,我们的非纸笔测评
并没有随着测评活动的结束而结束,也没
有随着学期的结束而终止。相反,每一场
非纸笔测评都是新一轮学习活动的开始。
非纸笔测评中记录下来的大量学生信息,成
为诊断教学问题、设定新教学起点的宝贵教
学财富。通过对信息、数据的解读,聚焦学
生成长的共性问题,开启新一轮的教育教学
活动。
学校是如何利用评价结果来展开新一轮
教学实践的呢?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老师
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该校2017届一
年级学生共有598名同学,在2017年6月的
一年级期末非纸笔测评活动中,约有三分
之一的同学,因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
成所有的闯关活动而哇哇大哭。针对这一
现象,年级组召开各班班主任会议,分别
联系家长沟通,共同分析、找寻原因,寻
求解决策略,制定了针对性的矫正帮扶方
案:利用《暑假生活建议》进行针对性训
练、结合数学课的教学理解时间概念、加
强学校生活中的时间管理、家校配合克服
拖拉等措施,进行个别化帮助和指导。通
过一学期的针对性纠正指导和教育教学跟
进,在2018年1月的二年级上学期期末非纸
笔测评中,全体学生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
完成了所有的非纸笔测评活动。
从江南实验学校实践探索的背后,我们
开始反思非纸笔测评的实践经验:必须重视
评价结果的教育功能。对于每一次的非纸笔
测评活动,教师都应及时撰写测评反思,
反思在测评活动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
总第241期61
评价考试
得失,反思在学科教学、问题解决、实践能
力培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了解学生
个体差异、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此改进我
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高度重视测评现象和
测评数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分析、诊
断、归因,充分挖掘其背后带给我们的教育
启示;应主动联合家长、社区等教育力量,
共同协商对策,共同制定系统改进方案,监
管其执行和落实,帮助每一位孩子更好地
成长。
期末的非纸笔测评尽管是一个阶段的终
结性评价,但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是学生成
长过程中的一次阶段性评价,更是学生学习
成长之旅的加油站,它联接和指导着学生的
假期生活和下一阶段的学习安排,为不同学
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学习指导,给每
位学生的成长储蓄力量,从而实现在新一轮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可持续发展。
非纸笔测评作为一种考试方式,考查的
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任务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只有“基于真实的、现实世界的任务而学
习”[2],才能体味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项目式学评”使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任
务的挑战中,一方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合作
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水平;另一方
面也通过挑战,使他们体验并获得了大量
的直接经验和更为深刻的学习认知,从而
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欲望,这都是传统的
纸笔测评无法比拟的。非纸笔测评不是甄
别和选拔学生,而是通过“项目式学评”
方式为每位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关
注学生精神层面的成长,释放其纯真天
性,激励其持续不断地进步,让每个学
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随着实践的不断深
入,我们将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个体思维
转向整体思维,更全面、立体、系统地认
识学情,为学校后续的教育教学改进提供
支持,促进“教—学—评”三者的可持续
协调发展。
非纸笔测评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评价他们
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
成功的喜悦。在活动中“考试”,在“考
试”中学习,在“考试”中体验成功和快
乐。非纸笔测评引发了评价方式的变革,真
正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撬动了课堂教学
的变革,必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4.
[2]张华.理解核心素养需处理好三对关系[N].浙江教
育报,1998-12-25(10).
(责任编辑刘芳)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3:3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54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