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苏轼的人生态度

更新时间:2023-01-21 03:04:32 阅读: 评论:0

八年级地理上册试卷-零食的英语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长号把位)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

王长辉

摘要:苏轼作为宋代一位十分重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生态度给了后人以巨

大的影响。他主张积极入世有为,又不失灵活圆通;他主张义是人生追求的境界,又

认为应该义利常兼;他主张维护社会纲常代表的礼,又不失人生的情趣,越礼法而

显真情。苏轼这种人生态度,不仅是他个人修养的结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

定时期的必然结果,因此特别值得研究和重视。

关键词:苏轼;人生态度;出世与入世;义与利;礼与法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

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文、书、画各个方面都有独诣的成就。苏轼

是集儒、道、释于一身的大家,博采众长并圆通加以运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

独善其身”的儒家思想使他积极入世,又不过分迂执,道家的无为、齐物与释家的通

达使他淡泊名利,纵情山水,达到人生的超越。苏轼的一生是迷一般的人生,研究他

的人生态度对我们深入理解宋代乃至宋代以后的中国文人的人生特点是极为有帮助

的。

一、出世与入世观

苏轼的思想集儒、释、道于一身,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佛道思想的影响也

不可小视。正如李泽厚所说:“苏轼不是佛门子弟,也非漆园门徒,他的生活道

路、现实态度和人生理想,仍然是标准的儒家。“少年的苏轼,,便已萌发了报国的

热情。宋史本传记载:“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5

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

不能为滂母邪!’”为了干一番经世济时的事业,苏轼和其他士大夫一样通过出入仕

途来实现他的抱负。他的政论文充满了新的政治思想。试前,他上进策,进论各二十

五篇。秘书阁考试时,作了《王者不制夷狄论》,《礼以养人为本论》等六论,仁

宗殿试时,他认为当时国家的形式是“有治平之名而无治平之实”,“方今之世,苟

不能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未见其可也”。苏轼在作官期间经常在他的文章中主

张要以德治国、以仁治国。“人存则德存,德存则无诸侯而安,无障塞而固矣”。“区

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苏轼在贬居黄州之时,屡因文字得罪,自己也想

“焚砚弃笔”。但还是写了《荔枝叹》针砭时政,表现了他抱负不得实现的愤懑。但

他没有沉沦,而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把入世的热情转化为个人情操风节

的修养上来。苏轼在思想上追求道家的乘时归化返朴任天的出世态度。他亲近自然,

纵情山水,对自然的依恋,使得他不得志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寄托。如《前赤壁赋》,

所谓“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浸透了作者对人生苍凉感受,表现了他对人

生真谛的体验与思考,把有限的生命个体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之中,物与我一体,共

享明月清风的诗意。这显然继承了庄子玄学禅宗的浪漫精神,超然物外,遗世独立,

从而达到精神的自由。外在的物象与内在的情感合二为一,用内在生命去体悟外在的

自然,达到物与我的相融相应,达到物与我的完美结合。正是因为苏轼有道家那种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人生意识,所以即使在被贬也能处之泰然。从被贬

黄州所作《鹧鸪天》就可以看出: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种在不得志时都能幽默自己的无奈是很难的。苏轼很喜欢陶渊明的诗,很欣赏他的

为人。他喜欢的是陶渊明所代表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精神的大解放,人格上、

思想上的大自由。苏轼他自己也作了很多诗附和陶渊明。苏轼在任杭州通判时,曾在

常州宜兴购买田宅,在南都接到了批准他在常州居住的诏命,于是“归去来兮,

清溪无底,上有于仞山魑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

铗悲歌。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驻平破”。在黄州时便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

余生”的打算。后来游赤壁便希望自己可以“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

轼的这种道家的出世态度一直贯穿他晚年,元佑六年,苏轼在杭州同参廖别离时说,

我们相约他年重返浙东,退隐山林,切莫违背这个美好愿望。在《八声甘川-寄参廖

子》诗,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忘莫相违。在《赠王子直秀才》中期表现了理想

生活,那就是“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

鹤谋。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一种完全脱离官场的生活,无拘无束,逍遥洒脱,了无牵挂的生活。这其实也是对现

实的无奈的超越。苏轼内心深处还是一直缠绕着建功立业的思想。苏轼一生并未真正

的退隐和归田,但他始终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上的完善。他内心的矛盾并不是脱

离官场和脱离尘世所能解决的,他身在官场,却能超脱于官场,甚至置身事外。“起

舞弄青影,何似在人间”,人生的快乐既不在繁扰的尘世,也不在高处不甚寒的天上,

而在大自然,去享受大自然美景良辰带来的精神愉悦。他那种月下起舞式的人生理想

是渡尽劫波后返朴归真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虽平常却蕴涵哲理的生命至境,而这种

境界只有苏轼才能达到。

二、“君子之所为,义利常兼”

人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在社会中,必然与他人发生关系才

能生存下来。人在社会交往中,必然有一个准则,这个准则儒家往往用“义”和

“利”来表述。义是指道义、准则,利是指物质利益、功利。孔子认为“义”和“利”

是对立的。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建立

在在道德基础之上。他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也将“义”

视为一切行为的准绳。在孟子的道德评价体系中,“义”是人们内在的本性,即使

在生死攸关的选择上也要求“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而取义者也。”从这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崇尚道义、不重私利的传统美德,这便是这

种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义与利是对立的,人的言行必须/惟义所在。儒家的义利观

已经成为士大夫的价值取向和强制的人格规范,儒家的的义利对立的观点要求趋义

避利,把追求利益看成是一件可耻的事。这一种人生观价值观落实于人们的社会生活

实践,必然带来两方面的负面后果:(1)重视伦理世界而轻视经济事务,压制商业

的发展,阻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2)蕴育了整个社会的伪善之习,因为谋利乃

人之本能,是感性生命不可或缺的。苏轼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并没有完全继承

儒家的义利观。在苏轼看来,义与利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他说:“君子

之为仁义也,非有计于利害,然君子之所为,义利常兼,而小人反是”。从这里可以

看出,苏轼眼中的君子与孔子所说的君子是不同的,孔子认为君子是“喻于义”的,

而苏轼认为君子是“义利常兼”的。他首次把“义”与“利”统一起来,他从自然

的人性论出发,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他在5东坡志林#养生难在去欲说:昨日太守杨

君采、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

去欲”。张云:苏子卿(注:苏武,字子卿)啮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

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绮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

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记之。这里记载的故事正是说人欲的合理,

也就是对利追求的肯定,人们生活在这世界上,需要穿衣吃饭,需要舒适的物质生

活条件,不食我们就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不色就不能保持种族的延续。因而人人都

会考虑利益问题。苏轼对“利”的肯定也是基于此的。当然苏轼并没有忽视“以义

节利。“义”是一种行为原则,这种原则表现在内心是对欲望的控制,表现在外是对

言行举止的严格要求。“义”往往和“仁”联系在一起,“仁”重在对他人,而

“义”重在对自我。孔子所说的“仁”是义、礼、慧、信诸种美德的统帅,是伦

理世界的最高境界。人要达到“仁”的境界,必须提高道德修养,通过学习、遵守

外在的礼法,守住灵魂的安静,不为外在的物欲所。通过内在的修为,把礼法内

化为人的本性,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0的境界,把遵守礼法成为一种自觉。在《超

然义台记》中写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

糟啜酉离,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他认为人

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欲望而不能得到满足的原因,减少欲望则减少痛苦;追求

欲望则可乐常少,而可悲常多。在他看来,“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人有谋利之心,但不能仅仅沉溺于物质上的满足,要享受更高的精神生活,所以苏

轼认为,去除了物欲,就能得到物之可乐。而且要“游于物外”,只有这样才能不

被外界事物所迷乱。才能达到人生的超然。苏轼的义利观不同于理学家的“存天理

灭人欲”的义利对立的观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泯灭了人生的意义,剥

夺了人的感性生活的权利。苏轼的义利观也不同于功利学派“义就是利,利就是义”

的观点。苏轼避免了以上两种观点带来的缺陷和不足,他“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达

到义与利的统一。

三、越礼法显真情

苏轼是一位典型的士大夫,他所信奉的“礼”具有明显的阶级烙印,也就是维护封

建统治,但由于他吸收了释、道家的思想,他的“情”超越了当时的礼法使他身上散

着独特的韵味。居庙堂之高,苏轼骨子里还是充满了儒家的那种建功立业之情,他是

主张维护代表封建社会的根本利益的“礼”。正如有的论者所说:礼,作为标准贯

彻于道德制度、仪式等方面发挥其对人的影响作用,使之潜移默化,让人的思想、言

行、活动都逐渐遵循礼的规定,这就是“礼”的本质。苏轼曾言:“夫礼义之失,至

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其意皆以善为之,而不知其义,是以被之空

言而不敢辞。”显然这是由其时代决定的。在不违背最根本“礼”之下,苏轼的性

情却是非常的率真、旷达洒脱,也非常重/情0。也许因为这样让他不为当时社会礼

法所容,使他历经人生坎坷,但也使他人生更为独特。就其苏轼所处的那个时代,其

思想还是较为开放的,当时以二程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已经初具影响,“理学认为人

生应当严肃,而且要非常非常地严肃,除了日夜努力训练自己成为圣人外,不许可有

其他意念。游戏和幽默都被视为罪恶,比基督教清教徒和佛教苦行僧还要严厉。”而

苏轼却是一个幽默的人,所以与理学格格不入。从苏轼与程颐之间可以看出:当司马

光死讯传出时,政府官员正集体参加一项庆典。大家认为应该马上前去吊丧,只有皇

家教师程颐反对,他说:孔丘说,哭的那一天不快乐。有人驳斥他:孔丘并没有说欢

乐的那一天不哭。.苏轼幽他一默说:这都是西汉王朝死鬼叔孙通发明的怪礼。这也

难怪程颐的门人会弹劾苏轼,但这也可以从中看出苏轼的幽默率真的一面。世人在悲

苦面前往往容易走极端,不是被困难压倒就是锻炼成铮铮铁骨。苏轼在多次被贬之后,

并没有消沉,佛、道思想的融入特别是佛家的“无我”和道家的“齐物论”使得他

更加的洒脱,更加彻悟人生。从而就没有屈原的那种执着,杜甫的深沉,也没有李白

的狂傲的飘逸。当时偏僻的黄州是一个落后的地区,苏轼谪黄州时政治上不得意,当

地自然环境又差,苏轼处变不惊。苏轼的旷达是他人难以企及的,在他的《薄薄酒》就

可以看出: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隐居求志

义之,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偷生穷。但恐珠玉留君

容,千载不朽遭樊崇。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达人自达酒何劝,世

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这种旷达之情是不被当时的迂儒所容的。他没有脱离现实而去象道人那样遁世而

去隐居山林,虽然是“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但在月圆之时他流露了他的真情

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苏轼所表现出来的“情”总是这样

带有禅意。苏轼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他与他三位妻子的相处和与其弟子由间的真情

就是最好的证明。相隔多年,他对亡妻王弗还是万般思念否则就没有那感人至深的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样出于肺腑的诚挚感情是当时“灭人欲,存天理”的理学所不能理解的,泯

灭人性的理学家们只一心想做圣人哪管你儿女情长。醉过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醉后

情最真,正是中秋月圆苏轼大此时他非常怀念他弟弟子由从《水调歌头》可以看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

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也是对人生的彻悟。现实生活的变幻无常,

人生的浮浮沉沉,苏轼始终以其豁达的胸襟容纳,这是一个智者对苦难的超越。他是

一个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典型代表,,他的思想所体现出的人生态度成为了封建社

会后期士大夫的普遍心态。

[参考文献]

[1]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张瑞贤,任志英编著.中华人物传库(宋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4]李修生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刘乃昌选注.苏轼选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1.

[7]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古文观止,2003.

[8]夏于全主编.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出版社,2002

[9]李贽.四书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10]韩传达选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启良著.中国文明史(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12]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3]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14]李中华主编.中国人学思想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5]柏杨.中国人史纲(中)[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16]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7]谢孟选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3:04: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52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