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民间故事精选三篇
【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传说,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
的。苏和是由奶奶抚养大的,婆孙俩靠着二十多只羊过日子。苏
和每天出去放羊,早晚帮助奶奶做饭。十七岁的苏和已经长得完
全像个大人了。他有着非凡的歌唱天才,邻近的牧民都很愿意听
他歌唱。
一天,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越来越黑。可是苏和还没有回来。
不但奶奶心里着急,连邻近的牧民们也都有点着慌了。就在人们
十分焦急的时候,苏和抱着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走进蒙古包来。
人们一看,原来是匹刚出生的小马驹。苏和看着大伙惊异的眼光,
对大家说:“在我回来的道上,碰上了这个小家伙,躺在地上直动
弹。我一看没人收拾它,怕它到了黑夜被狼吃了,就把它抱回来
啦。”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小白马在苏和的精心照管下长大了。它
浑身雪白,又美丽又健壮,人见人爱,苏和更是爱得不得了。
一天夜里,苏和从睡梦中被急促的马嘶声惊醒。他想起小白
马,便急忙爬起来出门一看,只见一只大灰狼被小白马挡在羊圈
外面。苏和赶走了大灰狼,一看小白马浑身汗淋淋的,知道大灰
狼一定来了很久了,多亏了小白马,替他保护了羊群。他轻轻地
抚摸着小白马汗湿的身子对它说:“小白马呀!多亏你了。”
一年春天,草原上传来了消息说,王爷要在喇嘛庙举行赛马
大会,因为王爷的女儿要选一个的骑手做她的丈夫,谁要得了头
名,王爷就把女儿嫁给谁。苏和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邻近的朋友
便鼓动他,让他领着小白马去参加比赛。于是,苏和牵着心爱的
小白马出发了。
赛马开始了,许多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扬起了皮鞭,纵马狂
奔。到终点的时候,苏和的小白马跑到最前面。王爷下令:“叫骑
白马的上台来!”等苏和走上看台,王爷一看,跑第一名的原来是
个穷牧民。他便改口不提招亲的事,无理地说:“我给你三个大元
宝,把马给我留下,赶快回去吧!”
“我是来赛马的,不是来卖马的呀。”苏和一听王爷的话,顿
时气恼起来。我能出卖小白马吗?他这样想着,不加思索地说出了
那两句话。
“你一个穷牧民竟敢反抗王爷吗?来人哪,把这个贱骨头给我
狠狠地打一顿。”不等王爷说完,打手们便动起手来。苏和被打得
昏迷不醒,还被扔在看台底下。王爷夺去了小白马威风凛凛地回
府去了。
苏和被亲友们救回家去,在奶奶细心照护下,休养了几天,
身体渐渐恢复过来。一天晚上,苏和正要睡下,忽然听见门响。
问了一声:“谁?”但没有人回答。门还是碰碰地直响。奶奶推门
一看:“啊,原来是小白马!”这一声惊叫使苏和忙着跑了出来。
他一看,果真是小白马回来了。它身上中了七八支利箭,跑得汗
水直流。苏和咬紧牙,忍住内心的痛楚,拔掉了马身上的箭。血
从伤口处像喷泉一样流出来。马因伤势过重,第二天便死去了。
原来,王爷因为自己得到了一匹好马,心里非常高兴,便选
了吉日良辰,摆了酒席,邀请亲友举行庆贺。他想在人前显示一
下自己的好马,叫武士们把马牵过来,想表演一番。
王爷刚跨上马背,还没有坐稳,那白马猛地一踹,便把他一
头摔了下来。白马用力摆脱了粗绳,冲过人群飞跑而去。王爷爬
起来大喊大叫:“快捉住它,捉不住就射死它!”箭手们的箭像急
雨一般飞向白马。白马虽然身上中了几箭,但还是跑回了家,死
在它最亲爱的主人面前了。
白马的死,给苏和带来了更大的悲愤,他几夜不能入睡。一
天夜里,苏和在梦里看见白马活了。他抚摸它,它也靠近他的身
旁,同时轻轻地对他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开你,还能
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
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它的骨头、筋、尾做成了一只琴。
每当他拉起琴来,他就会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每当他回忆起乘马疾
驰时的兴奋心情,琴声就会变得更加美妙动听。从此,马头琴便
成了草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
天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紫斑牡丹”的传说】
明末,有位清贫之士,学识渊博,且擅长琴棋书画,只因看
破“红尘“,拒官避世,削发为僧,隐居于太白山白云寺,法号
“释易寿“。此寺依山傍水,景色秀丽,院内广植牡丹花草。易
寿在寺院中除日勤于佛事外,闲暇之时,几乎都用来研墨作画。
他尤善画牡丹,所作之画,细腻逼真,宛若天成。凡观者,无不
拍手叫绝。易寿作画的名声很快传遍方圆百里,求画者络绎不绝。
一年春日,谷雨前后,牡丹争相竞开,引得八方善男信女前来朝
山拜佛观花,以图富贵,吉祥,安康。这日午后,易寿正在院中
对着牡丹作画,忽听院前人声嘈杂,抬头望去,远处有几个庄丁
打扮的人,簇拥一位富贵之相的“胖子“。大摇大摆向这边走来。
走到近处,方看清是当地有名恶霸“王大癞“,此人一向横行乡
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王大癞“走到易寿跟前,见其一手好
画,垂涎三尺,急待得到,便唆使庄丁上前索取。易寿何等人格,
岂能与“王大癞“为伍,当下拒绝。“王大癞“恼羞成怒,硬逼其
交画一幅,易寿毫不示弱,将画撕烂,将毛笔投入砚台中,愤然
而去。“王大癞“见围观的人们群情激愤,无可奈何,只得悻悻而
去。谁知,从那砚台内溅出的笔墨,正好落在附近几棵牡丹的花
瓣上,又顺着花瓣流至花瓣基部,凝结成块块紫斑。以后,每年
花开时节,人们到此,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花上的紫斑,由是称其
为“紫斑牡丹”。
【太阳瓜】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太阳山,住着一位太阳
老人,常年种着太阳瓜。老人为人正直,祥和慈悲,对任何人都
热情善待,就是对要饭的也关怀备至。
太阳山下住着一对贫穷兄弟,过着艰难困苦的日子。时常忍
饥挨饿。兄弟俩听说太阳山上的太阳老人忠诚善良,可怜穷人,
兄弟俩就准备投靠太阳老人。于是这兄弟俩跋山涉水,不辞劳苦,
走了好些日子,终于上了太阳山。兄弟俩说明来意,老人听了,
满心欢喜,答应了兄弟俩,并安排了太阳山上的活让他俩做。太
阳老人说:“太阳山上的太阳瓜,是神瓜,它得种七七四十九年,
需要用水和鲜血来浇灌,到山下清泉担水,一担水两滴血,滴在
两桶水里和匀,等到四十九年后,瓜熟了,每人一颗瓜,只要辛
勤劳动,它们会给你带来幸福的,你们去干吧。”太阳老人说完就
去干自己的活了。
兄弟俩每人挑了一担木桶,就跟大伙去担水了。起初,老大
也和大家一样挑一担水,咬破中指,在每个桶里滴一滴血,后来
老大想:这样又滴血又担水,不得累死?老大就想了一个办法,先
担满水,在半路倒掉一些,又从山坡上弄些红土当血放在水里一
搅,这样又省力又省血。而且还在背后说别人偷懒,不好好干,
他如何卖力,还要太阳老人分个大的瓜给他。太阳老人只是笑呵
呵的说:“小伙子,好好干,定有幸福的。”
再说老二,到瓜地一看,这太阳瓜已经长了好多年了,一共
七七四十九个瓜,原来共有四十七个人,加上他兄弟俩,正好四
十九个人,每人一个。他一边干活,一边想:人家许多年了,
付出了多大辛苦,自己也得个瓜,真不好意思。老二越想越脸红,
就暗下决心,别人挑一担,他挑两担,别人滴两滴血,他滴四滴
血,别人还没起床,他就起来干,别人睡下了,他穿好衣服偷偷
再比别人多挑几担。这样,他才觉的配得太阳瓜,才心安理得。
转眼四十九年过去了,眼看黄澄澄,金灿灿的太阳瓜成熟了,
不过有大有小,有熟有生。一天,太阳老人把众人叫到太阳瓜前,
说:“大家辛苦了四十九年,付出了心血,就要换得成果。瓜有大
有小,你们各自去找你们的主人吧。”说完,太阳瓜满地飞快的滚
动起来。老大心想:那个大瓜快来到我跟前。可是眼巴巴看到那
个顶大的瓜慢慢的滚到了老二跟前,那个最小的瓜却来到了老大
跟前。这时只听太阳老人说:“你们只要想吃什么想用什么,向着
太阳瓜说一声,就会送来。”
众人都试着叫了一声,果然都送来了好吃的,尤其老二,有
好酒好菜,美味可口。而老大的却粗茶淡饭,苦涩难咽。
老大很不服气,就说太阳老人不公,要找他算帐,老人说,
这里说的很明白,你自己看吧。说着,老人向瓜秧一招手,说:“太
阳瓜,太阳瓜,请你告诉他。”只见瓜秧成了一本书,上面记载了
老大怎样偷懒造假,连年月日时都记的一清二楚。老大看罢,哑
口无言,低头认输。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3:00: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5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