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爬天都峰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1 01:53:20 阅读: 评论:0

广西中考题目-挪树阅读答案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电影三毛从军记)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

17爬天都峰

导学案设计

课题爬天都峰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级、链”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哩、级”等10个字,会写“假日、抬头”

等14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体会课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课题对比,

导入新课(用

时:3分钟)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质疑:

能不能把“爬天都峰”改成

“登天都峰”。

2.出示天都峰图片。

1.对比“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

的不同效果。“爬天都峰”比“登天都

峰”更显出艰难。

2.观看图片,直观感受天都峰的高、陡。

观看图片后,引导学

生说一说天都峰给自己留

下的印象,再一次体会

“爬”字使用的效果。

二、自学字词,

理清顺序(用

时:10分钟)

1.组织学生自由读文,自学生

字。

2.检测生字学习效果。

3.课件出示词语,检测词语的

掌握情况。

石级铁链攀登一张相

辫子笑呵呵

4.指名分自然段读文。

5.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学生

字。

2.同桌互相检测生字读音,口头给生字

组词。

3.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5.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分别写了哪些事?(课文是按照事情发

展的顺序写的,先写了爬天都峰之前的

畏惧,再写爬天都峰中“我”和老爷爷

的互相鼓励,最后写爬上天都峰峰顶之

后的喜悦。)

1.检测生字词语读音时,

重点强调:“颤”在本课

读chàn,“鲫”读jì。

2.理清课文顺序时,引导

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的顺序

进行概括,体会课文是按

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三、读画结合,

体会高险(用

时:12分钟)

1.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课文

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

“陡”写具体的。

2.请两个同学画天都峰的简笔

画。然后结合第2自然段的内

容,交流、评价学生画的天都

峰简笔画。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默读第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天都峰的特点。

2.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画简笔画。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

面。

学习第2自然段时,

抓住“抬头望”“这么

高”“云彩上面”“我爬

得上去吗?”体会天都峰

的高;抓住“笔陡”“从

天上挂下来”“发颤”体

会天都峰的陡。

四、观察示范,

指导书写(用

时:15分钟)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

字,指导学生观察。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颤”“攀”。

3.学生书写、评议。

1.认读要求会写的生字,观察生字在书

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观察教师示范,掌握书写要领。

3.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互相评议。

“颤”和“攀”的笔

画较多,引导学生在掌握

笔顺的基础上将其写正

确、美观。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用

时:3分钟)

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导入新课。

1.用自己的话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

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齐读课题。

关注学生能否按照事

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课文

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

品析课文(用

时:18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自

学。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画出“我”是如

何爬天都峰的,批注自己的感

受。

(2)思考:课文是怎么把“我”

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的?

2.体会“我”爬天都峰的过

程。

(1)体会爬天都峰时遇到的困

难。

(2)体会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3)体会克服困难后的喜悦和

感悟。

3.归纳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

法把事件写清楚。

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结合自学成果,

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2.(1)结合爬天都峰时的动作描写来体

会爬山的艰难。重点关注“攀”“手脚

并用”“像小猴子一样”。

(2)找出“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分角

色朗读对话,体会两个人互相鼓励,从

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特点。

(3)想象两个人爬上天都峰时的心情。

重点读爸爸说的话,体会爸爸说的这句

话的含义。

3.结合刚才的学习过程可以体会到,作

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

写来展现“我”爬山的过程,把爬山的

过程写得很清楚。

1.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

指导学生加动作,一边表

演一边读。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来理解爸爸的话的含义:

爬上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

友来说,都是很难的事情,

但是他们做到了。原因有

两个,一是他们个人的奋

斗和努力,二是他们能从

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

向他人学习。

三、练笔拓展,

交流点评(用

时:15分钟)

1.小练笔。

写一写自己爬山经历中记忆最

深刻的部分,把事情写清楚。

2.交流点评。

1.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山的险峻,可以

向大家讲讲自己的爬山过程,也可以向

大家谈谈自己爬上山顶后的感受……

2.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请其他同学

进行评价,然后进行修改。

交流评议中,引导学

生运用习得的写作方法进

行评价,鼓励学生抓住细

节把事件写清楚。

四、总结全文,

畅谈收获(用

时:4分钟)

1.回顾自己的学习收获。

2.总结全课。

1.可以从内容方面谈收获,也可以从写

作方法上来谈收获。

2.明确如何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

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单

元要素,掌握把一件事写

清楚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陡、链、颤”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顶”等11个生字并能

组词。

2、能理解“奋力、发颤、汲取”等词语。

3、能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

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

难的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畅谈爬山的感受)

2、那你们知道天都峰吗?课件出示有关天都峰的图片,简介天都峰。

有一位小姑娘要去爬天都峰,你们想知道整个故事的经过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板题:3、爬天都峰),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指名回答)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口头提示自读要

求: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在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课文讲了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

相互鼓励,最终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三、学习生字、生词。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读的词语。

笔陡石级发颤奋力攀着仰起脸鲫鱼纪念鼓舞居

然笑呵呵小辫子汲取力量

自由认读、小组互相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课件出示生字。

爬(pá)峰(fēng)顶(dǐng)似(sì)苍(cāng)仰(yǎng)

咱(zán)奋(fèn)辫(biàn)勇(yǒng)居(jū)

(1)自由认读、小组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给生字组词。

3、理解词语。

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新词,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哪些,还有哪些不能理解呢?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⒉与熟字比较,识记了形。

⑴峰---蜂、锋: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锋利的刀是金属制成的,

所以“锋”是金字旁。“峰”是指山的尖顶,所以“峰”是山字旁。

⑵辫----辩、辨:三个字读音都是“biàn“,都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右均相

同,主要区分中间。

“辩”和言语有关,所是“辩”是言字旁。“辨”是指用眼睛看,所以“辨”

字里面自然要有眼睛和眉毛。“辫”和发丝有关,所以中间是“”。

⒊书写提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辫”,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紧凑,然后学生试

写。

⒋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进行试写,教师巡回指导。

⒌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五、作业布置

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

老爷爷在相互鼓舞下战胜困难,勇登峰顶的过程。

2、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

气。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

的?(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让学生用自己的

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⒈小组内讨论交流。

⒉指名说。

二、深入学习课文,

⒈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险峻及“我”畏惧、想退缩的心理。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字呢?(用“爬”

字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课件出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

读。边读边感悟“在云彩上面哩”“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

表达的意思。

(3)结合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仿佛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生2:天都峰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

(4)指导朗读,体会两个语气词“啊”“哩”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6)积累优美词句。

(7)思考: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你

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我”有害怕畏惧、想退缩的心理。)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指名交流。课件出示: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

语气词“啊”“哩”等

③指导朗读,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⒉学习第3-7自然段,了解“我”爬天都峰的经过,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

舞爬上天都峰的情形。

结果“我”爬天都峰了吗?是什么让我下了决心?自由读课文第3到5自然段,

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出示第4自然段重点句,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

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因为“我”看到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年

纪比我爷爷还大”,“我”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顿时勇气倍增,

不再犹豫,并和老爷爷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③教师指导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分角色朗读对话

b、同桌分角色试读。

c、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

(2)“我”是怎么爬的?你觉得爬天都峰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自由读6、7自然段,

⑴学生读书圈划。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全班交流,多媒体出示:“一会儿„„一会儿”、“攀着铁链”、“手脚并用”、“爬

呀爬”“终于”等词语。

③课件出示: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我向峰顶爬去”一句加上“奋力”有什

么好处?说明了什么?(“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能使我们感受到爬山不容

易。)

④课件出示:“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句话

用上“终于”好在哪里?(“终于”指“我”和“爸爸”还有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

上了峰顶。用上“终于”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费力,以及爬上峰顶后的喜悦

心情。)

⑤指导朗读6、7两段。

⒊学习第8—10自然段,体会爸爸所说的话的含义。

(1)爬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会在鲫鱼背前合影留念、互相致谢呢?

(“我”和老爷爷在对方的鼓舞下,历经艰辛,终于爬上了峰顶,我们打从心底

感谢对方,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值得纪念的事,而鲫鱼背又是天都峰上最有纪念

意义的景点。)

(2)课件出示:“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

爬上来了!”“居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用上“居然”有什么好处?(“居然”是

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词能使我们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同时又告

诉我们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看到“我”和“老爷爷”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怎样理解爸爸说的

话?

①课件出示: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

上汲取力量”。“汲取力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②让我们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想想老爷爷和小妹妹是怎样互相鼓舞的。

课件出示: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他看到“我”后,心里又怎么想?

b、老爷爷和小妹妹是怎样互相鼓舞的?

c、你是怎么理解爸爸所说的话的?

③学生讨论后交流后课件出示:小妹妹爬山的勇气使老爷爷增添了勇气,老

爷爷爬山的勇气又使小妹妹增强了爬山的信心。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

却能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三、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呢?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

自己的看法。

生: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

功。

……

教师点评: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

的困难也能克服。

四、课外延伸

请把一周内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写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

完成《家庭作业》第3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天都峰:高、陡

爬峰前:畏惧、相互鼓励

“我”与老爷爷爬峰时:奋力向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爬峰后:互相道谢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陡、链、颤”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顶”等11个生字并能

组词。

2、能理解“奋力、发颤、汲取”等词语。

3、能够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

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

难的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畅谈爬山的感受)

2、那你们知道天都峰吗?课件出示有关天都峰的图片,简介天都峰。

有一位小姑娘要去爬天都峰,你们想知道整个故事的经过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板题:3、爬天都峰),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指名回答)

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口头提示自读要

求: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在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课文讲了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

相互鼓励,最终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三、学习生字、生词。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读的词语。

笔陡石级发颤奋力攀着仰起脸鲫鱼纪念鼓舞居

然笑呵呵小辫子汲取力量

自由认读、小组互相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课件出示生字。

爬(pá)峰(fēng)顶(dǐng)似(sì)苍(cāng)仰(yǎng)

咱(zán)奋(fèn)辫(biàn)勇(yǒng)居(jū)

(1)自由认读、小组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给生字组词。

3、理解词语。

课文中出现了许多新词,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哪些,还有哪些不能理解呢?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⒉与熟字比较,识记了形。

⑴峰---蜂、锋: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锋利的刀是金属制成的,

所以“锋”是金字旁。“峰”是指山的尖顶,所以“峰”是山字旁。

⑵辫----辩、辨:三个字读音都是“biàn“,都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右均相

同,主要区分中间。

“辩”和言语有关,所是“辩”是言字旁。“辨”是指用眼睛看,所以“辨”

字里面自然要有眼睛和眉毛。“辫”和发丝有关,所以中间是“”。

⒊书写提示。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辫”,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紧凑,然后学生试

写。

⒋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进行试写,教师巡回指导。

⒌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五、作业布置

抄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抓住重点词理解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

老爷爷在相互鼓舞下战胜困难,勇登峰顶的过程。

2、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

气。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

的?(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让学生用自己的

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⒈小组内讨论交流。

⒉指名说。

二、深入学习课文,

⒈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险峻及“我”畏惧、想退缩的心理。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字,而不用“登”字呢?(用“爬”

字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课件出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

读。边读边感悟“在云彩上面哩”“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

表达的意思。

(3)结合图片和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仿佛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生2:天都峰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

(4)指导朗读,体会两个语气词“啊”“哩”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6)积累优美词句。

(7)思考: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你

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我”有害怕畏惧、想退缩的心理。)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指名交流。课件出示: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

语气词“啊”“哩”等

③指导朗读,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⒉学习第3-7自然段,了解“我”爬天都峰的经过,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

舞爬上天都峰的情形。

结果“我”爬天都峰了吗?是什么让我下了决心?自由读课文第3到5自然段,

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出示第4自然段重点句,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

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因为“我”看到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年

纪比我爷爷还大”,“我”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顿时勇气倍增,

不再犹豫,并和老爷爷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③教师指导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分角色朗读对话

b、同桌分角色试读。

c、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

(2)“我”是怎么爬的?你觉得爬天都峰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自由读6、7自然段,

⑴学生读书圈划。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全班交流,多媒体出示:“一会儿„„一会儿”、“攀着铁链”、“手脚并用”、“爬

呀爬”“终于”等词语。

③课件出示: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我向峰顶爬去”一句加上“奋力”有什

么好处?说明了什么?(“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能使我们感受到爬山不容

易。)

④课件出示:“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句话

用上“终于”好在哪里?(“终于”指“我”和“爸爸”还有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

上了峰顶。用上“终于”使我们进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费力,以及爬上峰顶后的喜悦

心情。)

⑤指导朗读6、7两段。

⒊学习第8—10自然段,体会爸爸所说的话的含义。

(1)爬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会在鲫鱼背前合影留念、互相致谢呢?

(“我”和老爷爷在对方的鼓舞下,历经艰辛,终于爬上了峰顶,我们打从心底

感谢对方,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值得纪念的事,而鲫鱼背又是天都峰上最有纪念

意义的景点。)

(2)课件出示:“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

爬上来了!”“居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用上“居然”有什么好处?(“居然”是

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词能使我们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同时又告

诉我们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看到“我”和“老爷爷”互相致谢,爸爸又说了什么?你怎样理解爸爸说的

话?

①课件出示: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

上汲取力量”。“汲取力量”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②让我们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想想老爷爷和小妹妹是怎样互相鼓舞的。

课件出示: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他看到“我”后,心里又怎么想?

b、老爷爷和小妹妹是怎样互相鼓舞的?

c、你是怎么理解爸爸所说的话的?

③学生讨论后交流后课件出示:小妹妹爬山的勇气使老爷爷增添了勇气,老

爷爷爬山的勇气又使小妹妹增强了爬山的信心。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

却能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三、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呢?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

自己的看法。

生: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

功。

……

教师点评: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

的困难也能克服。

四、课外延伸

请把一周内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写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

完成《家庭作业》第3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天都峰:高、陡

爬峰前:畏惧、相互鼓励

“我”与老爷爷爬峰时:奋力向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爬峰后:互相道谢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爬天都峰人教(部编版)

17爬天都峰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相”。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写作顺序。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养成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

格。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写作顺序。

2.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天都峰的图片,教师对天都峰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

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

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由此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板书课题。(引导读准多音字“都”)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字音,自学生字词,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

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师对较难的词语如奋力、居然、汲取等进行讲解。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讲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的经历。)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课文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爬山之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

三、深入研读

具体赏析文中语句:

1.学习第1、2自然段,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陡”。

(1)课文介绍了在什么时间、爸爸带“我”去干什么?

(2)理解“爬”。作者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字?

(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陡,用“爬”字更能准确地反映出登山时手脚并用的那种费力、艰

难的情境。)

2.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1)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互相怀疑了吗?

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学习课文6、7自然段,提问:“我”是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与动作相关的词句。(“攀

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4.学习课文第8、9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

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明确: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明确: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5.学习课文第10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明确: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

学习。

(2)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明确: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四、拓展提高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不同人物的语气,也可以加上表演。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让学生找出相应句子,从

而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接着以爬山的前后为线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

爬山中“我”和老爷爷艰难攀登、爬山后“我们”喜悦心情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体会。在理解中,我紧紧抓住“我”和老爷爷爬山时的动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爬山的艰难。

又从“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来体会“我”和老爷爷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

突破了教学难点。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1:53: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49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婚前协议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