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今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
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
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
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天早
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小心翼翼地将山
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必须凌晨三点就起来
去找山茸,现在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特别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
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
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
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
来的成果。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心情。你们
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
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
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是一种
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面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
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最近央视热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也赶着热闹把它看完了。
之前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都是清一色的褒扬。确实,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拍摄,再到后
期的制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实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给这个浮躁的影视电视圈子带去了
一种新的感受,他告诉观众原来这才是能够打动人心的真正的朴素的好电视,这才是能给人
以良好教化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谈论更多的是这部片子给人们带来的味觉上的刺激和心头上的乡愁,我的感受
想必和大家也是一样的:当看到那熟悉的家乡菜时,必然会欣然点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不禁内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来,让周围的人都围过来和我感受同样的发现和惊喜;当看
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区的美味时,心中对这种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觉地流出哈喇子,暗下决
心,以后一定要到这个地方去感受这种原汁原味的精彩。这是应该的,一部以食物为基础的
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欲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不在这上面多说了,倒是说一些联想之外的想法。
七集看下来,其实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
和坚韧乐观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想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
的题目,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它并不是一部介绍美食的
片子,也不是一部宣传地方风味特色的噱头,而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想来这些制作者们
不仅跑遍天南地北,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环境,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留守拍摄记录,支撑的动
力早已不只是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种渴求探索发现中国民众精神气质的热切愿望。不禁
肃然起敬。
其实每看完一集后,静心回想一下内容,总会羞愧难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
诗句从小就会背诵,但是不经历田头劳作的辛苦,怕是永远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影片最
起码告诉了我们在今后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在你品尝海参等海味的时候,
要知道潜水员的工作之危险,在吃藕的时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鱼的时候也要明
白这可能是渔民苦苦等待数月的一次运气的成果。《舌尖上的中国》感动我的不仅仅是食物的
味道,还有思乡的味道,勤劳的味道,感恩的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读后感
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数不胜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
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
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读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后,让我对中国的美食文化,有更
深的了解,同时让我产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尝全国美食的愿望。
回想我也曾经也去旅行过,比如北京、青岛、南京、扬州、无锡等。但是我只是吃过肥
而不腻的北京烤鸭,品种齐全的青岛海鲜,香鲜味美的南京盐水鸭,原汁原味的扬州炒饭。
有好多旅游地点的美食我还没有品尝到,比如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扬州的鉴真素鸭、
文思豆腐、清炖狮子头、扬州大包子。我还都没一一品尝过。忽然觉得有点遗憾,觉得应该
去尝尝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不仅拥有烟雨的江南风景,还拥有独特的美食,我记得《舌尖上的
中国》这本书中提到了重庆的麻辣火锅,我也是个爱吃火锅的人,我喜欢火锅的味道,也喜
欢吃起来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提到在重庆每家火锅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秘方,可见重庆
的火锅味道多种多样。重庆的火锅不仅味道多种多样,而且菜品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毛肚
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正宗的毛肚火锅的菜品用的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
血旺、和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机会去重庆品尝这等美食,会不会让人
流连忘返呢?
南方的美食数不胜数,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虽没有烟雨朦胧之感,但是有粗犷豪
放之气。给我另一种感觉,如果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在屋内暖洋洋的吃着东
北的酸菜炖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炖白肉是以酸菜和猪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的东北菜,口味
酸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效。我家冬天也会做酸菜白肉吃,我家虽
不是在东北,但是我感觉酸菜的腌制方法与东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国》也说了这个
酸菜的做法,让我更加坚信了这点。我家在做酸菜炖白肉时还会放入血肠,血肠是现杀猪时,
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后灌肠,扎紧捆实即
成。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血肠与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别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时候
都比较喜欢吃血肠,味道很是不错,这菜也是很下饭。
说了这么多的美食,我还没介绍我家乡的美食呢!我的家乡美食是驴肉火烧。驴肉火烧
就是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驴肉火烧加羊杂
汤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过,羊杂汤虽然不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认为做得也是极好
的。真希望我家乡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古时不是有句话叫“天上龙肉,
地下驴肉”嘛!可想而知驴肉的美味,再配上我们那酥脆的火烧真是让人吃不够啊!
我想有时间不如让我们抽出时间去旅行一下,去品尝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里的工
作去做一顿美味的佳肴犒劳自己一下,这样不是很好么。希望《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能出
第二册,让我们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后再去旅行时能品尝到《舌尖上的中国》
一书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一书感动我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
记忆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开篇大气又不失细腻的镜头,恰到好处的配乐,徐徐悠长的男声旁白,瞬间就让人惊艳
了。不得不说,《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实为一部高质量的用心之作,虽然片中有明显的
模仿痕迹,但瑕不掩瑜,每集50分钟的片子,叫人看得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第一集讲述的是“自然的馈赠”。从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浙江遂昌县的冬笋,广西柳州
的大头甜笋,到云南的诺邓井盐和诺邓火腿,湖北的莲藕,海南远航的渔船……从获取食材
的角度切入,展现了人与自然最本真的关系,以及食材背后流淌出的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气
息。印象比较深的是湖北莲藕那一段,一叶扁舟穿行在淡紫色的晨雾中,船工执桨划开水面,
那画面像极了一幅中国山水画。采藕工们就在淡紫色的清晨中开始了艰辛劳动的一天。我从
来不知道原来采集莲藕是这样的不易,要挖开层层的淤泥,小心翼翼避免伤及莲藕,好一阵
忙活才得到了一截完整的莲藕,还是黑的!和我们在餐桌上看到的洁白如玉的莲藕差太多了。
吃着香煎藕合,莲藕炖排骨的我们,怎知这莲藕背后的故事?那句人人都会背的小学古诗“谁
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今读来怕是会有更多感触了。
查干湖那段儿也拍的很有意思。身着鲜艳服饰的祭祀人群和巨大白色的结冰湖面形成强
烈的视角反差,年过七十的鱼把头带上毛毡帽子,往寒风里一站,好一个东北汉子!人们在
收获自然馈赠的同时却也谨记着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自然法则,用稀疏的鱼网过滤掉小鱼,
并往湖里撒下来年的鱼苗。这是人类与自然的默契约定。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人民,恪守
自己的本分,取之有道,对大自然常怀一颗感恩敬畏之心。
第二集很多人反映说没有第一集精彩,毕竟讲述的是“主食的故事”,很多食物大家的餐
桌上都已是司空见惯,不像第一集里包罗了那么多山珍海味。但我却觉得正因为讲的是与我
们最密切相关的主食,看来颇觉得亲切温馨。作为一个江浙人,尤其是看到做年糕,做粽子,
做青团的画面时,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和外公会摘下屋外桂花
树上的桂花,用糖腌在玻璃罐子里,做桂花糕的时候放一些,满屋子的桂花香~外婆做的粽
子和青团至今还是我记忆中无上的美味。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舌尖上的味道就是故乡的味
道,无数人的故乡的味道就汇集成了中国的味道,这也是片名的意义吧,借美食带出国人的
乡愁,以及中国食文化里所包含的东方智慧和普世价值。
片子也着意刻画了食物是由双手创造出来的这一概念,这在现今什么都是流水线机器操
作的时代让人不由的心头一暖,我想很多人都喜欢那个陕西绥德县做黄馍馍的老伯。他和老
伴不辞辛苦的辛勤劳作三天,用最原始自然的方法制作出外表毫不起眼的黄馍馍,这样的馍
馍,不知道吃起来会不会特别香甜可口?老伯和他的老伴,年复一年的不辞劳苦的制作黄馍
馍,赚钱当然是首要目的,但我相信,他们在揉面团,做馍馍的时候,心底一定是踏实而快
乐的,他们作为中国8亿农民中的一份子,对脚下的这片土地有着与生俱来的割舍不断的感
情。
卸下美食节目的身段和姿态,放平视角,展现最寻常百姓家的人间美味,探寻五湖四海
的各类食材,捕捉人与自然之间的细微情感。见微知著,温暖人心。感谢主创团队一年来的
辛苦拍摄和后期制作,为我们奉上了这样一盘味蕾与心灵双重享受的“丰盛大宴”。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近日,中央一套播放了一个异常火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中的景象是如此的美
妙,大流口水之际我也有着自己的感叹:
一、电视上的很多美食我们没吃过。
第一集至第七集集集都有令人馋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们吃过的寥寥。而且我们发现,
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费功夫的。在速食泛滥的今天,在流水线充斥
的现在,在添加剂无所不能的当下,在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
珍贵的馈赠,哪里才有浸透着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这一切,只能在电视里,不能在肚子
里。是电视唤起了我们对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我们的田野。
钢筋和水泥里长不出来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尝不了美味,但是我们都已经为了生活住进
了城市。被钢筋和水泥锁定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却一直存在着一片长满了瓜果的田野,那是
我们心里的净土。为了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师傅让人拉了三卡车土,把自己的楼顶开辟成
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长满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鸟语花香,晚上有邻居聚餐,楼顶上满是
开心和快乐。
三、转化的灵感。
我是陕西人,看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较熟悉。那个陕北卖黄
馍馍的人我似曾相识。他说,老天爷会把钱给勤快人,不会给懒人的。我觉得他的这句话是
这部纪录片的灵魂。豆子经过加工可以转化为豆腐,大米经过发酵可以酿成美酒,这些,都
在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转化为美好和幸福。
中国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幸福就是如此的简单,这么容易令人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被誉为是中国深夜发吃节目的开山之作。跟新中国很多事物一样,这
片可谓是起步晚起点高,一出手立马把《深夜食堂》这样的海外发吃片给比了下去。正当都
市小清新们为东京酱油炒拉面感慨不已的时候,蓦然发现天朝才是神一般的存在,小日本那
些玩意简直就是渣渣,这片真给咱中国发吃党长脸。
《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美?简单来说就是接地气。工业化让人也变的越来越工业,离
生存的本质越来越远。为什么那些廉价工业化高热量垃圾食品可以卖那么贵?因为它的顾客
并不把它当作真正的食物,而只是一种商品,一个商品只需要具有和它的价格相当的包装,
就一定会有人买。《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美食节目的不同,在与它不是一个关于商品的故事,
而是一个真正关于食物的故事。它的镜头没有对准各大所谓美食城市的商业街,而是对准了
我们经常忽视的人和物。包括黑龙江上的老鱼把头,香格里拉菜松茸的单珍卓玛,浙江菜东
笋的包师傅,这些勤劳的人运用经验和智慧,提供了我们所吃的一切,也决定了我们要吃什
么,怎么吃。包括做山西花馍的大婶们,宁波做米糕的顾阿公顾阿婆,兰州拉面的马师傅,
他们的技巧决定了各地的风味甚至习俗。也包括你早已忘却的家乡菜,妈妈做的闷面,春节
的团圆饭,无论承认与否认,它们都绝定了你一生的口味喜好。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关于食
物的记忆,其实也是我们整个文明的记忆,甚至是我们自我认知的根源。古人通过“茹毛饮
血”区分自己和蛮族,后来“南稻北麦”的分野,仔细一想竟然都是关于食物的。
我在加入深夜发吃党以后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我想了许久,发现最好的回答就是:活
的更明白了。为什么呢?要做饭自然就要买食材,就要辨别食材,就要懂油盐酱醋茶的用度,
知道入口的五味口感是怎么回事。人活着就要吃饭,把吃饭这事整的更明白,可谓是活的更
明白了。这有许多好处,活的不明白的人就往往容易被表象和虚假所迷惑。我们有些同胞拿
着国外几块钱一大盒的哈根达斯当奢侈品,沉醉于日本饭团子(学名寿司,起源与日本古代
长途干粮)的简单与纯粹,着迷于波尔多红酒的古典高雅,倾心于西式快餐店的工业气息,
并拿出够外婆腌一年酸菜的钱买以上种种,充分说明现在没活明白的人何其之多。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0:49: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4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