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中考复习

更新时间:2023-01-21 00:05:05 阅读: 评论:0

材料界大师-不知腐鼠成滋味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允许的近义词)

中考复习资料

中考复习资料篇一:中考复习计划分享

中考复习计划分享

第一步回归课本,梳理知识

回归课本时特别要注意以下细节:

1、基础知识点梳理:概念、原理、规律(包括法则)、专业

术语、数字、符号、过程或步骤的陈述。

2、浏览课本辅助学习资料:“小资料”“为什么?”“课外读”等。

3、注意对物理、化学实验的复习,关注实验题目的练习,。

第二步回顾试题,查缺补漏

1、关注已做过的试题中的错题,也是考前复习的重点之一。

分数的增长点就在错题上,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一定

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建议利用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专题的复习。

要有对考试方向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把握命题方向,还要有

穿插解题思想与方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步潜心研究中考试题

对近3年来的中考试题进行研究,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与脉

搏。怎么研究?

1、做

做题的目的是找感觉,感受中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

们在复习中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

怪。

2、比

对各年中考卷比较,对各区一模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

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

3、找

通过对近3年的中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

规律,据此可排查出中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

针对性。

这里面还要穿插如何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进行专项

训练,学会“秒杀”客观题,规范解答主观题。

第四步规范答题,保证时间

特别要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使用规范的专业学科术

语答题。很多考生题一看都会,但是分数就是拿不全,这其中很

大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准确了,但表达的不准确、不到位,不会

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问题。

所以平时做题一定要落实在试卷上,不能只看,答题时表达

要准确规范,要会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准

确无误。

第五步协调好考试与复习的关系

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测验、考试将比较频繁。认真分析自

己的每一次训练和考试,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会做而未得

的分,丢分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有意纠正自己不良审题、解题的习惯,尽量减少无谓的

丢分。同时做完每套试题之后,要总结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

获,切忌钻研难题好高骛远。

第六步调节应试心态

在复习中要实现巨大的跨越,就要学会培养良好的心态,心

态决定命运。平时多与老师交流,与他人友好相处,相信自己,

笑口常开,这些对保持好的备考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学总会下意识地将测验或考试的成绩与自己的学习

水平、近期的复习效果乃至将来的高考成绩等一系列问题挂起钩

来,一旦成绩有所起伏,便对自己产生怀疑,增添许多心理压力。

其实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有多大的提高

与下降,一次两次的成绩并不能决定什么,要对自己有信心,应

学会调整心态。

对于中考,甚至每一次考试,大家都要战略上重视,认真对

待每一个知识点,心态上轻视,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努力过就

好,更何况努力后的成绩都不会太差~

中考复习计划

到了初三,大部分同学都会有明显的感觉,压力变得很大。

这里的压力,不只是生活上、心理上的压力,主要还是学习上的

压力。

在初三的学习中,知识量比以前多了,难度比以前大了,课

时比以前多了,有些同学一下子难以适应,于是产生了一定的消

极学习情绪。

第一轮复习一定要全面梳理,构建知识网络,熟练掌握基础

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做到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能

力综合化。回归课本,重视教材,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抓好教

材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分知识块复习、注重落实,

并对题型、图形、解题思路与方法归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

课堂效率。注意在每一个知识块复习后,一定要及时检测。加强

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多采用变式教学,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

能力。培养学生随时收集、整理训练中的错误,形成一个错题集,

加强印象。

说的好抽象啊,下面以上游生、中游生、下游生为例来一一

说明。

上游生:

1.搭建知识框架,知识模块化,以例年真题的压轴题为模版,

展开知识点的剖析,让学生学会这类题的举一反三

2.动点动面动线的综合讲解,把动点定点化

3.基础题的练习加强时间和准确率训练,每节课进行二十分

钟的限时训练

4.每个星期要保证一道压轴题目的训练,并且让孩子自己去

分析试题,说出考点,总结方法,两个星期让孩子整理一次错题

5.一周一个统计和概率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训练(在家练习),

写出完整的步骤,保证孩子能重视这类题型

6.每周自己去找一个阅读理解性的题目去分析,找到做阅读

理解性题型的方法,拿到满分。

中游生:

1.这类孩子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孩子遇到中等难度偏上

的题型不知道从何下手,尤其是中考最后三道题的最后一问或者

最后两问,甚至是出现最后一题阅读理解性的题型读不懂的情况,

在平时要有意识的去帮助孩子整理知识框架,归纳总结思想方法,

帮助孩子去分析题型,克服畏难情绪。

2.基础题的练习加强时间和准确率训练,每节课进行二十分

钟的限时训练。

3.一周一个统计和概率以及圆的训练(在家练习),写出完整

的步骤,保证孩子在步骤上不扣分,两周进行一次错题整理。

4.在课上严格要求孩子去审题,尽量说出每道题的考点,补

全孩子的考点,并且讲解注意点和知识陷阱,在此过程中了解孩

子的知识的不完善在什么地方补全。

5.及时和孩子的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帮助孩

子纾解压力,保持好的状态。

6.两周老师自己出卷模拟一次,让孩子知道自己现在的程度,

以及有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及时的完善。

下游生:

1.坚持计算训练。每天坚持3-5到计算训练。保证代数方面

的正确率

2.每周进行一次二十分钟的限时训练(老师要自己挑出一些

适合孩子训练的题型)

3.每周一个统计和概率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训练(在家训练),

如果发现步骤有问题,及时的纠正孩子,并且保证这种训练的状

态直到中考。

4.注意对常用计算(不仅指实数的加减和解方程(组),还包括

因式分解、分式化简、各类线段、弧长、角度、面积、正弦余弦

等内容)技巧的归纳总结比如正弦值如是五分之三,余弦便是五

分之四等,以提升计算速度

5.只要孩子有一些方面的转变要及时的鼓励孩子,建立孩子

的自信心

6.每周进行一次错题整理,并且两周进行一次错题回顾

7.帮助孩子归纳总结中等难度的题目怎么去突破,让孩子建

立一些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对数学有点兴趣。

8.在考前帮助孩子去总结一些考试的方法,如填空和选择遇

到不会的怎么去想等。

中考复习资料篇二:2015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部分关于中考

-命题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命题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学习水平

都能得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

试题结构

1.题型及分值

(1)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5道,30分,占40%。

(2)非选择题:包括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分析说明题、探究

题,共4道大题,总分45,占60%。

2.考试范围及比例总分:75,考试时间:70分钟

中国古代史:15%中国近现代史:35%世界近现代史:45%

地方史:5%

第二部分关于备考

(一)解读课标,打好基础

(二)抓大放小,统筹安排

(三)精确记忆,灵活运用

(四)打好基础,构建体系

按事件分类

(1)会议

中国

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七大;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

大;十四大;十五大;国民党一大;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

世界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26国华盛顿会议;雅尔塔

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战争

中国

古代:牧野之战;城濮之战;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四次

以少胜多的战役;民族间的战争;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

近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北伐战争

现代:抗美援朝

世界

古代:布匿战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扩张

近代: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3)制度

中国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君主专制集权制;郡县制;科举制;行省

世界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联邦制

(4)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

古代:百家争鸣;

近代: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现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世界

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

(5)国际关系

友好交往

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

战争交往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6)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

比较内容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主要发明

火车,汽船

电灯,汽车,飞机

电子计算机

动力能源

改良蒸汽机(煤炭)

电力和内燃机(电和石油)

核能

对中国的影响

启示

中考复习资料篇三:如何制订最有效的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

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

步一步地前进。

第一步,形成知识网,解决薄弱模块。考生可以对初中化学

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再通过分板块复习,使初中化学知识形成一

个知识网。同时,考生要寻找自己的薄弱模块,并进行分析和训

练,争取在最后的复习中解决薄弱环节。

第二步,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要想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

本原理,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必须进

行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在训练和测试时,考生要严格要求自己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切忌随意性、不定时的练习。

值得提醒的是,考生不宜过多地、没有选择地进行综合训练

和模拟测试,可以选择一些能覆盖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知识点、

考点的试题。

在中考化学考卷中,过于复杂同时实用性又不是很强的考点

将会逐步淡出,基础知识点将成为重点考查内容。因此,考生对

于基础知识的把握、理解以及灵活运用将成为拿高分的必要能力。

由于中考化学科目的复习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因

此刘璐建议考生对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反应方程式、实验现

象及原理等都要掌握好,而且考生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要归纳一些

易记易忘、考前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并摸索和总结知识点的规

律。

此外,考生要提高效率、注重细节。时间是争取高分的保证,

在最后中考化学的复习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对考生来说

尤为重要。同时,对化学学科来说,物质是基础,实验是手段,

细节的把握对考试成败也至关重要。

授之以渔重课堂效率调整应试心态

针对中考化学最后阶段的复习,刘璐建议考生:1.紧跟老师

步伐,培养归纳反思的良好习惯。老师经过精心备课,在课堂上

所传授的知识和所准备的试题都是按照中考的方向来设置的,所

以考生一定要集中精神,抓住上课的效率。此外,在老师每次判

完卷并讲解完后,考生要认真归纳错题,并要经常重做错题,告

诫自己同样的错误下次不要再犯。

科学制订计划,形成良好的知识梳理能力。由于现在所剩时

间不多,不可能进行全面的复习,因此考生只能对自己薄弱的知

识点进行整理并一一列出,之后找一些相应的练习题,有针对性

地进行训练突破。

注意心理调试,提升自己的综合应试能力。考生对自己要有

信心,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心理因素也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

要条件。有些考生平时学习不差,但一到大考就发挥不出来,显

然这是求胜心切、心理负担太重而导致,所以在最后阶段要限时

进行模拟演练,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00:05: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4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板报图片
下一篇:生活故事
标签:中考复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