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如梦令李清照词

更新时间:2023-01-20 22:32:07 阅读: 评论:0

高考数学考前指导-什么是生物柴油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广州自助游)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翻译

李清照如梦令原文翻译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

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

如梦令原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

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

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

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注释:

疏:指稀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

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讲解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

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疏,正写疏放疏狂,而

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

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功效

一醒觉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神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路身

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

海棠花若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

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

神气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

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

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

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

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

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

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

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

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

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创作背景】

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

十四岁时,翁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

年”,离开京城到了青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

之、张耒等人。赵明诚是金石学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

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勘校金石书籍方面。所以此

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词

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细审作者行实,此词大致可系

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

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

【名家点评】

现代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此首别见杨金本《草堂诗

馀》’前集卷上,误作苏轼词;《词林万选》卷四,误作无名氏词,注

“或作李易安。”(《词林万选》所注或作某某,殆为毛晋所加,非杨

慎原文。)又见《汇选历代名贤词府全集》卷一、《唐词纪》卷五、

《古今词话·词辨》卷上、《历代诗馀》卷一百十二引《古今词话》,

俱误作吕洞宾词。

现代唐圭璋《百家唐宋词新话》:李清照《如梦令》第一句云

“常记溪亭日暮”,“常”字显然为“尝”字之误。四部丛刊本《乐

府雅词》原为抄本。并非善本,其误抄“尝”为“常”、自是意中事,

幸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卷十一荷花门内引此词正作“尝记”,可以

纠正《乐府雅词》之误,由此亦可知《全芳备祖》之可贵。纵观当代

选本,凡选清照此词者无不作“常记”,试思常为经常,尝为曾经,

作“常”必误无疑,不知何以竟无人深思词意,沿误作“常”。以讹

传讹,贻误来学,影响甚大。希望以后选清照此词者,务必以《全芳

备祖》为据,改“常”作“尝”。

现代吴小如《诗词札丛》:我以为“争”应作另一种解释,即

“怎”的同义字。这在宋词中是屡见不鲜的。“争渡”即“怎渡”,

这一叠句乃形容泛舟人心情焦灼,千方百计想着怎样才能把船从荷花

丛中划出来,正如我们平时遇到棘手的事情辄呼“怎么办”、“怎么

办”的口吻。不料左右盘旋,船却总是走不脱。这样一折腾,那些己

经眠宿滩边的水鸟自然会受到惊扰,扑拉拉地群起而飞了。检近人王

延梯《漱玉集注》,“争”正作“怎”解,可谓先得我心。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翻译: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讲解:

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

忆中,引起你的思索和回味。当时经历的生动情景,会历历如画,在

眼前重现;当时的兴奋和激动,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的

新鲜。如果你是一个有才能的文学家,你就会真实地描绘出这种经历

和心情,吸引读者也进入你再现的那个境界,分享你的激动。

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

郊游而写的。作品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是在郊野水

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在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诉

我们,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程度了。

“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

一边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

长的时间了。“兴尽晚回舟”,是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之后,天色已晚,才上了去时所乘的小船,掉转船头,往回走。可是,

沉醉的后果产生了。由于天色黯淡,特别是醉眼模糊,辨认不清归路,

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藕花”,即荷花。因荷花是从藕

长出来的,所以在诗词中也常叫藕花。按照词调的要求,这里不用荷

花,而改称“藕花”。这时,她心慌意乱是可想而知的了。怎么办呢?

怎么样才能划出荷塘?怎么样才能划回家去?正好,按词调,这里需要

重复一遍相同的两个字的句子,作者恰到好处地填写了“争渡,争

渡”。这里的“争”,作怎么讲。“争渡”,这里是怎么划出去的意

思。“争渡,争渡”,重复一遍,就突出了她焦急的心情。当她正在

心如火燎,思量着怎样才能划出荷塘回家时,想必是在胡乱地划动着

小船,去找寻一条归路。忽然听得,呼啦啦一片响声,从河滩上飞起

了一群被小船惊起的水鸟。“鸥鹭[ōulù]”,鸥和鹭都是水鸟。小词

写到这里,戛[jiá]然而止。至于下文如何,就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了。

想来,可能是惊飞的水鸟,吓得她出了一身冷汗,使得头脑清醒了一

些,终于能够寻路回家了吧!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如何到家,在那里怎么

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

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

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善于剪裁,仅仅截取

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

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

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

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

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了。这也

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作者生平简介: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

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

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

(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

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李清照少年时代便

工诗善词。

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

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

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

省开封市)。她是在东京长大的。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

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

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但她毕

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

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

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

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

山东的涵育。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忌",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

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

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

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

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

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

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

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

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

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

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

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

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期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

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

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后来金人铁

蹄南下,南宋王朝腐坏无能,自毁长城。

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

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

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

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

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

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

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

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

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贿赂,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

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

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

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

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

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

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

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

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

王朝的愤恨。

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

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

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拓展阅读:改写李清照《如梦令》

时常想起那一次在溪亭饮酒时的情景——

我坐在溪亭里观赏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只觉得自己被眼前的荷

花深深吸引了——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

放,几只蝴蝶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

长。盛开着的荷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

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荷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莲蓬却依然挺立

在荷叶中,莲蓬上嵌满了绿宝石似的碧绿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

新生命的种子。远远望上去,一株荷花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

息的大家族。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夏日荷花图》。

看着这美妙绝伦的景象,我深深陶醉其中,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

株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我坐在溪亭里一边观赏着这只有

天上人间才有的美景,一边品尝着千年陈酿。没想到我如此不胜酒力,

才喝了几杯,就酩酊大醉了,坐也坐不稳,只觉得自己的身子飘飘悠

悠,仿佛自己来到了人间仙境。我又觉得自己真是快活似神仙呀!

不知不觉中,天已经渐渐暗淡了下来,直到自己的兴致被时间的

流逝给消耗得差不多了,才想起自己该回家了。我摇摇摆摆的走上小

舟。可这时,我还有些醉意,早就把回家的路线给;抛到九霄云外去

了。我只好凭着自己朦胧的记忆前进。可是自己摇橹的手不听指挥,

你让它往北摇,可是它偏偏和你作对,把橹往南摇;你让它把橹往南

摇,可它却往北摇。行的船跌跌撞撞,好像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

童一样。没想到,我竟然把小舟给摇到了藕花的深处。

此时,我惊出了一身冷汗,顿时酒也醒了,看到自己身处在藕花

的深处,四周都被荷花给笼罩着。我顿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我

拼命的摇着船橹,可这荷花比我人还要高,怎么划也无济于事。可我

摇橹的声音却惊动了荷叶丛中一群水鸟,它们扑棱棱地飞起,直上云

霄。

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瘫在了船舱里,在这种无人之境的环境中

我该如何是好呀!最终,我只得在船舱中度过了这漫长的一夜。

那一夜以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

李清照名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英雄永远是英雄,不会因为任何不利的条件而改变。物是人非事

事休,欲语泪先流。《五陵春》

时过境迁,万事皆休,想说还没说呢,眼泪就流下来了。寻寻觅

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彷徨、无助、寂寞、无聊、

无望。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与其作无可奈何的怀乡之想,不如依旧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不要辜负

了这眼前盛开的菊花。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岁月无情,

自然依旧春来秋往,相思的苦令人无限忧伤,相思苦一种,闲愁的是

俩人。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我的愁苦相思重啊,

小船都载不动。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相思的苦是没法

排遣的,绉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愁闷的思绪又涌上了心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西风吹卷起珠帘,是一个面容瘦

削不堪的我。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蝉在鸣叫,看到绿绿的树叶中小小的花朵,唉,花无百日红,叶

有一时绿啊。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近来我这样消瘦,并不是因为喝了过量的酒,也不是因为悲秋,而是

相思的人儿瘦。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22:3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40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晏殊的词
下一篇:奖学金申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