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
元的主题是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本课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王戎小时
候的故事,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写
“唯戎不动”,反衬出王戎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学习本篇文言文,
重点是了解故事情节,能复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三篇文言文,这是第四次学习文言文课文,对学生而言,
难度不是很大。在理解本课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王戎观虎》,感受王戎的
勇敢精神,进一步丰满人物形象,从而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生词,理解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词语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板块活动一:激趣引入,进入课题
1.师:(课件出示果子图片)同学们,看着这些鲜美的果子,想摘吗?
师:看见诱人的果子,大家都想去摘了吃。可是老师觉得好奇怪,你看,这
么大一树成熟的李子长在路边,却没有人去摘了吃。这是为什么呢?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看看一个七岁的小朋友遇到
这样的问题时,他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板书课题,范写生字“戎”)
2.齐读课题。
板块活动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
1.师:你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是
一篇什么文章?(生:古文,文言文均可,引导学生说出)
2.师:对,这是一篇文言文。要想学好文言文,必须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它,读出文言文独特的“味道”。你们能试着读一读吗?(自由读)
3.师:看同学们读得起劲,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范读)
4.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并试着用铅笔划分节奏。
5.师:(出示节奏图)。同学们,你们刚才划分的节奏与老师一样吗?现在
请你们按老师划的节奏读一读。(自由读,师巡视,引导学生标好节奏)
6.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7.再读:指名读,男女生分开比赛读。读出韵味。
板块活动三:借助注释粗知大意
1.师: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除了会读,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明白文言文的
意思。《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意思,用三角符号标出不懂的地方。
2.师: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吗?请举手提出来,我们一起共同解决。(学生
提出问题,请能解决此问题的同学回答,师最后帮助.(完成《课题作业本》第
3题。)
3.(学生反馈问题,师生帮助解决问题,后巩固这些问题)
4.着重理解:“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取之”,并且发现共同点都有“之”
字。
(1)师:“之”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往往用于指代某一样事物。
(2)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再联系上下文思考三个“之”分别代表了什
么。学生展开讨论。
(3)师生交流,并出示明确:第一个和第三个“之”指代的是李子,第二
个“之”指代的是王戎不摘李子这件事。
板块活动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师:刚才我们解决了这么多不懂的地方,这个故事的意思大家一定很清楚
了。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大意吧。
2.指名翻译文章之意。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
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
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3.师:这真是一个很棒的故事,请把这个故事讲给你旁边的同学听听吧!(同
学之间相互讲故事,巩固文之意。师巡视指导。)
5.师:老师刚才听了同桌之间相互讲故事,讲得真好。可老师就想听文言文
的这个故事,你们能背给老师听一听吗?(由易渐难,先填空后背诵)。
(1)师:我们可以先来填一填
王戎()
王戎(),尝与()游。看道边李树()折枝,诸儿
(),唯戎()。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此必
()。”取之,()。
(2)能背下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板块活动五:讨论交流,感受人物形象
1.师:同学们,当看到李树时,其他孩子和王戎有什么不同的反应呢?
2.你能猜出他们的心理吗?
3.王戎是怎么辨别出李子是苦的?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因为在路边,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别人摘光了。)
(2)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4.师:那文中哪句话说明王戎的判断是正确的呢?(取之,信然)
5.师:大家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又获得了什么启发?(指名回答)
6.师小结:是啊,勤于思考、爱动脑筋,通过一些现象来进行合理的判断真是一
个好习惯,正因为如此,长大后的王戎才学过人,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竹林七贤”
之一,而且做了相当于宰相这样大的官员。
板块活动六:拓展学习《王戎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观看。虎承间攀栏
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朴。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
1.老师读。
2.指名学生说说大概意思。
3.说说王戎在这个故事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师小结:今天所学的课文就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文学家
刘义庆编写的,书中有许多小故事,历经千年,依然鲜活生动。《孔融让梨》、《望
梅止渴》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小故事。想了解更多的小故事?请同学们课外有时
间去阅读《世说新语》的故事,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22: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39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