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屋漏偏逢连阴雨

更新时间:2022-11-13 10:10:09 阅读: 评论:0

模型解题法初中数学pdf-描写雪的四字词语


2022年11月13日发(作者:镇江一日游)

课文剖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里天高秋风怒号,卷走我屋上三重茅草。秋

高:秋深。三重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数。第一句写秋风的威力,“怒号”是其声势,

卷走茅草是其“战绩”。]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茅草飞过

飞过江,洒满江郊,高的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低的旋转在深深的低洼处。第二句写自己无可

奈何的情状,面对大自然的强者,只好任其所为,眼看着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

狂风卷走屋上茅草。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南村的顽童们欺侮我年老无力,竟忍心如此,

当着我的面充当盗贼。忍能:忍心如此。]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

叹息。[公然抱了茅草进竹林去,我喊得口燥舌干也白搭,回来扶着手杖独自叹息。]

群童“趁风打劫”,“我”无能为力,只有叹息。面对大自然的暴力,诗人表现得较为平

静,甚至还有几分耐心去欣赏它。但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它如实

地写出了自己的失态,是那样率真。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

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

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会儿风停了,乌云浓如墨色。秋天的天空到傍

晚更加昏暗。俄顷:一会儿。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渐近,将近。这一句写天气变化。

农云密布,大雨将至。]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用了多年的布被子冷得像铁,

娇惯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裂了。恶卧:睡相不好。穷困到如此,竟然做不起一床被子。]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室内没有一块干的地方可以安枕,一夜之间,雨点不

停地打洛下来。雨脚:雨点。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样的夜晚,如何挨到天亮!]自经丧乱少

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经过多年离乱,我常常失眠,漫漫长夜湿漉漉的如何挨到天

明!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彻,通,这里是彻夜、通宵的意思。]

大风过后,黑云涌来,不用说,秋雨是不请自来的了。诗人收回自己的视线,不再关注

大自然的风云变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赖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贫困,多年的流离失所,

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铁的被子,也让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蹬破了。满屋

漏雨,没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却不管不顾地下个不停。这是怎样的生活啊!长夜漫漫,

诗人失眠了。而“自经丧乱”,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前三段为第一部分,记述秋风破屋,诗人长夜沾湿的痛苦。以叙事描写为主。诗人从眼

前长夜沾湿的痛苦生活想到历经战乱折腾的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从风雨飘摇中的个人茅屋

想到连年战乱中的整个国家,因此彻夜难眠。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怎样才能有千万间大厦,

庇护着天下寒士,使大家展开笑颜!任凭风吹雨打都能稳如泰山。安得:哪里能得到。庇:

bì,遮蔽,保护。这一句是由自己的痛苦生活联想到天下的贫苦人们,这种忧国忧民的济

世情怀,多么可贵。]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啊!什么时候眼

前出现这样的高楼矗立的情景,即使我只有破屋,我被冻死也心甘情愿!突兀:高耸的样子,

这里用来形容“广厦”。兀,wù。见:同“现”,出现。诗人的理想是:解除广大寒士的痛

苦,只要千百万“寒士”解除痛苦,尽变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受冻,死也瞑目。这种忘我

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以上为第二部分,以抒情为主,抒发诗人的济世情怀。诗人从个人“长液沾湿何由彻”的

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

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

大胸怀和崇高理想。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

澜。”

形象概要

杜甫——胸怀博大宽广,忧国忧民

结构巧解

全诗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3):记述秋风破屋,诗人长夜沾湿的痛苦。

第二部分(第4节):抒发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可以图示为:

写作特色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

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

样不假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

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主旨探究

本文的主旨有以下表述:

诗歌通过描写诗人自己的痛苦生活,推己及人,表达了诗人大庇天下寒士的忧国忧民情

怀,体现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

对本文的主旨你是怎样看的呢?

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夜雨湿屋—祈求广厦—忧国忧民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10:1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激动得什么
下一篇:主意的拼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