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教学辅导---沈从文
一、关于沈从文的生平
沈从文(1902-1988),湖南省凤凰县(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
原名沈岳焕。祖父曾任贵州提督,嫡祖母为苗族。父亲年轻时就入伍从军,辛亥
革命时参与当地的武装起义,后因谋刺袁世凯事泄而亡命关外,母亲是世家之女,
从小就认字读书,对沈从文影响最深。湘西偏僻的地域特点和他身上独有的苗、
汉、土家三个民族的血统,对他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沈从文6岁入私塾,15岁从凤凰县第一小学毕业,这是他的最后学历。1917
年8月,即按照当地的风习进入地方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驻留,先后当过士兵、
班长、司书、文书、书记等,在部队活动的沅水流域各县,见识了"湘军"的强悍
和杀人如麻的残忍,也见识了地处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湘西这方土地上的
人民的美好人性。
1922年(20岁),在接触新文学后,出于内心的憧憬,独自闯荡北京,升
学失败后,住在"酉西会馆"(半年后迁入银闸胡同一公寓"窄而霉斋")自学,并
开始文学创作。这时期,主要用"沈从文"、"休芸芸"等笔名在《晨报副刊》、《现
代评论》、《小说月报》和《新月》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
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郁达夫那篇著名的《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就
是在1923年收到沈从文的求助信后给他的回信。
1926年(24岁)出版第一部作品集《鸭子》(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
歌),1927年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蜜柑》,在文坛上开始崭露头角。1928年
1月,到上海,8月应胡适之邀,以小说毕业的资历担任上海"中国公学"的讲师,
讲授写作。这一年,他还出版了小说戏剧集《入伍》、长篇小说《阿丽丝中国游
记》第一卷和第二卷、《篁君日记》,短篇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不死日
记》,以及《老实人》、《雨后及其他》等。
1929年1月,开始与胡也频、丁玲夫妇一起创办文学杂志《红黑》和《人
间》,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夏,任武汉大学国文系讲师。1931年1月,胡也
频被捕入狱,2月7日与柔石、殷夫、李伟森、冯铿(并称"左联五烈士")被枪
杀于上海龙华。4月,沈从文冒险护送丁玲及孩子回家乡湖南常德。这年秋天,
应杨振声之邀赴山东,进入青岛大学任教。
1932年秋天,又应杨振声之邀到北京,进入教育部的"中小学教材编选委员
会"。在这期间,沈从文每年都出版有多部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呆官日记》、
《旧梦》、《一个女演员的生活》,中篇小说《神巫之爱》、《一个天才的通信》、
《泥涂》,短篇小说集《男子须知》、《十四夜间及其他》、《沈从文甲集》、
《沈从文子集》、《石子船》、《龙朱》、《虎雏》、《都市一妇人》,长篇传
记《记胡也频》,以及散文集《旅店及其他》等。
1933年5月,丁玲被捕后失踪,引起文坛瞩目。两个月后,当人们快要忘
记丁玲时,沈从文发表了《记丁玲女士》一文。同年9月,沈从文与张兆和结婚。
同年10月,沈从文发表《文学者的态度》,引起著名的"京海之争"。这一年他
还出版有中篇小说《一个母亲》,短篇小说集《阿黑小史》、《慷慨的王子》和
《月下小景》等,并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
1934年是沈从文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这年1月,他返回湘西看望病中
的母亲后,写出了他的小说代表作《边城》,并写出了他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
(1936)和《湘西》(1939)中的许多篇章,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游园集》、
《如蕤集》,以及他的第一部自传《从文自传》,还执编了天津《大公报》的文
艺副刊,成为了北方"京派"作家群体的组织者。
在随后的两年里,沈从文对自己的创作做了初步的总结,出版了一系列小说
选集,如《从文小说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沈从文选集》、《沈从文小
说集》、《新与旧》等。
相关知识:1933年前后,左翼文学的创作面貌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胡也
频、丁玲、蒋光赤等"初期左翼作家"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或被杀、被捕、病逝
等)相继退出了文坛,张天翼、沙汀、艾芜等"左翼新秀"开始崛起,茅盾的小说
创作也进入了爆发期,陆续创作和发表了他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子夜》、《林家
铺子》和"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与茅盾等许多作家一样,沈从文的生活也在1937年抗战爆发后发生急剧的
动荡。1937年8月,随清华、北大、南开等大学南下,经天津、烟台、济南、
南京、武汉、长沙,又回到湘西,再经沅陵、贵州到昆明,先后任西南联大师范
学院副教授、联大北京大学教授,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北京,继续任
北大教授,并参加编辑了《大公报》、《益世报》、《平明日报》等四种报刊的
文学副刊。在这期间,仍然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一个妇人的日记》、《长河》,
短篇小说集《主妇集》、《绅士的太太》、《如蕤》(与《如蕤集》篇目有所不
同)、《春灯集》、《黑凤集》,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昆明冬景》,
以及杂文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由于沈从文在文坛上多次发表文章引起论争,从抗战开始,他与左翼作家的
关系继续恶化,在左翼作家发动的对"与抗战无关论"、"战国策派"、"反对作家从
政论"、"自由主义文学"等一系列论争中,他几乎每次都被列为反叛对象,他在这
时期创作的小说也屡遭批判,1948年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以不容置
疑的口气断言,他"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于是,在1949年
7月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期间,他与京派的理论家朱光潜、沦陷区女作家张爱
玲、国统区著名作家无名氏(卜宁)等都排除在外,而且,还被赶下了北大的讲
台,经于导致精神错乱,从此,离开文坛。
1949年秋,被送入中央革命大学研究班学习,的改行进入历史博物馆工作。
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参与了《中国历史图谱》的编写,1964年完成
文化研究专著《另古代服饰研究》,1969年被送入湖北咸宁"五七干校"看菜园
子,1971的获准回京,1978年"文革"结束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980年曾赴美讲学。1988年逝世于北京。
二、关于"京派"与"海派"
1."京派"的概念
"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第一,他们多是"文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成员。在30年代,中国的文化中
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北京守旧的文化氛围和上海新潮的商业氛围和激进的革
命氛围,对这两个地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无论是他们的学术观
点,还是私人关系,都与新月派十分接近。
第二,他们多是北大、清华、燕大、南开等几所知名大学的著名学者、教授,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院派"的"文化精英"。他们对文学(创作)的态度成为
他们与海派作家主要分歧。
第三,他们是"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他们对儿时的乡土生活的怀念,是
形成他们创作具有田园牧歌风格和抒情小说特征的主要原因,并因此而与"京味"
小说划开了界线。
第四,虽然没有正式的组织和宣言,但他们大都集中于林徽因、朱光潜组织
的两大文学沙龙。以文学沙龙为依托,正是文学流派形成的主要原因。著名的"
新月派"就是以"聚餐会"的形式形成"流派"的。
第五,他们的作品大多发表于《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
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等几大刊物。沈从文、凌叔华、胡也频等都曾
被看成是《现代评论》培养出来的作家。以一个或几个刊物为依托,也是文学流
派形成的主要原因。
2.关于京派作家
京派作家主要有三部分人:
一是与文学研究会和语丝社有关的讲究文学趣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
俞平伯等;
二是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
孙大雨、梁宗岱等;
三是北京的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校中的师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
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林庚、李长之等(汪曾祺是40年代在西
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后才崭露头角的,可以看作是"京派的最后传人")。
在小说方面,除了有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师陀)之外,还有凌叔华、
林徽因等,以及后来的汪曾祺等。
在散文方面,主要有废名、何其芳、李广田,还有沈从文、芦焚和后起之秀
吴伯萧等。
在诗歌方面,主要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他们三人因出版有《汉园集》,
又称"汉园三诗人"),以及晚起的林庚等。
在戏剧方面,力量最弱,主要有李健吾、林徽因等。
在理论方面,人数不多,但影响不小,主要有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和著名评论
家李健吾(刘西渭)等。
从这个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京派的作家队伍并不算庞大,但很整齐,这些
作家除了在小说方面卓有成就外,在文艺理论、散文、诗歌以及戏剧方面都有堪
称独步的大家。一方面每种体裁都有成就卓著的作家,尤其是在小说、散文和诗
歌三方面有所建树;另一方面每位作家都有多方面的成就。京派作家几乎都是多
面手。
沈从文、废名、芦焚,既是著名小说家,散文也写得非常漂亮。
何其芳、李广田,既是著名散文家,诗歌也有不小的名气。
李健吾既是著名戏剧家,还是翻译家,也写小说和散文,但他的"刘西渭"的
名字在评论界似乎更响一些。
萧乾的小说成就虽不算高,但也很独特,同时,他还是一位很有知名度的新
闻记者,在二战期间,他曾是欧洲战场上惟一的一位中国记者。
凌叔华(陈西滢的夫人)写小说只是她的业余爱好,她的专长应该是文化研
究,她曾在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著名大学讲坛上讲学的中国近代
文学和中国书画(尤其是文人画)。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夫人)更是现代文学史上有名
的才女,她毕业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也曾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
但她的爱好是绘画与雕塑,也从事戏剧、小说、散文和诗歌创作。
在这里,有必要特别强调一位作家,即废名(冯文炳)。在以前的专科学习
中,人们对他的认识还不够,只是在讲到鲁迅与周作人创办的语丝社时,顺便提
到有一位冯文炳。在当时的文学辞典中,只能查到"冯文炳"的名字,找不到"废名
",真的跟被"废"了"名"一样。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看重他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不
仅把他视为"京派的鼻祖",而且,对他在小说、散文以及诗歌上的成就都大加推
崇。在钱理群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中,就有些例外地选了废名的
五篇小说:《纺纸记》和《菱荡》、《桥》、《莫须有先生传》以及《莫须有先
生坐飞机以后》(后四篇以附录的形式出现),而鲁迅才选两篇,在散文中也选
了两篇,原来还准备选他的诗歌的。人们对废名的注意和重新发掘,是从人们对
周作人的重新认识分不开的,因为周作人太喜欢废名,废名也太推崇周作人,两
人也真有些"臭味相投"了。废名的几乎每一部作品,只要有序,必定出自周作人
之手,而周作人每一出手,必定是"我喜欢",跟现在"名人广告"如出一辙。但不
同的是,周作人不仅仅是一味地夸奖,还真的做了一些研究,比如,他在《怀废
名》一文中就这样总结说:"废名的文艺活动大抵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来说,甲是
《努力周报》时代,其成绩可以《竹林的故事》为代表。乙是《语丝》时代,可
以《桥》为代表。丙是《骆驼草》时代,以《莫须有先生》为代表。丁是《人间
世》时代,以《读论语》这一类文章为主。戊是《明珠》时代,所作的都是短文。
"而我们现在一般也这样认为,说《竹林的故事》、《桥》和《莫须有先生传》
是废名的小说代表作。
特别提醒大家对废名的注意,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废名虽然是京派的鼻祖,
但他的小说特点与京派小说的共同特点(甚至京派小说的几个特点之间)常常有
相悖之处,至少表面上看来是相互矛盾的,不知大家在学习中是否已经注意到这
一点。第一,是关于"易读与不易读"。教材在第114页上说:"'京派'小说家有形
式感,讲求'文章之美',作品比较有可读性"。这里说的"文章之美",正是周作人
对废名小说的赞誉之辞(见周作人《枣和桥的序》:"废名君的著作在现代中国
小说界有他独特的价值,其第一的原因是其文章之美"。)但读过废名小说或散
文的人都应该有同感:即他的东西实在难读。当然,我们在教材(第115页)
中对此也作了明确说明:"废名的作品并不容易读,里边总有某种玄学意味,又
有'理趣'和'禅趣',阅读时只有放慢速度,才能慢慢体会那有意为之的'涩味'的境
界,看作家如何将艺术和哲学两相调和。"而废名最得周作人欣赏的就是他的"理
趣"、"禅趣"和"涩味"。第二,是关于"平和与讽刺"。教材在谈到京派小说"从容节
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的特征时,强调了他们远离商品化和都市化的一面,也强
调了他们的文化理想和他们对于平凡生活的诗意的重视,实际上也就是主要强调
了他们"平和的写作目标",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是平和的,充满田园牧歌风格
的。但在谈到他们的"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的特征时,又特别提到,"当他们以'
乡土中国'的眼光审视都市生活时,常写世态批评的讽刺小说"。废名的《莫须有
先生传》如此,沈从文的《八骏图》也是如此。
3."海派"的概念
海派是与京派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活跃在上海的作家。
但在学习中,要特别注意,不同作家所说的海派有着不同的含义。也就是说,
海派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海派,是指所有的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主要有三个流派:一是左
翼文学,二是新感觉派文学,三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而"鸳鸯蝴蝶派"当时也有新
旧两派之分,旧鸳鸯蝴蝶派主要以一直致力于通俗文学创作的周瘦娟、张恨水为
代表,而新鸳鸯蝴蝶派则以原来的新文学作家张资平、叶灵凤为代表。也有人把
后来于40年代崛起的张爱玲作为新鸳鸯蝴蝶派的后起之秀,即海派的新代表。
狭义的海派,则主要指鸳鸯蝴蝶派。也有人将具有典型都市文学特征的新感
觉派视为典型的海派,而将左翼文学与此相区别。
沈从文在《文学者的态度》等文章中所说的海派,实际上使用的是一个广义
的概念,强调的是文学创作者对文学创作的态度;而鲁迅在《"京派"与"海派"》
等文章中所说的海派,则是使用的狭义概念,强调的是文学创作者对政治和社会
的态度。因此,沈从文与鲁迅所说的"海派"实际上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4.关于"京派"与"海派"之争
"京派"和"海派"虽然与北京和上海的关,却不是两个单纯的地域性概念。这
两个概念的出现,与30年代开始的关于"京派"和"海派"的论争有关,而这场论争
则是由沈从文一手挑起的。
1934年是沈从文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年。这年他写出了自己的小说代表作
《边城》、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以及《湘西》中的许多篇章,出版了短篇
集《游园集》、《如蕤集》,以及他的第一部自传《从文自传》。在随后的两年
里,沈从文对自己的创作做了初步的总结,出版了一系列小说选集(包括《从文
小说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沈从文选集》、《沈从文小说集》、《新与
旧》等),成为"京派"的领袖人物。
沈从文引起著名的"京海之争"就发生在这之前的1933年10月,他在刚刚接
手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第9期上发表《文学者的态度》,抨击当时文坛
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包括"在上海寄生于书店、报馆、官办的杂志,在北京则寄
生于大学、中学以及种种教育机关"中的"玩票白相文学作家"。在这篇文章中,虽
然没有出现"京派"和"海派"的字眼,也不是完全针对"海派"而言,但是,沈从文
早就对"海派"有所指责。他曾在《论中国小说创作》一文中说:"从民十六年(即
1927年--引者注),中国新的文学由北平转到上海以后,一个不可避免的变迁,
是在出版业中,为新出版物起了一种商业的竞卖。一切趣味的俯就,使中国新的
文学,与为时稍前的低级趣味的海派文学,有了许多混淆的机会……"
于是,因与左联作家展开"文艺自由论辩"而声名大振的苏汶(杜衡),1933
年12月1日在《现代》4卷2期上发表了《文人在上海》,从人的基本生存的
角度,为上海作家进行辩护。而沈从文却得理不饶人,1934年1月,在《大公
报·文艺副刊》第32期上以《论"海派"》予以回击。先是下定义:"'名士才情'与'
商业竞卖'相结合,便成立了我们今天对于海派这个名词的概念",继尔历数海派
的种种特征。虽然沈从文再一次说明海派作家和海派风气与"上海的文人"不是一
回事,并特意强调,"茅盾、叶绍钧、鲁迅,以及大多数正在从事于文学创作的
杂志编纂人"都不属于海派,但他在文章中将"海派"与"北方文学者"的对立处理,
仍然得罪了在上海的左翼作家,实际上一直有人认为,"海派"也包括"左联"。京
派中的文艺理论家朱光潜,作为当事人之一,后来在《自传》中曾说:"京派大
半是文艺界的旧知识分子,海派主要指左联"(《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上
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由此,"京海之争"进入高潮。1934年1月17日,曹聚仁在《申报·自由谈》
发上表《京派与海派》,针对沈从文对海派的贬谪,逐一对应地列举了京派的劣
行,对自命不俗的京派进行了辛辣的嘲讽。1月20日,徐懋庸在《申报·自由谈》
上发表《"商业竞卖"与"名士才情"》,指出海派的特征是一种"商业竞卖",京派
的特征是一种"名士才情",显示出一种淡化地域性意义的倾向。2月3日,鲁迅
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了著名的《"京派"与"海派"》一文,也持"各打五十大板
"的态度:"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
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
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
但从官者得食其情状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于掩饰,
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
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其他左翼作家如胡风、姚雪垠等也左右开弓,批评了
这两派的一些不良倾向。胡风曾在《文学》4卷5期上发表《京派看不到的世界》,
批评京派作家虽"风雅"、"优美",却不能反映北方地区普通人的生活。姚雪垠曾
在《芒种》第3期和第8期上发表过《鸟文人》和《京派与魔道》两文,认为"
海派有江湖气,流氓气,娼妓气;京派则有遗老气,绅士气,古物商人气。而后
者这些气质,都充分表现在知堂老人(指周作人--引者注)的生活、脾味与文章
上"。
但沈从文仍然固执地穷追猛打,继续写了《关于海派》、《论穆时英》、《新
文人与新文学》等文,再加上这之前的《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等,对海派作
家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后来鲁迅在谈到这次论争时,也认为对海派极为不利:"
京派大师曾经大大的奚落了一顿海派小丑,海派小丑也曾经小小的回敬了几手"
(鲁迅:《"京派"和"海派"》,《且介亭杂文二集》。此文与收在《花边文学》
中的《"京派"与"海派"》仅一字之差)。
"京海之争"不仅扩大了京派的名声,而且,使京派从"无形"走向了"有形"。
在这之前,京派虽然存在,但并没有结成社团,甚至没有"京派"一说。
5.关于京派的形成原因
京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30年代,中国文化和政治的中心都移到了上海,成为"文化边缘"的北
京,虽然比较沉闷,但毕竟是文化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又经过了新文化
运动的洗礼,浓重的文化氛围为这些志趣相投的作家的重新集结,创造了很好的
条件。
第二,处于文化边缘的北京,远离政治的中心,这些作家又大多生活在大学
校园里,大多拥有雍容高贵的气质,喜尚扎实稳健的文风,大多趋于保守,较少
沾染社会上的商业气息和党派作风,所以,比较容易形成一种平和、恬静的创作
心态,也郁积着浓厚的怀旧情绪。钱锺书在抗战时期写的短篇小说《猫》中有一
段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京派作家以"京派"为荣的心态:他们"上溯到'北京人'为开
派师祖,所以北京虽然改名北平,他们不自称'平派'。京派差不多全是南方人。
这些南方人对于他们侨居的北平的得意,恰象犹太人爱他们所入籍的国家,不住
的挂在口头上"。
第三,在文化边缘中能够甘于寂寞继续坚持创作的作家,大多是真正有志于
文学事业的人,特别看重文学的独立价值,对于那些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政治功
利性、党派性和商业性的倾向,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态度,在内心里就与各种流
行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京派的形成过程中,文学刊物的起到了直接的重要作用。首先是1931年
5月由废名、冯至编辑的《骆驼草》,然后有1933年9月沈从文接编的《大公
报·文艺副刊》、1934年10月由卞之琳、沈从文、李健吾等编辑的《水星》,
以及1937年5月由朱光潜开始编辑的《文学杂志》等。
在京派的形成过程中,"文学沙龙"和"聚餐会"的形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京
派的"文学沙龙"和"聚餐会"多以林徽因、朱光潜等为东道主,参加的人除上述京
派成员外,还有北大的罗念生、叶公超,清华的朱自清、王了一、曹葆华,以及
周煦良等)。因此,京派主要指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6.关于"京派"与"京味"
"京派"与"京味"无关,京派指的是一个文学流派,京味指的是一种文学风格,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学概念。在京派的作品中,一般是读不到京味的,即使是凌
叔华和萧乾的以北京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不以京味为特点。
然而,京派与"乡土文学"却有着重要的血缘联系。京派的作家大多是"乡土文
学"传统的继承者。被称作京派小说"鼻祖"的废名,原本就是"乡土文学"的新秀。
他们对儿时的乡土生活的怀念,是形成"田园牧歌风格"的主要原因,而"田园牧歌
风格"的形成,又将他们与"乡土文学"区别开来。京派作家同20年代的"乡土文学
"作家一样,虽然生活在都市,但他们的创作内容却与生活的城市没有直接的关
系,而主要以家乡生活为创作的题材和背景。废名主要写家乡湖北黄梅的生活,
沈从文则以家乡湘西生活为题材,芦焚也主要描写家乡河南的题材,后来被称为
"京派的最后一位传人"的汪曾祺,也是主要以家乡江苏高邮的人和事为题材。凌
叔华的《花之寺》和萧乾的《梦之谷》等作品,虽然多以北京为背景,但这是因
为他们本身就是北京人(凌叔华祖籍广东番禺,萧乾祖籍内蒙,蒙古族,但他们
都生于北京),北京也就是他们的家乡。而且,萧乾的《梦之谷》等作品主要以
"童年视角"为出发点的,在本质上与"乡土文学"和其他的京派作品并无相悖之处。
因此,在京派的作品中,一般是读不到京味的,即使是萧乾的作品也不以京味为
特点。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鼻祖,但他不是京派的作家。关于京味的特点,可以参见
教材第四讲"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
7.关于京派的创作特点
京派作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宣言,却在创作上形成了共同的特征。
在题材上,他们大多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首先,与他
们的文学态度有关。他们出于对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党派性和商业性的不满,有
意识地采取一种回避时代潮流、回避现代文明、回避时尚的态度,转而从文化的
而不是政治视角来表现已经被人们所淡忘的乡村生活和民间生活,注重以传统的
和民间的道德重写人生。其次,与他们的怀旧情绪有关。他们对原本并不美好的
宗法制农耕文明的理想化处理,与他们对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明的格格不入形
成了一种情绪上的巨大反差,因此,正是他们无法忍受现代都市的日益浓郁的商
业化气氛和日益堕落的道德伦理,才促使他们认真地去挖掘乡土中国的人性美和
人情美。第三,还与他们的人生态度有关。他们不但有受人尊重的地位,而且还
有受人敬仰的知识和修养,他们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看得很透也很淡。
他们创作中有恋旧倾向,但并没有迷失自己,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状态,在审视的
态度中还含有批判的意识,书写人生之的"常"与"变"。因此,既可以说是在时代
变革之外寻求自足,也可以说是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来抵抗现代文明和文学的
堕落。
在风格上,他们大多倾向于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首先,他们生活在
都市却热衷于以自己童年和乡土生活题材,在怀旧的情绪中去品味生活、挖掘诗
意。其次,与快速时髦的都市文明的疏离,与缓慢古雅的乡土生活的亲近,必然
产生平和的创作目标和从容的写作态度,也必然会以和谐、圆融、静美的境界为
自己的美学理想。第三,在创作中表达都市人对理想化的农牧生活的向往,自然
地会形成具有悠长、舒缓、优美特点的"牧歌田园诗"风格。京派作家在创作上表
现出偏于古典审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的特点,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是十分
独特的。新文学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进程紧密地联
系在一起的,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新文学作家,一般都具有感时忧国的特点,重
视现实干预,缺少悠远的乌托邦式的艺术想象。因此,"启蒙文学"始终占据着主
流的地位,"文学启蒙"则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
还很少有田园牧歌型的作家和作品,以废名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的出现,也就
只能看作是一个例外。它对后世的影响虽然始终存在着,但也只是在断断续续地
在延续着。
在文体上,他们大多创造出了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首先,由于京派作家既
有才情又有学识,在创作中既追求独特又讲究品味,既看重自己的作家身份又不
忘自己的学者身份,不愿以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取胜,而宁可将力气花在形式的创
造上。再加上他们几乎个个都学贯中西,既有深厚的古文底子,又经过西洋文化
的熏陶,既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又熟悉各种诗化、散文化的艺术手法,一旦认真
追求起"文章之美"来,必然有所创新和推进。其次,由于他们的理想是表现乡土
人生,大多选择了抒情体小说的形式,他们在这方面的贡献不仅是大大的发展了
中国的抒情小说,而且还在于对后世作家的影响,使抒情小说从此成为了一个传
统和源流。当然,他们既然生活在都市,其创作总是难以与都市彻底绝缘,只是
由于对都市的反感,抒情的笔调在这里总是变为讽刺的笔调。他们抒起情来令人
陶醉,调起侃来也同样令人开心,而且,其形式仍然是那样的鲜明和突出。
关于京派,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特点,而最大的两个特点就在于它的地域性
和政治倾向性(即态度)。京派的态度以沈从文的主张为代表,即对广义的海派
的批判立场。虽然,左翼文学与新感觉派和鸳鸯蝴蝶派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但
是,京派对他们的态度是一致的,而且,京派的创作既不同于新感觉派、鸳鸯蝴
蝶派,也不同于左翼文学。
三、关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沈从文是怀着一个神圣的"文学理想"从边城来到京城的,依照这个理想,他
竭力维护文学的纯粹性和严肃性,坚决反对文学的党派性和商业性。在小说创作
中,对都市中的现代文明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精心建造了一个美好的湘西
世界,在小说的抒情诗手法和田园诗风格方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沈从文的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都市"和"湘西"两大题材。都市题材是他以"乡
下人"的身份对现实的直面,重点是道德批判,而湘西题材则是他在成为了都市
人之后对过去的缅怀,重点是理想歌颂,因此,自然地形成了"冷与暖"两种截然
不同的色调。同样是表现都市生活,沈从文小说与左翼小说和新感觉派小说既在
"揭露性"表现出共同的特点,但也显示出很大的区别。沈从文较多地看到了现代
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的自私贪婪,偏重于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庸俗卑劣;以茅
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则偏重社会分析和阶级批判;新感觉派小说则偏重于感觉的
印象和人性的迷茫。
沈从文小说中大量的性爱描写,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都市和湘西的不同态
度。沈从文虽然从20岁进京后就一直生活在大都市里,而且还进入了都市的上
流社会,是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但他发现,都市里的高等人都患有"阉寺病",
想爱而不敢爱,甚至连说都不敢说。因而他宁可并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乡下人",
不愿与都市的上层人士为伍,总是以乡下人的眼光去看待都市里的人生。在他看
来,都市的"智者"用由"文明"制造的种种绳索捆绑住自己,跌入更加不文明的轮
回圈中,而乡下人却总是能返朴归真,求得人性的谐和。
在他小说的性爱描写中,也就总是用讥讽的口吻去调侃城市里的各色人等,
特别是上层社会的"高等人"两性关系的虚假性,《八骏图》写的是八位教授的丑
态,而《绅士的太太》则主要写绅士和淑女们的丑行。在《边城》等作品中,却
完全是一种赞美,翠翠对性爱的要求越是大胆,他认为就越纯真而美丽。这里,
除了怀乡和怀旧的因素外,主要还在于理性的作用。沈从文是把性爱当作人的生
命存在、生命意识的符号来看待的,探讨不同的人的性爱观念,正是观察不同的
生命形态的重要角度,由此更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文化制约下人性的不同表现形
式。也正如苏雪林女士所说,沈从文的创作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
液注射到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沈从文论》,
《苏雪林选集》,第456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可以说,这些描写都市人生的小说,对于沈从文的意义,正在于通过"城乡
的对照",唤起了作者对湘西人生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生动地表现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湘西及沅水流域的民风、
民俗。
《柏子》(作于1928年5月,发表于1937年8月的《小说月报》)是沈
从文小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柏子的水手与辰河岸边一个
做娼妇的女人之间男欢女爱的故事。柏子常常花两个月的时间在辰河的船上辛
劳,然后来跟相好的妇人团聚一次,将赚的钱及买的东西交给她。而相好的妇人
也总是掐算着时日,有情有意地等着柏子的归来,形同夫妇。在这里,作者不是
要描写一个劳动者的性格,也不是要粉饰愚昧的人生,而是通过对人性的富于诗
意的发现,表现人的生存状态、自然欲望和生命活力。
《萧萧》是沈从文最为写实的作品之一。小说从萧萧12岁嫁给3岁的小丈
夫开始,以较多笔墨描写了萧萧的勤劳、纯朴以及作为一个少女所有的天真、幼
稚、单纯的情状,故事慢慢走向高潮,到萧萧被花狗用山歌唱开心窍,并怀有身
孕,情节出现急剧转折,充满诗意的浪漫变成生死攸关的人生现实。作品的自由
结构和风俗描写、爱情歌谣,使小说融入散文和诗的因素。而在他的《龙朱》、
《媚金、豹子和那羊》、《月下小景》等作品,更是从民间故事、苗族传说和佛
经故事中汲取营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地方文化特色。
《边城》(连载于《国闻周报》1934年1月至4月。同年10月由上海生
活书店出版单行本)是沈从文小说最有代表的作品。"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
生的缩影,而《边城》则是沈从文供奉着理想的"希腊小庙"。在这座小庙里,不
仅有他向往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人物和理想生活,而且,还有他追求的代表
着自然天性的理想文体。在这些人物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的光辉,体现着人性
中原本就存在的、未被现代文明侵蚀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
翠翠在与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二老(二儿子)傩送的短暂接触中,就任由自
己萌生出爱意,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地位低下,甚至在听到了团总想要与有碾房陪
嫁的人家打亲家的话之后,丝毫没有将这个消息与自己的婚事联系在一起。在她
天真纯洁的心灵里,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门当户对"的概念。因此,在作者眼中,
她的爱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最为高尚也最富有诗意的爱。因此,可以说,
翠翠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是他崇拜的爱神和美神。同样高尚的是团总的两个
儿子,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都爱上了翠翠,但他们并没有自相残杀,当天保得知
翠翠爱上了自己的弟弟后,便主动退出了竞争。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理想生活
并不仅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爱情悲剧。
但作者对这一悲剧似乎并不悲伤,在作者的人生观(生死观)中,这一切生、
老、病、死,是自然的安排,是人生的常态,当地民风如此,芸芸众生也应如此。
在这个原始而纯朴的世界里,没有邪恶、贪婪,甚至连人类最常见的嫉妒也没有,
有的只是和善、诚实、侠义和热情。傩送为了爱情,放弃了陪嫁的碾房,而选择
了渡船;天保尊重翠翠的选择,为了成全弟弟,选择了离开;傩送在得知哥哥不
幸的消息后,不胜悲哀的重负,也离家而去,连翠翠身边惟一的一个亲人祖父(实
际上是外祖父)也弃船仙逝,只留下一个孤零零的翠翠。但天保和傩送的父亲顺
顺不但没有责怪翠翠,反而要来接她回家,就连当年追求翠翠母亲的老马兵,也
来照应翠翠。这就是生活的牧歌和牧歌式的生活,是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
生形式,也是人生形式的极致,是"神性"的表现。这种"神性",就是"爱"与"美"
的结合。在作者看来,神、爱、美,三者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
为了表现这种"人性的极致",作者不能不从一开始就制造出一种"梦幻般的"
意境:"由四川达湖南,靠东有一条官路……"《边城》共21节,每一节都是一
首圆润的散文诗,都具有抒情的风格:缓缓的情节、细腻的心理、清丽的语言。
在《边城》等描写湘西生活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叙事就叙事,该抒情就
抒情,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意境成为小说的主体,现实与梦幻,人生和自然,就
这样随着简单的故事发展而水乳交融地掺和在一起。也许,沈从文正是在这不经
意间创造出了自己的理想文体:诗化抒情小说。
四、学习重点难点提示
1.沈从文的创作简况。
在前面的"关于沈从文的生平"中,对他的创作历程有比较详细的介绍。在这
里,"简况"的重点是要求了解沈从文的"两个世界"。
沈从文虽然创作的数量很大,仅结集的作品就有80多部,但最有影响也最
有成就的主要是城乡两个作品系列,也就是我们在教材上所说的"两个世界",即
"湘西世界"和"现代都市世界"。
在这两个世界中,作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对湘西世界,作家以主人翁
的身份在进行回忆和憧憬,充满热情和理想;而对现代都市世界,作家则总也忘
不了自己"乡下人"身份,总是冷嘲热讽甚至鄙视。
由于在他的湘西世界中,也有两种不同的题材,因此,实际上也呈现出两种
不同的色彩。在《边城》、《龙朱》、《月下小景》等怀旧题材中,大多表现出
一种"暖色";而在《丈夫》、《柏子》、《萧萧》等现实题材中,则大多表现出
一种"冷色",与他的都市题材不同是没有了嘲讽,但仍然保留了一种客观的分析
态度。
2.沈从文研究在历史上的不同情况。
对于3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苏雪林和刘西渭的研究。苏雪林的文学批评
素以刻薄著称,但她的《沈从文论》很敏锐地看到了作家的理想,她因不屑作家
"玩手法"而对沈从文评价不高,主要还在于她与作家的距离太近,既无法看到作
家的创作全貌,也很难预测到那种富有单纯的美的文体会由此形成一个抒情小说
的创作潮流。而刘西渭(李健吾)与沈从文同是京派作家,对沈从文的创作风格
以及各种套路都一清二楚,因此,即使是随意点评也八九不离十。
对于4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郭沫若的观点。郭沫若的观点其实并不是他
自己的个人观点,因此,当他在《斥反动文艺》中把沈从文"定性"为"桃红色的"
反动作家后,沈从文也就在劫难逃了。而他的这一观点,不仅影响了沈从文的前
程,而且也影响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文学史研究。
对于5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王瑶的文学史研究。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
稿》中的观点虽然现在看来已经陈腐不堪,但在当时仅仅是提一提沈从文的名字
也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更何况他竟然还敢于肯定他的"文字是优美的"。其实,
即使是其他的一些批判性的话语,也是很有一点技巧的,特别是诸如"以趣味为
中心"、"原始性的野蛮的力量"、"幻想"、"对过去的时代寄予了一些怀恋"等,对
于钟爱文学的读者来说,都是具有诱惑力的字眼。
对于60-7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夏志清的评价对后来形成"沈从文热"的影
响。夏志清的评价似乎成了80年代现代文学研究者的一个集体科研课题,一方
面他们必须正视沈从文,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回答,夏志清为什么会得出这个
评价?
对于8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凌宇对沈从文文体研究的意义。凌宇的《中
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不仅结束了人们在沈从
文研究中过于纠缠于作家的思想价值的倾向,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发掘了沈从文作
品的审美价值,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那些在现代文学史上一直处于边
缘地位的作家和流派的认识。
对于90年代的情况,重点掌握王晓明的研究。王晓明的《沈从文:"乡下人
"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不再像80年代的沈从文研究那样一味地惊喜或截
然地反感,而是将倍受人们称赞的沈从文文体与常常被人们遗漏的沈从文的创作
心态结合在一起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沈从文作品的艺术得失,而且也有助于
理解沈从文的"两个世界"的矛盾统一,正是90年代沈从文研究进入一种沉稳状
态的代表。
3.京派偏于古典审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只有"田园诗"而没有"牧歌"。的确如此,我国东晋的
著名诗人陶渊明就被视为"田园诗"的代表诗人,而"牧歌"一词最初起源于拉丁文
(pastoralis),是古希腊一种描写牧人生活或农村生活的抒情短诗,后来泛指
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抒情诗,特别是表达都市人对理想化的农牧生活的向往,因
此,又译为"田园诗"。
在教材中我们说:"德国的哲学家和美学家叔本华曾制订一张诗歌体制级别
表,即将各种基本文体按等级分类,依次是:歌谣,田园诗,长篇小说,史诗和
戏剧。"在这里,田园诗也就是牧歌。叔本华这样分类的依据,是各种文体表现
主观理想的程度,他认为,戏剧最为客观,而田园诗则最接近纯诗,最为主观。
但是,在中外诗歌理论中,田园诗最主要的特征,并不是主观理想,而是对现实
的回避态度,是因为不满现实而产生的对古代单纯简朴生活的幻想。而在艺术上,
牧歌或田园诗则强调抒情性手法的运用,具有悠长、舒缓、优美的特点。
京派作家在创作上表现出偏于古典审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的特点,在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是十分独特的。我们在专科阶段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中曾学习过,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五四"新文学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启蒙传统",一是"启蒙
的文学",一是"文学的启蒙"。前者强调思想、艺术的深刻性,并以文学与历史的
现代化进程的同步性作为衡量其深刻的标准,鲁迅、郭沫若、茅盾、曹禺等作家
是其主要代表;后者则是以文学如何建立现代汉语的审美价值为目标,常常依托
民间风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境界,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不尽同步,周作人、废
名、沈从文、老舍、萧红等作家的作品,断断续续地延续了这一传统。
而我们说京派作家偏重于"牧歌田园诗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性,一
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新文学作家,一般都具有感时忧国的
特点,重现实干预,少悠远的乌托邦式的艺术想象,一年到头都在忙于应付时局
的变化,根本就没有时间和闲情去写田园诗。因此,"启蒙的文学"始终占据着主
流的地位,而"文学的启蒙"则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二是因为在京派出现的
30年代,现代文学中还很少有田园牧歌型的作家和作品,废名和沈从文的出现
也就只能看作是一个例外。即使是在后来,这个传统也只是断断续续地在延续着,
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始终存在着。
我们在专科教材《中国当代文学》第2章"土地之歌"中曾讲到,"在'五四'以
来的新文学史上,乡土题材的创作成果最为丰富和发达,形成了以鲁迅为代表的、
以知识分子探索与改造国民性为特征的启蒙主义,和以沈从文为代表、以崇尚原
始生态、歌颂民间生活、美化自然风光为特征的田园浪漫主义两大流派。这些传
统的影响使当代作家的创作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在柳青对农民私有制观念鞭辟
入里的痛切分析中,不仅可以看到鲁迅批判国民性的精神,而且,从他笔下的梁
三老汉等形象中,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阿Q和茅盾笔下的老通
宝。而周立波对湖南山乡美好人性和绿水青山的由衷赞美,则与沈从文湘西题材
小说有着内在的血肉联系,他笔下的盛佑亭(亭面糊)、王菊生(菊咬筋)、盛
淑君等,仿佛是从古老的边城走入新的时代开始新的生活的老船夫、天保、傩送、
翠翠。"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了京派创作形成田园牧歌风格的诸多原因,在学习中还
可以结合沈从文在抒情小说文体上的创造(参见教材第122页),来掌握整个
京派文学的风格特征。从京派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或从后人对京派的研究和继承的
角度看,由于大家始终不能在京派文学的思想价值上取得一致,因此,人们便把
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京派的文体创造上。京派作家和沈从文作品的"牧歌式风格"是
人们很热衷的一个话题,但要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理解,则必须以精读作品为基
础。
4.构成"湘西世界"的题材、人性描写、人生形式想象等基本元素,"湘西世
界"与现代都市文明病的对照。
我们知道,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和散文建造起了他独特的"湘西
世界",因此,通过与他的都市题材创作相对照等多种形式来了解他的"湘西世界
",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最重要内容。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在题材上的主要特点,就是生动地表现出极具地域特色
的湘西(从更大范围上讲则是"楚地")的民风、民俗。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沈
从文的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湘西"和"都市"两大题材,而他的湘西题材创作也可
分为"现实"和"怀旧"两种情况。
关于他的湘西现实题材的创作,我们在专科阶段曾作过专门介绍:"受鲁迅
起始的、以乡村回忆为题材的'乡土文学'的影响,不仅描写地方风情,也触及某
些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萧萧》写女主人公十二岁被嫁到婆家,小丈夫还不到
三岁。后来她被子工人花狗的歌唱开了心窍,做了妇人还怀了孕。于是按老规矩,
她或是被沉潭,或是被发卖。只是由于偶然的原因,她生下了男孩而被婆家留下
了。这里描写了封建宗法制下婚姻的不合理性。然而,作者还进而描写萧萧后来
还是跟她的小丈夫圆房,那时儿子已十岁,十二岁时又忙着给他娶个大六岁的媳
妇。这才是更可悲的,受害者对自身的悲剧经历,并无半点醒悟,照着世代相传
的老谱,她又亲自给下一代安排悲剧。相反,《丈夫》写的是旧传统美德的消泯
和解体,这当然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败,为了求生,农民再也顾不得旧传统了。
一些妇女出去'做生意',也就是卖淫挣钱。这是得到丈夫允许的。由于生存方式
的变换,她们失去了农妇的质朴和羞涩。不但肉体被蹂躏,精神也被锈蚀。连麻
木的丈夫也难以忍受,他终于带着妻子回去了。还有《牛》,写农民所受苛捐杂
税的痛苦。"
而在他的怀旧型的作品中,时间的概念和社会的矛盾被有意地模糊了,在《边
城》中,人们的社会地位虽然也有高低之分,但并不存在对立的阶级冲突,作品
中的每一个人都是美的化身。在《龙朱》、《媚金、豹子和那羊》、《月下小景》
等篇中,作者更是从民间故事、苗族传说和佛经故事中汲取营养,充满浪漫主义
的色彩。
沈从文在"湘西世界"和都市题材中的性描写,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性爱内容
的不同态度上。我们知道,沈从文等京派作家虽然生活在大都市里,而且还进入
了都市的上流社会,是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但他们却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乡下
人",不愿与都市的上层人士为伍,总是以乡下人的眼光去看待都市里的人生。
因此,沈从文总是用讥讽的口吻去调侃城市里的各色人等,特别是上层社会的"
高等人"两性关系的虚假性,《八骏图》写的是八位教授的丑态,而《绅士的太
太》则主要写绅士和淑女们的丑行。
但在《边城》等作品中,他却完全采取一种赞美的态度,她们对性爱的要求
越是大胆,他越是认为她们纯真而美丽。究其原因,除了有怀乡和怀旧的因素外,
主要还在于理性的作用。因为在沈从文是把性爱当作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的
符号来看待的,探讨不同的人的性爱观念,正是观察不同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角度,
由此更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文化制约下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但沈从文凭什么一定
就认为,在现代文明制约下的都市人的人性就是病态的,而在原始生态中的湘西
人的人性就是健全的呢?或许我们还可以问:既然湘西的山水和少女都那么美
好,他当时为什么一定要跑到丑陋的大都市里来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他
是在到了大都市之后,特别是在发现了大都市里的高等人都患有"阉寺病"之后,
才懂得了自己所失去的是多么美好?阉,即"阉人"、"阉党"。所谓"阉寺",就是
宦官。想爱而不敢爱,甚至连说都不敢说,因此,沈从文们可以骄傲地称自己是
乡下人,也宁可称自己是乡下人。
于是,在他的描写中,面对性爱的或隐或显的涌动,乡下人总是能返朴归真,
求得人性的谐和;而都市的"智者"却用由"文明"制造的种种绳索捆绑住自己,跌
入更加不文明的轮回圈中。也正如苏雪林女士所说,沈从文的创作是"想借文字
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射到老迈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
起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这些描写都市人生的小说,实际
上对于沈从文并没有完全独立的意义,它总是作为整个'乡村叙述体'即'湘西世界'
的一个陪衬物或一种批判性的观照而存在的。"也可以说,这些描写都市人生的
小说,对于沈从文的意义,正在于它唤起了沈从文对湘西人生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可以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人生形式,
既带有很大的理性成份,也带有很大的想象成份。在教材中,我们专门介绍了《边
城》的写作缘由,甚至谈到了翠翠的形象原型,这在沈从文的散文中也是可以找
到依据的。应该说,沈从文的许多小说都是有现实依据的,但地处湘、黔、川三
省交界的湘西,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少、边、穷"地区,它真的就像作者所
描写的那样如同世外桃园般的美丽?当然不是。这只是文学的创造,也正是文学
的魅力所在。因此,我们在教材中这样说,在这个世界(即"湘西世界")里,沈
从文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的极致,便是
对"神性"的赞美。而这种"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也就是说,神、爱、美,
三者是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翠翠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是他崇拜的爱神和
美神。为了表现这种"人性的极致",作者不能不从一开始就制造出一种"梦幻般的
"意境,作品开头的那句:"由四川达湖南,靠东有一条官路……",就犹如我们小
时候常常听到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
5.《边城》与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而《边城》则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
集中代表。因此,我们可以说,沈从文不仅把《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生理
想的"希腊小庙",而且,在这座小庙里还供奉着他的文学理想。在这座小庙里,
不仅有他崇拜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人物,也不仅有他向往的代表着自然人性
的理想生活,而且,还有他追求的代表着自然天性的理想文体。在这些理想人物
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的光辉,体现着人性中原本就存在的、未被现代文明侵蚀
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
翠翠在与仅有的男性的接触中萌生出爱意,就任由自己的心思,爱上了当地
掌水码头团总的二儿子(二老)傩送,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地位低下,甚至在听到
了团总想要与有碾房陪嫁的人家打亲家的话之后,丝毫没有将这个消息与自己的
婚事联系在一起,在她的天真纯洁的心灵,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门当户对"的概念,
因此,在作者眼中,她的爱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最为高尚也最富有诗意的
爱。同样高尚的是团总的两个儿子,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同时都爱上翠翠,但他
们并没有自相残杀,当天保知道翠翠爱上了自己的弟弟后,便主动退出了竞争。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理想生活并不仅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而是一个
爱情悲剧,但作者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悲伤。
也许,这正是作者的人生观(生死观)。天保的出走遭遇了不幸,傩送不胜
悲哀的重负,也离家而去,连翠翠身边的惟一的一个亲人外祖父也弃船仙逝,只
留下一个孤零零的翠翠。这一切生、老、病、死,在作者看来,都是自然的安排,
人生的常态,当地民风如此,芸芸众生也应如此。而生活如此,表现生活的小说
又什么必要非得按人为形成的规矩去写作呢?于是,在《边城》等描写湘西生活
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叙事就叙事,该抒情就抒情,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
意境成为小说的主体,现实与梦幻,人生和自然,就这样随着简单的故事发展而
水乳交融地掺和在一起。这就是沈从文创造的理想文体:诗化抒情小说。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21:46: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38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