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抄报内容简短
春节是指汉字⽂化圈传统上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年、新岁,但⼝头上⼜称
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传统佳节。下⾯是春节⼿抄报内容简短,欢迎参考阅读!
春节⼿抄报内容简短篇1
春节和年概念,最初含意来⾃农业,古时⼈们把⾕⽣长周期称为“年”,《说⽂-⽲部》:“年,⾕熟
也:。在夏商时代产⽣夏历,以⽉亮圆缺周期为⽉,⼀年划分为⼗⼆个⽉,每⽉以不见⽉亮那天为朔,
正⽉朔⽇⼦时称为岁⾸,即⼀年开始,也叫年,年名称是从周朝开始,⾄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直延
续到今天。但古时正⽉初⼀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亥⾰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顺应农时和
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夏历,在政府机关、⼚矿、学校和团体中实⾏公历,以公历元⽉⼀⽇为元
旦,农历正⽉初⼀称春节。
1949年9⽉27⽇,新中国成⽴,在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使⽤世界上通⽤
公历纪元,把公历元⽉⼀⽇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初⼀通常都在⽴春前后,因⽽把农历正⽉
初⼀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春节是指从腊⽉初⼋腊祭或腊⽉⼆⼗三祭灶,⼀直到正⽉⼗五,其中以除⼣和正⽉初⼀
为⾼潮。在春节这⼀传统节⽇期间,我国汉族和⼤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
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
民族特⾊。
春节⼿抄报内容简短篇2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种叫⼣怪兽,头长触⾓,凶猛异常。经常吞⾷牲畜伤害⼈命。以⾄于村村寨
寨⼈们扶⽼携幼逃往深⼭,以躲避⼣兽伤害。
这年除⼣,桃花村⼈们正扶⽼携幼上⼭避难。乡亲们有封窗锁门,有收拾⾏装,有牵⽜赶⽺,到处
⼈喊马嘶,⼀⽚匆忙恐慌景象。这时,村外来个半⼤孩⼦,只见这孩⼦长得浓眉⼤眼,漂亮可⼈。这⼩
孩⼦来到村东头见着⼀位⽼婆婆问起⼤家为何惊慌。⽼婆婆⽆奈告诉孩⼦⼣⼜来做乱,并劝他快上⼭躲
避"⼣"兽,那孩⼦笑道:"婆婆~我名字叫做年,让我在家呆⼀夜,我⼀定把‘⼣’兽撵⾛"。⽼婆婆惊⽬细
看,见他⽓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年笑⽽不语。婆婆⽆奈,只好撇下家,上⼭避难去。
半夜时分,"⼣闯进村。它发现村⾥⽓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婆婆家,门贴⼤红纸,屋内烛⽕通
明。"⼣"兽浑⾝⼀抖,怪叫⼀声。朝婆婆家怒视⽚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时,院内突然传
来"砰砰啪啪"炸响声,"⼣"浑⾝战栗,再不敢往前凑。原来,“⼣”最怕红⾊、⽕光和炸响。这时,婆婆
春节⼿抄报内容简短
家门⼤开,只见院内⼀位⾝披红袍年在哈哈⼤笑。"⼣"⼤惊失⾊,狼狈逃蹿。
第⼆天,避难回来⼈们见村⾥安然⽆恙⼗分惊奇。这时,⽼婆婆才恍然⼤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年
许诺。乡亲们⼀齐拥向⽼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堆未燃尽⽵⼦仍在“啪啪”炸响,屋
内⼏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乡亲们为庆贺吉祥来临,纷纷换新⾐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
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传开,⼈们都知道驱赶"⼣"兽办法。为此,⼤家纷纷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
在“拜年”,把年图帖在门⼝或窗前,叫年画(年画上那个⼤胖⼩⼦就是年哟)年除掉⼣这⼀天叫做除⼣。
从此每年除⼣,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户户烛⽕通明、守更待岁。初⼀⼀⼤早,还要⾛亲串友
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成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过年”。
春节⼿抄报内容简短篇3
春联种类⽐较多,依其使⽤场所,可分为门⼼、框对、横披、春条、⽃⽅等。“门⼼”贴于门板上端
中⼼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横⽊上;“春条”根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地⽅;“⽃
⽄”也叫“门叶”,为正⽅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喜庆节⽇⽓氛,也集装饰性、欣
赏性和实⽤性于⼀体。剪纸在我国是⼀种很普及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们喜爱,因它⼤多是贴在窗
户上,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概括和夸张⼿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节⽇装点得红⽕富丽。
在贴春联同时,⼀些⼈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
国民间由来已久风俗。“福”字指福⽓、福运,寄托⼈们对幸福⽣活向往,对美好未来祝愿。为更充分地
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幸福已到”“福⽓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
细做成各种图案,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重彩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许多兴旺欢乐喜庆⽓氛。年画是我国
⼀种古⽼民间艺术,反映⼈民朴素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希望。年画,也和春联⼀样,起源
于“门神”。随着⽊板印刷术兴起,年画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些年画
作坊中产⽣《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彩
⾊年画、以满⾜⼈们喜庆祈年美好愿望。我国出现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东
潍坊;形成中国年画三⼤流派,各具特⾊。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刻年画,画是王昭君、赵飞燕、班
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民间流传最⼴是⼀幅《⽼⿏娶亲》年画。描绘⽼⿏依照⼈间风俗迎娶新娘有趣
场⾯。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历和年画⼆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种新形式。这种合⼆⽽⼀年画,
以后发展成挂历,⾄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守岁是最重要年俗活动之⼀,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风⼟志》:除⼣之
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家终夜不眠,
以待天明,称⽈“守岁”。
“⼀夜连双岁,五更分⼆天”,除⼣之夜,全家团聚在⼀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
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切邪瘟病疫照跑驱⾛,期待着新⼀年吉祥如意。这
种习俗后来逐渐盛⾏,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春风”。直到今
天,⼈们还习惯在除⼣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意思;年轻⼈守岁,是为延长⽗母寿命。
⾃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时刻⼀般为夜半时分。
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说。即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件事就是燃放爆⽵,以哔哔
叭叭爆⽵声除旧迎新。爆⽵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今已有两千多年
历史。放爆⽵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氛,是节⽇⼀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
推移,爆⽵应⽤越来越⼴泛,品种花⾊也⽇见繁多,每逢重⼤节⽇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
等,都要燃放爆⽵以⽰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东佛⼭和东尧,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
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花炮之乡,⽣产爆⽵花⾊多,品质⾼,不仅畅销全国,⽽且还远销世界。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20:0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33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