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征信业管理条例

更新时间:2023-01-20 18:10:19 阅读: 评论:0

初中数学圆难题压轴题60道-撺掇造句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应届生求职简历模板)

1

征信业管理新条例|最新征信业管理条例

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

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它为专业化的授信机

构提供了一个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下文是征信业管理条例,欢迎阅读!

征信业管理条例完整版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

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国境内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企业)的信用

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

动。

国家设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和

提供,适用本条例第五章规定。

国家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律、行

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为履行职责进行的企业和个人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

加工和公布,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不得危

害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称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依

法对征信业进行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推进本地区、本行业的社会信

用体系建设,培育征信市场,推动征信业发展。

第二章征信机构

第五条本条例所称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主要经营征信业务的机构。

第六条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司法》规定的公司设立条件和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主要股东信誉良好,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二)注册资本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2

(三)有符合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保障信息安全的设施、设备和

制度、措施;

(四)拟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的任职条件;

(五)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七条申请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

管理部门提交申请书和证明其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材料。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审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

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颁发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不

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经批准设立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凭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向

公司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个人征信业

务。

第八条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

熟悉与征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履行职责所需的征信业从业经验和管理能

力,最近3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并取得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任

职资格。

第九条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合并或者分立、变更

注册资本、变更出资额占公司资本总额5%以上或者持股占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

东的,应当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变更名称的,应当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

门办理备案。

第十条设立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并自公司登记机关准予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办理备案,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营业执照;

(二)股权结构、组织机构说明;

(三)业务范围、业务规则、业务系统的基本情况;

(四)信息安全和风险防范措施。

3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备案机构办理变更备

案。

第十一条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报告上一

年度开展征信业务的情况。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经营个人征信业务和企业征信

业务的征信机构名单,并及时更新。

第十二条征信机构解散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应当向国务院征信业监督

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下列方式处理信息数据库:

(一)与其他征信机构约定并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同意,转让给其他

征信机构;

(二)不能依照前项规定转让的,移交给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征

信机构;

(三)不能依照前两项规定转让、移交的,在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监

督下销毁。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解散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还应当在国务院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公告,并将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交国务院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注销。

第三章征信业务规则

第十三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

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

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履行职务相关的信息,不作为个人信

息。

第十四条禁止征信机构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

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采集的其他个人信息。

征信机构不得采集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

和纳税数额信息。但是,征信机构明确告知信息主体提供该信息可能产生的不利

后果,并取得其书面同意的除外。

第十五条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

体本人。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不良信息除外。

4

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

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

予以记载。

第十七条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

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第十八条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

并约定用途。但是,法律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查询的除外。

征信机构不得违反前款规定提供个人信息。

第十九条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采用格式合同条款取得个

人信息主体同意的,应当在合同中作出足以引起信息主体注意的提示,并按照信

息主体的要求作出明确说明。

第二十条信息使用者应当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

不得用作约定以外的用途,不得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

第二十一条征信机构可以通过信息主体、企业交易对方、行业协会提供信

息,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已公开的信息,人民法院依法公布的判决、裁定等渠道,

采集企业信息。

征信机构不得采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采集的企业信息。

第二十二条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健

全和严格执行保障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权限和程

序作出明确规定,对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登记,如实记载查询工作

人员的姓名,查询的时间、内容及用途。工作人员不得违反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查

询信息,不得泄露工作中获取的信息。

第二十三条征信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供信息使用者参考。

第二十四条征信机构在中国境内采集的信息的整理、保存和加工,应当在

中国境内进行。

征信机构向境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

5

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异议和投诉

第二十五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

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收到异议,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

规定对相关信息作出存在异议的标注,自收到异议之日起20日内进行核查和处

理,并将结果书面答复异议人。

经核查,确认相关信息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应当予以

更正;确认不存在错误、遗漏的,应当取消异议标注;经核查仍不能确认的,对核

查情况和异议内容应当予以记载。

第二十六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

法权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

受理投诉的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书面答复

投诉人。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

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五章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第二十七条国家设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

融业发展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专业运行机构建设、运行和维护。该运行机构不

以营利为目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

供的信贷信息。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信息主体和取得信息主体本人书面同意的信息

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国家机关可以依法查询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

第二十九条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提供信贷信息。

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或者其他主体提供信贷信

息,应当事先取得信息主体的书面同意,并适用本条例关于信息提供者的规定。

6

第三十条不从事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查

询信用信息以及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其提供的信用信息的具体办法,由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制定。

第三十一条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可以按照补偿成本原则收取

查询服务费用,收费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第三十二条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二

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适用于金融信用信息基

础数据库运行机构。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

和国务院的规定,履行对征信业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的监督管理

职责,可以采取下列监督检查措施:

(一)进入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进行现场检查,对向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遵守本条例有关规定的情况

进行检查;

(二)询问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被调查事件

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

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检查相关信息系统。

进行现场检查或者调查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

调查通知书。

被检查、调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不得隐瞒、

拒绝和阻碍。

第三十四条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向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发生重大信息泄露等事件的,

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临时接管相关信息系统等必要措施,避免损

害扩大。

第三十五条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在工作

7

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信息主体的信息,应当依法保密。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经营个人征信

业务的征信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

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由国

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

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未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办理备案的,由其所

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

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八条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

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

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信息;

(二)采集禁止采集的个人信息或者未经同意采集个人信息;

(三)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四)因过失泄露信息;

(五)逾期不删除个人不良信息;

(六)未按照规定对异议信息进行核查和处理;

(七)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

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八)违反征信业务规则,侵害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

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吊销其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报告其上一年度开展征

8

信业务情况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

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或者查询信息的机构违反本条例

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

期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提供或者出售信息;

(二)因过失泄露信息;

(三)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或者企业的信贷信息;

(四)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对确有错误、遗漏的信息不予更正;

(五)拒绝、阻碍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检查、调查或者

不如实提供有关文件、资料。

第四十一条信息提供者违反本条例规定,向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

数据库提供非依法公开的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情节严重或

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

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信息使用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

途使用个人信息或者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或

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对单位处2

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

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

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泄露国家秘密、信息

主体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给信息主体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

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9

第四十四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信息提供者,是指向征信机构提供信息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向金融信用

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信息的单位。

(二)信息使用者,是指从征信机构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获取信息的单

位和个人。

(三)不良信息,是指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下列信息:信息主

体在借贷、赊购、担保、租赁、保险、使用信用卡等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

的信息,对信息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信息主体履行义务

以及强制执行的信息,以及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不良信息。

第四十五条外商投资征信机构的设立条件,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

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境外征信机构在境内经营征信业务,应当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

准。

第四十六条本条例施行前已经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应当自本条例施

行之日起6个月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个人征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机构,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

个月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备案。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自20xx年3月15日起施行。

猜您感兴趣:

1.征信行业管理条例

2.什么是征信机构征信机构的管理

3.20xx年最新P2P监管条例

4.20xx年注册征信公司有哪些流程要走

5.浙江省物业管理条例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18:10: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2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花钟教案
下一篇:学雷锋倡议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