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阳牒”制的文化解读
邵晓飞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4
【摘要】“阳牒”制是侗族民间信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
采用主位与客位研究方法,结合田野调查资料,以侗族“阳牒”制为切入点,通过
“阳牒”制中的诸多文化事项,解读其信仰符号、社会组织和族群道德内涵,探究
侗族身心和谐、社会和谐、天人和谐的理念,对研究侗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6页(P113-118)
【作者】邵晓飞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4
【相关文献】
1.从"主位"到"他者"的理解——对阳烂侗族栖居文化的人类学解读[J],舒丽丽
2.解读湘西南侗族音乐文化资源与传承发展[J],关婷婷
3.传统村落礼制建筑色彩类比解读——以湖南地区汉族、土家族、侗族为例[J],
何韶瑶;臧澄澄;张梦淼;唐成君
4.对侗族人工营林管护期"间伐代抚"的文化生态解读[J],罗康智
5.侗族文化生态的局部失衡及其调适性重构——基于湖南通道阳烂村个案的分析
[J],廖君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9:3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2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