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1、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
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
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
盐)山县。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
枝。”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4、鸣蝉:蝉叫声。5、旧
时:往日。6、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
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7、见:同“现”。8、忽见:忽现,
指小店忽然出现。9、西江月:词牌名。
翻译: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
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
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
2
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赏析:
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
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
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
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
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
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这是一
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词的上
片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蝉鸣、蛙噪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展现了山
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词的下片以轻云小雨,天气时阴时晴和旧游之地
的突然出现,表现夜行乡间的乐趣。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
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
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
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
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辛
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
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
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
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
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
3
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
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
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
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
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
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
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
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
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
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
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16:56: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24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