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准确的反义词

更新时间:2023-01-20 14:33:45 阅读: 评论:0

中考化学多少分满分-白的词语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2017春节联欢晚会)

1

[引人注目的反义词及造句]一本正经的近义词

语言反义词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这样理解,不以上下文或语境为转移。以下是

“引人注目的反义词及造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文发音:引人注目[yǐnrénzhùmù]

词语解释: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反义词:默默无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隐姓埋名

用引人注目造句

1、动物园猴山上的猴子做着各种滑稽的动作,引人注目。

2、他总是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引人注目。

3、经过我们辛勤的劳动,我们学校的花园焕然一新,成了学校中最引人注

目的一道风景线!

4、圣诞树上各种精美的礼物非常引人注目。

5、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全年级第一,格外引人注目。

6、一些细微的细节一般不会引人注目,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观察了。

7、他从小就是一个“混世魔王”,走到哪都会引人注目。

8、这次学校文艺表演的开幕式举办的格外引人注目。

9、挂满了各种各样礼物的圣诞树,格外引人注目。

10、你仔细观察以后会发现,那些引人注目的成就背后蕴藏了多少努力的汗

水。

11、博物馆里放着一颗夜明珠,十分引人注目。

12、在我的房间里,就数那大红色的床单最引人注目。

13、摆在商店橱窗里那条漂亮的公主裙十分引人注目。

14、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北京奥运花车格外引人注目。

15、今天我在路上看到了一只非常引人注目的金毛犬,因为它漂亮极了。

16、一些细微的细节一般不会引人注目,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观察了

用引人注目的反义词造句

默默无闻:他一生都在基层默默无闻地工作,但很受人们的尊重。

视而不见:妈妈生我气了,看到我走过来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老师对他的劝告,他总是听而不闻,所以近来学习成绩一滑再滑。

2

置之不理: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要认真接受,不要置之不理。

隐姓埋名:退休后,他像个隐姓埋名的人,住在深山裡过着閒云野鹤的生活。

【扩展阅读:反义词的辨析及运用】

一、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

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动-静,拥护-反对。这类反义词

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互相排斥。或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待位置的词。如:春-

秋,黑-白,高山-平地。这类反义词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

二、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

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核心

意思的作用。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在句子

中恰当地运用反义词,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三、恰当地使用反义词,可以把对立的事物和概念放在一起,互相对应、映

衬,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下认清事物的是非、善恶、轻重、缓急,可以收到良好

的表达效果。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利用两对反义词:

“重和轻”、“泰山和鸿毛”对比,使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四、从词的性质去找。词按性质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对反义词

的词性必须是相同的。如“黑暗”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也应是形容词“光明”,

如果用“亮光”就不对了。因为“亮光”是名词。

五、从词的范围去找。反义词所指的范围应该是相同的,如“强壮”是指人

的体质,它的反义词应找“瘦弱”,而不能找“软弱”。

六、反义词反映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关系,因此,要揭露事物的矛盾,说明

事物的对立关系,总离不开反义词。反义词在造句构词上都有一些作用。第一,

正反对照,突出矛盾。利用反义词把两件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对照,矛盾

对立的现象可以表现得更鲜明,使得黑白分明,是非清楚。

七、反义词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它在语言中起着对比、衬托和强调的作

用。准确地选择反义词,可以把不同的现象更鲜明地对立起来,把某一现象的对

立性深刻地揭露出来,从而使思想表达得更准确、更严密。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14:33: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17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真诚
下一篇:励志句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