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立即

更新时间:2023-01-20 14:28:15 阅读: 评论:0

海淀区小学教材版本-story怎么读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挚友)

对外汉语教学中“立刻”和“马上”的差异及其偏误分析

“立刻”和“马上”属于时间副词中的短时副词,两词意义功能相近,词典中通

常相互释义。但二者也有区别。“立刻”时间跨度小,表示精确的时点,“马上”时

间跨度大,具有伸缩性,主要表达模糊的时点。“立刻”和“马上”在句法和语用上

也有较大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

偏误主要有错序、误用、缺位、误加等。本文通过对偏误语料进行分析,找出偏

误规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解决偏误问题。

标签:立刻马上语义句法语用偏误

在汉语中表达时间意义的方式有很多,时间副词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以时间

副词所表达的时间差异来划分,“立刻”和“马上”都属于短时类副词,对这两个时

间副词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陆俭明、马真(1985)认为,两词都“表示行为动

作在说话之后或另一行为动作之后紧接着进行、发生或完成,强调相隔的时间很

短”[1]。付江(2007)认为,“马上”与“立刻”相比,“马上”所表示的时间区间伸

缩性大,具有模糊性,带有主观性,可表将来时间;而“立刻”更具客观性,只能

表示现在时间[2]。唐依力(2011)指出,“立刻”的语法意义是“主观认定动作或

状态将在瞬间发生”,“马上”的语法意义是“主观认定动作或状态将在随后的较短

时间内发生”[3]。徐振鹏(2011)强调了二者的语用差异,除了语体色彩不同,

二词对语境的要求也不同[4]。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时间副词进行了分析,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

两个词的教学情况却鲜有人涉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句法、语

用三个方面对“立刻”和“马上”的差异进行梳理与分析,进一步论述在对外汉语教

学中留学生使用这两个词产生的偏误,以及解决这些偏误的教学策略。

一、“立刻”和“马上”的区别

含有语素“立”的短时类副词并不少见,如“立刻、立即、立时”等。《说文解

字》中对“立”的解释:“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立”本义为“站立”,后来

语义逐渐抽象化,演变为表短时义的时间副词。唐依力(2011)提到古代汉语的

时间副词中,最早表示某件事或行为紧接着前一件事或行为而发生的时间副词是

“立”[5]。“刻”从西周开始可表时间,作为一种计时单位。王海棻(2004)认为,

“刻”是中国古代有具体数量的最小的时间单位,因而当和“刻”相关的词语修饰动

作或行为时也就具有了“快速”和“短时”的意义[6]。元明时期,小说兴盛并俗化,

“立”和“刻”开始广泛连用。例如:

(1)“立刻就有了,你放上桌子先吃。”(元·《老乞大新释》)

(2)“桧索笔署名,手颤不止,落墨污坏了奏牍。立刻教重换来,又复污坏,

究竟写不得一字。”(明·《喻世明言》)

“马上”是名词+方位词的结构,原义是“在马背上”,后引申为短时义“迅速”。

聂小丽(2001)发现,表短时义的“马上”在元曲中已经出现,“马上”由方位短语

虚化为时间副词的过程完成于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得到广泛使用[7]。现代汉语

中,“立刻”和“马上”是一组常用的近义词。

(一)语义范畴的区别

第一,“立刻”和“马上”作为时间副词,都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或某件事情

发生”。一些词典用“馬上”来释义“立刻”,大多情况下二者可通用。但是,“马上”

时间跨度大,具有模糊性,表达相对主观的时间;而“立刻”更着重于某一个固定

时点,具有精确性,表达相对客观的时间。“马上”所表示的时间距离要比“立刻”

长一些。吕叔湘(1996)指出,“‘马上’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大,而‘立

刻’没有这种情况,它表示的都是即将要发生的”[8]。因此某些情况下“马上”不

能换用成“立刻”。如:

(3)a1.国庆节马上到了。

a2.国庆节立刻到了。

b1.我姐姐马上要结婚了。

b2.我姐姐立刻要结婚了。

“国庆节”与表现在的时点之间有一定的间隔,“结婚”也不是一个瞬时动作,

句中使用“马上”表示中间有一个时间过程。

第二,作为不定时的时间副词,“马上”和“立刻”都可以表示“即将发生”。但

“马上”表将来时,未然性大于已然性,即还未发生的动作或情况在说话后不久才

发生;而“立刻”在语义中强调正在进行或发生的一种状态,表示某种行为或情况

在说话的瞬间已经完成或发生了,已然性大于未然性。如:

(4)水马上开了。

水立刻开了。

“水马上开了”强调这个时候水快要开了,还未沸腾。而“水立刻开了”所强调

的状态与说话之间具有快速连贯性,往往在说话的瞬间水已经沸腾了。

第三,“立刻”多与表示状态变化的形容词、心理动词及感官动词连用,因“立

刻”时间跨度小,易突显出这种状态变化上的瞬时性。如:

(5)a.一提到结婚,他的脸立刻红了。(他的脸马上红了。?)

b.看完这几张图,心立刻就暖了。(心马上就暖了。)

这些表情、心理动态都发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人们习惯性使用“立刻”来修饰

这种瞬间动态。相比而言,人们对“马上”的接受程度更低。

第四,“立刻”在句中连接两个事件时,这两个事件之间往往有因果关系,“马

上”则不一定。如:

(6)a1.看见妈妈来了,小宝立刻迈着小腿跑过去。

a2.考试时间快结束了,老师要我们立刻把试卷交上去。

b1.快拿行李,马上要登机了。

b2.铃声响了,老师马上来了。

很明显,例(6)中a1、a2都存在因果关系。如a1中因为“看到妈妈来了”,

所以“小宝立刻迈着小腿跑过去”。b1也存在因果关系,但b2中“马上”所连接的“铃

声响”和“老师来了”这两个事件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如果把b2改成“铃声响

了,老师立刻来了”,因果关系就凸显出来了。

(二)句法功能的区别“立刻”和“马上”作为时间副词,它们通常用在动词或

形容词前作状语。如:

(7)a.她觉得难以忍受,立刻哭了起来。

b.请你马上通知王处长开会。

(8)a.站在暖炉边烤了会儿,他的脸色立刻红润起来。

b.孩子一哭,我马上心烦意乱的。

这是“立刻”“马上”基本的句法功能,但它们在句法功能上也有区别。

首先,“马上”作状语有时可以前移,可以移到主语的前面,“立刻”作状语一

般不能前移。如:

(9)a1.他马上就要离开北京了。

a2.马上他就要离开北京了。

b1.她立刻打电话给老师了。

b2.立刻她打电话给老师了。

例(9)中,“马上”可以放在主语“他”前面,但“立刻”不行,一般不说“立刻

她打电话给老师了”。

岑玉珍、玄书君(2013)指出,“马上”作状语如果移到主语前,后面一般有

“就”或其他副词配对使用[9]。例如:

(10)a.马上太阳就下山了,我们得快点回家。

b.天晴了,马上心情也会好起来。

其次,“马上”可以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其后用时态助词“了”结尾,与“了”

共现,“立刻”不可以。“n+了”常常表示[+过程]的语义特征,“马上”表时间弹性大,

可长可短,正好和[+过程]的语义特征相匹配;而“立刻”时间跨度小,无法和[+

过程]的语义特征相匹配,所以“立刻”不能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如:

(11)a.马上中秋节了(立刻中秋节了)

b.马上就冬天了(立刻就冬天了)

“马上”表示现在距离“中秋节”和“冬天”还有一段短暂的时间,而“立刻”间隔

太短,不能在句中使用。

(三)语用区别

第一,“立刻”“马上”语体色彩不同,“立刻”多用于书面语,具有书面语的特

点,严谨正式;而“马上”更口语化,在口语交际语中应用得更多,语感轻快。如:

(12)价格一放开,市场立刻“活灵活现”了。(厦门商报《魔力来自无形的

“手”》2001-12-18)

(13)美国宣称,巴格达现政权必须立刻“解除危险武装”,并排除了同伊拉

克进行任何谈判的可能性。(厦门商报《美断然拒绝英建议》2002-9-1)

(14)修网队那伙姑娘仔马上就要来了,叫她们瞧见,多嘴多舌的……(《鲨

鱼侦察兵》)

(15)“保持镇定,向我们靠拢,我马上就到!”(《杜丘之死》)

例(12)、(13)中,“立刻”书面语色彩浓厚,语料库里还包含一些专业名词。

而例(14)、(15)中,“马上”倾向于口语化,用于口头表达和俗白文字,语料词

汇通俗纯朴。

第二,时间副词在语用上具有某些情态功能,“立刻”在时间上所表示的紧迫

性更强,使用“立刻”语境上要比使用“马上”显得更加紧迫。如“叫他立刻回来”与

“叫他马上回来”相比,“叫他立刻回来”更具命令性和强迫性。我们可以从一些具

体的例句中感受这种语境差异。例如:

(16)那巡捕得了这句话,立刻三步并作二步,急忙跑了出来。(《官场现形

记》)

(17)一个个都立刻上前,跪倒请安。(《兒女英雄传》)

(18)“您马上会得到回答,”教士说,“是这样,您知道,刚才我说我是个

教士,其实我只不过是个传道员。”(《堂吉诃德》)

(19)叶开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他将视线透过风沙,望向远方的群山,

看了很久,才说一个字。“走。”(《边城刀声》)

从例(16)、(17)中可以感受到语境上的紧迫感,巡捕得到命令后跑出来、

人们上前跪安之前都接收到了来自上级的一种命令性质的讯息。为形容人们反应

速度快,句中使用“立刻”而不用“马上”。例(18)、(19)则显得句中人物从容得

多,得到答复和回答问题,都有一个短暂等待的过程,“马上”可表示这种时间上

的间隔,并且句中人物被动性小,语境命令性不强。

二、“立刻”和“马上”的偏误类型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由于目的语掌握得不好,经常会产生一些规律性的错误。

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立刻”和“马上”大部分情况下可以通用,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往往拿二者进行互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掌握其区别,便产生

了大量偏误。通过记录、收集柬埔寨学生的课堂及课后语料,并结合北京语言大

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山大学语料库的留学生语料,整理后发现,留学生

使用“立刻”和”马上”的偏误类型主要有错序、误用、缺位、误加等。下面对留学

生偏误例句进行分析。

(一)错序

错序是指汉语语言单位在句中的位置或语言单位的排列顺序发生错误。由于

对目的语掌握不够和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很多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

现错序。例如:

(20)他立刻没有去学校。

(21)因为昨天我生病,所以马上没完成作业。

(22)我马上打算回日本。

(23)铃声响起,立刻我们放学了。

(24)等她回来,我就马上走了。

例(20)、(21)中,“立刻”“马上”与否定副词“没有”“没”连用时,应置于否

定副词的后面;例(22)中,“马上”不是修饰动词“打算”的,而是修饰动词“回”,

所以应该放在“回”的前面;例(23)错在“立刻”作状语不能前移,不能移到主语

“我们”前;例(24)中“马上”与“就”搭配顺序不当,“马上”应放在关联词“就”的

前面。对比发现,柬语中的“立刻”“马上”多置于句中,一般放在主语后修饰谓语

动词和整个句子,这与汉语中“立刻”和“马上”的用法相似,所以柬埔寨学生对“立

刻”“马上”与主语位置的学习偏误情况较少。而在英语国家中,表“马上”“立刻”

意义的副词和副词短语如“immediately,atonce”等多置于句首和句尾,因此母语

为英语的留学生容易混淆“立刻”“马上”在句中的位置,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产生错

序偏误。(二)误用

误用是指在句中错误地使用语言单位。由于对目的语的语义、语用知识学得

不透彻,留学生在学习某个语言单位时容易受到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影响,或在

学习策略上过度泛化,不自觉或自以为然地在句中使用其他语言单位,产生误用。

(25)老师,他回家拿课本,立刻回来。

(26)我高中毕业就立刻来到北京,在语言学院开始读书。

(27)有很多妇女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少成就,能贡献自己的才能,但可惜的

是当她们一结了婚就立刻辞职。

(28)我的父母立刻向公司请假,我和弟弟兴高采烈地等着上飞机的日子的

来临。

分析可知,例(25)~(27)属于“立刻”和“马上”两词误用,这是因为学习

者未充分考虑到语境和语义,未分清“立刻”与“马上”在时间跨度和语体色彩上的

不同;例(28)错用“立”类短时副词,此处应使用表紧接关系的“立即”,而不是

“立刻”。

(三)缺位

缺位是指表达过程中遗漏句子成分。留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由于害怕犯

错误,在学习策略上容易采取回避措施,这导致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容易出现缺位、

遗漏。学生对目的语掌握得不充分,也容易在实际运用中遗漏一些语言单位。

(29)急得父母亲(马上)抱我到离家三十公里的城市求医。

(30)一听到叫声,他(马上)去了。

(31)出发前一晚,我很紧张,睡不好觉。当日一上火车(立刻)睡着了。

(32)看到这本书,我很喜爱,我(立刻)买了。

例(29)、(30)中遗漏了时间副词“马上”,例(31)、(32)中缺失了“立刻”,

留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语境,应用短时副词“立刻”“马上”来形容时间短暂或时间

紧迫。

(四)误加

误加是指在句中添加多余的无效语言单位。第二语言学习者往往意识不到这

类偏误,但这样的偏误句子会让汉语母语者感到别扭。如:

(33)你现在跟我走,我们立刻没时间了。

(34)我喊了好几次,他立刻都没听见。

(35)周日去逛街,去买衣服的时候,马上丢了钱包。

例(33)中“没时间了”本来就表达时间紧迫的概念,它与“立刻”在句中不能

共现;例(34)中“立刻”多余,学习者可能是想表达“对方已听到,但对方为躲

避我,立刻假装没有听见”;例(35)中,“丢钱包”是已发生的事情,不能使用“马

上”,“马上”表将来义。

三、偏误成因及教学建议

(一)偏误成因

造成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刘珣(2000)在《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将偏

误来源概括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学

习环境的影响等五个主要方面[10]。留学生在学习“立刻”“马上”时出现的各种偏

误,主要成因是:

第一,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

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

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消极的一面即负迁移影响。一方面,通过语料分析可

以发现,在学习“立刻”“马上”这组辨析词时,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特别是初级阶

段学习者受到负迁移影响较大,容易弄错“立刻”与“马上”在句中的位置。这是他

们在学习汉语时借用了母语中表同义的短时副词的使用习惯所造成的。另一方

面,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影响也同时存在,文化不同,学生在语境认知上不一样,

语用上容易产生偏误。例如,柬埔寨主流社会对教师很尊重,学生看见老师常常

行双手合十礼,路过老师面前俯身前行等。如果学生忘记带书,或者想向老师请

假,就容易说出“我回家去拿书,立刻回来”“老师我明天不来,后天立刻回来”这

类句子,以表示会尽快回到课堂。

第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影响。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中,对句法、语义、

语用方面的差异掌握不充分,一方面容易造成失误,另一方面容易过度泛化,即

把掌握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类推套用在其他目的语上。留学生学习“立刻”“马

上”这组近义词时,不仅有误用的情况,混淆二者的用法,也有误加的情况发生,

在不该使用“立刻”“马上”时,主观地将它们套用进句子中,产生无效的語言单位。

第三,不当的学习策略也会造成偏误。在学习“立刻”和“马上”时,有些学习

者采用迁移的学习策略,即利用第一语言来理解目的语,省略了建立目的语概念

和形成目的语思想思维能力这个过程,这种学习方式确实可提高效率,但是未考

虑两种语言在概念结构上的不同,是不可取的;有些学习者过度泛化,用类推的

方式根据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近义词互相释义,在这个过程中是难以分辨“立

刻”与“马上”的区别的;也有学习者采用简化的学习策略,只记住“立刻”“马上”

最常见的通用法,这种不完整的掌握特别容易造成偏误。

(二)教学建议

罗晓杰、孙琳(2003)认为,偏误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它是

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11]。所以我们要正视偏误,将偏误理论应

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来。

第一,在教学活动中,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或

群体特点,如国别、年龄、学习动机、学习层次等一系列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

方案。

第二,注重对比教学和课堂操练。对比教学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

总体上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针对性原则,并在课堂上做到讲练结合。吕必松

(2007)指出,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进行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活动的言语

操练,直至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的言语现象[12]。词汇教学更要注重结合具体语

境,创造言语交际环境。在“立刻”和“马上”的词汇教学中,首先要在课堂上对两

词进行对比分析,充分考虑到学习者母语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

进行辨析。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不同的情况进行言语操练,注意特定语境下两

词的含义,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对短时副词在时间跨度以及语体色彩上的

不同。第三,在词汇教学的三个阶段中,解词都要浅显易懂,准确科学。面对第

二语言学习者,汉语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经常从同义词、反义词角度来进行词汇释

义,这样确实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要注意把握度,不要让学生似懂非懂,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词汇的实际运用中过度泛化,产生偏误。总的来说,在进行

“立刻”“马上”这类近义词教学时,不能简单地以词释义,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学

生学习水平和层次的高低,辅助辨析讲解和实战演练。

第四,对于学生的偏误,我们要通过大量的语料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偏误

分析,分清偏误类型和偏误程度,找到偏误的成因和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

在纠错过程中,注意要有原则地循序渐纠,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心理特

点,不要矫枉过正。

总而言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结构、语义、功能相

结合的教学,也要重视学习者的偏误分析。在运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教学的同时,

要以汉语理论为基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汇[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85.

[2]付江.立刻和马上的异同[J].南开语言学刊,2007,(2).

[3][5]唐依力.立刻和马上的功能差异[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

[4]徐振鹏.时间副词“立刻”与“马上”的语义及语用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

合版),2011,(7).

[6]王海棻.古汉语时间范畴词典[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7]聂小丽.试说副词“马上”的由来[J].高等函授学报,2001,(1).

[8]呂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岑玉珍,玄书君.汉语副词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10]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11]罗晓杰,孙琳.偏误理论与二语习得[J].外语学刊,2003,(2).

[12]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蔡慧洁江西南昌南昌大学人文学院330031;江西九江九江学院文学与

传媒学院332000)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14:28: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17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立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