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七绝圣手

更新时间:2023-01-20 14:22:59 阅读: 评论:0

如何看待爆红的流浪大师-疙瘩的拼音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诗人,为了加深了解,我们再

来看看他的简介吧。

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

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

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

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

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

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的籍贯,有太原、京兆两说。《旧唐书》本传云王昌

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

《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

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

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

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璠所编著的唐人诗集,

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王昌龄生平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官

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

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

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

由于吃了些许海鲜而痈疽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

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闻王昌龄

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

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

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

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

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郊游,也都有

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

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

为在天宝六载秋。《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

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

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

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

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

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

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

家天子王昌龄”。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

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

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

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

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

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

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

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

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

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

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

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

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

《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

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

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阎丘

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

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王昌龄成就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

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

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

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

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

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

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

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

手”。

王昌龄人物评价

唐诗人岑参:少伯天才流丽,音唱疏远。唐文学家殷璠:“风

骨”的代表。

唐文学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王维、昌龄、储光羲等二

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

《全唐诗》:绪密而思清。

明文学家王士贞:七言绝句,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

品。

明诗人焦宏《诗评》:龙标、陇西,真七绝当家,足称连壁。

王昌龄轶事典故

投笔从戎

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开元

年间,正寇衡作品王昌龄从军行诗意画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

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对盛

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

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火热的

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成了一种

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没见什么成效,于是他西

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

一片冰心

王昌龄经过坚持不懈的追求,广泛精心的研读,终于在开元

十五年,应进士试时一举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终

究心有不甘,他于开元二十二年再应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并再次

登第。然而,二次登第后官职仍旧未见升迁,仅被授予祀水尉。

科场颇为得意,仕途却明显失意,王昌龄受到打击。在做了祀水

尉五年后,即开元二十八年,他被远贬荒僻的岭南,任江宁丞。

失意之后就是疏狂,就是放浪形骸。从长安赴江宁任所,他故意

迟迟不去报到,在洛阳一住就是半年,每天借酒销愁。到江宁后,

又曾去太湖、浙江一带游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明显以

消极怠工作为反抗的手段,过于意气用事也实在容易授人以柄。

饮酒论诗

一日,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这个地方饮酒论诗。当

时,有几名歌女也被叫来歌诗助兴。王昌龄首先提议:“我们几

人在诗坛上也算小有名气了,但没有分出名次。今日可以听歌女

都唱谁的诗,谁的诗被唱得多,谁就是第一。”一位歌女光唱了

王昌龄的两首绝句,又一歌女唱了高适的一首绝句。王、高二人

都喜形于色。王之涣说:“这两个歌女都是唱的下俚之曲。”说着

指着一位最漂亮的歌女说:“且听这位所歌何人?”果然檀板一响,

宛转的歌喉悠然而起:“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

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正是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凉

州词》。歌女又唱了两首绝句,都是王之涣的作品,三人相视大

笑。

失孟交李

王昌龄在襄阳与孟浩然一见,孟浩然因旧疾复发而死。王昌

龄因此在离开的路上很悲伤,没有想到在巴陵意外的遇见李白,

当时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他们俩一见如故,在江边的小

船上,边泛舟边吟酒,畅谈文坛圈里的交往故事。临别,王昌龄

写了一首诗《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

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李白对王昌

龄的友情也念念不忘。后来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特地写诗

寄送,予以安慰。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

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郎西。”

冤死途中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59岁的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

中,经亳州,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闾丘晓为什么要杀害王昌

龄?史书记载甚少,留下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

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

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公元757年,张镐奉命平定“安

史之乱”。这年秋天,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带)之围,令亳州

刺史闾丘晓率兵救援。为人傲慢、刚愎自用的闾丘晓,看不起布

衣出身的张镐,更怕仗打败了“祸及于己”,于是故意拖延时间,

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宋州陷落。张镐以贻误军机罪,处死

闾丘晓。在行刑时,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

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张镐不愧

是宰相之材,一句话就把闾丘晓挡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

谁养?”。

王昌龄后世影响

中唐

王昌龄的诗风和诗境最先影响的是中唐的皎然,他在王昌龄

之后,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关于意境方面的论述是多

方面的,研究也相当的深入,他继承了王昌龄以“境”论诗的方

式,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

要命题。

晚唐

其次便是晚唐时期的司空图,他在王昌龄提出的意境概念的

启发下对意境作出了全面总结,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

宋代

宋代意境理论中最有成就的是南宋的严羽,他针对一部分宋

诗以理胜而不讲求意境的倾向,在缅怀盛唐诗歌并在王昌龄及唐

代所有对诗歌意境的审美经验的启发下,提出“兴趣”说。此说

见诸于其论著《沧浪诗话》。

清代

清末的王国维是意境范畴发展史的最后一位总结者,亦是其

终结者,集大成者。其著作《人间词话》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

失的基础上,借鉴王昌龄等历代文人对“意境”范畴的探讨并结

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

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

王昌龄后世纪念

江苏镇江芙蓉楼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

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寿丘山)中的月华山

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为了开发风景名胜资源,

发展旅游事业,于1992年将这座历史名楼遗址重建。总体建筑

由芙蓉楼、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组成。

芙蓉楼坐落在沅、舞水汇流之处的湖南洪江市黔城镇,为古

典园林建筑,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临江,依林踞阜。筑叠巧

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是历代文人墨客

吟诗作画之处。芙蓉楼一色青瓦屋面,屋顶泥塑丰姿多彩,地方

风味浓郁。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14:22: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1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自信
标签:七绝圣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