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装在套子里的人》
关键词:1、三类人;2、恐惧;3、破毁套子。
问题:
一、《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体裁是?--小说。
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三、这三要素之中最重要的人物。人物是一篇小说的灵魂。《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了几类人物?
A别里科夫;B我们(学校和城里的其它人);C新来的柯瓦连科和华连卡
四、我们首先来认识别里科夫。看看他有怎样的特点?
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有形的套子
伞、表、刀装在套子里坐上马车,支起车篷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无形的套子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只求不出乱子
五、别里科夫为何喜欢把自己藏在套子里(用课本上的文字)?
1、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2、使他借些躲避现实生活。
3、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风推着关紧的门,炉子里嗡嗡地叫,厨房
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他通宵做恶梦……
4、我找到了《装在套子里的人》译文的另一版本,是这样写的:
他躺在被子里恐怖之极。他生怕会出什么事情,生怕阿法纳西会宰了他,生怕窃贼溜进家来,
这之后就通宵做着噩梦。
我们能否用一个字或词总结别里科夫为何要躲在套子里?
――怕。一个词?――恐惧。
也就是说,别里科夫只所以把牢牢的自己装在套子里是因为他生活在恐惧中。
六、和祥林嫂生活在恐惧中要躲在洞穴里不同的是,生活在恐惧中的别里科夫经常要出来活动,
而且能量极大。
我们看看他和第二类人物的关系。
七、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
的陶冶……
但是我们这些人却都受着别里科夫的'辖制',这太不可思议了!这是为什么?
学生此处会有多种答案:
1、别里科夫是沙皇的什么什么,但很明显的文本中缺少相关的证据。
2、别里科夫会去告官等等。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我们的角度看呢?
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
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他们快乐的时候不敢笑,不快乐的时候不敢不笑,悲戚的时候不敢哭,不悲戚的时候不敢不
哭……――聂绀弩《我若为王》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祝福》中的一段文字: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
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
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
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这是一群奴才、奴隶,一群被奴化了的人,一群奴性十足的人!一群因恐惧而躲在洞穴里缺少
2
攻击性的套中人。
因为我们也生活在恐惧中。虽然我们觉醒了,但依然还是缺少反抗的勇气。
八、我们再从问题的最根本处来思考,到底是不是别里科夫辖制了我们?文章最后一段?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
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
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一个别里科夫倒下了,会有千万个别里科夫站立起来。或者换句话说,
这个社会就是由千万个别里科夫组成,由千千万万个套子组成,整个社会就是巨大的套子。
九、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享受真正的生活,真正的自由呢?
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的一段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
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
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十、最后还有一类人没有讲。柯瓦连科和华连卡
课文中是如何描述他们的?――新的,派来的。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
但是,沙丁鱼生性懒惰,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
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
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直到他死后,人们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
是多了一条鲶鱼。
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
会变得紧张,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
契诃夫和鲁迅都没有单纯的把眼光紧盯在个人的遭遇、命运上,而是更多的关注他们赖以生存
的社会,思索民族、国家的未来和命运。
如果我们想要改变现状,毁坏这铁屋,撕破这套子,或许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也需要我们每
个人都沉醉起来,共同努力,共同反抗。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二课时
我们上节课有一个问题没有讲――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事件。
给同学们三五分钟的时间,自己细读这些文字,看看有哪些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间里,我穿插一些话语鼓励他们。
一、我们阅读文本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读出问题”。发现文本中你所不理解的地方,而这些问
题往往是撬起整个文本的杠杆。
二、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大半。另有俗语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
重要。
等待之后,“读出问题”的学生不举手自己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思考,问题果然精彩,列举如下:
一、关于结婚。
1、别里科夫是否爱华连卡,如果不爱,为何要结婚?
2、校长太太为何要尽力的撮合他们的婚事?
3、华连卡为何会喜欢别里科夫?
二、关于漫画事件?
1、对于漫画事件,别里科夫为何非常气愤?
2、既然全城人都受他的辖制,为何还有人敢给他在他头上“动土”?
三、自行车事件。
看到华连卡骑自行车,别里科夫为何在第二天就心神不定,甚而病了?
3
四、谈话事件。
1、为何别里科夫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
2、为何华连卡的笑声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她的笑声为何具有如
此大的杀伤力?
其实这些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恰恰是理解文本的钥匙。课堂中最重
要的是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智慧和积极性,让其它同学来回答问题,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予以补
充和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
一、事关撮合。
一学生说,校长太太之所以撮合别里科夫,是因为想借华连卡来改变别里科夫的生活,让他走
出封闭的“套子”,从而不再辖制他们。
这时我补充到,其实不止是校长太太努力撮合,课文中提到“人人――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
们――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她们之所以如此做还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想让自己的生活摆脱辖制。
接着我就此提出问题: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别里科夫和华连卡恋爱成功,结婚了,你认为他们
谁会改变谁?
“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里面打开的改变之门”,改变只能是别里科夫自己从内心改变,并不
是借助外力改变。因此华连卡改变不了别里科夫。
而且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是华连卡的力量不够。
这时我补充到,结果有两个方面,一是华连卡使别里科夫走出套子;二是别里科夫使华连卡成
为另一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从悲观和乐观两方面来分别对待。
二事关爱情。
可以肯定的别里科夫并不爱华连卡。那么为何要结婚呢,我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文本。从关键字
词入手。
1、怂恿。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
怂恿――鼓动别人做某事。
2、游说。
3、应当结婚。这里的应当很明显是说按照世俗的标准,而非出于爱而产生的自然想要结婚的念
头。
而且根据未删节的原文来看,他们结婚的原因只是因为两个人都年纪大了。用我们的话说是“男
大当婚,女大当嫁”。
三事关笑声。
为何别里科夫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碰到华连卡?这是违背生活常理的。
发现文本。很多时候,课本上的文字我们一扫而过,最重要的信息并未进入我们的视野,在某
种程度上我们对某一段文字的重点剖析首先源于对此文字的重新“发现”――是的,这个词、句子、
这段话本来就存在,但我们却没有对它表示足够的关注、重视。
似乎答案就在下面的文字中:
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
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
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1、华连卡和另外两位女士看到了滚下楼下的别里科夫,那么这件事将会被传扬出去――全城的
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
注意别里科夫的口头禅――千万别闹了什么乱子,而现在他――最怕出乱子的人却成为一出乱子的
主角。
2、漫画。
前一幅“恋爱中的人”事件已经让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嘴唇发抖”。那么此事件
可能又要出现新的漫画,关于他的“恋爱”事件肯定会满城风雨。
4
四事关死亡。
虽然楼梯又高又陡,但是我们的别里科夫从楼上滚下来的时候却安然无恙,但为何在一个月后
却死了,你认为他是因何而死?
1、郁郁而终。
2、恐惧而死。
3、被气死。他在这里辖制别人十到十五年,从来没有人反抗,而如今这个乌克兰来的年轻人竟
然有人反抗他,真是气煞人也。
4、自杀。
学习一篇文章我们除了要解决一些问题,读懂之外,还应该从文章中找出和自己、自己的生活
相关联的地方,此谓之“读出自己”。学完此文你有哪些感想?
因为离下课的时间很近了,而且我在后面布置学生把这些感想写在周记本上,最重要的是学校
的管理一如一个完全封闭的套子,学生的生活除了强制的学习之外丝毫没有趣味可言,郁闷、无聊、
乱糟糟的恰是高中生活的最形象的写照,所以课堂的这一部分主要是由我来讲解。
我简单的举了几个例子,学校的管理,班主任的要求,家长的期望都是有形或无形的套子在束
缚着我们。然后选择一学生周记本上的一段文字,与学生共同分享:
当今社会,学生的自由不复存在。除了固定的睡眠和吃饭时间,其它时间,学生都在听众于其
他人的安排,由学校决定几点到校、读书、下课,由老师决定念这背那,这样学,那样做,由家长
决定吃这喝那,穿这戴那。而由学生决定的只有服从命令。我们变成了没有选择权利的空壳。虽然
人还活着,但自由的灵魂早已逝去。我们甚至没有决定买什么样的书的权利,更别提什么样的生活
方式了!
我们被训练成写作业的工具,念书的机器,听话的玩具。也许是有一些人整天在校园内嬉戏,
打闹,但结果呢?一张罚单,一张钞票走了,一串责备来了,一张哭脸走了。我们是该哀叹啊!哀
叹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现在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们机械地去提高模仿能力,而真正的人才遭禁锢,甚至被扼杀。社会在
进步,但人的思想依然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
在一班,当我的朗诵结束时,当时就响起了掌声。
最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让生活自由、快乐。
一、关注文本。
整篇课文很是有些沉闷和压抑,文章中唯一的亮色就是华连卡姐弟俩人,其中华连卡的一段话
深深的触动了我:
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
“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是的,生活“可爱得要命”,我们有这样的感受吗,我们感受过这样“可爱的要命”的生活吗?
或许我们可以抛弃别里科夫们的套子,抛弃怯懦与中庸,把一个自由快乐的自己展现出来。
二、三句名言。
1、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富兰克林
我们是否可以如富兰克林一样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学校,哪里就是我的班级,哪里
就是我所要生活的家园。
2、如果不能成为富兰克林,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李敖呢?
李敖说:“这里是我的国家,我要使它自由”。我们是否可以说,这里是我的班级、我的学校、
我们生活的地方,我要使它自由。
3、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
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
的启示。――傅雷《贝多芬传·译者序》
5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14:2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17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