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教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全文
——党旗下的风采征文**这个名字为我所知是1995年的
事。那一年,为了支持*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位六十年代初北京
师范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有着几十年教学经验的教授,作为高级
人才被引入我区,来到**学校,承担起对全区8000多名教师的
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老师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中
学语文教师。在这里,我突出强调“语文”二字是有目的的。众所
周知,全社会都在关注教育,尤其关注语文教育。大家也记得,
自96年、97年开始,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书籍到报刊、从名人
到普通人、从外行到内行……都在对语文教育进行批判,尤其是
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毫不留情地进行指责。诸如:忽视
人性教育,抹杀学生的个性,没有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应该
说,这些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教育的改革时期再所难免的,
这些批评,也可以说是好事,它会进一步促进语文教育的改革。
然而,由于有些教师的素质比较薄弱,新的改革方案没有出台,
新一轮的课程标准还没有制定,使得他们在这些指责声中不知所
措。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以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己任,充分发挥
自身的优势——一直工作在高校的教学前沿,不但自身的专业知
识渊博,而且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广泛深入,具有前瞻性。因而,
在对全区教师情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先后开设了“文学理论
的革新与语文教学的改革”“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师
教学基本技能”等专题。使老师们豁然开朗,对如何进行语文教学
心中有了一些底。在课上,作为一名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作为
一名有着腰间盘突出病史的病人,面对一进校一上课就是一天的
工作特点,**老师从来都是站着讲课,从来都是高音教学,从来
都是准时准点。有的老师心疼他,让他坐着讲,他却说:“我是一
名老师,一名党员,就应该严格遵守教师的岗位职责,不应以任
何借口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老师把他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知识传授给学员,把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带进了课堂。他
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消除了老师心中存
在的困惑,为老师们充满自信的走进课堂、驾御课堂指明了方向。
“两肩担教育,笑眼看学员”,这是压在**老师玻璃板下面的一句
话,也是他的座右铭。无论是在高校的讲坛上,还是在一进校这
块教师培训的沃土中,**老师总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自己的
爱心奉献给教育,奉献给学员。他想学员所想,急学员所急。当
学员没有菜票时,他就请学员吃饭;当学员有疑难问题时,他就
耐心给予讲解;当学员请他去指导时,他就义不容辞的走进了学
员的课堂;……有些老师已经快退休了,按规定,不参加继续教育
也是可以的,但由于**老师的课讲得精彩,能够消除老师们心中
的一些疑云,所以,他们不远几十里的路程,坚持听**老师的课;
有的学校专程请**老师去讲课,甚至有是省也慕名请**老师去讲
学。大凡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都是万分高兴。他说:“课堂就是
我的战场,讲台就是我的阵地。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就要
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教育。”今天,**的名
字已经不再只为一进校的老师所知,而是为通州区所有的老师所
知,为其他省市的老师所知。**老师之所以成为老师的榜样、
党员的模范,不仅是因为他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
力做好本职工作,还在于他时刻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无微不至
的帮助他们。我是经过三年的函授,于1998年获得了北京师范
大学的毕业证书。20XX年,学校根据工作需要,把首都师范大
学20XX年级中文专科当代文学的教学任务教给了我。虽然我比
较喜欢这门学科,也看过不少书,但没有做过专门研究,对有些
作品的历史背景比较模糊;对有些作品的创作过程知之甚少;对
有些作品的主题的开掘缺乏深度……面对这些困难,我有些胆怯,
想推掉这项工作。可就在这时,**老师来到了我的办公桌前,认
真地说:“别害怕,这一周我就卖给你了,有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
讨论。”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我终于接受了这项任务。在这以后的
时间里,**老师把自己的工作放到了晚上,白天就和我一起来到
教室,讨论有关当代文学的一些问题:山药蛋派的作家、作品、
创作风格,后现代派的产生,今后文学的发展方向等。**老师把
自己整整出卖了一周,可又何止一周呀!寒假里,**老师和我一
起听课;业余时间,**老师和我一起备课,甚至连教案也要看看。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信心,最
后终于较好地完成了当代文学的教学任务。在**学校里,可以这
样说,在一进校的年轻人中,没有没向**老师请教过问题的,没
有没得到过**老师的帮助的。**老师的无私奉献,不仅表现在
他兢兢业业的忘我工作、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上,更表现在他的
教育科研上,且是在临近退休之时。**老师的退休时间是20XX
年11月27日,可就在这一年,他仍然承担了大量的继续教育课
和学历班的课。在讲台上,他精神饱满,慷慨激昂,进入忘我之
境。也就在这一年,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一颗赤诚之心,对自己
几十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9:08: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