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合集五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在观察现象、研究
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说到运动,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以不同
的方式运动着,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没有运动,也就没有我们。下面这段
录像是我在我们家的阳台上拍下来的一段公路上的情景,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
下:在这段录像中。树木、地面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中的第一节机械运动
二、新课教学
(一)机械运动
1、提出问题:在刚才我们观看的录像中:有运动的汽车、行驶的自行车、
步行的行人,有静止的楼房、树木、地面是运动的如何判断楼房、
有运动的汽车、,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怎样描述物体的运
树木、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放录像资料)步行的行人,有静止的楼房、,
你是如何判断汽车、自行车、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行驶的自行车、地面是
静止的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2、总结归纳:在物理学里,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第2页共14页
叫做机械运动(板书)。
(二)参照物
1、平常我们观察物体是否运动时是相对于什么物体而言的呢请同学们观
察课件:(1)小孩在公路上跑步。(2)飞机在空中飞行(3)汽车在公路上行
驶(4)小船在河水中行驶小结:我们判断上述物体的运动时,它们是运动的
2、当我们座在行驶的汽车里,观看车外的景物时,会有什么感觉(1)请同
学们继续观看录像,(2)同学们在乘车的时候是否也观察到过同样的现象呢(3)
为什么树会往后退呢小结:座在行驶的汽车里,改变。所以观察者认为树往后
退。3、请同学们观察一幅图片,思考问题:
(1)图片:
(2)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
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3)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
他们没有动,感觉呢
小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
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4、请同学们看课件,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指明所选择的参照物是什么(1)汽车在公路上的运动
(2)两个小孩跑步(3)在河中行驶的小船
所以景物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发生了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板书)是它们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这段录像是我乘校车
回密云的途中拍下来的一段。观看车外的景物时,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
(4)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
5、请同学们观看初中物理上的视频资源《运动的描述、参照物》小结:
关于参照物,必须弄清楚以下四个问题:
(1)我们说一个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首先要确定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2)参照物只是被选做标准的物体,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
的物体。
(3)不同的物体做参照物,判断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第3页共14页
(4)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不能以这个被描述的物体为参照物。
(5)观察者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可以以观察者自己为参照物。
(6)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或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三)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方法:1、确定参照物2、确定研究对象
3、判断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改变。
(1)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则研究对象是运动的
(2)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改变,则研究对象是静止的相对位
置发生改变包括距离的改变和方位的改变两个方面。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篇2
一、本期教学任务与课时分配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5课时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6课时
第三章:光和眼睛10课时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8课时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6课时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通过本册物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学习科学探究
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拓宽思维视野,初
步领悟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的真谛,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的熏陶,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全体学生
的科学精神。
三、学生现状分析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
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
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但学
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部分学生学习虽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这主要是
学生学习方式方法问题。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抓好基
础知识,是物理教学工作的重点。
第4页共14页
四、主要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
2、创设条件,切实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
3、重视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
4、引导学生关注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真正通过“从生活
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科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技
能,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
神的培养。因此物理课程教学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身边学习物理的认识
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
到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合格的21世纪中学生。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
和技能的同时,对四周的物理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了解和认
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新课标的改革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要
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
动,特殊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的观念。物理教学
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留意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简朴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活和社
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3、理论联系实际,还要留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物理教学的针
对性和现实性,体现本学科教学的鲜明特
点;要注重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时代脉博,懂得及时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
第5页共14页
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
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单纯
地掌握课本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
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
展,并运用拥有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
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
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
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
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
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
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
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
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
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
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
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
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
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第一章机械运动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和技术中最基本的测量,学生应该掌握常用测
量工具的用法,并会选用适当的测量工具。生活中还常常利用估测的方法测量
长度和时间,应通过活动使学生有所了解。
第6页共14页
机械运动现象最普遍、最简单,学生也最熟悉。例如,学生在小学已经进
行过速度计算的训练;又如,相对运动、惯性等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习本
章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逐步展开。
对于速度的计算,要求学生会利用路程、时间求出,或利用速度公式中的
两个物理量求出第三个物理量,教学中不宜做过深的引导,如追及问题等。
本章课程标准的要求: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能通过日
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
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
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第二章声现象
本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以及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理地利
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
这一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
类生活的影响,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
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乐
趣。
这一章的教学,很多处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
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的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应用物理规律解
释简单现象的能力等。
第三章物体变化
本章知识目标简单、物理现象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
丰富,编写短小精悍,为教师们留下了广阔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在“知识”方
面,本章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热现象,而且许多知识是
理解地理课中的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在化学课中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时也要
用到,能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在“过程和方
第7页共14页
法”方面,承担着进一步完善探究过程的思维程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
验、归纳总结等能力和方法的任务;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本章内容
更是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好材料,是培养
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等优良品质的好材料,
是引导学生从体会成功的愉悦慢慢走向自主性学习的好材料。
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变得非常“专业”,“专”
到大脑中只剩下中考要考的那点东西了。因此,要充分发挥本章应有的“裁
体”作用,我们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尤其是知识储备方面多下点功
夫。
第四章光现象
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
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
其应用。在本章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物理思想有: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
各个方面: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的方向;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剖析神话
故事;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平面镜成像在视力检查上的应用,光
的能量方面的应用──太阳灶,以及海市蜃楼、热谱图、驻钞机;等等,都充满
了魅力和活力。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提供身边具有活力的新鲜事例于教
学之中。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这一章是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的第二部分,在光现象的基础上,讲述透镜及
透镜的实际应用。主要内容有透镜的初步知识;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相
机、投影仪;观察世界的窗口:眼睛和眼镜,还有观察微观和宏观用的显微镜和
望远镜。编者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这些内容都与
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
会”这一发展的理念。
本章《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凸透镜的会
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
应用。(1)了解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2)丁解人眼成
第8页共14页
像的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3)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成
像的道理及其应用。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
题。课程标准要求:(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
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贯
穿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探
究密度的概念,以及开展密度知识交流会的活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
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措施:
(1)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
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2)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
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3)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
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4)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
成作业。
(5)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
学的结尾工作。
(6)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
学技术社会
六、教学进度及安排
第1周: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2周:第一章声现象
第9页共14页
第3周:第二章声现象
第4周:第二章光现象
第5周:第二章光现象
第6周: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及分析
第7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8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9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及分析
第10周:期中复习及考试,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第11周: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12周: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13周: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14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5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6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7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单元测试分析
第18周:期末复习及考试
第19周:期末复习及考试
第20周:期末复习及考试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篇4
一、学情分析
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有定性的比较和定量的比较。教材要求通过学生的自
主探究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获得比较物体快慢的不同方法。在学生进
行探究活动时,通过只提供一辆小车向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
不相等的矛盾,为建立速度概念奠定基础。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
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
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这
块知识,速度公式的变形在此可以降低要求。
二、教学目标
第10页共14页
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只提供一辆小车向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
时间不相等的矛盾情景,使学生体验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
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首先说明,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个重要问题。赛跑时,谁得冠军,看快
慢。汽车、火车、飞机运动的快慢也是人们所关心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围
绕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进行思考。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路。
问:蜗牛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自行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
沿直线飞行,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何区别
答: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问: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假如手中没有钟表,怎样比较他们
运动的快慢
答:只需观察他们哪个在前。
教师归纳: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远的人运动得快。
播放动画片---百米赛跑片段。
问:百米赛跑时,如何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
答:测量出100m的距离,让运动员们同时起跑,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
点。问:如果有好几组运动员比赛,他们怎么比较运动快慢呢
教师归纳:因为通过路程都是100米,是相等的,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
快。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每组
给两辆快慢不同的玩具小车A和B,四位同学一小组,利用它们来寻找比较物
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二)探究实验
第11页共14页
1.议一议:怎样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
小组交流后得出: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1)比较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较
慢。
(2)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长的运动较慢,反之运
动较快。
2.做一做: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
思考:这两种方法存在着什么缺陷
3.想一想:如何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测量哪些数据用什么测量工
具
4.试一试:每组只给一辆小车,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有关数
据。提问:
你认为可以只用运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你认
为可以只用通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
5.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问:怎样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
秒内通过的路程多的物体运动得快。
(三)速度
s__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t
2.速度的计算公式v=。v和t分别是英语单词速度和时间的第一个字母,
s是德语移动距离的第一个字母。s__t
3.关于速度的单位,要说明它是依据公式v=得到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
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
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如果路程的单位用千米,时间的单位
用小时,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时。
问:米/秒和千米/时这两个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介绍两者之间的大
小关系并推导出:1米/秒=3.6千米/时
第12页共14页
教学中要注意纠正有些学生说速度是每秒米或速度是每小时千米的习惯。
4.读一读:阅读课本图2-22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感受这些物体的运动快
慢。
5.例题教学
分析:(如何通过读图获得解题所要的信息)
汽车在两块指示牌之间通过的路程是牌上这两个数据之差。
汽车通过两块指示牌所用的时间是两次时钟读数之差。
根据速度公式统一单位后求解。
(四)平均速度
讨论:用速度公式能够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吗
s__师:虽然无法用一个速度值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刻运动的快慢,但可
以利用公式t
得知一段时间内或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由公式v=算出来的速度
称
为平均速度。严格说来,任何一个平均速度总是对应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范围,离开了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平均速度就失去可意义。
为大家推荐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教学计划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
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从这一个学期开始,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
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所以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先
从兴趣着手,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
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
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具体的安排如下:
第13页共14页
1、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一章测量
本章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后才能再进
行以后的学习。
1.让学生知道国际单位、长度的单位;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3.体积大单位和换算;
4.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二章电的初步知识
本章讲了静电现象和简单电路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2.知道使小灯泡发光的必要条件;
3.知道一些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电路图;
4.理解电路的连接方法:串、并联电路
5.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
第三章电和磁
本章介绍了磁的现象
1.知道磁体的感念和两种磁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知道磁场现象的存在和两种磁体的磁场情况;
3.知道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右手螺旋定则。
第四章热和冷
本章介绍生活中的温度现象
1.知道温度的概念和划分方法及测量工具;
2.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并实际操作;
3.知道热胀冷缩的现象;
4.知道热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物态变化
本章介绍的是物质的三种变化
第14页共14页
1.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
2.理解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和特点;
3.理解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变化过程和特点;
4.理解相反的变化过程:液化、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和特点
第六章简单光现象
本章介绍光的基本特性
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3.知道平面镜成像,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4.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发生折射的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12:31: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11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