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0 12:20:17 阅读: 评论:0

厦门新东方老师简介-inche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什么是私募基金)

-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红的原因;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精读,了解文章内容,师生共同讨论说明文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作为以及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的逻辑顺序,进一步理清行文思路

2、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插曲及有关花朵的图片。)

同学们,当你尽情享受这大自然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

样红呢?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介绍有关花的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贾祖璋,浙江省海宁县人,我国着名的生物科普作家。。他的科学小品,内容充实,构

思精巧,语言简洁洗练,文笔清新朴实。本文最早发表于1979年《光明日报》副刊上,曾

获得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创作奖一等奖。

2、积累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萎wěi谢灼zhuó伤分泌mì花卉huì虞yú美人

粉蕊ruǐ花萼è蜜腺xiàn褪tuì色

万紫千红:这里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萎谢:(花草)干枯凋谢。

灼伤:火烧伤。这里指被强烈的阳光晒伤。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3、复习与本课有关的重点说明文知识

4、自主学习,朗读课文

(1)速读课文,初步感知全文。(速读课文后,要求每生书面想出我知道文章大致说明

了……)

(2)细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问题1

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问题2

划分文章段落,理清结构。(让学生在文中画出关键句,朗读关键句,品读关键句,能

很快画出结构图……理清了文章思路)

问题3

第26自然段、第7lO自然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是从哪几方面说明花儿为什

么这样红的?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用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明确:(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

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

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

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2.划分文章部分,理清结构。(讨论后课件打出)

明确:(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一10段):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第1l段):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3.第26自然段、第7一lO自然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

明确:(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

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

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

大特点。)

(第26自然段采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说

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是内因。)

(第7~lO自然段采用时间顺序,从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等角度说明花儿为

什么这样红。这是外因。)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作者从花儿红这样司空见惯的现

象挖掘出了深奥有趣的科学道理,并从不同的角度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阐释得具体而明晰,这

些都取决于哪些方面呢?(学生思考上节课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品味探究

1、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引起变化的?

2、为什么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3、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4、课文第4段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简明、平实的特点?为什么?

三、反馈交流

1、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引起变化的?

明确:花朵呈现红色起决定作用的是酸性花青素这一物质基础,第2段从正面加以说明,

第34段,以橙色、黄色的花只含胡萝卜素,白花不含色素为例,从侧面说明花朵呈现红色

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对第2段的补充。

2、为什么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学生精读第10段,在文中圈点批注,然后互相讨论,推选代表汇报)

明确:花儿的进化离不开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进程中起着

重要作用。大自然的功劳是伟大的,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更是巨大的。

3、从结构图上看,本文内容非常的复杂,这是一个深奥的涉及生物、物理、化学多学

科的课题,作者却写的通俗易懂,这得益于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想不想知道本文所

用的说明方法呢?下面我们来品味课文,找出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理的写法。)

(1)、从总体上看,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分成六个方面分

别说明。

(2)、在具体说明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说明。

如列举菊花、添色木芙蓉的例子说明有些白花变色的原因,先举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

的例子说明少量花青素的存在,后举添色木芙蓉花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的典型例子,说明

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逐渐变化所起的作用,选例精当,具有趣味性、知识性,通俗而确切地

说明了道理。

又如说明人工选择对植物的影响比自然选择更显着,列举国内人工栽培牡丹新品种和国

外人工培育大丽花、虞美人的例子,精当有趣,既使读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又生动

而透彻地说明了花儿这样红归功于人工选择的道理。

(3)、本文又多处运用了比较说明。

如,将花青素在酸性的细胞液中呈现红色,与花青素在碱性或中性的细胞液中呈现蓝色

或紫色相对照,说明花朵呈现红色源于自身的物质基础花青素;将酸性的花青素把红色的长

光波反射出来,与中性或酸性的花青素以及胡萝卜素反射出其他颜色的光波相对照,说明花

朵呈现各种颜色的物理学原理;将红花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生长反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以保

护自身不致引起灼伤,与蓝花在阳光弱的地方生长反射热效应小的短光波、吸收热效应大的

长光波,以利于它的生理作用相对照,说明花儿这样红的生理需要方面的原因;将自然选择

与人工选择相对照,说明人工选择在培育新的花色品种方面所显示的优越性。

(4)、更多的情况下,各种说明方法是合在一起、综合运用的。

比如: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

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功夫,就由

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

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丽色彩。

这句话综合运用了三中说明方法:通过举例子,形象说明了人工选择的作用;通过野生

原种的单瓣花与人工栽培后的不同品种的比较,通过列举数字,印证了上文提到的自然选择

进程缓慢,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着成果。

4、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你能从文中试举几例来分析吗?

(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研究与小组探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只要学生能分析一

点即可。)

示例:如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

红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本段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

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引起花色的变色;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

芙蓉是极个别的;一般修饰花,表示特殊情况除外。

萎谢之前早晨初开的时候中午下午初开时都是在时间上作了限制;少量的是数量上的限

制;微淡深渐渐是对程度的限制。这些修饰和限制性词语的使用,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了事理。

又如:文中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时,多处恰当地运用了近义词。

(这一点比较难,不要难为学生,教师可以直接总结出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

相关词语体会用法。)

讲花的初开用浓艳,形容色泽的深度;讲人对花红的感觉用鲜艳”,形容色泽的亮度;

说明花瓣由绿色开始逐渐进化而出现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用比较显眼,修饰进化途程中

最成功的红色的花则用最耀眼,等等。

四、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精巧的拟题

间隔反复式的分类说明

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总分总式浑然一体的结构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12:2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11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