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黄山实验小学张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
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
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
成长创作良好社会环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
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
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
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为加强我校的德育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营造学校教书育人、
服务于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全员、全
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机制,联系学校实际,我想就学校德
育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体教职员工要与时俱进,提高认识,始终坚持“坚
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培育人作为自己的自觉
行动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站在民族的未来与发展、培育“四
有”新人的高度来认识学校德育工作。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着密切的不
可分割的联系。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四有”新人。
因此,全体教职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2-
的意识,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而不仅仅把学校的德育工
作当成是学校德育部门的事。在学校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
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机制。
具体工作中,班主任、辅导员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
德育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和环节实施德育。校长和教师都是
德育工作者,应努力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校教育、教
学、管理等所有工作要落实德育要求,努力做到教书育人、
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应当完善德育
评价,改变德育评价过分注重认知的弊端,建立学生社会服
务和实践经历的德育评价机制。学校应重视校风、教风和学
风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
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同时,要积极争取社会对学校
德育工作的支持,为德育工作的健康开展创造条件,净化教
育环境,完善社区公共活动设施,开放德育活动场所,开办
家长学校等,以形成德育的社会合力。
二、成立学校年级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育人工
作
各年级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落实班级育人小组及后进生的转化等工作。开展“以学生为
中心”的新德育,做到德育目标自主化。每学期开学,第一
节班会课,让学生展开以学期德育活动为主题的大讨论,先
查找班级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看学生自己的德育水平,再最
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共同决策制定出本学期的班级
德育活动计划。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制定,自己参与
-3-
组织策划,同学们往往都能自觉执行,从而达到德育自主化。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制订个人自主管理目标,先让同学写出
自己的优点,然后写出自己的弱点,再让同学根据自己的实
际,写出自己的本学期德育目标,每个人给自己制定的这些
小而具体的自我管理目标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学
们都能自主执行。德育内容生活化。就是要把学生的日常生
活,创造性、多元化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自己
的德育素养。如学生在路上不下自行车,或装着没看见,针
对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懂得礼貌的真正意义。
三、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科任教师参与的全员育人小
组
各年级根据班级和科任教师的实际,成立以班主任为组
长,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全员育人小组。形成全员参与,齐抓
共管的德育新机制。育人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班主任进行班
级管理,定期召开全员育人工作例会,分析班级学生生活、
学习、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和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
研究对策,有针对性的加强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具体工作中,要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组织活动;定
期召开主题班会和班主任工作座谈会;狠抓学生生活这一薄
弱环节,建立家长、生活老师和班主任的联系桥梁;严格学
生纪律管理,完善卫生承包制度;搞好各学科、各年级的协
作,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成立以德育主任为首的德育工
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德育责任;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
人;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方向德育和以养成德育为
-4-
核心的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常抓不懈,针对
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
会、学生座谈会,征求对学校、年级的意见,改进工作,相
互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日常操行评定,加
强养成教育。
四、班级育人实行德育导师制
德育导师制是指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任务分解
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既教书又育人,
既管教又管导,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
班级管理新模式,也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德育模式。教师
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的智慧,为人师表的举止,对学生
所起的示范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敬仰、崇拜乃
至模仿行为;优秀学生对其他同学的榜样激励,使同学暗暗
地使劲追赶;社会实践和劳动过程中体验到的自豪感和满足
感;在帮助他人过程中所获得的快乐等等都是一种十分积极
的自我教育和十分有效的人生观实践活动。
五、坚持教书育人,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
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学生的道德品质、信念、
意志、爱心,都是在教师的教学与生活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传
给学生的。德育工作与教学相结合,在服务于教学并在教学
为中心的前提下,努力拓宽学校德育工作的空间,是做好德
育工作的新思路。因此,各科任教师要把德育作为课程教育
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根据本学科特点在教学全过程中实施德
-5-
育。实施学科德育要把增知明理、陶冶情操、立志厉行作为
关键环节。教师要将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写进教案,
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全校的教职工要担负起教书、管理、服务的工作责任,
以自身的政治立场、治学态度、言谈举止、思想品德来潜移
默化学生,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
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根据学科的内容和科学,适当地选择德育
内容,有机地加以渗透,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受到教
育。管理育人,要求党务、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员所制定的各
种条例、规定、办法有利于德育目标和贯彻落实。服务育人,
要求服务工作做到物资供应及时,环境条件优化,服务质量
不断提高,使学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良好品德的感染
和教育。
六、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
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
团委、少先队要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实
际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各种生动活泼,特色鲜明的团队活动。
团队活动必须主题明确,在活动组织上,坚持发挥教师指导
作用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在教育对象上,坚持面向组
织成员与面向全体学生相结合;在活动内容上,坚持继承与
发展相结合;在活动特点上,坚持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在面向全体未成年人开展工作的同时,把关注的目光更
多地投向特殊青少年群体,展开更有针对性的工作。面向困
难单亲家庭子女,建立“低保家庭助学制度”、开展“一帮
-6-
一助学”活动。面向行为偏差、心理偏差的青少年,开展“爱
心助成长”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得这些特殊青少
年群体能够感受到团队组织对他们的关爱。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10:22: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0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