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氨气的催化氧化

更新时间:2022-11-13 08:44:35 阅读: 评论:0

2018年天津中考数学试卷解析-啊爽


2022年11月13日发(作者:exo最新消息)

.

精品

实验目的:

1)通过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的设计,进一步培

养根据化学原理和客观条件自行设计和安装实

验装置的能力。

2)通过查阅文献及对本实验的探究过程强化收

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探讨本实验成功的条件、关键和操作技术。

4)增强绿色环保意识。

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原理;

2)能准确描述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实验现

象;

3)熟练仪器的连接和使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最佳反应条件的探究,巩固

掌握简单比较法;

2)在对实验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催化剂

.

精品

实验原理:1.实验中主要的反应:

4NH

3

+5O

2

==∆==4NO+6H

2

O+Q

2NO+O

2

====2NO

2

+Q

3NO

2

+H

2

O====2HNO

3

+NO+Q

NH

3

+HNO

3

====NH

4

NO

3

2.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当氧气量不足时,可能会发生)

4NH

3

+4O

2

====2N

2

O+6H

2

O

4NH

3

+3O

2

====2N

2

+6H

2

O

实验设计思路:

总探究思路:采用简单比较法探究氨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

设计思路:氨水的浓度及用量、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第一个洗气瓶中导管伸入液面的深度、

温度等因素都是影响探究效果的因素。在本实验中,重点探究氨水的浓度、催化剂的种类对

实验的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控制氨水的总体积为50ml,加热时间3min,导管伸入液面的

深度不变。先探究氨水的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效果后固定氨水的浓度探究

催化剂的种类对效果的影响,最后得出氨的催化氧化的最佳条件。

.

精品

探究的因素及水平如下:

氨水的浓度

V(氨水):V

(水)

加热时间

催化剂

种类

实验指标

1:1

3min

Cr

2

O

3

1催化剂是否有明显红

热现象

2.是否有红棕色气体

产生。

3.玻璃管内是否有小

水滴

2:3Fe

2

O

3

4:5Fe

2

O

3

实验装置图:

实验装置设计依据:

(1)反应的原理:该反应是氨气、氧气和催化剂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气体和固体之间的反

应,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从而来设计整个实验:

a)反应物的制备:

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故可以利用其性质来制备氨气;

②经查阅资料可知,氨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15.5%~27%,在纯氧中的爆炸极限是

13.5%~79%,含氧量越高,极限范围扩大,越容易爆炸,故我们在此尽量不用纯氧来进

行实验,而是采用一个双联打气球,通过不断的挤压来鼓入空气;

③优点: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同时在鼓入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氨气的逸出速度。

b)反应条件:

①反应需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普通的酒精灯满足不了要求,故我们在此采用的是铜质三

芯酒精灯;

.

精品

①NO

2

是红棕色有刺鼻气味的气体,同时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因此应该用碱液进行吸收,

②同时由于气体的流通速度比较快,故可能有一部分氨气没有反应就直接逸出,又因为

氨气极易溶于水,故碱液中的的水是可以对氨气进行吸收的。综合以上两个因素,我们

可以选用NaOH溶液来对尾气进行处理。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

2)“氨的催化氧化”最佳条件的探究。

.

精品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

仪器:双联打气球、洗气瓶(3个)、铁架台、50mL量筒、250ml烧杯、电子秤、三芯酒

精灯、胶管、玻璃棒、硬质玻璃管,直角导管,玻璃棉、铁丝;

药品:浓氨水(25%~28%)、蒸馏水、NaOH(1mol/L)、Fe

2

O3、CuO、(NH

4

)

2

Cr

2

O

7

实验内容:

(一)实验操作步骤:

(二)实验装置图:

(三)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

(1)氨水浓度的影响

在硬质玻璃管中加入8-10cm的Cr

2

O

3

作为催化剂,保证催化剂的加热时间不变

(3min),分别取50mL不同比例的氨水进行实验,观察实验效果,对比探索氨催化氧化

中选用氨水浓度的最佳比例。数据记录如下:

制备催化剂

催化剂的

填装

搭建实验装

配置50ml一定

浓度的氨水

点燃三芯酒精

灯,进行实验

加热3min后缓慢鼓气,当看到

有火星时,加快鼓气速度,加

快鼓气速度,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

精品

氨水浓度

V(氨水):V(水)加热时

催化

催化

剂的

红热

现象

红棕

气体

白烟实验分析

1:2

3min

Cr2O

3

++++

催化剂的红热现象不明显,也只有微弱

的红棕色,

但出现大量白烟,可能是氨水的浓度偏

低,并且鼓气太早造成的,故接下来增

大氨水的浓度进行实验

2:3++

/

++

催化剂的红热现象明显,且有较多的白

烟产生,推测原因鼓气的速度太慢。

1:1+++++/

催化剂红热现象明显,也有较多的红棕

色气体,几乎无白烟,是比较理想的实

验效果。接下来继续增大氨水的浓度,

验证该条件是否是最佳条件。

3:2+++/

+++

红热现象明显,无红棕色气体,有大量

的白烟产生,推测原因氨水的浓度太大。

(2)催化剂种类对实验的影响

在硬质玻璃管中分别加入2-3cm的氧化铁和氧化铜作为催化剂,然后取50mL的2:3浓度

的氨水,催化剂加热时间3min,探究出实验的最佳催化剂。

催化

剂种

加热

时间

氨水的浓度

V(氨水):V(水)

催化剂的红

热现象

红棕

气体

备注

Cr2O3

3min1:1

++++++//

Fe2O3

++++/

在实验过程中洗气瓶中出现了明

显的红色,可能是一部分催化剂被

气流吹进了装置内。

CuO

+++++

催化剂只有微弱的红热现象,也有

少量的红棕色气体,但产生大量的

白烟,可能是因为鼓入气体的时间

较早或加热时间稍短。

实验结论:在V(氨水):V(水)为1:1,加热时间为3min的情况下使用Cr

2

O

3

做催化剂

的效果要较Fe

2

O

3

,CuO的效果好。

.

精品

问题与讨论:

在利用氧化铜做催化剂进行实验时,第一次无任何实验现象,即催化剂无红热,也无红

棕色气体产生,当时认为是实验完全失败了,故又重新填装焙干后的催化剂进行实验,出现

了微弱的红热现象,产生少量的红棕色气体。现认为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氧化铜的颗粒太

细,气体无法流通;加热时间稍短,没有达到催化剂的活性温度。

改进:①将氧化铜和玻璃棉拌匀,增大接触面积来进行实验;

②将加热时间改为5min左右。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内的换气设施打开,周围空

气流动速度较快。

实验注意事项:

1.氨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5.5%~27%,在纯氧中的爆炸极限是13.5%~79%,含氧量越高,

极限范围扩大,越容易爆炸,故我们在此尽量不用纯氧来进行实验,否则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2.实验条件为高温,在实验过程中应防止烫伤。

3.注意催化剂的制备和填装。在制备Cr2O3时,不要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催化剂的粒度

太细,不利于气体的流通。同时用Fe

2

O3、CuO做催化剂时需提前烘干药品中的水分,用量

也应当适当减少。

4.控制鼓气的时机和频率十分重要,加热3min后先缓慢的鼓入空气,观察到催化剂有

5.硬质玻璃管的右端用铁丝固定,防止催化剂被吹跑。

6.插入氨水的导气管应伸入液面下,且同组实验中保持伸入的深度一致

.

精品

参考文献:

[1]卢一卉﹒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讲义)[M]﹒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教研室,2007

[2]刘桂林.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探讨[J].枣庄师专学报,1989,04:81-84.

[3]张婉佳,李燕红,曾庆旺.氨催化氧化演示实验的探究[J].化学教育,2012,10:62-64.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8:4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0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whose怎么读
下一篇:锥形面积公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