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书橱阅读答案

更新时间:2023-01-20 08:26:34 阅读: 评论:0

语文万唯卷答案九年级-概率英文


2023年1月20日发(作者:lol慎天赋)

篇一:陋室铭渭南文集阅读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陆游《筑书巢》比较阅读附答案、翻译作者:刘禹锡|陆游文章来源:不

详刘禹锡《》《陆游筑书巢》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附翻译)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4~19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

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

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渭南文集·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4.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有仙则名()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妻子不觌()④未尝不与书俱()

15.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6.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

a何陋之有b渔人甚异之c能以径寸之木d乃引客就观之

17.阅读〔甲〕文填空:(3分)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

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和“____”都称得上

是“芝兰之室”。

18.用原文填空。(3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________”,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___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

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来表达。

1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4.略(4分)15.(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

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6.(bd)(2分)

17.(3分)_托物言志;“__诸葛庐”“_子云亭”

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信乎其似巢也(1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

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

民百姓。

陆游筑书巢翻译: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

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

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

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

(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这象鸟窝。”

更多有关的资料篇二:陋室铭渭南文集阅读答案

内容提示:2014年03月08日星期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拓展与提升。姓名。

【08】《陋室铭》中考对比阅读精编。得分。

2014年03月08日星期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拓展与提升第1页共6

页【08】《陋室铭》中考对比阅读精编★第一组【2009福建三明】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

成10~12题。(10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

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

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

乱书围之,如积槁[ɡǎo]枝,或至不得行,辄[zhé]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渭

南文集·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

见。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②,而风雨雷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⑴有仙则名.⑵

妻子..不觌11.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孔子云:“何陋之有?”⑵辄自笑曰:“此

非吾所谓巢者邪!”12.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

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

这个意思可用甲文中“,”来表达。《渭南文集·陆游筑书巢》【参考译文】我的屋子里,有

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

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从来没有)

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和)儿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

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

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我)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

笑着说:“确实这像书窝。”★第一组【2009福建三明】参考答案10.(2分。每题1

分)⑴出名(著名)⑵妻子和儿女(子女)11.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孔子说:“有什么简

陋的呢?”(2分)⑵于是(我/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

的书窝吗!”(2分)12.(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也(1分)谈笑有鸿儒,往来

无白丁(2分)信乎其似巢★第二组【2008福建厦门】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

—17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

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

曰:“何谓也?”子曰:“商好[hǎo]与贤己者④处[chǔ],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

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

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

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

家语·君子慎处[chǔ]》)[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或同“悦”。化:融和。⑧

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⑥视:看,比照。⑦14.解释下列句

中的划线词语:(3分)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15.在

《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

天,一天天地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

“日”字。(只填序号)(2分)选【】姓名得分2014年03月08日星期六2013-2014学

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拓展与提升第2页共6页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17.简答题:(5分)

⑴[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

提到的“”和“⑵[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都称得上是“芝

兰之室”。(2分)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

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

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孔子家语·君子慎处》【参考译文】孔子说:“我死之

后,商(子夏)会(比以前)一天天地(更有)进步,而赐(子贡)会(比以前)一天天地(有

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商(子夏)喜爱同(和、跟)比自己

贤明的人相处(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养将日有提高);而赐(子贡)喜欢谈论不如

自己的人【或:而赐(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

见丧失)。不了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亲就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了;不了解本

人,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所以说:“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

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

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咸鱼的店铺(实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时间长了就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也和臭气融和为了一体)。藏丹的地方

时间长了会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会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真正的

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或: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就必须慎重地选择

与他相处的人。】”★第二组【2008福建厦门】参考答案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

情给分。①大儒,博学的人15.(2分)d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①这是简

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②使身体劳累③因此,所

以②商(子夏)喜爱同(和、跟)比自己贤明的人相处(在一起),而赐(子贡)喜欢谈论不

如自己的人【或:而赐(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17⑴(2分)各1分。

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⑵(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

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

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

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

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

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

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

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第三组【2013辽宁朝阳】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10

—14题。(15分)【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

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

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⑤妻邪?”时闻者多哂⑥之。欢守志弥[mí,更加]固,遂为通

儒⑦。(《晋书·王欢传》)[注释]①耽:非常爱好,沉迷。②营:谋求。③斗储:一

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⑤朱买臣:西汉吴郡(今江苏吴县)人,

家境贫苦而读书不懈。其妻嫌其贫穷落魄,离他改嫁。后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时曾归故乡,

路上见前妻和后夫,接至官署住,给食一月。前妻不久惭而自缢。⑥哂[shěn]:讥笑。

⑦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惟吾德馨.⑵

何陋之.有⑶其妻患.之⑷常丐.食诵《诗》2014年03月08日星期六2013-2014学年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拓展与提升第3页共6页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⑴无丝竹之

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⑵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12.【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2分)13.【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14.比较【甲】【乙】两文,说

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相同之处:不同

之处:《王欢安贫乐道》【参考译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

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一边像乞丐一样乞讨

食物一边诵读《诗经》,即使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

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

买臣的妻子(的故事)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

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或: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第三

组【2013辽宁朝阳】参考答案10.(4分)⑴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声名远播。⑵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⑶以„„为患,为„„而担忧,对„„感到担忧。⑷像乞丐一样,

乞求,乞讨。11.(4分)⑴(2分)(在这里)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

文来使身体劳累。⑵(2分)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一位贯通古今、学

识渊博的儒生【或: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12.(2分)生活环境优美,交往人物

不俗,生活情趣高雅。(答出二点即可)13.(2分)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14.(3分)

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1分)不同点:(2

分)(意近即可)刘禹锡的安贫乐道,指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的安贫乐道,

指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第四组【2006河南】【2008济宁】合并版[甲]山不在

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吾与回(颜回)

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xǐnɡ]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贤哉,回

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陋

室铭》)(《论语》)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⑴谈笑有鸿儒..⑵人不堪..其

忧⑶有仙则名.⑷惟吾德馨..9.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⑵退

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填空⑴〔甲]文

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

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⑵“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

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二句,

极交友之妙境。2014年03月08日星期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拓展与提升

第4页共6页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各自

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共同的精神品质?(3分)《论语》(选句)【参考译文】【译

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

之后(课后),(我)考查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

实)并不愚钝。”【评析】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

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

蠢人。【译文】[dān]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

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

高尚啊!一箪【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

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

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

也自得其乐。从中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居于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勤奋好学之人。★第四组

【2006河南】【2008济宁】合并版参考答案8.⑴大儒,博学的人(1分)⑶出名、著名

(1分)⑵不能忍受(1分)⑷品德高尚(1分)9.⑴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

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2分)⑵等他退下之后(课后),(我)考查他私下的言

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钝。(2分)⑶(在这

里)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2分)10.⑴托物言

志(2分)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倾听、思考、记忆(2分)11.(3分)【第一

问】刘禹锡:陋室不陋【第二问】安贫乐道颜回:不改其乐(2分)(意思对即可。1分)

★第五组【2010福建漳州】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7分)[甲]山

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

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项

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①,雨泽下注;每

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

漏。前辟四窗,垣墙②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

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③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

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④,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注释]①漉:漏下。②垣[yuán]墙:筑围墙。③冥[mín

ɡ]:静悄悄。④三五之夜:每月十五日夜晚。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⑴有

仙则名.⑶每移案.⑵无案牍之劳.形⑷以当.南日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小鸟时来啄食.b.可容一人居.c.可以调素.琴d.室始洞然.7.把下面的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食.不饱,力不足居.无何吴玠素.服飞冥然.兀坐⑴孔子

云:“何陋之有?”⑵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8.根据要求填空。(3分)内容上,甲、

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绘陋室幽雅;乙文用“”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

文都采用9.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的手法。看法?请简要

谈谈。(3分)2014年03月08日星期六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拓展与提升第

5页共6页《项脊轩志》【参考译文】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仅仅一丈见方,

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

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常常移动书桌,环顾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

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为它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

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

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我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

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书架摆满了借来的书籍,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

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

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

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第五组【2010福建漳州】参考答

案5.⑴出名、著名⑶桌子,书桌,桌案6.d⑵使„„劳累⑷挡、挡住7.⑴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⑵我稍稍为它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8.①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②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③托物言志/对比9.【例一】观

点: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理由: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

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例二】

观点: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理由: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

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第六组【2005山东东

营】[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

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

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

失,以此自终。(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①因以.为号焉②期.在

必醉③无案牍之劳.形④何陋之.有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去留。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乙

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分)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

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五柳先生传》【参考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

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于是就用“五柳”

作为自己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

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

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但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亲戚

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他去(或:到了)喝酒就喝个

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竟不会(或:没有)舍不得离开。【或:(他)

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五柳先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

太阳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碗和饮水的工具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

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握着酒杯)作诗文当娱乐,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

够忘掉世俗的得与失,用这样的方式(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第六组【2005山东东

营】参考答案8.①用、把②希望、愿望③使„„劳累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9.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①(他)喝醉了就离开,竟不会(或:没有)舍

不得离开。【或:(他)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②(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

博的大儒,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每题1分,共2分)2014年03月08日星期六

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拓展与提升第6页共6页10.答对一处得1分,共

2分。【第一空】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第二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1.高洁傲岸,

安贫乐道。【解析】两篇文章最大的共同点:作者都身处恶劣生活环境中,但志趣高洁,

安贫乐道,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之情趣。评分:共3分。意对即可。

★第七组【2005江苏南通】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甲]山不在高,有仙

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

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

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或

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具备],每朋酒之会。

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选自《晋书·陶潜颖脱不羁》)[注]

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徽:系琴弦的绳子。4.下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是()(3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能名.其一处

也(《口技》)b、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

博学善属.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d、弦徽不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

花源记》)5.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主

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洁;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b.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不陋。c.乙

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d.甲文中的“苔痕上

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

所的萧条冷落。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

潜亦无所辞焉。7.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

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晋书·陶潜颖

脱不羁》【参考译文】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他)

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曾写作《五柳先生传》说:“(五柳先生)简陋

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碗和

饮水的工具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

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地

睡觉。从没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有时没有酒,他也会不停地吟诵。

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们来喝酒。他就弹琴唱歌,

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何必要有琴的声音呢!”★第七组【2005江苏南通】参

考答案4.b(3分)5.d(3分)6.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

(4分)7.高雅脱俗、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3分)★第八组【《课时作

业》p34】《郑板桥集·靳秋田索画之二》【原文译文】【原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

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

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

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

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译文】三

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有幽雅的兰花,窗外有修长的竹子,这是何等优雅风趣的事啊,但

是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而那些懵懵懂懂、糊涂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

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贫困、多病之人,忽然有十天五天的闲暇,才会关

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

那些俗气的客人不来,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内心也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

真是难得啊。(所以)凡是我所画的兰花、竹子、石头,都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

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的。【附录】“扬州八怪”一生的志趣大都融会于诗文书

画之中,他们用诗画反映民间疾苦,发泄内心的积愤和苦闷,绝不去趋炎附势,粉饰

太平。郑板桥在潍县署中的那首画竹题诗,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做官者的座右铭,诗曰:“衙

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篇三:陋室铭

渭南文集阅读答案

一、《陆游筑书巢》从内容看,表达了诗人以书自慰,以书自傲,以书自乐,以书自励的心理;

从结构看,开宗明义,落笔点题。然后通过客主问答的方式逐层深入地揭示题旨。陆游认为

天下之事,耳闻不如目睹,目睹又不如亲自参加,才能知其详尽,才有权利加以评议。对那

种不了解情况而妄加评论的理解,他给予严厉的抨击。这看似信手之言,却是神来之笔,体

现陆游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作者“以书自警”,以用来警策告诫自己,点明写作的目的。

这是宋代散文常用的结尾形式。作者采用问答的表达方式,由具体到抽象的运思特点,逐层

深入地揭示主题,环环相扣、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使文章精彩有加。二、《陋室铭》文在写

法上的特点是托物言志,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居室生活这几方面来烘托主旨,借助赞美

简陋的居室来歌颂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表达了对世俗尘嚣的鄙弃,反映了作

者遭遇政治挫折后的心境。在这里,托物言志的好处是把作者抽象的道德品质表现得具体化、

形象化,含义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而不呆板,颇能激起阅读的兴趣并发人深思。本回答

专业性由文化艺术分类达人李美玉认证篇四:陋室铭渭南文集阅读答案

篇五:陋室铭渭南文集阅读答案

阅读材料网整理了关于刘禹锡《陋室铭》陆游《筑书巢》比较阅读附答案、翻译,希望对同

学们的阅读练习和文言文练习有所帮助,让大家在语文考试中更多的拿分,下面是整理的刘

禹锡《陋室铭》陆游《筑书巢》比较阅读附答案、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同学们多多练习

多多练手!

刘禹锡《》《陆游筑书巢》比较阅读训练附答案(附翻译)文言文阅读(18分)中国大学网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中国大学网,阅读@材料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

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

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阅读材料

①有仙则名()②无案牍之劳形()中国大学网

14.略(4分)15.(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

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中国大学网,阅读@材料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这象鸟窝。

本文发布于:2023-01-20 08:2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00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