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曝鳃"。曝鳃是汉语词汇,拼音为pù sāi,意思是喻挫折、困顿。出自《后汉书·郡国志五》、《艺文类聚》等。
《后汉书·郡国志五》“﹝ 交趾郡 ﹞ 封溪 建武 十九年置” 刘昭 注引 晋 刘欣期 《交州记》:“有堤防 龙门 ,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恒如丹池。”
《艺文类聚》卷九十六
辛氏《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故云曝鳃龙门。
“有堤防龙门 ,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恒如丹池。”后“曝鳃”以喻挫折、困顿。亦有称“曝泥”。
《南齐书·王僧虔传》:“经涉五朔,逾历四晦,书牍十二,接觐六七,遂不荷润,反更曝鳃。”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入穽方摇尾,迷津正曝腮。”
唐 高适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诗:“一夕 瀍 洛 空,生灵悲曝腮。”
元 方回 《寄题赵高士委顺山房》诗:“红尘回首即 蓬莱 ,辛苦 龙门 枉曝鳃。”
本文发布于:2022-07-20 13:56: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7/367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