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手抄报简单

更新时间:2022-07-14 00:42:21 阅读: 评论:0

汉服,即汉族的民族服装,亦称“衣冠”“汉装”“华服”。相传始于“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轩辕黄帝,清代开始汉服在暴力因素下开始衰落。但是汉服并未消失,而是在历史的夹缝中顽强的存活了下来,如今时机已然成熟,历史的阴霾已经散去,沐浴着时代的阳光、雨露,汉服已重现生机。汉服的归来,标志着华夏文明即将迎来春回大地。下面小编整理《汉服》为主题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学习。

汉服手抄报怎么画

实例分解步骤

1、第一步

2、第二步

3、第三步

4、第四步

5、第五步

(手抄报原创,未授权请勿转载)

汉服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一、汉服

全世界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绚灿的民族。上溯炎黄二帝,族称华夏,五千年文明由此展开,历至汉朝,因其强盛一时,异族始称中原华夏人为汉人,从此“汉”成为这个民族传承了数千年的名号。同时,这个民族的传统服装被广泛称为——“汉服”。

二、汉服基础介绍

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汉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如汉蔡邕《独断》卷下:“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

汉服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汉人不单指汉朝人,汉服也不单指汉朝服装,而是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始至明代,在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环境中,按照汉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审美理想,结合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自前而后自然形成的具有历史传承及鲜明民族特征的服装。

三、史料记载

关于汉服的记载数量繁多,仅列出部分:

(一)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

(二)《汉书》:“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三)《蛮书》:“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

(四)《新唐书》:“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

(五)《辽史》:“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

(六)《东京梦华录》:“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七)《清稗类钞》:“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汉服,令俱秃发。”

四、汉服特点

(一)交领右衽

1、交领:顾名思义,就是交叠的衣领;

2、右衽:衣襟向右掩。

3、交领右衽:就是衣襟向右掩,呈字母y形。它是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一个特点,因此成为了汉族的象征符号。

4、汉服交领右衽只是一个总体的说法。汉服以交领为主,还兼有——圆领、直领、方领、立领。

圆领

直领

方领立领

(二)衣裳为尊

1、“衣裳”这个词语其实可以专指汉服。古人把上身穿着的襦、衫、袄等统称为“衣”,而把下身的穿着称为“裳”。

2、“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古老且始终贯彻的服制。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服制的流行地位被其他方式代替,但为表尊重传统,后世传承中最高级别的礼服(如冕服)都是使用这种服制。

3、除了衣裳制外,汉服还有通裁制、分裁制等。

(三)系带纽扣

1、许多种类的汉服都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着。因此,“系带”和“右衽”一样是汉服的一个外在显著特点。

2、古人对纽扣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周朝。而在汉服中纽扣自然也有大量的使用。如在罩甲,比甲,披风和圆领衫中。

(四)汉服禁忌

1、右衽与左衽不可乱穿:右为阴左为阳,交领左衣襟(阳)压右衣襟(阴)呈“y”状是为“交领右衽”,为生者服,反之“左衽”为逝者服。

2、长短适宜:直立下摆至鞋面,不宜过长拖地弄脏了“污体”,亦不宜过短显得“局促”。

本文发布于:2022-07-14 00:4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6/48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汉服   简单   手抄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