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22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自评报告
我校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较的大变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我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验收认定,进行了全面自查。我校结合实际查找不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就有关迎评工作自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柳川小学于2006年9月2日成立。学校坐落在剑河县柳川镇美丽的仰啊莎湖畔,是原老县城所在地。由于三板溪电站的建设,县城搬迁后由原来的菜园小学组建而成的,学校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学校距新县城30公里,招生半径25公里。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444平方米,运动场5000平米;学校现开办有2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91人,住宿生670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03人,留守儿童97人。教职工有73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教师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精、敬业精神强。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适应义务教育要求,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二、九项指标“达标”情况
根据《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修订)》逐项进行自查自评,我校在9项评估的指标中自评总分为95。5分,具体达标情况如下:
(一)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柳川小学现有校舍建筑面积9444平方米,学生1091人,生均8。6平方米,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生均≥4。5平方米)。
(二)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
柳川小学现有体育活动场地5000平方米,(其中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操场1个)生均体育活动场地4。58平方米,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生均≥4。5平方米)。能满足全校师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三)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积:
柳川小学现有寄宿生宿舍面积3942平方米,住宿生670人,生均5。88平方米,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人均≥3平方米)。
(四)生均图书册数:
柳川小学现有图书39000册,生均35。7册,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生均≥20册)。
(五)教学实验仪器配置:
柳川小学现有科学实验仪器教室1间,准备室1间,教学实验仪器配置的总价值为20万元,达到验收标准。(达标指标为:小学:12个教学班及以下实验仪器值不低于3。5万元,13个教学班及以上不低于5万元,能满足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六)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
柳川小学现有电脑115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生均10台,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6台)。
(七)班班通设施配置:
柳川小学现有教室23个,每个教室均配置有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每个教室都配置有班班通设备)。
(八)师生比:
柳川小学现有专任教师60人,学生1091人,师生比为1:18。2;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小学师生比1:22)。
(九)班额:
柳川小学现开办有23个教学班,学生1091人,平均班额47人,最大班额学生人数51人,最小班额学生人数40人,符合达标要求(达标指标为:班额55)。
三、扣分情况及原因:
达标考核总分为100分,柳川小学自评分为95。5分,在总分中被扣除4。5分,被扣分值及项目如下:
1、辅助用房中欠缺多媒体教室,同时体育器材室非常简陋,没有文化氛围,缺乏美感和整洁度,所以在自评中自扣2分。
2、办公用房中的文印档案室和播音室,没有独立分开,是与其他办公室共用,所以在自评中自扣1分。
3、校园环境中的“校园文化”没有地方特色和缺少师生作品展示,缺少自己学校的特色,所以在自评中自扣0。5分。
4、校园环境中的“围墙”,有一小部分已倒塌,还来不及维修维护,所以在自评中自扣1分。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十个到位)
1、方案制定到位:根据县政府、县教科局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有《柳川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有了方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2、人员责任到位:学校把每一项任务分摊到每一个老师,每一个部门,定好每一项内容,规定完成的时限,并落实行政人员监管任务,每周进行一次汇报、一次梳理、一次调整、一次督促、一次完善。
3、宣传教育到位:学校通过教师动员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宣传简报、横幅标语、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力争做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能让老师、学生、家长充分的认识和支持,实际最重要的是得到老师们的支持。
4、自查落实到位:在3月2日学校校长在参加县政府、县教科局组织的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会后,立即召开学校会议,组织人员认真地查找本校存在的问题,列成问题清单,并制定整改计划,落实到人,限时完成。
5、添置设施到位:学校对照验收指标,逐项核实数据、查缺补漏、及时添置。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实施“不等不望不拖”的三原则,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欠缺的、不到位的、不达标的及时采取措施,规划采购,力争达到小学的标准。
6、美化绿化到位:学校积极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借春季适宜栽花植树的良好时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绿化和美化工作,把学校打造成为花园式的学校。
7、文化打造到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2017年2月,柳川中学并入四中后,我校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积极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典文化教育三大主题。利用宣传橱窗、教室、学生宿舍的美观文化布置,体现育人功能,真正实现“每一面墙壁都是无声的教育,每一个角落都是育人的场所”。
8、前期准备到位:做好功能室建设准备工作。做好功能室布置、教学仪器、体艺器材、图书装备等前期材料的准备工作。
9、管理要求到位:学校重视常规管理的工作。
(1)坚持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严格执行教师岗位制度。
(2)开足开齐课程,每周不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及批改测试卷的情况。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随堂听课。
(3)保障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节假日严禁组织学生补课。
(4)建立了安全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制订有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5)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保存校园干净整洁,不留卫生死角。
10、档案资料到位:学校于3月中旬开始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目前各项材料基本归档装订。
五、特色和亮点
(一)“芦笙舞”、“水鼓舞”特色
学校积极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推广“芦笙舞”和“水鼓舞”两个民族特色浓厚的项目,运用大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推广和进行,目前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有初步成效。这项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的名片。
(二)“书香校园”特色
营造书香校园,打造国学文化进校园。建设“书香校园”工程,在墙壁上设置弟子规、论语等经典名篇名句,楼梯台阶设置文学、数学和百科知识,班级建立“图书角”。浓厚的书香氛围,让课间十分钟也能看到孩子们捧着书在走廊上专注阅读的身影每周开展1次阅读名单抽奖鼓励,每周开展1次“阅读有奖抢答”比赛,每月开展1次“阅读心得”比赛,每学期评选每班1名“阅读之星”。
六、存在的问题和下步的打算
1、存在的问题:学校因刚刚搬进中学校舍(原柳川中学)仅仅1年,诸多建设都需要重新规划、需要建设、需要完善,以致达到整个校园建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2、下一步的打算:协助主管部门规划建设好学生食堂、综合楼和体育运动场,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实现“一年有起色,两年有进步,三年有特色”的目标,不断完善学校各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
我们将以这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验收评估为契机,虚心汲取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办好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为学校的腾飞和发展,为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篇二:2022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自评报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工作部署安排,我区认真对照《XX省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对区域内所有学校全面开展了摸底排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达成情况
对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申报表》的资源配置、校际均衡和评估指标等相关指标,我区对59所小学,2所50人以上的教学点,18所初中进行了认真自评,具体情况如下:
(一)资源配置达标情况
1、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以上;
我区小学、初中达标学校分别为52所和17所,达标率分别为88。1%和89。47%。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共1385人,尚缺36人。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共886,尚缺22人。
2、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我区小学、初中达标学校分别为48所和18所,达标率分别为81。36%和94。74%。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共446人,尚缺20人。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共207人,尚缺9人(此9人为艺苑学校中学部缺少数,公办初中骨干教师数不缺)。
3、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我区小学、初中达标学校分别为10所和12所,达标率分别为16。95%和63。16%。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共141人,尚缺130人。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共105人,尚缺17人。
4、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我区小学、初中达标学校分别为44所和12所,达标率分别为74。58%和63。16%。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共121947。29平方米,尚缺16980平方米。初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共73540。83平方米,尚缺7307平方米。
5、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我区小学、初中达标学校分别为41所和12所,达标率分别为69。49%和63。16%。小学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共177237。26平方米,尚缺46983平方米。初中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共155333。09平方米,尚缺16679平方米。
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我区小学、初中达标学校分别为33所和9所,达标率分别为55。93%和47。37%。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值共46585652。83元,尚缺17895420元。初中教学仪器设备值共28934632。15元,尚缺6137263元。
7、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我区小学、初中达标学校分别为49所和16所,达标率分别为83。05%和84。21%。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共691间,尚缺90间。初中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共323间,尚缺3间。
8、义务教育学校所有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
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指标体系,我区对以上7项指标的校际间差异系数进行了初步计算,小学、初中分别为0。356和0。370,按照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的要求,我区校际间差异系数均不达标,具体如下:
1、我区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5。5和9。1,均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2、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1。75和2。3,均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3、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0。53和1。23,小学低于指标值,初中高于指标值(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4、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4。79和7。44,初中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5、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6。75和15。26,小学低于指标值,初中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1739。18和2528。92,小学低于指标值,中学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7、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和初中分别为2。7和3。13,均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三)政府保障程度评估指标达成情况
政府保障重点评估区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成效。我区对照政府保障程度评估指标要求,经认真自查,在以下15项评估指标中,有4项不达标,1项不涉及。具体情况如下:
1、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我区刚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评定,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2、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我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做到了三个统一。但教师编制一直由区编办按校核编,不能做到标准统一。
3、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我区小学超过12个班级的学校有20所,初中超过12个班级的学校有8所学校,各校均拥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但面积均达不到规定要求。缺少情况为,小学音乐教室尚缺22间共3903平方米,美术教室尚缺少29间共4621平方米。初中音乐教室尚缺8间共1192平方米,美术教室尚缺8间共1120平方wWw.ZUoWen8.CoM/米。
4、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
我区无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小学超过2000人的学校1所,所有初中规模都不超过2000人。
5、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
我区超过45人的小学班级有17个,超过50人的初中班级有11个。
6、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
我区凡不足100名学生的村小和教学点均按照100人核定公用经费。
7、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
我区无特殊教育学校,但有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生数为376人,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为6000元。
8、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
我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为75456元,当地公务员年平均工资收入71840元,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及时发放。
9、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
我区5年完成360学时培训完成率为100%。
0、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
我区的教师编制及岗位数量一直由区编办统筹分配按校核编。
1、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我区2020年符合交流轮岗条件的教师总数为958人,交流轮岗教师150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15。66%;其中,骨干教师交流64人,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42。7%。
2、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
我区在岗专任教师2360人,其中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任教师2307人,占比97。8%,其中民办学校未持证上岗人数为53人。
3、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
我区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均达到100%。
4、全县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农村初中倾斜;
我区区域内无优质普通高中。每年淮南市省示范高中招生名额都按照80%的比例分配给全市各普通初级中学。
5、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
我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有907人,在公办学校就读786人,在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0人,合计786人,占比为86。7%。
(四)教育质量评估指标达成情况
教育质量重点评估区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我区对照质量评估标准,通过认真自查,在以下9项指标中,有1项不达标,1项未涉及。具体情况如下:
1、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
我区初中毕业生数为2913人,全区初中三年巩固率为98。25%。
2、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我区残疾儿童少年为376人,入学352人,入学率为93。6%;
3、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我区各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教学信息化初步实现。
4、全县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我区每年均按照教师工资总额的1。5%下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每所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5、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我区教师大都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班班通设施设备利用率较高。
6、所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
我区注重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育人氛围,在去年迎国检过程中,通过加大投入,目前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均达到了良好以上的水平。
7、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我区能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得以有效开展。
8、无过重课业负担;
我区严格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制定了《XX区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坚决杜绝学校和教师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有偿补课,并认真执行“一课一辅”的相关政策,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9、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
我区目前暂没有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二、存在问题
通过自查自评,我区虽然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认定,但与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标准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具体体现在:
1、教师队伍现状问题突出。一是我区的教师编制一直是区编办按校核编,区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造成教师资源分配不均衡;二是中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新老教师出现断层现象;三是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比较突出,缺少音、体、美等专业教师。四是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分配不均衡。
2、教学设施设备仍需完善。一是绝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辅助用房面积不足,尤其是中小学音乐(96平方米以上)、美术教室(90平方米以上)均达不到要求;二是部分学校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运动场面积还达不到要求。
3、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城区学校的大班额现象较为突出,全区小学大班额数为147个,初中大班额数为15个,亟待消化解决。
4、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目前全区大部分老师虽然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但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教学信息化处在基本实现的层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区将切合实际,认真研究,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二是继续优化师资队伍,合理均衡配置,不断提升优质教育水平;
三是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实现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篇三:2022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自评报告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以实现教育公平为导向,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推动县级政府切实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法定职责为核心,逐步消除县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差异,努力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优质义务教育的迫切需求,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在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确保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我省于2013年开始启动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根据《XX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我县被安排在2016年接受督导评估。
我县以2014年7月编报《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2014-2018)》为标志,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迎检督导评估工作。两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立足于把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与全县城区教育扩容相结合、与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相结合“两个原则”,全县教育系统上下一心,克难攻坚,补缺补差,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3月,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别通过市省评估,并于2017年1月初通过国家评估,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
一、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截至2016年底,我县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各项办学条件指标达到国家评估标准。中小学硬件“底部”抬高,校容校貌全面改观,教育信息化迈出坚实的步伐。2013-2016年,我县三小新建、特殊教育学校新建、“全面改薄”工程和中小学校园环境整治工程共投资3。5亿元,其中县财政承担2亿元,新增学位2944个,新建校舍55576平方米,新增或改建运动场182356平方米,新建实验室179个,新增教学仪器设备2570万元,新增图书352000册,新增计算机3293台。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率达100%且宽带达到20M以上,校园网建有率达100%,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学校覆盖率为100%,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班级覆盖率达100%。
(二)教师补充、交流和均衡配置的机制初步形成。2013-2016年,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259人。其中音体美等学科教师85人,占招聘人数的45%。进一步优化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义务教育学校生师比达到省定标准,学科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
2013-2016年,校长和教师轮岗830人次。新招聘的教师优先补充到农村薄弱学校和学科教师紧缺学校,对村完小实行定向招聘。实施农村教师进城挂职锻炼、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名教师送教下乡、中小学教研员联系帮扶农村学校等方式支持农村教育。我县教师交流和师资均衡配置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三)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稳中有升,2014-2016年,高考万人达线率稳居全市第三,连续五年获宣城市“高中教学质量优秀县”。2016年中考学科平均分领跑全市。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监测机制逐步健全。
我县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素质教育迈出坚实步伐。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各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小学生运动会、经典诗文诵读、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丰富了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面,目前有国家级中华诗教先进单位2所、省级书法教育特色示范学校2所、市级体育特色学校6所。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及乡镇学校少年宫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不断规范。省级示范高中招生指标的80%分解到校。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划片”招生,入学分班监督和保障机制不断强化,接受社会监督。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2016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省定标准。全县重视控辍保学工作,2015年,小学、初中巩固率均达省标准。我县学校安全工作三级巡查机制初步建立,学生上下学交通、食堂安全、消防及危化品管理等工作抓得实,校园安全稳定。
(四)义务教育发展的监督机制初步形成。2013年以来,我县依法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建设,常态化开展教育督导活动。目前,我县督学责任区实现全覆盖,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督学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作实效不断显现,“督政、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初步建立。
(五)义务教育公平进一步彰显。我县实现了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与本地儿童少年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就读、升学和免费入学上,做到了“三个一样”和“两为主”。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已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设施配备达标,各类关爱活动扎实开展,关爱体系基本形成。2015年秋,我县特教学校正式招收残疾儿童。目前,全县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80人,已入学75人,其中随班就读29人,送教上门25人,在县特教学校就读21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3。7%。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断规范,通过心理疏导、结对帮扶、社会救助等途径,帮助学困生和品行缺失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
二、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我县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顺利通过国家认定,其主要经验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是关键,教育经费投入落实到位是保障,全县教育系统致力于教育改革创新,群策群力,克难攻坚,是实现目标的前提。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组,出台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部门工作职责,形成“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良好工作格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督导评估迎检工作。县政府四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和分管领导先后多次率县国土、规划、教体和相关乡镇负责人,就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现场办公,督促解决。
(二)教育投入依法保障。我县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十二五”期间,我县教育经费逐年增长,达到“一个比例、三个增长”的法定要求。地方教育附加、教育费附加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教育资金全额用于教育投入,并按规定用于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薄”五年规划三年实施完成,县财政垫付经费2000余万元,为义务教育均衡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赢得了时间。我县在分配县级教育经费、上级补助公用经费的过程中,充分向薄弱学校倾斜,2013以来共向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统筹安排经费1000万元以上。
(三)以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均衡发展。2015年秋,我县在沿湖学区7所学校实行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试点。为落实省、市督导评估反馈意见,2016年秋季我县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在全县推开。全县32所中小学教师竞聘上岗并签订岗位聘用合同,“学校人”变为“系统人”,实现“县管校用”,通过转岗分流、平行流动、交流轮岗、城乡联盟、支教帮教等形式共交流215名教师,盘活了教师存量。
我县于2013年10月正式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实施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按照“专职督学、挂牌督导、分区负责、经费保障”的总体框架,聘任有多年多地教学管理岗位经验的担任专职督学,每名督学负责一个责任区。几年来,我县通过健全督导方式,强化落实跟踪整改、结果通报、督学月例会、督学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责任督学在促进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均衡发展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从2014年开始,在把握政策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我县启动学校食堂经营模式改革,探索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模式。改革分两步走,一是推行食材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二是实行学校自主经营。几年来,我局在县市场监督等部门的配合下,强化对配送企业监督管理,学校安排专人负责食堂工作。目前,全县学生伙食标准普遍提高,质量可管可控,校园饮食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
(四)强化督导检查,提升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督导评估,重点环节在学校,我县尤为突出。两年多来,县教体局召开了6次工作动员和推进会,对中小学校长和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任务要求,提振精气神。县教育督导室、迎评办牵头,围绕省市评估反馈意见,开展了5次过程性督导,就项目建设、环境整治、校园文化建设、执行课程计划、功能室管理使用和资料建设等重点问题开展“校校清”。县教育督导室围绕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校园环境建设和涛城小学搬迁工程开展了四次专项督导。局装备中心、教研室、项目办、计财科和基教科等,强力推动重点学校工作,加强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督查检查。
各义务教育学校根据全县总体工作部署,提高认识,营造氛围,明确责任分工和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提升整改,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为督导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和迎评工作,提升了学校凝聚力,锻炼了人,提振了校长的精气神,学校常规管理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十二五”以来,我县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成了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义务教育体系。但是,我县义务教育管理与质量水平仍然不高,教育投入需要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尚处在较低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教育优质均衡的标准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一)城区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大。近年来,城区人口急剧扩张,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快速增长,城区义务教育就学压力逐渐增大,目前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仍不同程度存在大班额现象。根据本次国检整改要求,2017年秋季招生,我县城区起始年级班额必须全面达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消除66人以上大班额,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二)教育投入法定增长缺乏后劲。从报表看,2013-2016年,我县教育投入“一个比例”和“三个增长”均达到法定要求。实际上,近年来为了考核评估达标,对财政报表作了较大调整,以2014年为例,教育支出报表指标为4。72亿,教育实际支出为3。22亿,县三小建设预提了1。5亿。2015年预提了1。8亿,2016年预提了2。0亿。县财政在保障教育投入法定增长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三)城乡教学质量差距呈拉大趋势。因生源、师资等原因,城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差距逐渐拉大。据《XX县2016年教学质量分析报告》,XX中学自主招生的前56名首次全部集中在城区学校,前200名学生占比农村学校持续下降。省示范高中80%的招生指标分解到农村学校的政策没有发挥出明显的效应。
(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有待提高。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须进一步规范,学校内涵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亟待加强,以课程改革为切入口的素质教育有待深化,中小学发展性督导评价还没有真正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省级评估和国家认定仅仅是阶段性的成果。“十三五”期间,我县应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到“一个巩固”、“三个统筹”:巩固义务教育均衡成果,实施城区教育和农村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普通群体教育和特殊群体教育统筹发展。实现从短板提升到整体提优、从硬件均衡到管理均衡、从师资均衡到学校特色发展,确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推动全县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高位优质均衡。
(一)着力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根据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细则,国家将在2-3年对达标县评估指标实施监控,并组织复查,如发现指标大幅下滑,将被摘牌。2017-2018年,我县应把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实施方案,进一步补缺补差,抬高底部,做到工作力度不减,经费投入不降,关键指标不下滑。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区义务教育扩容建设。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精神,着力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建设发展,消除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壁垒。在办学规模上缓解“乡村空”、“城镇挤”的现象,在教学质量上解决“乡村弱”、“城镇强”的问题。在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的基础上,我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是不断优化布局,适度稳定乡村生源,大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方法是均衡配备师资,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推动城乡校长教师交流特别是名校长骨干教师的交流,建立健全乡村教师荣誉制度。
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短缺是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大的短板。目前县实验小学扩建和四小、三中新建项目已获规划论证,应加紧加快推进实施。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有效巩固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成果,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而且能为全县“十三五”教育科学合理布局奠定基础。
(三)统筹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我县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是全县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缺席。下一步,我县将把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通过办学审批、年审和办学水平评估,推进民办学校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逐步达到国家基本办学条件标准。督促民办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制止乱收费、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扎实开展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建议县政府建立民办学校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对民办学校的补助和奖励。把民办学校师训工作纳入统一安排,民办学校教师在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四)深化教育人事改革,完善师资均衡机制。在强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的基础上,深化教师无校籍改革,引导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由强校向薄弱学校合理流动。下大气力督促学校音体美等专业教师专职专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大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走教、支教、送教下乡的力度,实现师资均配置。在保障教育投入法定增长的基础上,确定一部分新增经费主要用于改善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
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启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将中小学校长的职位按照不同的任职资格、条件和岗位职责要求,分为若干个级等,形成职务级等序列,为校长的任用、考核、奖惩、晋升、待遇提供依据和管理标准。与此同时,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校长办学活力,支持、鼓励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办学风格,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五)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县将紧紧抓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契机,推动素质教育和学校内涵发展迈出坚实的步伐,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充分发挥教育督导评估的导向引领作用,实质性启动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以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和中小学毕业生体艺“2加1”技能达标率。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馆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国家标准。
(六)迈出教育公平新步伐。教育公平是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根本目的。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到展示,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追求。我县将以“教育公平”为追求,统筹安排特殊群体的教育发展,一是努力扩大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对照优质均衡标准,使全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落到实处。二是提高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三是落实留守儿童关爱管理建设专项经费,创建留守儿童关爱品牌特色学校。四是以学生资助和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为平台,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
篇四:2022中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县情
XX地处大巴山腹地,XX市最北端,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幅员面积3292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23个乡镇,31个社区173个行政村,户籍总人口25。15万,常住人口18。44万。XX是XX市唯一成建制建立了县、区、乡、村四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老区,有XX的井冈山之称。XX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处于秦岭以南、大巴山以北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上,被誉为“巴山原乡、生态XX”,有“中国生态气候明珠”之称。XX是大山区、大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XX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五大攻坚战”和“七项战略行动计划”,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好发展。201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8亿元,同比增长4。8%,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6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32元和9458元,10个贫困村、1275户4556人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77%。
(二)教育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幼儿园15所、小学41所、单设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2所、高完中2所、特殊教育1所、职业教育1所、教学点69个、教师进修校1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对象50所,其中:小学43所(含九年一贯制的小学部,不含特殊教育学校)、初中9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高完中的初中部)。近年来,我县在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基础上,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通过不断加大投入,优化布局结构,均衡配置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助推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2018年11月,XX县接受了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认定。
二、自查达标情况
(一)办学基本标准核心指标达标情况。自评得分95。5分,具体情况是:
1、师资建设(30分),自评30分。一是师生比。达标小学43所、初中9所,达标率分别为100%。二是学历提高。达标小学43所、初中9所,达标率分别为100%。三是岗位结构。小学43所、初中9所,达标率分别为97。67%、100%。
2、校舍场地(25分),自评20。5分。一是生均校地。达标小学33所、初中8所,达标率分别为76。74%、88。89%。按照标准,扣减3。5分。取得国土证情况达标。二是生均校舍。达标小学41所、初中9所,达标率分别为95。34%、100%。取得房产证情况达标。三是生均体育场馆。达标小学39所、初中8所,达标率分别为90。70%、88。89%,按照标准,扣减1分。
3、功能室建设(33分),自评33分。一是实验室建设。达标小学43所、初中9所,达标率分别为100%。小学、初中实验开出率达标。二是六大功能室建设。达标小学42所、初中9所,达标率分别为97。67%、100%。小学、初中六大功能室使用率达标。三是图书室建设。中小学全部达标。生均图书小学23。19册、初中28。38册。小学、初中图书借阅率达标,均使用市上数字图书资源。四是生均设备值。中小学全部达标,生均教学设备值小学1844元、初中1528元。
4、信息技术设备(12分),自评12分。一是校园网建设。中小学全部达到100%。二是多媒体设备配备。达标小学43所、初中9所,达标率分别为100%。三是计算机台数。达标小学43所、初中9所,达标率分别为100%。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小学14。9台、初中9。8台。
(二)政府推进均衡发展状况指标达标情况。自评得分94。5分,无加分,无一票否决情况,具体情况是:
1、入学机会(10分),自评8分。一是关爱机制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达100%,并纳入财政保障体系,留守儿童入学率和关爱面达100%,贫困儿童入学率和关爱面达100%。二是招生制度方面。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标,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全部分配到县域初中,划片招生入学比例为100%。三是办学规模方面。中小学规模超30个班的学校3所,办学规模符合规定学校比例为94。23%;标准班额比例64。17%,按照标准扣1分;56人及以上大班额96个,大班额比例14。37%,按照标准扣1分。
2、教育投入(27分),自评27分。一是财政拨款情况方面。2016-2018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比上年增长比例分别为11。41%、13。59%、6。1%;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上年增长比例分别为6。57%、9。06%、5。69%;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小学分别为10522。27元、10971。2元、12694。46元,初中分别为11567。33元、12515。38元、14737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分别为3801。9元、3844。98元、3868。86元,初中分别为3884。75元、3896。89元、4112。01元;二是多渠道筹资方面。近三年,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足额征收城市建设配套费。足额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10%计提教育资金。
3、队伍建设(23分),自评21。5分。一是教师待遇方面。按时足额考核发放教师绩效工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补贴定标发放,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贴300-1000,乡镇补贴200-300;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每年按规划有序推进。二是教师配备方面。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科劳信学科专职教师配备存在结构性缺员,有三科不达标,自查扣1。5分。根据编制标准教师配备率达100%。小学、初中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达标。三是培训交流方面。校级干部、专任教师交流达标。教师培训机构健全,教师集中培训比例达标,平均培训80学时以上,城乡校长、教师培训基本均等。
4、体制机制(22分),自评20分。一是规划布局方面。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实施意见》和《薄弱学校改造和村点校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划有序实施。“城镇新区开发建设与学校建设同步”,同步建设不达标,自查扣2分。二是体制制度方面。学校干部、教师及经费管理符合《XX市义务教育条例》规定。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适时召开教育专题会,研究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教育督导机制建设符合要求,成立了教育督导委员会,加强了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建设,“县级教育督导机构、教育督导责任区、学校督导工作室”三级教育督导网络健全。教研机构设置合理,教科研工作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落实。
5、质量管理(18分),自评18分。一是教育管理方面。学校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课时,义务教育阶段未设重点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基本遏制,落实“减负提质规定”,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二是教育质量方面。全县小学、初中的巩固率、体质健康及格率、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均达标,认真开展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三)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均衡状况。通过对“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进行测算,我县综合均衡状况差异系数,自查情况为小学0。418、初中0。159,达到了教育部的规定要求。
(四)公众满意度。2018年7月XX市综合督导评估时,网络测评公众满意度为86。11%。
三、主要做法
(一)突出发展定位,坚持“三个优先”。一是组织保障优先。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县人大和县政协定期评议、调研教育工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市管领导干部和县属部门联系学校制度,联系领导和部门入校调研每年4次以上、解决学校实际困难每年2个以上。将学校建设纳入政府重点民生实事,由县领导任指挥长强力推进,将教育项目纳入城市建设攻坚战重要内容,实行现场办公、并联审批,加快建设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绩作为考核各级党政一把手的重要内容,促进齐抓共管、多方联动,形成县委县政府全方位服务、教育系统全身心投入、社会各界全过程助力的教育发展良好格局。二是政策保障优先。始终把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局中,制定城乡发展总体规划时先行规划教育,配套出台重大项目实施清单时先行确立教育项目。出台《XX县教育(体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XX县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XX县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XX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是投入保障优先。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把教育经费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确保法定投入逐年只增不减,2012至2018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34。91亿元,教育经费占GDP每年达10%以上,2018年教育事业经费投入7。15亿元,同比增长23。4%。
(二)突出硬件均衡,推进“三大工程”。坚持以满足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一是推进学校布局优化工程。按照“县城扩容、城郊布点、乡镇配套、村社缩面”的布局思路,4年规划新建学校10所(含迁建2所),改扩建学校40所,新增学位7800个。二是推进城镇学校扩容工程。全力推进XX县实验中学建设、实验小学南校区还建、实验小学北校区改扩建、复兴小学改扩建、木瓜坝小学新建、修齐一小迁建、坪坝小学迁建等教育重点工程7个,预算投资6。58亿元。实验中学已建成并投用招生。三是推进中小学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工程。全力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学校食堂建设、运动场地塑化、教育装备配备等建设项目,改造校舍及用房25万余平方米、运动场14万余平方米,建成塑胶运动场31片、实验室79间、六大功能室321间、村小综合活动室70间。投入教育装备配备资金5700余万元,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1197套、学生计算机2980台,实现“校园网、光纤网络、数字资源”三个全覆盖。
(三)突出师资均衡,完善“三项机制”。实现城乡教育均衡,核心要素是师资。一是完善教师配备机制。统一城乡教师编制标准,采取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科学测算学校教师编制,每年进行两次公开招录,近4年招录补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433名。建立紧缺学科教师和全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教师交流和“送教”制度,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缺员和乡村师资不足问题。建立紧缺人才引进回流“绿色通道”,引进教育紧缺人才和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12名。二是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国培抓示范、市培抓引领、县培抓普及、校培抓常态”的教师培训体系,成功申报纳入国培计划项目县,建立教师培训大数据,足额配套师培经费,年均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培训面100%。全面推进教师“读书修身行动”,举办读书沙龙,开设校长论坛。切实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和学科带头人、教研团队培养,培养市级骨干教师47名。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培育市级名校长2名、市级名师5名。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各级各类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师德考核评价体系,纳入个人和学校考核重要内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开展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和“XX最美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三是完善待遇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按照300~1000元不等的标准兑现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同时享受200~300元的乡镇工作补助政策。设立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补贴,投入120余万元,实施“励耕计划”和“润雨计划”,惠及教师120余名。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建成教师周转房518套,积极改善教师生活工作条件,教师待遇全面保障并逐年提高。
(四)突出质量均衡,深化“三项改革”。出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努力办有质量的教育。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实施《XX县“学本课堂”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构建“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县域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积极打造生本课堂、高效课堂、精品课堂。建立11个教研共同体,开发导学单20科次,完成4轮教师全员培训,已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开。二是深化办学模式改革。借助鲁渝东西扶贫协作和XX市区县结对帮扶契机,牵手县外23所优质学校与县内所有学校结对共进,打造义务教育升级版;引入XX师范大学合作举办XX师范大学附属XX实验中学,引领全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三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教育体系,加强德育、美育、体育和艺术教育,深入推进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教育督导体系,成立4个责任督导片区,常态化开展教育督导,建立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多角度评价教师、多维度评价学校。咸宜小学的书法特色、复兴小学的艺术特色、治平小学的足球特色、鸡鸣小学的茶心文化、高望中学的励志教育等在全县乃至全市已有一定影响力,成为百姓认可的好学校。
(五)突出教育公平,保障“三项民生”。一是精准落实教育资助。建立“普惠+特惠”的教育精准资助体系,县财政每年配套资金800万元,将国家普惠政策未覆盖到的贫困学生纳入县级特惠资助范围,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3年落实各类教育资助6600余万元,惠及学生11万人次。二是严格控制辍学失学。全面落实政府及社会各方控辍保学责任,因地因人施策,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三残”儿童关爱政策,保障其在入学、编班、资助等方面享受同城待遇。建好办好特殊教育学校,辅以“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完整接受义务教育。三是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自2012年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以来,累计投入膳食资金1。3亿余元,惠及学生21万人次。将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纳入营养改善计划范围,县财政全额保障,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和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
四、关于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关于“城区学校学位紧张,存在大规模学校。有2所学校超过2000人”的整改情况。
一是改扩建实验小学北校区;二是还建实验小学南校区,新增学位1350个;三是新建木瓜坝小学,新增学位810个;四是2019年在城区规划新建1所中学,新增学位3000个。通过以上四条措施着力化解城区挤、大校额问题。
(二)关于“存在大班额。有150个小学班级超过45人,占比27。1%,其中有54个班级超过55人,小学最大班额69人。XX县实验小学平均班额有61人。有110个初中班级超过50人,占比59。4%;其中有20个班级超过60人,初中最大班额65人”的整改情况。
一是制定了XX县消除“大班额”专项工作计划;二是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学校增加学位供给,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和就近入学政策控制规模,化解大班额;三是改扩建实验小学北校区和复兴小学、新建木瓜坝小学、还建实验小学南校区,化解城区小学大班额;四是在县城新建1所中学,化解城区初中大班额问题;五是新建修齐一小,并将原修齐一小校舍场地交于修齐中学使用,化解修齐一小和修齐中学大班额问题;六是迁建坪坝小学,化解坪坝小学大班额问题;七是改扩建其他乡镇学校,化解大班额。
(三)关于“有12所小学、1所初中占地面积不足,共缺8。5万平方米。实验小学生均占地面积仅有3。9平方米。有2所小学校舍建筑面积不足,共缺7593平方米。有5所小学、1所初中体育运动场地面积不足,共缺2。1万平方米。小学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差异系数过大,为0。916。明通中心小学生均体育运动场地仅有2。3平方米”的整改情况。
一是制定了《XX县中小学及幼儿园优质均衡布局规划(2018—2025)》,坚持“县城增量、城郊布点、乡镇配套、村社缩面”的布局思路,按照人口走势、生源实际,合理布局学校,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二是改扩建实验小学北校区和还建南校区、改扩建复兴小学、新建木瓜坝小学、规划新建1所中学,新增校地113043平方米,新增校舍98001平方米,新增运动场地33500平方米,化解城区学校校舍场地不足的问题;三是迁建坪坝小学、修齐一小,迁建后修齐一小的校地校舍划给修齐中学使用,新增校地50487平方米,新增校舍46180平方米,新增运动场地15000平方米,化解坪坝小学、修齐一小和修齐中学校舍场地不足的问题;四是改扩建蓼子一小、明通小学、沿河小学等乡镇学校,化解校舍场地不足的问题。
(四)关于“有2所小学功能室不足,缺音乐、美术、科学功能室共3间,实验室1间。有2所小学教育仪器设备配备未达到市定标准。部分学校教学仪器和计算机使用率不足”的整改情况。
一是为明通完小配备了实验室1间、六大功能室6间,化解明通完小功能室不足的问题;二是为修齐二小新建幼儿园,将原来学前教育挤占义务教育的用房腾出后,采购配备功能室设施设备,化解修齐二小功能室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功能室及信息技术管理和运用,充分发挥设施设备辅助教育教学的作用。
(五)关于“部分学科教师不足,全县缺音乐教师12人、美术教师5人、体育教师15人、心理健康教师28人,共计60人”的整改情况。
一是建立长效补充机制,每年通过公开招聘,补充一定数量的艺体、心理健康教师;二是以全科教师培养作为主渠道,每年在选岗时优先保障艺体和心理健康教师紧缺的学校;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定向培养一批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讲师团成员,提高心理健康教学质量。
(六)关于“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力度还不够。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城区教师向农村学校交流机制不够健全,未能有效激发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整改情况。
一是大力实施领雁工程,确定10所中小学作为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项目学校;二是落实学区制管理,推行捆绑发展、集团化办学,乡镇中心小学管理辖区内村级小学;三是加强教研共同体建设,推进互助共进发展,成立9个教研共同体,如城区实验小学和农村东安小学、庙坝二小、左岚二小建立教研共同体,明确制定教研共同体具体工作要求,督促切实开展有效的教育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城镇学校的优势资源;四是制定出台《XX县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为教师的交流作制度上的保障,对县城到农村交流的,每人每学年补助经费2万元,加大校长教师交流力度;五是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乡村教师从教荣誉证书发放等制度,全面提高农村教师岗位吸引能力和农村教师幸福感;六是在高级以上职称评定、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认定、特级教师评选推荐上与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挂钩,推动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交流。
(七)关于“个别学校校园周边环境待改善。有1所学校周边有作坊式酒厂,气味大,影响学校的空气卫生”的整改情况。
一是XX县教委会同县生态环境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公安局等部门及乡镇(街道),联合对各学校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二是针对明通完小周边“有作坊式酒厂,气味大,影响学校的空气卫生”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已经责令进行整改。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XX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城乡义务教育向更为均衡、更加优质、更有质量迈进。
(一)更加注重优先发展,保障教育投入。落实《XX县中小学及幼儿园优质均衡布局规划(2018—2025)》《大巴山腹地教育强县行动计划(2018—2022)》,践行“红色XX·多彩教育”的区域发展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财政拨款严格落实“一个比例”“两个只增不减”,畅通融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二)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均衡。切实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着力解决“城镇挤、乡村弱、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加大城区学校扩容,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功能室及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配、管、用。积极推进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校际办学条件的差距。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贯彻落实XX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更加注重教育民生,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三)更加注重精细管理,提升发展水平。持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治理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山清水秀、整洁优美、文化彰显的教育生态。聚焦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细化改革方案,深入推进教育人事、教育管理、教育督导、招生制度、新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管理,加快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提质上档,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办学格局。开展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学校联盟、学区化管理等多种联盟办学模式,努力缩小县域内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加强安全稳定监管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本文发布于:2022-07-13 19:2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6/31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