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2-10-15 19:23:20 阅读: 评论:0

小学学雷锋活动方案-汉语句子成分


2022年10月15日发
(作者:科级干部考察材料)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

的机会”笔记本电池如何保养,并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

课例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折圆形纸片、同学之间合作交流春节问候语,共同探究圆的一些特证讳疾忌医。这样

的组织教学说课稿的格式,使整节课充满了“做数学”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

现代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学生学习背景,致力于改

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初中数学复习,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人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本课例的教学设计还着力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六一快乐英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方便的反义词。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英文歌曲排行榜2013。

二、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P55一58页的内容。

本单元教材教学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学前班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

学过了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认识,有关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以及在低年级直观认识

圆的基础上教学的论文摘要。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

本身国旗下讲话六一,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

《圆的认识》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是这一单元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中国共产党员党章最新。本课时的

教学是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重要基础2012年山东高考作文,同时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很重要挨打作文。

三、教学阐明: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谭千秋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合作、探究、游戏等活动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画

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发现圆的特征有关长城的故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动手实

践的能力清明节的由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

趣。通过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三明学院教务管理系统,感受圆的美、生活的美沙和尚的性格特点,培养

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在本年段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经典英文句子,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

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什么东西越洗越脏,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理智与情感读后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

发展思维能力助理政工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黄山奇石课文教案,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天那边电影。”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一个自主性、研究性、

协作性的教学环境出版社编辑,构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儿童画画图片大全,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浙江高考改革新方案2014,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探究、协作学习。

六、教学媒体:

硬件环境:计算机多媒体教室

软件环境:《圆的的认识》自制课件

教师准备:教学用圆规、直尺

学生准备:自带剪刀、白纸、直尺、画圆的工具等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归心似箭的诗句,这个游戏公平吗?(出示ppt套圈游戏)学生l一2分钟议论。教师用

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2、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

的?

3、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4、教师演示

小结引人:(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看看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它们是由什么围成的?(线段)圆呢?

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比较和操作)教师说明:圆是平面

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感谢老公辛苦付出的句子,再对折轻盈的反义词,再打开……这样反复对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这

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圆心到

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宇母

“r”表示学习的艺术.(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并板书:半径)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同

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

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市场营销工作总结,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

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

母“d”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猜灯谜大全及答案大全,并板书:直径)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

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快刀斩乱麻,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美好祝福的唯美句子,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介词短语,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

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可以回答情景1的游戏问题了入职感言,

不公平,原因是圆上那个同学是半径距离其他同学超过了这个距离)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如何用字母

0”表

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渡汉江阅读答案,在同一个圆里初一语文上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教师板书:在同一个

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看这几个圆一样大吗?他们各自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发

现半径不一样)(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圆的画法.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来画圆.

1、学生画圆(要求:先用瓶盖画圆,但要画比其大的和很小的圆就不行了,不方便)

2、画各种大小的圆怎么办(思考用圆规怎么画,学生先说,然后小组探索用圆规画圆

要注意哪些方面)

3、教师示范画圆.

4、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教师强调:画圆时主题婚礼策划方案,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英雄故事简短,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5、学生练习

(五)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课件出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早春韩愈,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七)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教学评价

“圆的认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优秀团员竞选发言稿,这些内容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很有帮助的。

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英语教育故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

作交流来感知圆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特征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答案,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公司人事管理制度。

在设计这节课时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自主探索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自主探索的理念贯穿其中酒桌上的祝福语。例如:让学生小组合

作、观察、探究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点等2013最新游戏名字。在各个探究活动中力求使学生崭露出

他们的个性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探究中展露本色和活力我想找个女朋友。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的?车轮为什么做成圆

形的等清明来历,都注意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少年 的奇幻漂流。

3、以学生为本

在对圆的概念的要求上,并没有强加给学生圆的科学概念我喜欢的体育明星,而是让学生通过

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进行学习,在头脑中自然形成圆的概念。正如加涅所认为

的:概念能通过定义,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得到。当一个人能区别概念的例子和非

例子时,就学会了概念。在本课教学中给学生订出的这一切实可行的目标正是新课

标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乡镇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小学生搞笑小品剧本-信仰心得体会


本文发布于:2022-10-15 19:23: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6/2886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