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中学生物科2006-2007学年
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荔湾区中学生物教研会在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生物科、荔湾区教育
局教师培训中心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1213国家公祭日,本着“团结合作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探索创新”的精神幼儿园母亲节,以
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实践新课程劳动法论文,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搞笑短息,
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价体系”为中心风雨阿里山,开展了各项教研活动工作就是责任读后感。
一、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一)做好高中毕业班的生物教学研究和指导工作,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留言条怎么写二年级上,
全面开展生物高考备考课型课堂教学和考点研究万圣节的由来和传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英语演讲小故事。注意
发现和总结成功的教学案例,加强对优秀教学经验的总结、宣传与推广党校思想汇报。如:搜
集、整理了2006年我区高考成绩较好学校备考的有效措施并编辑成文,细化高
三必修模块的知识考点心旷神怡造句,供本学期高三级任课教师参考;组建了高三中心组和备
考互助组,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群体效应反腐倡廉心得体会,通过集体备课、听课交流、试
题共享等环节,使新老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备考能力;组织了第17周全
市高三生物科调研测试的网上阅卷统改工作,并由中心组成员对每道试题的情况
作了详尽的分析新东方考研英语作文,为各校进行的试卷讲评课及今后教学的查漏补缺提供了依据;
举办了两场“荔湾名师风采展示”活动财神祝福语。
(二)配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完成了“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青年教师大赛”
的系列活动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老师们在活动中加强了生物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与教学研究,促
进了全区新课标课程的稳妥、有效地实施国庆周记200字,并通过该系列活动发现、培养和表彰
我区的优秀青年教师关于郑板桥的故事,为广州市生物科骨干教师队伍增添新生力量,促进青年教
师迅速成长。在这次活动中,我区的第四中学、真光中学高中备课组被评为“高
中生物新课程实施青年教师大赛中的优秀年级教研组”;四中余英老师被评为
“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青年教师大赛中的十佳教师”;西关培英中学何建虹老师、
真光中学陆爱红老师被评为“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青年教师大赛中的优秀教师”关于励志的名言。
(三)配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生物学科举行的“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评选活
动”,组织我区教师开展了课题研究、说课竞赛等系列活动。该系列活动以教师
1
专业化为目标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仿写,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进行评价任长霞观后感,旨在
进一步深化对初中生物新课程的教学研究近代史读后感,促进教师在教学研究、教学技能和专
业服务精神等方面不断发展表现人物品质的成语,为我区初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成长平台人生的最后一堂课,为广
州市生物科骨干教师队伍增添新生力量雨中即景作文。其中说课竞赛我区共有30位教师获得
了广州市的奖励,其中一等奖6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13人,并由59中学
陈丽怡老师代表我区参加了广州市举行的说课展示交流活动。
(四)组织我区初中骨干教师参加了由香港大学教育领导研究中心和广州市
教研室组织的“一课两讲”穗港教师教学交流活动法学专业就业前景。该活动是香港大学教育领
导研究中心研发的一个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长城的诗歌,由两位分属于中港两地的教师感人爱情文章,各自
独立设计相同的一课,然后分别教授同一级别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我区美华中学
生物科骆丽玲老师代表广州市到香港上了《温室效应》的公开课。老师们普遍认
为:这种交流方式可以使教师观察到和他们平时做法大相径庭的教学方式,强烈
的对比会刺激教师反思其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对平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教育理
念重新思考,从而找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思路读书笔记。通过这次活动,两地的教师都开
拓了教学思路溪水的声音,对如何汲取对方的长处以改进自己的教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信本次交流的成果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体现。
(五)本学期我区辖内中学生物学科参加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广州市教育
局教研室、广州市青科协会举办的各类竞赛取得了以下成绩:获得省一等奖2
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得市一等奖11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6
项。(详见附表1、2、3、4)
二、反思及建议
部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未重视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创设教育环境、设
置问题情境猿猴崛起,不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和互动。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必
须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发展年龄和现有水平可以接受的、实际上可以运作的课
程爱情文字,通过教师的转化,缩小形式课程与实质课程之间的差距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这就要求教师要依
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中学生教育,自主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科学
设计教学方案花钟课文,使之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选择题答题卡,善于与学生互动、交往和交流,创设学生
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指导
2
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政法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地创新和实践为谁而活,使学生的自主性、主
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部分学校的生物科组尚未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投稿信,老师尚欠缺教学的反思
能力爆竹一声除旧岁。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专业成长的基础,教学反思是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要
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春节旅游,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作出解析和修正,进而不
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教学反思是一种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深刻批判及
考察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歌词,教学反思应作为每位教师日常教学设计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校生物科
组要建立一种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课程研究制度描写雪景的成语,鼓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在
改革实践中提出课程研究的课题,在本职教学岗位上开展课程研究。教师要跳出
传统的教材、教学法研究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秦兵马俑说课稿,开拓多维的研究视野,逐步形
成研究型的教师工作习惯和职业生活方式,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究者。
三、新学期工作设想
在新的学期里伤感的说说,生物科将在延续本学期尚未完成的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
以下事情:
(一)继续做好新课程实施的实验工作,以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为研
究的切入点,重点探索三大问题:一是在大班教学与开展探究性活动的矛盾中寻
找平衡点,二是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与活动内容的实效性中寻找统一点中秋佳节,三是推
进主体多元、项目多种、方式多样的学习评价模式。
(二)邀请直接到香港参与“一课两讲”活动的教师在全区教研活动中汇报
参与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寒食韩翃,研讨两地教学的共性与特点,改进我们的教学。
(三)继续相关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课题研
究几号过年,引领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国庆小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学期将完
成初中新课程教学论文(含案例或教学叙事研究)的评选工作书迷。
(四)总结为期两年的评选广州市“初中生物优秀教师”系列活动的情况,
推荐我区初选名单到广州市参加评选活动。
(五)进一步发挥高三中心组和备考互助组的作用,加强高三备考工作的指
导与交流。根据本学期21周全市文基理基调研测试的情况,分析现状,研究措
施煤矿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更合理地调整下学期的教学。组织好“一模”“二模”的统改和试题分析工
作结婚新郎致辞,有针对性地提出后阶段的备考指导意见。
3
(六)组织初中、高中的学生参加2007年广东省生物学联赛鲜为人知造句。
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中学教研部生物科
2007年1月15日
附表1: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优质课例精彩片段展示评选结果
二等奖
标题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姓名
傅岚
单位
广东省实验中学
附表2:广东省中学生物新课程教学论文评选结果
一等奖
标题
基于新课程的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挖掘问题源泉新的劳动法,创设问题情景
作者
翁兰穗
丘小红
二等奖
标题
一节公开课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作者
苏科庚
三等奖
标题
概念学习的三种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4)》纸笔测试的设计和实施探讨
作者
郑思东
余英
单位
真光中学
广州四中
单位
广雅中学
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省实验中学
摘自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2006-12-18公布的获奖名单
附表3:广州市高中生物教师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及教学设计
评选
一等奖
标题
新课程实施中试卷讲评策略初探
作者
苏科庚
二等奖
标题
4
单位
广雅中学
作者单位
学生纸笔测试设计和实施探讨
高中生物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纸笔测试部分)设计和实施探讨
高中生物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纸笔测试部分)设计和实施探讨
利用《生物》新课标的专栏实施STS教育
概念学习的三种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下高中学生生物学学习能力的评价研究
“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纸笔测试设计
三等奖
标题
2005学年下学期生物课月考试题设计
对高中生物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认识
例谈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方法
高中生物新课程纸笔测试初探
"人类遗传病“的教学案例
高中生物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纸笔测试部分)设计、实施和讲
评
浅谈生物讲评课的教学策略
高中生物新课程引发的思考
高中生物必修1纸笔测试的设计与实施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双语教学课教学设计
朱君培
余英
伍向英
何建虹
郑思东
陆爱红
冯剑云
广雅中学
广州四中
广雅中学
西关培英
真光中学
真光中学
汾水中学
作者
陈敏艺
孙淑贞
郑思东
何建虹
孙淑贞
泮正勇
陈冬丽
杨东红
杨海英
陆爱红
黄婉薇
罗静瑜
单位
真光中学
第一中学
真光中学
西关培英
一中
协和高中
协和高中
流花中学
广雅中学
真光中学
一中
一中
表扬奖
标题
必修1第3、4章阶段性检测考试讲评课的实施与评价
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实验专题测试与评价
高中生物学表现评价的实践探索
促进学困生生物学习正迁移的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STS教育实施策略初探
高中生物模块三单元测试讲评课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1、2章单元测试的设计与分析
谈生物课堂中探究学习及其评价
新课标实施下的中学教师行为研究评价研究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目标的层次
如何突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教学难点
高中生物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纸笔测试部分)讲评课设计
必修1第1~4章纸笔测试设计与实施
新课改促师生发展
“无忧的青春”的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5
作者
黄艳
谭静
赖筱冬
赖筱冬
孙淑贞
罗静瑜
陈白羽
刘惠琼
曾秋莲
何滢滢
陈民艺
黄婉薇
许群
庞清
孙淑贞
罗静瑜
曾秋莲
单位
广雅中学
广雅中学
十一中
十一中
一中
一中
汾水中学
真光中学
真光中学
真光中学
真光中学
一中
广雅中学
真光中学
一中
一中
真光中学
“细胞分化”一节的教学
《生态系统》专题复习(一)教学案例
庞清
何建虹
真光中学
西关培英
摘自广州生物教研网2006-09-10
附表4:广州市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活动评审结果
优秀备课组
单位年级
真光中学高一、高二
4中高二
广雅高二
省实高二
协和高二
十佳青年教师
单位姓名
4中余英
广雅苏科庚
省实程宝云
优秀青年教师
单位姓名
西关培英何建虹
真光陆爱红
省实黎慧
协和泮正勇
广雅朱君培
摘自广州生物教研网2006-11-16
附表5:广州市初中新课程说课竞赛获奖名单
姓名
陈丽怡
江涛
黎淑娴
李兰兰
学校
广州市美华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
双桥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
课题
青春期
观察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输血与血型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等次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6
李海霞
李燕雅
刘一奋
骆丽玲
曾慧
黄永华
陆满芳
郑秀娥
王芳
李桂英
邹丽华
张秋娟
魏逊丽
陈嘉庚纪念中学
广州市第一中学
金道中学
广州市美华中学
西关培英
陈嘉庚纪念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
广州市流花中学
广州市第93中学
陈嘉庚纪念中学
双桥实验中学
广州市第32中学
广州市流花中学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爱护植被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绿化祖国
社会行为
动物的运动
血流的管道──血管
练习使用显微镜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开花和结果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
毒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真菌
练习使用显微镜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传染病及其预防
生态系统
人的性别遗传
开花和结果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
一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吴锦芸广州市第43中学
黄晓冬
何帆
李健玲
吴玉端
张正芳
蔡志炜
陆倩瑜
韩春芳
广州市第一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
广州市第43中学
广州市第12中学
广州市第一中学
广州市第24中学
金道中学
广州市第24中学
7
黄秀燕
李耀华
谢伟亮
张健勇
广州市流花中学
广州市第24中学
广州市第23中学
广州市第24中学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兔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三等奖
摘自广州生物教研网2007-01-18
附表6:广州市中学生物高、初中实验技能赛获奖名单
高中组:DNA和RNA观察实验
一等奖
学校
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
年级
高一
二等奖
学校
广州市真光中学
广州市真光中学
第一中学
广雅中学
广州市真光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
三等奖
学校
第一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
第一中学
12中
年级
高三
高二
高三
高中
学生姓名
谭兆伟
陈嘉宝
傅佩明
李华杰
指导老师
黄婉薇
孙惠珍
黄婉薇
年级
高一
高一
高三
高一
高一
高二
学生姓名
刘宏运
邱永杰
郭穗君
王一希
李冰欣
陈嘉玉
指导老师
郑思东、卢翠霞
何滢滢、郑思东
黄婉薇
谭静、袁志强
卢翠霞、何滢滢
孙惠珍
学生姓名
魏华
指导老师
张宏
初中组:细胞线粒体的观察实验
一等奖
学校
11中
年级
初中
8
学生姓名
汤镇锴
指导老师
广东实验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
初二
初一级
二等奖
徐音
施嘉明
唐远
江涛
学校
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
广州市第四中学
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
年级
初二级
初二
初一级
初二级
三等奖
学生姓名
洪晓鸿
钟佼霖
谭嘉强
麦展风
指导老师
曾慧
唐远
江涛
曾慧
学校
第一中学
西关外国语学校
四中聚贤中学
24中
西关外国语学校
广雅实验学校
四中聚贤中学
年级
初二级
初中
初二
初中
初中
初二
初二
学生姓名
朱嘉荣
王小韵
许海涛
区颖怡
郭嘉颖
朱煜莹
梁泽楠
指导老师
李燕雅、赵建林
李兰兰
韩春芳
杨韶帅、吴坎宋
李兰兰
摘自广州市青科协会、广州市生物教研会2007-1-15公布的获奖名单
9
本文发布于:2022-10-05 10:4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6/2186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