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帕尔·拉格奎斯特(Pär Lagerkvist,1891—1974),一八九一年五月二十三日生于瑞典南部斯莫兰省韦克舍的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一九一年自韦克舍中学毕业,翌年入乌普萨拉大学攻读艺术史,立志成为一名文学家,并开始为各激进报刊撰写诗文和评论文章。一九一三年辍学赴巴黎,对当时的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发生兴趣。同年冬天,回瑞典后发表《语言的艺术和绘画的艺术》一文,抨击了当时因囿于传统而衰落的瑞典文学,赞颂了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的现代绘画。以后,又相继发表了随笔、诗歌集《主题》(1914),论文《评瑞典的表现主义者》(1915),小说集《铁与人》(1915),诗集《苦闷》(1916),剧本《最后的人》(1917)、《艰难时刻》(1918)和《天堂的秘密》(1919)等。其中《苦闷》是拉格奎斯特第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它通过痛苦的反省来探索人生的意义,也反映了作者当时在精神上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情。作品采用的是表现主义的手法,被认为是瑞典文学寻求革新的起点。
帕尔·费比安·拉格奎斯特拉格奎斯特具有早熟的想像力,他早在众人之前,就察觉到正在降临人类头上的灾难,以至于使他在北欧文学中成了人类痛苦的先知。但是,在人类精神的圣火面临被暴风雨吹打熄灭之际,他也是人类精神圣火最勇敢的护卫者之一。拉格奎斯特的《邪恶的故事》(1924)中的一个短篇小说。在那个短篇故事里,可以看到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和他父亲沿着铁路线一起散步,一起倾听树林中鸟儿的歌唱。然后,在黄昏返家的途中,他们被掠过空中的陌生的嘈杂之声所震惊。“那声音意味着什么,我有一种朦胧的预感,它是将要降临到人间的痛苦,是人们所不知的,是父亲不曾经历过的,父亲无法保护我免遭它的伤害。这种奇异的声音向人们宣告,这个世界将要变成什么样子,这种生活将为我带来什么。它与父亲的不同,父亲生活中的一切令人放心,确定无疑。我所面临的世界,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我所面临的人生,不是一种真实的人生,它仅仅是闪光的事物,冲进了暗淡的深处,而这种暗淡又无止境。”这种童年时代的回忆,似乎是支配帕尔·拉格奎斯特作品主题的一种象征;同时,人们可以说,这种回忆证明了他后来的作品是可信的,从逻辑而论,也是必然的。
拉格奎斯特的创作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时期。二十年代为第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永恒的微笑》(1920)、《邪恶的故事》(1924),描写童年生活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现实的客人》(1925),诗集《心中的歌》(1926),论文集《征服生活》(1927)和剧本《他又活了一次》(1928)等。
《大盗巴拉巴》
三十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他创作的第二个时期,也是他创作的多产期。法西斯的暴行、纳粹的残忍使他更加关注人类的善恶问题,在创作思想和创作艺术上更加趋于成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诗集《营火旁》(1932)、《天才》(1937),随笔、散文集《握紧的拳头》(1934)、《那个时代》(1935),剧本《绞刑吏》(1933)、《一个没有灵魂的人》(1936)、《疯人院里的仲夏夜之梦》(1941)和长篇小说《侏儒》(1944)等。在这些作品中,拉格奎斯特大力针砭政治暴虐和极权主义,并继续对人的生存状态作形而上的思考,主张用人道来对抗野蛮。
从五十年代开始,拉格奎斯特的文学创作进入了第三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几乎全都和上帝的形象、“神”的价值有关,从而形成了他创作上的一个新的高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盗巴拉巴》(1950)、《女巫》(1956)、《托比亚斯三部曲》(1960—1966)、《希罗德和玛利亚妮》(1967),诗集《夜晚的土地》(1956)以及剧本《皮尔格门》(1964)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代表作《大盗巴拉巴》,他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部作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帕尔·拉格奎斯特在运用不同的表达类型时,无论是戏剧的或是抒情的,或者无论是史诗的或讽刺的,他把握真实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效果与意图不总是在同一水平上,就拉格奎斯特的情况而论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起着他想构筑的一座大厦的柱石的作用,每一部作品都是他的使命的一部分,他的使命总是关注相同的主题:什么是人类的悲惨与崇高,尘世生活加之于人民的奴役刑罚,以及人类为挣脱这种奴役所从事的英勇斗争。现在为了便于回忆他的作品的主题,如:《现实的客人》(1925)、《心中的歌》(1926)、《他又活了一次》(1928)、《侏儒》(1944)、《强盗》(1950)。
拉格奎斯特年轻时在一九一三年发表的题为《语言的艺术与绘画的艺术》的宣言中,大胆地抨击了他那个时代的文学的衰落,那时拉格奎斯特尚未出名,但以他之见,那时的文学不符合艺术的需要。他论文中的观点,就其运用绝对化的哲理形式而言,是近乎老生常谈,但从他晚期的作品来看,这些观点却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拉格奎斯特曾这样宣称:“作家的任务是从艺术家的观点出发去阐明他的时代,并且为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表达这个时代的思想与情感。”今天,我们可以断言,拉格奎斯特本人已日臻于成熟、伟大和充实,并被世人效仿。他达到了目标。拉格奎斯特作品里的每一页文字和思想,均从其纯正的深处,以深邃和极度的温柔,传达出恐怖的信息。它们源自一种单纯的乡野生活,勤劳和俭朴的文字,但是这些文字,这些思想,在一位文学大师的驾驭下,被用来服务于其他方面,并被赋予了更大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从艺术的角度,去阐明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和人类的永恒状况。
在诺贝尔基金会十五周年纪念会上,有一位专家评论以前获得诺贝尔奖桂冠者时,指出有两个在他看来同样是必不可缺少的条件来作为评选标准:一个是已完成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另一个是作品的国际声誉。就后一个观点而论,现在可能会立即遭到反对,因为那些以不普遍通行的语言写作的作家,会发现这个条件对他们极端不利。无论怎样,一个北欧文学家能够荣获国际声誉是很不寻常的,因此对这类候选人的公正评价则成了一件需要审慎处理的事件。而且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有明确规定,颁发奖金“不考虑国籍,奖金应当发给那些最值得颁发的人,不论他是或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此规定还意味着,如果一个作家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比如他是瑞典作家,则不应当因为他是瑞典人而妨碍他获奖。至于帕尔·拉格奎斯特,还必须看到另外一个事实: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大盗巴拉巴》引起了广泛的赞誉,并赢得了世界舆论界的敬意。许多外国顾问支持拉格奎斯特角逐此奖的推荐书纷至沓来,则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他获诺贝尔文学奖不是靠了瑞典学院的恩赐。他对巴拉巴内心世界冲突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甚至在译成了外文之后,仍具有同样的反响,就明明白白地表明了这部作品具有极度感人的特性。因为作品的风格是独特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无法翻译的,它就更值得人们关注了。在这种既粗犷又敏感的语言中,拉格奎斯特的同胞们经常聆听到斯莫兰民间故事的回声,回荡在星光闪闪的《圣经》传奇世界的苍穹之中。区域性的个性有时能转变为普遍性的东西,并可为全体所接受。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18:33: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950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