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历法

更新时间:2022-11-16 07:13:04 阅读: 评论:0

发展历史

汉人先民很早就发明了 历法。相传上古有《黄帝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颛顼历》。合称 古六历。夏历以建寅之月(包含雨水之月)为正月,故称 夏正。殷历以建丑之月(包含大寒之月)为正月,所以称作 殷正,乃是如今汉历(农历)之十二月。周历以建子之月(包含冬至之月)为正月,是为 周正,等于现今汉历(农历)之十一月。秦用瑞顼历,以建亥之月(包含小雪之月)为十月,但设为岁首,一年从十月初一日开始,月序非常特殊,依次为: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端月[建寅](因避秦始皇嬴政之名讳而改称,汉朝建立之后复称为正月。)、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闰年再加上后九月)。汉朝初期沿用颛顼历,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制订并颁行了《太初历》使用建寅之月为正月,依次为二月、三月、一直到十二月,设置闰月的方式定为无中气置闰之法,从此汉族传统历法的建正(岁首)和设置闰月的方式均基本得到固定,并且沿用至今。《太初历》之后出现的历法版本,均属于同一部历法之修订,历法计算之方式越来越精密了,汉族传统历法变得越来越准确,如今已经成为非常精准的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合历了。这其中主要有《三统历》《四分历》《乾象历》、《太明历》、《戊寅元历》、《大衍历》、《统天历》、《授时历》、《时宪历》等。

直到今天,汉族仍然习惯使用自己传统的阴阳合历——汉历(农历)。同时使用公历。

异同辨析

《夏历》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古六历之一,传说是夏代创立的历法,原历法规则已轶失,现在只能从一些古籍上了解一些内容,如《夏小正》等。从典籍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得知:《夏历》采用冬至所在之月为子月,作为历算中一岁的开始(定岁实),历法年(历年)则采用以建寅之月开始,即使用寅正(夏正)。其大致是采用整数366天为一岁(岁实),用减差法和正闰余。

民国成立时,因采用西历,便就将中国汉族的传统历法称呼为夏历了。《夏历》是上古六历之一的一个版本。夏历是汉族传统历法的名称之一。这点是需要分清楚而不应当混淆的。

夏历、农历、汉历之意思相等。汉历是汉民族传统历法的简称。

坊间将汉民族传统历法(农历、夏历、汉历)俗称为“阴历”这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这个俗称是因为民国年间改用西历之后,因为当时的教育并不普及而产生的一个小谬误,属于误称。汉民族传统历法属于阴阳合历,绝非所谓的“阴历”。所以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今天,应当将此误称逐渐改正过来,正本清源,还汉民族传统历法一个正确的名称和评价。

规则技术

汉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历月符合朔望月(月相),历年符合回归年(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日月合朔日)为每月的开始(初一日)。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大月三十日或小月二十九日,每年并不固定,全依靠精密的天文计算得出。平年十二个月为一年。闰年设置闰月,全年共十三个月,闰月加在没有中气之月,称作闰某月。汉历将一个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其中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如汉历甲申年(西元2004年)汉历二月三十日是二月的中气春分,之后的一个月并没有三月的中气谷雨,所以便将闰月增加到二月之后称作闰二月。闰年的时候闰月设置的位置,依据无中气置闰法则计算。

汉历的置闰法则是从甲年冬至所在月(含)到乙年冬至所在月(不含)计算出有多少个朔望月,如果有十二个月则不置闰,属于平年,如果有十三个月则需要设置闰月,闰月加在甲年冬至所在月之后,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

现行汉历早已经抛弃了“十九年七闰”的固定置闰周期,这个闰周在南朝祖冲之先生所制《大明历》时就已经改成三百九十一年设置一百四十四个闰月(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闰)到了唐代所颁行的《麟德历》时闰周就被正式废除了,改成天文实测回归年,当闰则闰,保证汉历的准确性。所以说现今汉历(农历)已经不是“十九年七闰”了,而是定冬至实测回归年,无中气置闰法则。

每位皇帝即位时,要改年号纪年,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但从明朝开始,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十四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六十年,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十四年或光绪元年或西元一八七五年,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

汉族的传统节日都以汉历为依据。

传统节气

节气中气中气所在汉历月黄经
1立春315雨水正月330
2345春分二月0/360
3清明15谷雨三月30
4立夏45四月60
575夏至五月90
6小暑105大暑六月120
7立秋135处暑七月150
8白露165秋分八月180
9寒露195霜降九月210
10立冬225小雪十月240
11大雪255冬至十一月270
12285大寒十二月300

因为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可以比一个朔望月(约等于 29.53059日)的时间长,所以汉历一个月可能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一个相应的中气,如果那年为汉历闰年,没有中气的汉历月就是闰月。反过来说,两个中气之间的时间也可以比一个朔望月的时间短,所以汉历一个月可能有两个中气和一个节气。(这种情况很少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依据定冬至测定回归年决定是否置闰的规定,如果从甲年冬至所在月(含)到乙年冬至所在月(不含)只有十二个朔望月,那么其间就算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份也不是闰月,比如汉历癸丑年(西元2033年)的八月。)

二十四节气歌:(采取二十四节气各一字而成篇以方便记忆)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历代历法

古六历

颛顼历 - 秦朝、西汉(? - 公元前104年)

汉历(太初历)三统历 - 西汉、新朝、东汉(公元前104年 - 84年)

四分历 - 东汉(85年 - 220年)、曹魏(220年 - 236年)、东吴(222年)、蜀汉(221年 - 263年)

干象历 - 东吴(223年 - 280年)

景初历 - 曹魏、西晋、东晋、刘宋(237年 - 444年)、北魏(398年 - 451年)

元嘉历 - 刘宋、南齐、南梁(445年 - 509年)

大明历 - 南梁、南陈(510年 - 589年)

三纪历 - 后秦(384年 - 517年)

玄始历 - 北凉(412年 - 439年)、北魏(452年 - 522年)

正光历 - 北魏(523年 - 534年)、东魏(535年 - 539年)、西魏(535年 - 556年)、北周(556年 - 565年)

兴和历 - 东魏(540年 - 550年)

天保历 - 北齐(551年 - 577年)

天和历 - 北周(566年 - 578年)

大象历 - 北周(579年 - 581年)、隋朝(581年 - 583年)

开皇历 - 隋(584年 - 596年)

大业历 - 隋(597年 - 618年)

皇极历

戊寅元历 - 唐朝(619年 - 664年)

麟徳历 - 唐(665年 - 728年)

大衍历 - 唐(729年 - 761年)

五纪历 - 唐(762年 - 783年)

正元历 - 唐(784年 - 806年)

观象历 - 唐(807年 - 821年)

宣明历 - 唐(822年 - 892年)

崇玄历 - 唐(893年 - 907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908年 - 955年)

九执历

符天历

调元历 - 后晋(939年 - 943年?)、辽朝(961年? - 993年)

大明历 - 辽(994年 - 1125年)

钦天历 - 后周(956年 - 960年)、北宋(960年 - 963年)

应天历 - 北宋(963年 - 981年)

干元历 - 北宋(981年 - 1001年)

仪天历 - 北宋(1001年 - 1023年)

崇天历 - 北宋(1024年 - 1065年;1068年 - 1075年)

明天历 - 北宋(1065年 - 1068年)

奉元历 - 北宋(1075年 - 1093年)

观天历 - 北宋(1094年 - 1102年)

占天历 - 北宋(1103年 - 1105年)

纪元历 - 北宋、南宋(1106年 - 1135年)

统元历 - 南宋(1136年 - 1167年)

干道历 - 南宋(1168年 - 1176年)

淳熙历 - 南宋(1177年 - 1190年)

会元历 - 南宋(1191年 - 1198年)

统天历 - 南宋(1199年 - 1207年)

开禧历 - 南宋(1208年 - 1251年)

淳祐历 - 南宋(1252年)

会天历 - 南宋(1253年 - 1270年)

成天历 - 南宋(1271年 - 1276年)

大明历 - 金朝(1137年 - 1181年)

重修大明历 - 金、元朝(1182年 - 1280年)

授时历(大统历) - 元、明朝(1281年 - 1644年)

时宪历 - 清朝(1645年 - 1911年)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7:13: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916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汉族历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