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一种“男孩危机”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男生成绩比不上女生,体质也有所下降。为此,2015年9月南京师大附中新城初中10周年校庆上,特别举办了男孩教育论坛。在论坛上,有初中男生提出:男生的柔美也是美,中性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时尚。这种观点,更让学校意识到构建“男孩教育”模式的紧迫性,希望培养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当今社会,男孩普遍缺少阳风之气,比如,说话细声细气,扭捏作态,动辄撒娇,凡事依赖,没有主见,不懂担当……。
在“阿舅”空缺的幼儿教育中,孩子们整日沐浴在清一色“阿姨”的温柔呵护之下;义务教育的学生时代,“听话教育”和纪律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男孩天性;多数家庭教育中“父爱”的长期缺位,更让孩子少了一个活生生的“男子汉”范例。
男孩教育社会对于男性的角色定位,并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历史上长期的生产劳动形成的。在传统社会,无论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还是渔猎文化,由于男性生理特点所决定,都需要男性承担更多的生产责任,更多的支撑和保护家庭的责任,这些都需要强健的体魄。因此,阳刚之气便是社会对于男性气质的普遍期待。而在强健体魄和阳刚气质背后,更本质的东西是责任。
人类进入到近代社会,体力劳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男性气质的多元化。比如说“文弱”、“斯文”,通常会被理解为智慧。显然,近代以来,智慧在帮助男性承担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男性的气质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对此也越来越包容。但对于男性社会角色的期待,有一点却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更多承担,更多责任,这是社会对于男性更为根本的要求。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是让男孩子“野蛮其体魄”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体育被严重地边缘化了,这也是目前青少年的气质普遍地向柔性发展的重要原因。既然要构建“男孩教育”模式,那么体育就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男孩教育”,就从体育开始。
男孩教育有关专家认为,我们不能否认男生的柔美也是一种美,美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主观性的。但是,以柔美为美在社会上尤其是在男性青少年当中得到普遍的认可,并且成为时尚的时候,对阳刚之美淡漠,甚至排斥的时候,就成为一个问题了。这种对男性的审美取向,只应该是多元取向中的一种,而不应该成为主流。因为这涉及到一个男人的责任问题。我们并不是说以柔美为美的人没有责任感,而是比较起来,强健体魄和阳刚之气,更有利于男性完成社会赋予他的角色,更有利承担他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因此社会要包容多元的男性气质,但仍然要鼓励和引导男生要更爷们一些。
“危机”需重视却不宜放大
木须虫:男孩缺少阳刚气是由来已久的全球性话题,确实需要全社会的充分重视。然而“男孩危机”不宜放大,更没必要说得危言耸听,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动辄跟同龄的女生作比较,而忽视了男女发育的生理特点——相比而言女孩发育更早,身心成熟度更高。而人的成长是动态的过程,教育过程中留下的缺失,随着逐步的成长,会一定程度找补回来。比如,只听说过“男孩危机”却没听说过“男人危机”,便是这个道理。
专门教育加剧“男孩危机”
王聃:在教育阶段中出现男女表现的差距,的确是客观事实,但真的就到了“危机”程度,必须采用专门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纠偏吗?并不尽然。由于男女成长的差异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自然会“后来居上”。同时,专门的“男孩教育”虽然初衷良善,但对于解决“男孩问题”用处不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在日常的课程之外,再去对男学生开设“男孩教育”课程,无疑会加大他们的负担,令他们更没有时间去释放天性、强健体魄、接触社会。如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形成看起来更明显的男女生表现差距,加剧“男孩问题”。
新城初中校长韩晖表示,学校开启“男孩教育”系列活动的第一讲,关注男女比例失调和日益凸显的“男孩问题”,针对男孩在初中阶段身心发育和行为习惯的特点,研究并初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男孩教育”模式,引导新城初中的男生逐步形成深邃的思想,拥有渊博的知识,修炼儒雅的气质,培养果敢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和勇于担当的意识。
新城初中正式启动“男孩教育”,计划开发系列男孩课程和活动帮助男生成长与发展。在军训中锻炼男生坚毅和超越自我的品质,在运动会中培养男生集体主义精神、协作精神、坚强的毅力、强健的体魄,学校的校本课程中开发街舞、辩论赛等课程,培养男孩睿智果敢、应变表达、团队协作、广阔视野等素质。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3:45: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907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