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石,黄褐色的块状矿石

更新时间:2022-11-16 00:30:41 阅读: 评论:0

简介

乙炔气体可以作为燃料。

可在高中化学高二年级的有机化学部分找到相关知识。

理化特性

电解石主要成分

理化性质:矿石为黄褐色或黑色的块状固体,纯品为无色晶体(含较高的是紫色)。密度2.22克/立方厘米,熔点、沸点,遇水立即发生激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电解石含量不同熔点也随之变化。杂质:因电解石中常含有砷化钙( )、磷化钙( 等杂质,与水作用时同时放出砷化氢( )、磷化氢()等有毒气体,因此使用由电解石产生的乙炔有毒(须通过浓和重铬酸钾洗液除去)。

相对密度(水=1):2.22

工业制法

工业上一般使用电炉熔炼法与氧热法,电炉熔炼法是将焦炭与氧化钙(分子式 )置于左右的电炉中熔炼,生成碳化钙(分子式)。氧热法:即:高炉富氧氧热法熔炼 (电石) 、石灰石中提取炭、高温低压煤气发生炉。此一炉三使用工艺技术,使生产综合利用了煤气化过程中的余热和煤灰,煤灰加配料熔融后生成和硅铁(提纯时);“高温低压”煤气发生炉,使煤气的产(发)生自然化。每熔炼一吨 ,从石灰石中提取纯炭168kg左右,产生煤气(CO在55%—95%)6000—2600 ,可生产4.5吨左右的甲醇。富氧既提高炉温又提高了煤气的质量,氧气尤为一举两用,煤热能利用后的煤气,用于煤化工或清洁发电。此工艺为无消耗能源型和无污染型的生产和煤气生产。

健康危害

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

燃爆危险:本品遇湿易燃。

危险特性

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发生爆炸性灾害。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操作处理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储藏方法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相对湿度保持在以下。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本文发布于:2022-11-16 00:3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898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解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