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祝同照片1顾祝同,字墨三,清光绪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893年1月9日),生于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石湖镇四兴集。此集旧称顾家庄,位于涟水城东约60里,为黄河改道留下的贫瘠黄沙地。早年,顾家有田百余亩,但自祖父病逝后,祖母主持家政,丁男幼弱,劳力缺乏,家境渐趋清贫。顾祝同为家中长孙,昆仲三人手足情笃,敬长执礼甚恭,待幼谦慎无争,颇得族人称道。
清光绪二十四年,顾祝同6岁,入塾馆受教,至13岁,七年的古书“古训”,对顾祝同思想、性格塑造,影响极深。同窗会文,优于书法绘画,善工词赋。
1906年,15岁的顾祝同离家入新学。1909年冬,升入县城高等小学,因成绩好,由县署择优保送其入南京陆军小学。亲友虽有劝阻,但顾祝同向往投身军旅已久,故毅然辞别家人启程南京。1910年通过考试,正式录取陆军小学(第5期)。顾祝同当时19岁,求知心切,兴趣广泛,对学校规定的各科课程,均勤奋以求。1911年10月,武昌首义,陆军小学停办,学生自谋出路。顾祝同与同乡同学韩德勤结伴返乡,途中参加革命军北伐先遣支队为炸弹队队员。1912年,先遣队扩军改番号为陆军第九师第十八旅第三十六团。军驻徐州云龙山,顾任排长,并参加国民党。
1912年7月,南北议和,南京陆军小学复学,顾辞排长职回校,一年后毕业。1914年3月,陆军小学毕业生全部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深造。顾祝同与韩德勤一起前往武昌,入法文班学习军事、法语及大学各科预科课程。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迫使革命党人重树武装讨袁大旗。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学生们也起而响应“护国军”,共谋倒袁起事。不料事泄,顾祝同避返苏北老家。8月,袁世凯死,学生们先后返校复学。1917年1月,顾祝同升入北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至1919年2月,以优异成绩毕业。3月,分配至长江上游陆军总部第十三混成旅见习,旋升任暂编第四旅第七团第三营第九连连长。自此开始军旅生涯。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顾祝同辞北洋长江上游陆军总部第十三混成旅连长职。几经转折,于12月投奔到桂林视师的孙中山先生。1922年1月,与任大本营参谋长兼粤军第二军许崇智部参谋长的蒋介石相识,叙及蒋介石乃1906年毕业于北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他乡遇师兄,一见如故,引为相知。几天后,蒋力荐顾为许部上尉副官兼军士教导队区队长。从此,顾祝同铭感蒋介石知遇恩深,鞍前马后,胜败相随,戎马倥偬数十载,忠勇不二。顾祝同
1924年5月,国共合作形成,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顾祝同奉调参加军校筹建工作。6月16日,军校正式开学,蒋介石任军校校长兼粤军总部参谋长。顾祝同任军校教授部中校战术教官,旋兼管理部代主任职。11月,中山先生以黄埔学生军为骨干,组建军校教导团,顾任教导团第二团营长。1925年2月,蒋介石令校军参加敉平陈炯明的东征作战。顾祝同率团在淡水、棉湖等攻城战役中,奋力苦战,开创校军以少胜多的先例。5月,教导团改名党军。7月,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并成立军事委员会。8月,党军与各路军合编成立国民革命军。党军为第一军,蒋介石为军长。顾祝同因在淡水、棉湖两战役中初试锋芒,颇得蒋介石赏识,功升第一军第二团参谋长,并参加蒋介石的新右翼班底“孙文主义学会”。9月初,陈炯明再度由潮梅西犯,国民党中央决定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顾祝同率警卫军独立第一师担任惠州战役正面攻坚任务。顾祝同身先士卒编组敢死先锋队,冒着陈军猛烈火力,携竹梯奋勇登城,虽伤亡几达2/3,终克三面环水,一面枕山,素有天险要冲之称的惠州城。二次东征告捷,顾祝同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少将副师长。
1926年6月,蒋介石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7月,誓师北伐,顾祝同留师潮梅,警戒北伐后方,并参加松口、永定城防战役。顾祝同率师与周荫人军巧于周旋,变被动为主动,避开周军主力,出敌不意,直捣守备虚弱的司令部,开革命军战史上实施敌后迁回作战获胜的先例。蒋介石特电令奖勉。松口大捷顾祝同升任师长。此后,第一军风雨兼程挥戈入浙。1927年3月,协同北伐中路军略取南京。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策定三路军渡江北伐一,顾祝同所率第三师归属第二纵队战斗序列,由蒋介石直辖。5月,顾奉令统师北进,击溃张宗昌军,克复安徽滁县。6月,又在江苏宿迁、山东郯城等地予孙传芳以重创,功升第二路军第二纵队总指挥官,领兵进出鲁南,追击张宗昌,兵逼临沂,肉搏攻城奋战竟日,稍有进展之时,宁汉战争拉开战幕。蒋介石令北伐所部南撤,转进扬州,实施西征讨唐。8月,蒋介石以退为进,通电下野。孙传芳率部乘机反攻,袭占龙潭,战况惨烈。顾祝同部奉令南下增援。龙潭之役胜利后,军队整编,顾祝同升任第九军军长。该军为蒋介石嫡系部队,各级官佐均为黄埔生或教官。
1928年1月4日,蒋介石复职。2月初,主持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顾祝同被推选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3月,蒋介石整军再度北伐。顾祝同的第九军列入北伐第一集团军所辖第一军团,奉命担任攻略充州的主力作战。结束鲁南作战后,退驻徐州东南地区担任胶东警戒。在统兵鲁南作战中,颇有斩获,并在此后的领兵作战中,屡露头角,不乏战绩,渐为蒋介石所倚重。
1929年1月,蒋介石借“统一告成”,提出“编遣”,以削夺地方军事实力派。自此,蒋与各派军事集团的矛盾日益激化,酿爆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国民党新军阀混战。3月,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在分化收买同时,调动重兵压境。顾祝同奉令率军由蚌埠西上武汉。4月蒋桂战争结束,蒋介石控制两湖,顾祝同受派接替鲁涤平,任武汉卫戍司令长官。10月,又功升第一军军长,获一等宝鼎勋章。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任顾祝同为陇海线右翼总指挥。他采用奇袭行动,一举突破冯军防线,夺占归德,受蒋介石特令嘉奖。11月初,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结束,顾祝同升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旋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洛阳行营主任,掌管西北军事大权,再获一级宝鼎勋章。
1931年5月,顾祝同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该军系蒋介石的近卫军,待遇优裕,装备精良,军事训练以德国军事操典为范。团以上机关都驻有德国军事顾问。蒋介石还经常到校练场,检阅、视察该军出操和演习。7月,石友三河北举兵反蒋,蒋介石令顾祝同任南路集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率警卫军及陆军一、二、三师北上讨石。顾祝同不负重托,再建战功,消灭石部6万余人。11月,顾祝同出席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2月,调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两年期满,因任期内发生轰动朝野的丑闻——民政厅长赵启禄卖官鬻爵案而受弹劫。同僚以顾只宜领兵、不善从政引为笑谈。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顾祝同奉召由川康返南京,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犯上海。14日,国民政府正式发表带宣战性质的《自卫抗战声明》。20日,军事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上海方面的作战指挥归属第三战区,任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负实际指挥之责08月23日至11月上旬,中国军队在吴淞、浏河、江湾、庙行、牛行、宝山、罗店等纵深各线与日军血战。上海失陷,顾祝同奉令以第三战区一部兵力退至南京,归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指挥,组织南京保卫战,其主力向芜湖、宣城方向转进。南京失陷后,顾祝同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战区经济委员会主任、战区党政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等各要职。管辖江苏、浙江、福建、皖南等省区。1938年1月6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也编入第三战区,直隶长官部。
此后,第三战区的部队,一直处在日军和汪伪军的包围中作战。顾祝同采取稳定内部,保存实力,持久防御的方针,以在控制中央军的同时,和各杂牌军巧于周旋,借力而用。并在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及其以后对日军发动的皖南冬季攻势、淞沪皖边区作战、协力福州攻略战、萧山诸暨战役、闽海战役、浙东战役和策应长沙会战等各战役中,指挥所部打击、牵制了一定的日军,有力的配合了各战场的对日作战。
1945年1月,顾祝同升任军事委员会赣州行辕(后改东南行辕)主任,指挥第七、第九两战区,同时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5月,连选为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9月,日本战败投降,蒋介石电令顾祝同为第三战区受降主官,负责办理辖区境内日军投降及遣俘事宜。后随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飞回南京,参加中国战区接受日军投降仪式,并受理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茨的投降。
1939年4月21日,正值抗战中期,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防共”、“反共”的“东窗之谋”。1941年1月初,蒋介石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年已半百的顾祝同,是这一惨案直接的积极执行者。
顾祝同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按预谋令顾祝同部署兵力伏击皖南新四军军部。顾祝同接令立即召开长官部会议,明定参谋处着即制定围歼新四军计划。强调要选调战斗力强的部队执行。当参谋处长岳星明提出调装备精良、配有德造卜福式山炮的第四十师参加时,顾赞同说:“很好,就把第四十师列入计划,并要放在第一线使用”,决定由第三战区副总司令上官云相任总指挥。接着调兵遣将,令浙东第六十二师、第七十七师等各师到皖南增援,使伏击新四军的总兵力增加一倍,以加强各部对新四军的监视和警戒。12月9日蒋介石密令顾祝同要“对新四军一网打尽,生擒叶、项”。10日蒋介石又发特急密电:“应立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顾祝同立即策定消灭新四军的具体部署,以第五十二军各师共8万余人在泾县至太平之间布成袋形阵地,以第二游击区副总指挥冷欣作截断苏南、皖南新四军的联系,以李品仙部在江北无为地区布防堵截。下旬又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对“就地解决”新四军作进一步安排。传达蒋介石的密示:对新四军“不走要打,走也要打”,“既要逼新四军走,又要让新四军走不成”。“解决要彻底,勿使其漏网”。12月31日前,进剿新四军的各部已遵令诡秘地推进到南陵、泾县、茂林、铜山、小河山、水东翟、乔木湾、钱家桥、丁山镇一线各预定袋形阵地,锁住新四军北移去路,并有一部向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逼进,此时新四军军部四周已是伏兵密布。1941年1月4日夜,新四军军部和所属6个团计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被迫奉令按指定路线北移,军至茂林即遭预伏的顾祝同军围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的皖南惨案,就这样发生了!惨案发生后,顾祝同为“有功者”请赏,奖给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第二十五军和上官云相奖金各5万元。
顾祝同与新四军军长叶挺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同期同学,私谊甚好。顾祝同本着各事其主的“忠君”原则,按蒋介石的旨意,在上饶长官部对软禁中的叶挺将军极尽诱释之能。当遭叶挺凛然拒绝后,又将叶挺押解重庆囚禁。顾祝同在皖南事变中的作为,严重损害和削弱了民族抗日的事业。
顾祝同晚年的照片1946年1月,第三战区撤销,顾祝同调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撤销军事委员会,成立国防部。顾祝同升任国防部首任陆军总司令。6月,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军。调顾祝同兼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负责指挥中原作战。顾祝同采用“活动堡垒”、“分区隔离”、“竭泽而渔”,来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结果,中原解放军巧妙地避其锋芒,大踏步后退,分东西两路迂回侧后,大量消灭了蒋军有生力量,让顾祝同的分进合击计划落空而走“麦城”。
1947年3月,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被迫转为重点进攻。郑州绥靖公署改为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所。顾祝同肩负指挥所重任,坐镇徐州,重新配置兵力。将所辖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45万余兵力,区分为三个兵团,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针,发动沂蒙战役,攻势锐猛。中共华东、华北两野战军则分兵钳制,中间突破,声东击西,穿越沂蒙,北赶莱芜,连续击破顾祝同发动的三次攻击。还全歼了王牌整编第七十四军于孟良崮,最后包围了郓城。顾祝同被人民解放军如此这般的分割、包歼之后,苦心谋划的山东重点进攻彻底败北了。
1948年秋,蒋介石撤销郑州指挥所,成立“剿共”总司令部,刘峙为总司令,顾祝同调任国防部参谋总长,参预蒋介石谋划挽救军事失败的部署。10月,又以临危受命的耿耿忠诚,召开参谋总部各厅长会议,制定挽救败局的全盘计划,并以参谋总长身份,亲自指挥武汉、徐州两大军事集团的军事行动。此时,辽沈战场正在鏖战,锦州告急。顾祝同飞沈阳督战,但颓势已定,不久带着东北失败的苦恼回到南京。11月初,国共双方重兵集团在淮海地区展开大规模决战。顾祝同奉令到徐州督战。他按照蒋介石的“一点两线设防”,“固守一点,四方驰援”,“控制徐州,巩固江淮,屏障南京”的方案,呕心部署,将全部精锐兵团集结徐州,准备与中共决一死战。结果他所指挥的军队被华东野战军分割钉死在徐州、宿县、蚌埠三点上,转动不得,让解放军“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最后生擒了杜聿明将军。到1949年1月初,顾祝同直接指挥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开始渡江南进,直取南京。顾祝同和何应钦等军政要员离开南京。7月,蒋介石在广州组织国民党非常委员会,重新委任顾祝同为陆军总司令,组织粤桂防线。10月中旬,广州解放,顾祝同随蒋介石飞台,旋又随蒋介石飞重庆指挥西南军事。12月,蒋介石特任顾祝同为西南军政长官,胡宗南副之。负责指挥国民党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的残余部队,继续抵抗人民军队进军大西南。但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顾祝同所指挥的西南军队也土崩瓦解了。
1950年1月,顾祝同奉召返台,蒋介石面授机宜,不日顾自台飞蒙自,部署建立滇西“游击基地”,复飞西康指示胡宗南、贺国光在西昌背水一战。
老年顾祝同将军1950年3月底,西昌解放,顾祝同返台,兼防务事务主管部门代负责人。1952年4月,61岁的顾祝同调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及“台北市江苏同乡会名誉理事长”等虚实各职。
1954年7月,顾祝同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并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后连选连任,至1976年任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54年7月以后,顾祝同迭任“国防会议秘书长”、“战略顾间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72年7月,79岁高龄的顾祝同任蒋介石“总统府陆军一级上将战略顾问”,并于1973年5月,偕“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等一行,访问金门、澎湖诸岛。
1985年8月,顾祝同突患脑微血管栓塞,从此卧榻不起。
1987年1月17日凌晨,终老于台北国民党三军总医院,终年94岁,走完了他追随蒋介石一生的历程。
顾祝同的原配夫人杨氏,继任是许文蓉。
顾祝同共有子女十人,分别是长子顾潮生,次子顾福生,长女顾开生,次女顾惠生,三女顾省生,四女顾瑞生,五女顾锦生,六女顾永生,七女顾珏生,八女顾琏生。
顾福生(1935年-)台湾知名的油画家,出生于中国上海,就读於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1958年毕业,他曾是「五月画会」的一员,1961年后曾旅居法国巴黎、美国纽约、旧金山和波特兰等地。除油画外,亦有版画、彩墨等作品。
顾祝同的女婿陶鸿杰(原国民党中将陶一珊之子)是台湾“中华国际贸易协会”理事长,曾任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首任理事长、洪都拉斯驻华名誉总领事以及美国加州佛列斯诺市名誉市民。
书名:《墨三九十自述》
作者:顾祝同著
出版日期:1981年
顾祝同自题联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书法作品怒气写竹,喜气写兰。
——自书古贤集《兰亭序》帖字名联自律
顾祝同赠时孝会计师
——算无遗策
顾祝同故居在南京市颐和路34号。
顾祝同故居墨园
墨园位于原人民路679号,现人民路2114号,平门内的中核苏阀厂。北伐军驻防苏州时,江苏省政府主席顾祝同决定为其小妾建一座宅园,园址选在梅村桥东南堍,坐北朝南,占地约11亩。1932年,顾祝同委托苏州裘松记营造厂建造别墅。
在苏州为数不多的民国宅地园林建筑中,它以构筑精巧、园主身份显赫而著称。1952年在这里建设苏州阀门厂,别墅被圈入其内。1966年之后园内的假山被埋入地下,荷花池被填。如今后花园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一片荒地,有人在此种植蔬菜之类。
年代 | 影视剧 | 饰演者 |
2009年 | 《建国大业》 | 胡军 |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20:50: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888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